廣西「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會在南寧舉行 欽州有兩人上榜

2021-01-17 澎湃新聞

廣西「新時代好少年」齊聚一堂。廣西新聞網記者鄧達攝

近日,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明辦、自治區教育廳、共青團廣西區委、自治區婦聯、自治區關工委主辦,南寧市文明委承辦的廣西「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會在南寧舉行,發布了2019年第二批10名、2020年10名好少年先進事跡。來自全區14個設區市文明辦的有關負責人、廣西「新時代好少年」代表以及家長、老師參加本次發布會。

開場歌舞《紅領巾相約中國夢》。廣西新聞網記者鄧達攝

小組唱《壯家少年在紅旗下成長》。廣西新聞網記者鄧達攝

發布會通過播放視頻短片、現場訪談等方式進行。鮮活的畫面、深情的講述,生動展現了這20名少年自強自立、奮發向上的故事,體現出廣西少年積極樂觀、朝氣蓬勃的風採,引導我區少年學習身邊榜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自治區教育廳人事處處長、二級巡視員趙成光為「新時代好少年」高蘇陽、梁嘉暉頒獎。廣西新聞網記者鄧達攝

「新時代好少年」梁羽萱演奏獨弦琴。廣西新聞網記者鄧達攝

「新時代好少年」曾蓓琲、林子涵與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南寧市民族藝術研究院梁素梅老師同臺獻藝。廣西新聞網記者鄧達攝

這些優秀少年是依據中央文明辦有關文件精神和新時代好少年的評審標準,結合脫貧攻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年度主題和廣西實際,在各市各中小學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經過逐級推選、專家評審、媒體公示等嚴格程序產生的。

合唱《我的祖國》。廣西新聞網記者鄧達攝

此次發布會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示範引領全區青少年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據悉,發布會節目將於7月17日、19日、21日晚,分別在廣西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綜藝頻道、公共頻道播出。

「新時代好少年」名單

「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簡介

2019年第二批「新時代好少年」:

劉啟迪,男,漢族,2009年9月出生,南寧市江南區富樂小學五年級學生。劉啟迪的父親是一名堅守在中越邊境的空軍戰士,從小在軍營裡長大的劉啟迪,伴著軍號作息,聽著軍歌長大,熱愛軍人文化。他走進對外示範軍營,當起了軍營解說員,講述紅色故事、軍人精神、軍營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讓參觀的遊客感受到軍人敢於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和媽媽連續5年慰問村裡的五保老人,參加志願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樂於貢獻愛心。他曾榮獲第五屆「曹燦杯」青少年朗讀比賽全國金獎;中國少年兒童歌曲卡拉OK電視大賽廣西金獎。

張星嶼朵,女,漢族,2008年1月出生,桂林市榕湖小學五年級學生。張星嶼朵同學熱心環保,有很強的環保意識。她在老師的帶領下,通過對榕湖各景點的步測,對景區不同時段的聲音進行了統計,通過學校建議旅遊部門,導遊在給遊客講解時,採用「耳麥式接收器」進行講解,以減少景區噪音汙染。她對榕湖景區的垃圾桶進行分析,建議環保部門按照市民、遊客行走路線和人流聚集點側重設置垃圾桶,建議榕湖景區響應國家垃圾分類的號召,增設三分類或四分類垃圾桶,並對垃圾桶的造型進行美化,以更好地宣傳環保。這些環保金點子和小湖長的倡議為「大美榕湖」增添了光彩,更為桂林打造國際旅遊勝地貢獻了一份力量。

林子涵,女,漢族,2010年10月出生,梧州市新興二路小學三年級學生。在「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中,林子涵以一出精彩絕倫的粵劇折子戲《別洞觀景》,將白鱔仙姑角色演繹得活靈活現,在163個比賽節目中脫穎而出,一舉摘得「小梅花金花」。「零基礎」的她為了在短時間掌握戲曲表演的基本身段和唱腔,每天進行高強度的唱腔和身段練習,反覆觀看自己練習的視頻,讓老師找出問題,盡力完善每一個臺步、每一句唱詞。她還全面發展興趣愛好,積極參加市級、區級、全國級比賽,在聲樂、舞蹈、鋼琴、粵曲、主持方面均取得優異的成績。

