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秀麗的西樵山、美味香口的西樵大餅、武藝高強的黃飛鴻、威武勇猛的西樵醒獅……西樵的文化底蘊、旅遊景觀、歷史文化等元素,構成了一個個西樵的印象符號。今日,「印象·西樵——2020年佛山市南海區第二屆文翰樵山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在南海區西樵觀心小鎮正式啟動。大賽將依託西樵鎮的文化特色和旅遊資源,面向全球徵集優秀文化創意設計作品,最高獎金達1.5萬元。
徵集分兩大類別,最高獎金1.5萬元
據介紹,第二屆文翰樵山文創產品設計大賽以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宣傳文體辦為指導單位,廣東觀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為主辦單位,南海區博物館、西樵鎮文化站、西樵山風景名勝區、南海灣森林生態園、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國藝影視城、香雲紗(坯紗)織造技藝傳習所為協辦單位。
本次大賽將廣泛徵集優秀文化創意設計作品,要求參賽者依託西樵鎮城市IP、文化內涵、自然景觀、人文風情等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城市知名旅遊景點、標誌性建築、旅遊產品等旅遊資源,或利用和挖掘西樵嶺南文化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文物資源,使設計作品具有「紀念性」「藝術性」「實用性」「收藏性」「獨特性」。
大賽徵集方向為文化旅遊類創意產品設計和非遺創意產品設計兩個類別,面向全球國內外高校設計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企業或設計公司的設計人員、各類設計愛好者可以個人或團隊免報名費用參賽,主體年齡和國籍不受限制;參賽作品數量不限(已獲得相關比賽獎項或獎勵的作品謝絕參賽)。
賽事初評所有作品以展覽和公眾號展示形式,線上線下同步面向公眾投票,其中公眾投票得分佔30%,專家評委得分佔70%,選出30個入圍作品進入決賽。複評由專家評委現場評分選出獲獎作品。其中,30個晉級作品(兩個類別各15個晉級名額)參賽者或隊伍將受邀到西樵進行為期五天的訓練營,深入了解西樵山嶺南文化,繼續深化比賽作品。
獎項設置上,金獎共兩名,得獎隊伍可獲得15000元獎金;銀獎共四名,得獎隊伍可獲得7000元獎金;銅獎共六名,得獎隊伍可獲得3000元獎金;優秀獎共十八名,得獎隊伍可獲得300元獎金;最高人氣獎一名,得獎隊伍可獲得5000元獎金。
接力首屆賽事,希望打造西樵IP
本次大賽將繼續接力第一屆賽事的使命,探索嶺南文創產品的規劃製造與傳播,引導推動西樵旅遊文創產品的創新開發與設計,讓年輕群體感受西樵的歷程變化及魅力所在。觀心小鎮作為粵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去年已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周活動,其中第一屆文翰樵山文創產品設計大賽收到了約200份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作品,得獎概念作品成功孵化,並成為南海旅遊暢銷的產品。
廣東省旅遊產業協會會長魯曉昆表示,與首屆賽事相比,今年大賽最大的亮點是面向全球徵集。「觀心小鎮作為粵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一直重視青年交流,大賽徵集重點也會放在粵港澳大灣區。」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西樵鎮黨委委員鄺倩表示:「西樵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何讓遊客更加了解?」她表示,遊客可以把文創產品設計帶回家,得到更豐富和深刻的旅遊體驗,這也是文化旅遊不可或缺的環節。「近年,故宮文創成為了故宮旅遊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成為旅遊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們希望往這方面發展,把西樵的文創產品打造成為IP。」
觀察:西樵文旅產業鏈持續延伸
作為嶺南古鎮,西樵鎮擁有珠江文明燈塔、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基地等名片的西樵山、桑基魚塘等自然生態、鄉土風情和文化魅力。本次大賽充分利用和挖掘西樵資源,以文創設計為媒促進「文化與生活」「傳統與當代」的有機融合,更好地發揮西樵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作用,整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文創及旅遊資源,拓展「旅遊+」工作,改善文旅產業的結構,引導推動西樵旅遊文創產品的創新開發與設計,滿足大眾對文創產品的新鮮期待度與擁有力,探索嶺南文創產品的規劃製造與傳播,適應新一代消費群體的生活品味與消費口味。
近幾年,西樵文旅建設碩果纍纍,文旅產業不斷被豐富,嶺南文旅小鎮加速崛起。西樵文旅產業發展進入新格局,文旅產業向縱深發展。聽音湖片區的飛鴻館啟用、樵山文化中心東西兩個翼館投入使用、希爾頓歡朋酒店投入運營、觀心小鎮業態不斷豐富、聽音湖環湖燈飾全新升級;西樵山上,定向世界盃決賽、華人獅王爭霸賽等高水平國際性活動持續舉辦。山上山下的生態、旅遊、文化、城市的緊密結合,西樵的文旅產業形態在旅遊悠閒、文體娛樂、餐飲住宿等上下遊產業鏈持續延伸和豐富轉型,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是文旅產業鏈「吃喝玩樂購」的其中一體。
現時,在西樵的旅遊紀念品商店也售賣有西樵大餅、西樵山桂花酒、雙肩石器U盤、醒獅手套玩偶、醒獅襯衫等擁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手信。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創產品的製造與傳播,是適應新一代消費群體的生活品味與消費口味;同時,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文創產品的設計及開發,是對其的保護和傳承。藉助本次文創產品大賽,把西樵嶺南文化縱深打入年輕化、大眾化市場,將進一步升級文旅產業體系,加速西樵嶺南文旅小鎮崛起,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引領區發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馮嘉敏 通訊員:張嘉宜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馮嘉敏 通訊員:張嘉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