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電影《我們倆》,一部兩個人的電影,卻獲得了國內外眾多獎項。影片被提名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影片中老太太的飾演者金雅琴,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影片導演馬儷文獲得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這是一部容易因電影名而錯過的國產高分電影,它於2005年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女大學生和一個獨居老太太租房的故事,它改編自導演馬儷文的親身經歷。片中老太太的飾演者金雅琴,她爐火純青的演技,讓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眼神,都深入人心。女孩的飾演者宮哲,真實質樸的本色出演,讓整部影片更加細膩動人。而竇唯的古琴配樂,為影片增添了一種古樸溫情的味道。
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無不為之感動。它貼近生活的細節,讓我們覺得片中的老太太就是我們身邊的親人,而自己就是片中的那個女孩。
一老一少的衝突,是兩個世界的衝突
外地女孩小馬是電影學院的一名學生,在一個冰天雪地裡,她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北京的胡同巷裡。她想要租一間離學校近點的房子。她挨家挨戶的詢問後,最後來到老太太家。老太太有一間原本用來做廚房的土胚房,因為地理位置好,小馬想租下來。
老太太雖然80多歲了,可她一點都不糊塗。她趁小馬看房子的時候,心裡就在盤算房子的出租價格。她對一旁的鄰居說:
不能太低,地理位置好;也不能太高,窮學生。
小馬過來和老太太講價格,老太太說:
就200,不行就拉倒。
簡單的幾句話,把老太太的精明展現的淋漓盡致。涉世未深的小馬一咬牙把房子租了下來。
從此,風風火火的小馬,為這個灰暗了幾十年的老院子,帶來了鮮活的生機,也打破了老太太沉悶的生活。原本陌生的一老一少,突然在一起生活,摩擦是少不了的。
小馬想用老太太的廚房做飯,老太太說:你換煤氣罐啊?小馬想用老太太的電話,老太太說:按外面的標準收費;小馬想用老太太的冰箱,老太太說:要麼給我點錢,要麼給我買條鯉魚,我最愛吃鯉魚了。
老太太的精明算計,不近人情的刻薄與小馬的不諳世事,大大咧咧的個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次,老太太嫌小馬晚上電話多,影響自己睡覺,便掐斷了小馬的電話分機線。小馬氣呼呼的對老太太說:
你是個壞老太太,難怪沒人來看你!老太太說:你這個壞孩子,難怪沒有男朋友!
看著一老一少的爭吵,像兩個活寶,不由得會心一笑。她們吵架時,猶如兩個孩子在拌嘴。
與其說她們是性格上的衝突,不如說是兩個世界的衝突。
老太太的世界是封閉灰暗的:孤僻的性格,灰暗的棉襖,灰暗的牆面,灰暗的老院子。而小馬正值青春,她的世界是開放多彩的:風風火火的進進出出,紅色的衣服,紅色的行李箱,紅色的房間裝飾。
她們的關係如冬天般冰冷,互相排斥。老太太像一隻刺蝟,讓人不敢靠近。小馬的懵懂無畏,像一個入侵者,強行闖入老太太封閉的世界。老太太害怕受傷,只能用刻薄的語言,不近人情的態度保護自己。
除夕,一個300元的電話費,將她們的衝突推向了高潮。她們共用一個電話,之前約定好了:老太太每月交30元話費,剩下的小馬交。小馬看到這個300元的話費,便來找老太太理論,讓她交話費。老太太拒不承認電話是自己打的,並讓小馬搬出去。小馬一氣之下,跑了出去。老太太也氣得用拐杖,把小馬掛在院子裡的燈籠都打了下來。
後來,她孫子說,電話是自己打給貴州一個女孩的。老太太知道自己錯怪了小馬,心裡愧疚不已。她又一個個把院子的燈籠掛好。晚上,鄰居做了老太太最愛吃的鯉魚。老太太一直等到半夜。小馬回來後,也沒有和她再計較,兩人一起吃了年夜飯。
對於陌生人,我們因為害怕受傷,會習慣性的防禦。老太太和小馬,在不斷的摩擦中,一點點的了解對方。她們像兩隻刺蝟一樣,一點點的試探對方,直到找到最舒服的相處方式。