龐茹文,女,漢族,2008年1月出生,北海市海城區第二小學六年級學生。她自覺踐行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熱心公益活動,關心社會,無私奉獻愛心。她經常跟隨爸爸下鄉獻愛心送溫暖,資助農村留守孩子和老人,用零用錢給貧困山區的孩子買學習用品和書籍。作為學校大隊幹,她積極投入到全市創建文明城活動,參加清理海灘行動,利用周末到社區、街上參加環保活動,幫助交警叔叔勸導不文明交通行為。她被聘為北海電視臺少兒春晚節目主持人、《我要向上》欄目特約小主持人、北海貝雕博物館小講解員等,暑假期間,到博物館做志願服務,向遊客介紹北海的民俗文化,為建設美麗北海作出積極貢獻。

張西子,女,漢族,2009年7月出生,貴港市平南縣六陳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張西子自幼喜歡學習書法,熱愛古典詩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所作古詩常刊登在《廣州文摘報》,是《廣州文摘報》2018、2019年特聘通訊員,被鄉親誇是深山裡的「小秀才」。在今年的徵兵宣傳工作中,她自告奮勇為村委書寫徵兵宣傳標語20多條,以自身特長為國防宣傳教育工作做出了小小的貢獻。在學校和家庭的引導下,她把自身愛好和特長融入愛心活動,積極參加社會愛心實踐活動,時常為村委或群眾義務書寫宣傳標語和對聯,到敬老院為孤寡老人朗誦詩書等。

李揚,男,瑤族,2008年6月出生,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第一小學六年級學生。李揚兩歲半時,母親因癌症去世,家裡欠下不少外債,又因家住富川高寒山區,父親不忍貧困而離家出走,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幼兒和一個貧困的家。從此,他和年近七旬身患重病的祖母相依為命,在逆境中長大的他非常懂事,主動承擔家務減輕祖母的負擔,從小做家務,打掃衛生、擇菜洗菜、洗襪子等。鄰裡之間,他待人禮貌,與人為善,深得鄰裡喜愛,是大家口口相傳的孝心好少年。他用堅強的毅力和稚嫩的雙手操持著家裡的一切,為祖母守護一個溫暖的家。

高蘇陽,男,漢族,2007年11月出生,柳州市景行小學1411班學生。高蘇陽從小便表現出很強的動手能力,樂高積木到了他手裡,無需任何圖紙就都能搭建出各種各樣的模型。懷著對科技世界的嚮往,他參加了景行小學機器人訓練班,通過刻苦學習、鑽研,學習摸索機器人零件搭建拼裝,程序編輯,測試調試,進行機器人對抗、救援等實踐操作訓練,多次代表學校參加RoboCup青少年機器人世界盃、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等,取得了優異成績。他還同步學習信息學C++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算法及相關知識,培養和發展多方面興趣愛好,提升綜合學習能力。

周淑藝,女,漢族,2009年3月出生,廣西欽州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五年級學生。周淑藝從小喜歡閱讀、聽故事,喜歡把看過的好書推薦分享給身邊的同學和小夥伴。她熱心幫助農村的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經常跟媽媽一起下鄉看望貧困孩子,為他們送去經過精心挑選的書。她帶上《託馬斯》繪本給小弟弟,用小火車託馬斯的故事來教育愛鬧脾氣的弟弟甩掉怒氣、戰勝困難;給姐姐帶去《小馬寶莉》故事書,以女孩子最喜歡的飛馬故事來感染她們要大膽開朗,告訴她們遇到問題如何解決。她熱愛公益和志願活動,經常參與公益宣傳,到農村發放「預防二氧化碳中毒」宣傳資料。

劉建宇,男,漢族,2009年4月出生,玉林市玉州區東環小學1509班學生。劉建宇成績優異,興趣愛好廣泛,積極投身公益活動,熱愛集體,樂於奉獻。曾獲CCP國際童畫創意聯賽書畫類金獎,全國小學生英語、語文競賽一等獎等。自2016年開始,他連續三年在春節前為群眾義務寫春聯。他還積極參加各種宣傳活動,為了宣傳《玉林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他組織同學成立朗誦小組;為了宣傳保護母親河南流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他不畏烈日不懼風雨,站在街頭分發宣傳資料;為了傳播中華經典文化,他開通了喜馬拉雅個人讀書帳號,發布了7張專輯,有聲律對韻、古文觀止、詩詞等,上傳了244個讀書分享。

段奕丞,男,苗族,2008年5月出生,來賓市象州縣城東小學五年級學生。在「象棋文化特色學校」的薰陶下,段奕丞培養以棋促學、以棋育德、棋傳孝道的品性,和頂尖高手對壘、博弈,長進自身棋藝,積累方法,不斷完善自我。曾代表學校參加全國象棋特色學校比賽獲得銅獎。他用實際行動播灑少年美德,從小就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11歲學會做飯煮菜,多次參加學校開展的「愛老敬老」慰問活動,幫助老人收拾內務,疊被子、洗毛巾、掃房間,給老人送去水果、餅乾,給老人講故事、唱歌。他身為學校大隊部大隊長、廣播站播音員、學校主持人,積極參加學校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020年廣西「新時代好少年」:

