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評論》作者/宋姝慧
這方火箭少女101剛剛成團,那方熱搜卻冉冉升起的另一個名字:《創造101》片頭。這個集結了酷炫鏡頭的總決賽片頭,被發現與韓國SM公司下的專輯預告《yearbook2》高度重合,對比視頻也一目了然的證實了兩個字――抄襲。
這已經不是綜藝節目第一次被爆出抄襲。在《創造101》之前,熱度超高的《偶像練習生》就被國際模式版權保護協會FRAPA點名抄襲韓國綜藝節目《Produce101》,並且統計數據高達88分的相似度(滿分為100分),令不少國人感嘆「丟臉丟到了國外」。無獨有偶的是,雖然《創造101》吸取教訓買了版權,卻也在總決賽片頭失了陣腳,錯了方向。
實際上,截止到收官之戰,《創造101》的總播放量已經超過46.3億,微博熱搜詞條達到2000餘個,這一數據又力證了《創造101》在國內的爆火程度。雖然買了版權,但除了總決賽被炒上熱搜的片頭抄襲,在競演中的《紅色高跟鞋》也被爆出抄襲韓國女歌手宣美的《滿月》。「創造101抄襲」這一微博話題的閱讀量目前已高達4861.6萬,遠高於閱讀量114.9萬的「創造101決賽」。
有抄襲就有抵制,有抵制卻有反抗。一個令人驚奇的現象是,雖然抄襲聲勢浩大,但輿論走向卻也傾向於從最初的眾嘲到被粉絲碾壓的火熱。火箭少女101的成團已經開始在各大平臺嶄露頭角,只憑藉微博微弱呼聲的被抄襲者,似乎很難得到本應有的回應。
一檔節目通過導師和優質選手來提升人氣無可厚非,但是抄襲這一行為則就失掉了節目本身的意義。在抄襲之風日益盛行的今天,如果不從源頭上去遏制抄襲,去製作屬於我國特有的節目,失去的不單是創意,也是觀眾對我國綜藝的信心。
要從源頭上遏制綜藝節目的抄襲,最重要的就是國家相關部門儘快建立或規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出臺對於抄襲這一事件的懲處措施。由於跨國官司難上加難,應該從本國制定相關規定,對抄襲行為做出嚴厲舉措,以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除此之外,觀眾對於抄襲節目的抵制也是必要的。節目的運營需要觀眾的參與,抄襲節目往往通過火熱明星來作為導師以提高節目的名氣,而觀眾也會不自覺被導師吸引從而觀看節目,這時自我認清堅決抵制抄襲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抄襲不能被縮小,只有抵制才能減少對原版的損害。這就要求無論抄襲本身以何種方式來博眼球,觀眾都應該擦亮雙眼,認清原創,抵制抄襲。
總的來說,遏制抄襲之風已經迫在眉睫。我國的綜藝節目只有走出這一牢籠,注重創新思維,創造屬於中國觀眾自己的節目,才能贏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喜愛。只是一味地抄襲,也無法將他人的節目變成自己的節目,我國的綜藝節目整治之路還很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