日久生情,親如祖孫
在四季冷暖的更替中,老太太和小馬的關係,也得到了增進和升華。正如老太太對小馬說的:
你看你現在變得,都成你家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小馬也慢慢融入了老太太的生活:
小馬會不打招呼,就用老太太的冰箱;小馬嫌自己房間熱,一來老太太屋,就往她床上一躺;小馬耐心的幫老太太洗頭,捶背;小馬嫌老太太屋裡太壓抑,便對屋子進行了大改造,牆上貼滿了各式美女海報。
她們在日常生活的相處中,從吵得不可開交到親密無間,猶如一對親祖孫。老太太沒有了當初的刻薄與算計,變得溫情和柔軟。也許是日久生情,她們相互依賴,相互關懷。
有一次,小馬和男朋友吵架,不聲不響的消失了。老太太每天坐立不安,一直等小馬回來。幾天後,小馬回來了。老太太趕緊拄著拐杖去敲小馬的門,她如一個委屈的孩子,帶著哭腔對小馬說:
你看你都瘦了,你男朋友在家門口睡了好幾天,你怎麼這麼狠心,不說一聲就走了,心真硬,我都心疼了。
老太太看似是在責備小馬,實際上是心疼她。有次,學校布置作業,小馬要拍攝老太太的一天。她問老太太一天都做些什麼,老太太說:
都快入土了,還能有什麼事?每天就是醒了睡,睡了吃,歇會再睡。
老太太在孤獨中度過了大半輩子,她的生活猶如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所說的:
傍晚時分,你坐在屋簷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悽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老太太也有過炙熱的青春,她年輕時,騎過馬,打過仗,抽過大煙。她的丈夫在婚後第二年便去世了。她一生無兒無女,收養過一個女兒。養女和孫子平時很少來看她,可以想像她內心有多孤獨。正如她對小馬說的:
我悶的時候,就希望來個收破爛的,問路的,能和我說說話。
小馬聽後,對老太太多了一份憐愛。小馬的熱情似火,終於融化了老太太冰凍已久的心。她們惺惺相惜,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沒有說出來的愛,卻是最真摯的愛
愛的表達方式有千萬種,可有些愛卻無法用語言表達,但它的真摯卻會感化每個人。
小馬男朋友後來找好了房子,小馬要搬出去。當初神採奕奕的老太太,此時眼神渙散,滿臉失望的拉著小馬的手說:
真搬走了?真搬空了?就這麼搬空了?
小馬被問的不知所措,她只好低頭沉默著。
在慢慢的相處中,小馬已成為老太太的精神支柱。小馬搬走後,老太太就病倒了。小馬得知後,回來看望老太太。老太太無助的看著小馬,心裡有千言萬語,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後來,老太太的孫子要結婚,加上老太太生病,她就被送到了鄉下的養老院。小馬後來帶著一大包藥去看老太太。她們雙手緊握,老太太卻說不出一句話來,只是不停的擦眼淚。
在人潮湧動的街頭,小馬接到電話,得知老太太去世的消息,她蹲在角落裡默默流淚。她再次來到老太太的四合院,可那裡已經貼滿了大紅的喜字。小馬這才想起,老太太早就說過,等孫子要結婚了,就把四合院送給他做婚房。
難怪老太太之前一直撮合她和孫子,她是捨不得離開住了一輩子的房子,更是捨不得離開小馬。只可惜小馬當時並未領會老太太的心意。
面對老太太的去世,小馬心裡也許有一絲遺憾,也有一絲無奈。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她將帶著老太太無言的愛,繼續前行。有些沒有說出來的愛,卻是最真摯的愛。
結語
整部電影,沒有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它貼近生活的細節,融入人心的溫暖,感動了看電影的每一個人。
近年來,隨著城鄉發展的不平衡,空巢老人的問題日漸嚴重。希望我們都能盡己所能,多陪伴身邊的老人。同時,也希望社會多給予老人一些關愛。
生而為人的孤獨,只有愛能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