蔣明峰,男,2004年11月1日出生,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水月巖中學九年級學生。蔣明峰從小聽爺爺講紅軍長徵故事,受到長輩們的言傳身教,與先輩們一起接力守護紅軍烈士墓,祖孫五代已經堅守了80多年。作為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的志願講解員,他每逢周末或者節假日,或到紀念園參加志願講解活動;或約同學、朋友們到紀念館參觀,給他們講紅軍的感人故事;或者到紀念園拾撿垃圾維護園區衛生,引導遊客文明參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這片紅色的土地,傳承紅色精神。

梁嘉暉,漢族,2000年6月出生,梧州市第四中學七年級學生。梁嘉暉從小熱愛科學,喜歡動腦,善於從生活中尋找靈感,學習之餘經常搗鼓小發明、小創作。他13歲時,用三個月完成的小發明—可伸縮高空氣壓噴水壺,不僅解決了家庭清潔難題,還為他帶來了一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他發明的「汙染源在線監控實時預警報警系統」,在國際上最高級別的環保類比賽中獲中國賽區發明創新(A類)二等獎。目前,他已榮獲40多項國際級、國家級、自治區級和市級科技競賽獎項。他還熱心社會公益,作為志願者和科普宣傳員,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他繪製手抄報、錄製公益視頻宣傳「抗疫」知識,以實際行動表達愛國愛家之心。

梁羽萱,女,土家族,2006年6月出生,防城港市第一中學八年級學生。梁羽萱從6歲開始,利用課餘時間拜師學藝,刻苦練獨弦琴,努力做防城港獨有京族獨弦琴文化的「傳播使者」,先後應邀登上西南省區市傳統音樂舞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演、廣西少兒春晚、防城港市「三月三」慶典開幕式等多個大型舞臺。她熱心公益,平時積攢的獎學金和壓歲錢,委託家人向貧困山區的小朋友捐贈書籍和學習用品。2019年3月,患癌症的同校七年級學生唐小琪病情危急,需要巨額醫療費,她通過校園廣播廣發倡議和發動捐款。新冠疫情期間,她錄製的詩朗誦作品《請別叫我天使》被廣播電臺採用播出,以致敬醫務工作者。

黎振楊,男,漢族,2007年2月出生,欽州市靈山縣第二小學學生。黎振楊是一名「禁毒宣傳小使者」,2019年3月22日,在廣西舉辦的「健康人生、綠色無毒」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中,他和隊友代表欽州市參賽並勇奪桂冠。他積極投身于禁毒宣傳志願活動,多次在主題班會、家長會、國旗下、學校禁毒防艾教育園地向同學、家長和老師做禁毒知識培訓和宣傳講解。帶領學校禁毒志願者走街串巷,向市民發放禁毒宣傳資料,講解禁毒知識。配合縣教育局和禁毒辦走進鄉鎮學校、縣人民廣場、縣禁毒教育基地和戒毒所向廣大人民群眾做禁毒知識宣傳。多次配合縣、市政府拍攝禁毒公益廣告和宣傳視頻。

黃梅形,壯族,2007年3月出生,貴港市覃塘區東龍鎮龍扶小學學生。黃梅形家庭困苦,爸爸腿部有殘疾,媽媽患病,有一個身體不好的弟弟,她主動擔起洗衣、做飯等家務活,照顧生病的媽媽和弟弟。從6歲起,每天為媽媽端水餵飯、洗頭擦身,周末扛起鋤頭和爸爸一起去地裡幹農活,到村裡清掃垃圾。她用自己稚嫩的雙肩和爸爸共同扛起一個家,也分擔起自家脫貧的任務。她在節假日和同學一起為村裡的老人送去關愛和問候,給他們打掃衛生,陪他們嘮家常;在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活動中,積極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在抗疫期間,繪製手抄報,通過老師發布到網上,宣傳抗疫知識。

黃筠淳,女,壯族,2009年12月出生,百色市那坡縣第二小學四年級學生。黃筠淳出生在一個警察世家,爸爸、爺爺、奶奶均從事警務工作,家鄉那坡縣是一個擁有豐富紅色歷史文化的邊陲縣。她從小就熱愛家鄉、崇尚英雄。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身為少先隊員的黃筠淳,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時,積極向周邊的親友、老師同學宣傳防護知識,作為班長的她主動帶領同學們以手抄報等方式向大家宣傳新冠狀病毒的預防知識,鼓舞與病魔抗戰的人。她品學兼優,勤奮刻苦,各科學習成績一直是年級前茅,注重均衡發展,尤善舞蹈和書法,獲多項各級榮譽。

