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無限印鈔: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2020-12-24 南面視角

上一篇我們說了美國的歷史困境問題,由於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它可以通過印錢來向世界輸出通脹。也就是說它可以通過轉嫁通脹的方式,洗劫全球的財富來解決自身的問題。但是,鈔票真能無限印製下去嗎?

我們知道,美國現在的經濟總量是21.4萬億美元,而國債卻已超過26萬億美元,債務比例超過120%。同時,在國際投資頭寸上,美國的資產為29萬億美元,而負債為40萬億美元,也就是淨資產為-11萬億美元。因此,從理論上,美國除了變賣家產,已經無力償債了。

美國的債務問題,看似複雜,但只要把它看作一個人或一個公司來分析就一目了然。

如果把美國看成一個人,各個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就相當於銀行。美國的印錢行為,由於不是有物質財富做基礎,也就是說這貨幣是憑空印製的,沒有任何錨定物。就相當於他寫了借條給銀行,銀行就給他錢(買美債),或者是送它商品讓它賒帳(對美淨出口商品)。顯然,不管是買美債還是商品賒帳,這實際上都相當於一種信用借貸。

銀行們為什麼這麼做?因為美國的借條(美元)是世界貿易貨幣,大家相互間的貿易需要美元結算。也就是說,美國啥都不用幹,只需要印錢就可以滿世界購入物資了。但是銀行不傻,正常情況下美國也會有所節制,還不至於殺雞取卵。

然而,非正常情況下,就像這次的疫情期間,美國就藉此瘋狂地印了3萬億美元出來揮霍。

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美國這樣就好比是一個負債纍纍,入不敷出,而且還繼續瘋狂向銀行貸款,債務越滾越大的人。那麼,對於這樣的人,銀行是應該繼續不斷地給他輸血,提供更多額度的信貸供它繼續揮霍,還是應該收緊銀根,限制對它的信貸投放?

在正常的現實生活中,我相信銀行大多都會選擇後者:要麼直接停貸,凍結額度並追回貸款;要麼就不再漲信用額,做好止損準備。

一個人無力償債,債務持續膨脹,持續下去自爆就是必然的結局,所欠的錢也就成了壞帳。若不想擔這個風險,脫離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是,美國作為一個已經瀕臨破產的國家,債主們(體量比較大的主要是中國,日本,歐洲等)還在持續向他供血,讓他繼續無節制的揮霍。這操作是不是反了?

而如果把美國看作一個公司,那麼現在美國這個公司,就是欠著一屁股債,經營困難,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它還會持續走下坡路,沒有任何可預見的業績,且沒有任何可以引領未來技術創新發展的可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5G是全方位的顛覆,且華為的鴻蒙系統也將真正實現萬物互聯,現在美國已經開始落後,一旦落後於中國,想趕上千難萬難),也就是說美國這個公司連給未來講故事的能力也沒有了,這樣的公司未來還有什麼市值可以期待嗎?

對於這樣的公司,有一個很形象的稱呼——殭屍企業,而現在在疫情衝擊下,這個殭屍企業更是毫無盈利的能力,已經是僵得不能再僵了。而奇怪的是,銀行們卻還繼續往這個殭屍企業注資。給人的感覺,就好比是陷入了龐氏騙局,因為不想甚至不相信之前的投入會打水漂,所以繼續投入,幻想對方能很快擺脫困境,東山再起。

是的,沒錯。在美聯儲瘋狂印鈔的情況下,美元還能撐這麼久就是因為有各路資金前僕後繼地湧入買單:

或許是因為大家對美元及對美國崇拜信仰已久:美元不會死,燈塔不可能滅。

或許是因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另一種貨幣能取代美元的地位,所以大家還是把借條傳來傳去,做著擊鼓傳花的遊戲。

或許是因為很多人都認為,美元泛濫,別的國家的貨幣只會更加泛濫,所以美國依然是一個優良的避風港。總之,不管怎樣,自己肯定不是最後接盤的那一個。

……

原因各種各樣,事實是多數人仍然相信美國會屹立不倒,這才讓美元能堅持了這麼久。或許是歷史上的慣性使然,有時候,人的集體意識就是這麼奇怪,都把西方經濟學奉為圭臬,在一堆假設理論中迷信於貨幣的力量,卻忽略了本質。

本質是什麼?本質就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有些人可能就說了,說美國是殭屍企業是誇張了,美國既然可以無限印鈔,怎麼就還不了債了?

