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己很少看韓劇,是因為要寫公眾號推文才看了該劇,也算被樸海鎮的顏值震住了。
但不管主角顏值多好,《老伯實習生》都從第一集開始,逐漸走向脫離實際,有些幼稚的職場幻想。
首先是劇集陰暗的開局,再到後面能令人一笑的搞笑橋段,這嚴重的風格撕裂讓人難免失望。
被李折磨的兩人,一個自殺,一個差點。如此極端的開頭卻在五年後,簡單的文字過場下簡單化解。
賈受到的屈辱實在是太離譜,已經遠超正常人能接受的範圍,而他居然全部扛住了。
這種設定到第十二集的時候就出現了人物的撕裂。幾個實習生稚嫩的反抗不公的公司機制,確實是好的立意,似乎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讚歌。
但他們的出發點都很薄弱,一個是自己的企劃被上司輕視嘲笑,心生不滿。另一個是生活費不夠不想買,但又是轉正需要,同樣也怨恨上司冷嘲熱諷自己的企劃。
出發點就不是偉光正,只是機緣巧合一步步促成了反抗機制局面的出現,難有什麼說服力。
而他們也是另一個極端,賈完美無缺的人設可以說讓人難以想像了,他完美的根本不像是個人。
幾個實習生的人設也不像個人,他們太脆弱了,太容易在打擊中怨天尤人,一方比溫室的花兒還弱不禁風,另一方比露天的石頭還堅韌不拔。實習生與遭受各種欺辱的賈形成了強烈的撕裂對比。
到底誰代表了年輕一代?他們都不能,兩方都是最單純的職場幻想,抗下一切一鳴驚人and特立獨行誰與爭鋒。
這也是在職場寫實元素,那五年摸爬滾打情節缺失後,該劇的第二大缺憾。
關注職場中成長和互相理解的《老伯實習生》,其實難以把這個道理說清楚。
因為其講雞湯的環境就是假設式,難以在現實復刻的存在,李這種人能在現實洗白?很難。
所以已經肯定走雞湯溫馨,大家一同成長風格的該劇,最大的價值就是讓人會心一笑,這點其絕對成功,閒暇無聊還是可以一看。
但不走第一集的黑暗風格,還是深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