王賢珺,男,漢族,2006年3月出生,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龍田初級中學學生。王賢珺7歲那年,父親突發腦溢血成了「植物人」,從此,他每天給父親端屎倒尿,擦身洗澡,餵飯餵藥。為更好照顧好父親,他學會了不少護理技能,為了喚醒父親,他和媽媽把電視機搬到父親房間,陪父親看電視、說話。在第六年,賢珺父親被成功喚醒。母親因腰傷被鑑定為肢體四級殘疾,他便幫媽媽擦藥、捶背、按摩。為了走出困境,他一邊讀書一邊同母親種桑養蠶,學習種桑、採桑葉、餵蠶,掌握蠶寶寶的生活習性,幫助蠶寶寶做繭。他嚴格要求自己,既照顧好家裡也不放鬆學習,學習成績保持班級前列。

韋藍鵬,男,壯族,2007年12生,來賓市忻城縣北更鄉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韋藍鵬命運多磨,自幼喪母,爺爺和父親分別在2011年和2020年相繼病世,是忻城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與76歲的奶奶相依為伴,樂觀向上,小小年紀便自立自強,經常幫助奶奶幹農活、做家務,周末一回家就下地割牧草,幫奶奶拌雞料、掏雞糞。他從三年級開始獨自走5公裡的山路上學,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金銀花季節,他在摘完自家的金銀花後還主動幫助鄰裡親戚上山摘花。作為家裡的文化人,他扶貧政策領會快,督促家人飼養牛羊,種植糯玉米獲得政府補貼,賣牛賣金銀花賺取收入,2019年已實現脫貧。

梁馨勻,女,壯族,2008年11月生,南寧市明秀東路小學五年級學生。梁馨勻從小喜歡才藝,在主持、朗誦、鋼琴等各類大型比賽中脫穎而出。她積極參加扶貧慈善晚會、「全國助殘日」文藝晚會、慶祝建國70周年主題活動等大型節目。她幫助身邊同學,看望鼓勵患腦瘤的同班同學陳鎮輝,到南寧愛福德特殊學校慰問特殊兒童。疫情防控期間,梁馨勻積極參與宅家防疫宣傳,在家先後錄製《疫情期間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出行》《向疫情防控一線白衣勇士們致敬》《成語--戰疫新解釋》等視頻,朗誦抗疫詩歌《天快亮了》《春》在微信公眾號和廣西電視臺播出,用實際行動傳遞新時代正能量。

曾蓓琲,女,漢族,2007年10月生,廣西柳州市雅儒路小學六年級學生。曾蓓琲從小對傳統戲曲興趣濃厚,4歲半與戲曲結緣,為練好基本功,開始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日子,一學就有8年之久。她獲得第二十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小梅花金花獎」。她積極參與戲曲進校園、文藝公益演出等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帶動周圍同學了解傳統戲曲文化;參加廣西文聯、廣西文化廳主辦廣西戲劇優秀青年人才培訓班暨「大小梅花共薈萃」匯報演出;參加中國—東協戲曲演唱會並獲得「優秀演唱者」;參加2019全國戲迷春節聯歡晚會;獲聘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與戲曲名家代表赴卡達進行跨國文化傳播交流,將中國的戲曲理念、精神帶出國門,走向世界。