理論上,美國確實可以印鈔還債,但是它不能直接拿來還外債,否則美元直接就崩了。它通過間接的方式,印出來的錢的一大部分拿去買了自己的股票和債券,所以我們看到美國在經濟滑坡的情況下,股市還一直在漲,就是因為現在美國的股市是一個單機版遊戲,只要水量足夠,它就會漲。

美聯儲印錢買自己的股票和債券,相當於它把自己的垃圾債吃了,這其實也是一種間接的印鈔還債方式,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因此而急劇膨脹。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

但是有用嗎?

不管這錢通過什麼方式,最終投到哪裡,只要進入了流通,總歸是憑空多出來的貨幣。財富不會憑空產生,貨幣要變成財富,必須經過實際的物質體現出來。

不管是股市,債市,還是匯市,貨幣的增長最終都要由物質財富的增長來兌現。

經濟負增長,也就是物質財富萎縮,這時如果股市增長,那麼股市肯定就是虛高的,這時的股市靠貨幣超發推動。要往上走,需要印的錢就越多,如果印的錢不夠推動了,它就只能橫盤,或者是下跌。

如果印的錢夠多,不但可以託住股市,也可以壓低債市收益率。如果印的錢不夠多,股市和債市往往就會反著走,而美國現在股市和債市都走牛,就是因為放的水太多了。

總的貨幣量憑空暴增,沒有任何錨定物,就只能零落成一堆廢紙。

美聯儲印鈔,可以託住股市,也可以託住債市,但是,貨幣本身的貶值不可能託得住。

美元指數已跌至這幾年的重要關口,這個點位在以前或許不算什麼,但是今時不如往日,如果再繼續放水,美元就會持續下破,這時美元市場裡的各路套利資金和避險資金很可能會奪路而逃,踩踏之下,美元指數就會一洩千裡。

資金為什麼會奪路而逃?因為一旦確認美元持續貶值,在現在人民幣和歐元都升值的情況下,套利資金就必然湧出。

而要防止美元持續貶值,就只能恢復經濟並停止放水,而若信號明確停止放水,虛高的股市怎麼辦?暴跌就是必然的結局。到時,在美股裡的資金也會奪路而逃,然後紛紛拋售美元資產,就會演變成真正的去美元化。

一邊是放水,另一邊是不放水,左右都不是,為難了自己。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當美元跌成狗時,美國印的美鈔(借條)還有人認嗎?還能靠它維持生活否?

靠印錢維持生活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金圓券會是美元最終的歸宿。

相關焦點

  • 美聯儲無限量化寬鬆後,我把2萬刀換成了日本房
    3月16日凌晨,美聯儲宣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100個基點至0-0.25%,同時還宣布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其中購買美國國債5000億美元,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2000億美元。
  • 《狗鎮》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貪多貪少,都會出錯,看你能承受多少。過分解讀,是每個觀影者常翻得錯誤,說不定,導演本身,沒想這麼多呢。
  • 《謊言大師》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女子報仇,六十年不晚,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騙中自有騙中手,認真你就輸了! 影片講述了伊恩爵士飾演一名職業騙子,當他遇到海倫·米倫飾演的富裕寡婦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這位寡婦把自己的生活和家門都向騙子打開,騙子卻發現自己是真的關心她,讓這筆本該騙了就撤的買賣,變成了像走鋼絲一樣的危險關係。
  • 宋喆PK古龍: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這是黃三刀的第 59 篇文章聽說長得好看的人都關注了「黃三刀」出來混
  •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閨蜜看到女主角的難過,除了安慰女主角要放開自己不要念過往,掙錢才是王道,有錢就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的道理之外,女主角決定要幫助女主角改變死魚的狀態,讓女主角學會徵服。女主角化悲痛為力量,決定要改變自己,成為女人中的女人。閨蜜把女主角帶到了男主角的酒吧,向男主角說明了來意,讓他幫忙把女主角徹底蛻變成有味道的女人。男主角思慮以後,答應了。也因此男主角和女主角相互認識。
  • 達裡奧:誰將為美國空前舉債和印鈔行動埋單?
    更具體地說,是控制財政政策的政府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以及控制貨幣政策的中央銀行宣布了空前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計劃,其中包括規模龐大的『直升機撒錢",並稱「這次海嘯比我們一生中發生過的任何事情都要大得多,我們需要拓寬我們的視野來看待在我們有生之年發生的事情」。
  • 江南1970好看嗎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江南1970好看嗎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時間:2016-06-02 02:25   來源:娛樂沸點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韓國電影《江南1970》在香港以《江南黑夜》之名上映,有幸在港觀影了此部影片。 該片是柳河導演街頭三部曲的第三部。
  • 理想汽車,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理想汽車也主動承認,理想ONE在碰撞事故中球頭脫出的概率確實要高於同級別車型。言外之意就是,理想ONE在發生碰撞後才會出現故障,在日常生活中正常駕駛理想ONE沒有問題。它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成長的過程中難免磕磕絆絆,甚至受到嚴重質疑。此時,提升自身產品質量才是關鍵,否則"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優視汽車向前編輯報導)註: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
  •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句話,是時候說給黃秋生了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句話,是時候說給黃秋生了!對於喜歡吃完飯就摔碗的人,餓肚皮當然是自找的。華語電影圈混的話,還是要在華人多的地方。秋生同學之類靠混社會混入娛樂圈,甚至成了所謂明星後,還是要重新審視下自己,到底是幾斤幾兩。昔日影帝黃秋生今卻無戲可拍,生活也潦倒。看看港導怎麼說,沒有人敢用不愛國的人。導演做法很對,如果叫一個不愛國的人拍片,拍的電影沒人去觀看,那投資的錢不就打水漂了。
  • 人面魔蛛:唐三第一個打擊的對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而後大家也知道了,三五被武魂殿追上,小舞獻祭,畢竟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你打了人面魔蛛的小輩,人家來報復也算正常!02人面魔蛛慘遭滅族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句話用在人面魔蛛身上也是非常合適的。在鬥羅大陸第135集的預告之中,唐三清楚地說出了「人面魔蛛,我要你血債血償」這樣的狠話。而唐三剛出森林,就履行了諾言,直接擊殺了當時襲擊自己和小舞的那隻人面魔蛛。自己的八蛛矛魂骨也得到了進化!