來源:廣西新聞網

轉自:文明欽州

原標題:《廣西「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會在南寧舉行 欽州有兩人上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年新時代張掖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會舉行
    中國張掖網訊(本網記者 趙燕丹 鄭明圓)12月18日下午,由張掖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主辦,張掖市廣播電視臺、中國張掖網承辦,甘州區委宣傳部、甘州區教育局、甘州區南關學校、高臺縣駱駝城鎮中心小學協辦的2020年新時代張掖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會在甘州區三館演會中心舉行
  • 廣西舉行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1月18日廣西舉行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  11月18日,廣西舉行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請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粟堅,南寧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蒙文虎,南寧海關二級巡視員莫麗,廣西稅務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傳玉出席發布會,介紹中國
  • 東營市2020年志願服務先進典型暨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發布會舉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宋永興 趙士偉 通訊員 崔高峰為進一步凝聚「志願東營 文明共享」社會風尚,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在國際志願者日到來之際,12月5日上午,東營市2020年志願服務先進典型暨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發布會,採用「雲發布」
  • 五部門發布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
    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27日在北京聯合發布36名「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這些青少年先進典型,是在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的基礎上,由學生自薦、互薦,老師、家長和社會推薦產生的。
  • 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
    10月27日,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五部門聯合發布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活動通過事跡短片、現場採訪、嘉賓頒獎等形式,發布了36名好少年的先進事跡。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展示
  • 2020年度CCTV14-少兒頻道「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活動
    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呈現新時代好少年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貌,推出更多優秀青少年典型,引導廣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2020年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讓更多青少年學生去了解和感受社會主義精神,傳遞以及學習社會主義文化,讓學生感受到新時代的擔當。
  • 【點讚】花都3名學子上榜廣州「新時代好少年」!
    【點讚】花都3名學子上榜廣州「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行「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共42位廣州「新時代好少年」的先進事跡其中,花都3名學子上榜這些好少年典型是在全市各區各中小學校廣泛開展
  • 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
    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 原標題: 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節目於11月21日(周六)晚八點,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少兒頻道CCTV-14播出。
  • 2020年第四場「四川好人榜」暨「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
    2020年第四場「四川好人榜」暨2020年度四川省「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當天,2020年第四場「四川好人榜」發布儀式暨2020年度四川省「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在德陽市演藝中心舉行。作為特邀嘉賓,肖淑華手裡緊抱著鮮花,一遍一遍在後臺練習著要當面對吳軍說的話。她說:「實在是太感謝他了,我不知道用什麼語言才能完整表達出內心對他的感激。」
  • 青島市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播出!
    青島市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播出!今年5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關工委、青島日報社、青島市廣播電視臺等部門和單位在全市部署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並組織青島市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評選。
  • 廣西欽州監獄組織警察職工觀看電影《秀美人生》
    民主與法制網廣西訊(通訊員黃彩勤) 11月17日,欽州監獄在辦公樓七樓會議室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織350多名警察職工分兩批次觀看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為原型拍攝的電影《秀美人生》。
  • 廣西哪座城市是「天價彩禮」,不是南寧和欽州,而是這座四線小城
    很多地區在此方面都會碰到「天價彩禮」的出現,廣西也是如此。在廣西有一座城市,也出現了彩禮漫天要價的情況,但這座城市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南寧和欽州,而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03提到廣西,大家可能都會首先想到南寧和欽州,這兩個地方的彩禮大都在10到15萬左右,市區的彩禮可能會比周邊的縣城低一點
  • 廣西表揚500家參與脫貧攻堅先進民營企業,看園區有幾家
    廣西表揚500家參與脫貧攻堅先進民營企業,看園區有幾家 2020-12-24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育時代新人、展少年風採:上海徐匯發布「新時代好少年」事跡
    新華網上海12月25日電(記者李榮)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海市徐匯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在全區86所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推薦學習宣傳活動,在未成年人中形成了「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的生動局面。
  • 【「新時代好少年」事跡展播】陽光好學好少年——吳夢菡
    【「新時代好少年」事跡展播】陽光好學好少年——吳夢菡 2020-09-14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發布15名「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有你熟悉的嗎?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2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在青島如是書店小劇場舉行。今年5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關工委、青島日報社、青島市廣播電視臺等部門和單位在全市部署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並組織青島市2020年度首批「新時代好少年」評選。經學生推選、學校推薦、區市推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層層選拔後,最終產生了於歆玥等15名「新時代好少年」。活動現場,集中展示了15名好少年的事跡。
  • 國動舞臺放飛夢想 平凡崗位幹出精彩 ——廣西軍區舉行「我奮鬥、我精彩」崗位建功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
    軍區舉行「我奮鬥、我精彩」崗位建功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為認真貫徹軍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勵全軍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
  • 葉集區舉行2020年度「葉集好人」「文明家庭」暨第三屆「新時代好...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營造崇尚典型學習先進的濃厚氛圍,12月17日,六安市葉集區舉行2020年度「葉集好人」「文明家庭」暨第三屆「新時代好少年」宣傳發布會,數百名觀眾齊聚現場,聆聽榜樣的聲音,感悟道德的力量。
  • 桂林4人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
    11月24日上午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表彰1689名全國勞動模範和 804名全國先進工作者
  • #新時代廣西司法為民先鋒榜樣# 講述司法為民故事
    新時代廣西司法為民先鋒榜樣全網評選進入第三天,截至2月2日14時,互動訪問量突破130萬+,收到網友投票數突破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