  • 美國「印鈔」收割全球財富,美債最大買家出手!中國央行3次行動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靠發債維持經濟運轉,「借新還舊」已然也不是秘密,但龐大的債務一直是懸在美國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此前金十數據曾提到過,去年美債的規模約佔美國GDP的112%。一旦美國出現債務違約,那麼全世界都會跟著美國一起「背鍋」。但在疫情重創經濟之下,美國繼續「以我為主」,加速舉債。
  •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電影《無間道2》裡,吳鎮宇飾演的黑道老大挾持著韓琛,惡狠狠地吐出了這句經典臺詞:「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然後,他被一槍斃命。角色死了,但臺詞卻成為了不朽。而當你看到曾經風光無限的人栽了跟頭,也常常會用這句話為他的失敗做註腳。「出來混的,遲早要還。」人人都明白的道理為什麼在實際中卻被拋諸腦後甚至以身犯險,因為誘惑當前,你往往會對規則視而不見。從古到今,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
  • 大量印鈔必會帶來通脹?普信:美國短期內不必因此擔憂
    研報通過深入挖掘大規模印鈔對經濟和資產市場的影響來解釋了上述觀點。穩定的貨幣需求是關鍵 貨幣需求(對現金或銀行存款而不是投資的需求)是決定印鈔是否會導致通貨膨脹的關鍵因素。當貨幣需求穩定時,央行可以大量印鈔也不會引發失控的通貨膨脹;但當貨幣需求不穩定時,印鈔通常會導致貨幣擠兌和/或極高的通貨膨脹。
  • 香港動手,比美聯儲還快,港幣穩住了,樓市要涼涼
    滙豐銀行從昨日起(9月20日)在香港提高港元、美元、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這在暗示市場普遍認為下周美聯儲會升息。追隨美聯儲加息一直以來是香港金管局的作風,然而目前連商業銀行都搶在金管局和美聯儲之前率先加息,這緊迫性不言而喻。滙豐此舉也標誌著香港銀行業的加息序幕正在拉開。
  • 國際投行大發「危機財」 美聯儲竟是幫兇?
    美國政壇大佬、前共和黨議員保羅(Ron Paul)在近日撰文指出,雖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與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都否認了「美聯儲的政策造成經濟不平等」的說法,但是粗略地觀察一下美聯儲的運作就能發現,美聯儲正是造成經濟不平等的元兇。美聯儲通過買賣政府證券來控制貨幣供應。
  •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是吧,範爺!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我們都知道,明星廣告代言天經地義。不過,也不能啥都代言啊,你說對不?不要憑藉著超高人氣,就可以辜負粉絲的厚愛,見錢眼開,為所欲為。至少研究一下產品的好壞?就算是不為消費者考慮,那你至少也為自己考慮唄,這不,栽了!這種行為和之前逃睡行為那都是讓人嗤之以鼻的。作為明星,有點責任擔當,別老掉天眼裡,應該不差錢的。
  •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病毒「攻陷」白宮,川普開始慌了!
    白宮是美國最安全的地方,卻也在病毒的「攻勢」下「淪陷」,這就印證了一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白宮疫情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川普難辭其咎。也怕,但是如果他都向病毒「認慫」了,那麼美國人怎麼想,我們的總統自己都怕感染病毒,卻還嚷嚷著要我們復工。因此包括川普在內的白宮官員都不戴口罩,不重視個人防護。第三,川普為了提高曝光率,多次召開記者會,白宮人流量激增,感染病毒的風險增加。
  •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在湖邊,人們還留下了一個「墓碑」(其實就是一張手繪圖),上面寫著「種族主義:你不會被懷念的」。我拿起繩子抽打她,她發出了難以置信的尖叫,你不會相信你的耳朵的,最終,我們……理由二,為了震懾印第安人,哥倫布不僅下令斬首印第安人領袖,還公開割下當地人的耳朵。理由三,僅在海地島,哥倫布就抓捕了1000多名當地人,600人留在當地當西班牙人的奴隸,500人被送到西班牙當奴隸。這500人中,200人在海上喪生,然後被西班牙殖民者扔進了大西洋。
  • 新債王對美國印鈔行動發出警告!美債現異常信號,中國如何應對?
    儘管如此,美國仍然一意孤行,繼續印鈔借債。隨著最近美股不斷出現劇烈動蕩,美國或效仿2008年再次搬出「印鈔機」,將風險轉嫁全球,對此「新債王」也發出了警告。一直以來,美國都靠不斷舉債驅動經濟發展,但這也導致美國債務風險加劇。
  • 出來混總是要還滴,殺人第二的他竟是全服被殺最多次的人!
    話不多說,現在來和小花一起去看看這位雙榜有名的怪咖吧!小花:那要殺的人多了以後你通常咋辦,是不是找個小本記住,挨個殺……可樂:加好友,拉進要殺的人分組,不然記不住啊。我的分組是殺手、要殺的人,最近殺的,和女的,這幾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