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丁黑導演、劉詩詩、朱一龍、闞清子、彭冠英等主演的都市劇《親愛的自己》。
這部劇已經播出好幾天了,但成績真的是不盡如人意。
根據網上的資料顯示,《親愛的自己》首播當晚只有0.97%的收視率,位居同時期前三位。
如果說劇開播只是第一天,很多觀眾不知道還情有可原。
沒有想到,本劇第二日下滑至0.769%。
9月10日,該劇實時收視率跌至0.65%,收視數據下滑明顯。
現在是9月14日,目前出現的數據是。
《親愛的自己》全網關注度,已經掉到了第10位。
可以說,這部劇的收視成績徹底失敗了。
同時,這部劇豆瓣開畫評分7.1.
雖然不是知道差,但顯然是不如預期的。
這部劇導演可是《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丁黑,主演更是人氣小生朱一龍,和結婚生子 的後劉詩詩復出的首部電視劇。
這樣的陣容和題材,本來應該大爆才對。
但《親愛的自己》為何成績一般呢?
這部劇口碑也一般,收視率也不太高。
原因大概是多種多樣的,但題材熱度下降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親愛的自己》從題材上講是女性都市劇。
這個題材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這兩個月實在有點太多了。
之前有大爆《三十而已》,後面還有《以家人之名》。
而且,現在還有一部和《三十而已》非常相似的都市劇《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
同類題材的劇實在太多了。
《三十而已》吃盡了這個題材的紅利。
後面同類的女性都市題材劇。
觀眾難免感到有些審美疲勞。
這種觀眾的審美疲勞感,除了撞了題材,甚至還撞了設定。
《親愛的自己裡》闞清子飾演的張芝芝,與彭冠英飾演的劉洋。
這一對,人設真的和《三十而已》顧佳和陳嶼相似。
甚至是《三十而已》許幻山的演員,同樣出現在《親愛的自己》當中。
這難免讓觀眾有些分不清楚。
不關注的觀眾還以為是同一部劇呢。
同樣的題材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降低觀眾的關注度。
現在因為網絡信息非常的發達,娛樂內容高度碎片化。
觀眾一年能抽出時間,追兩三部現象級的電視劇就不錯了。
為何日韓電視劇都那麼短,為何歐美不把電視劇拍完了一起放出來?
原因便是高度娛樂化的時間,可供觀眾消費選擇的太多了。
所以,韓劇和日劇都很短,而英美劇是季播劇。
它就是要在短時間內吸引觀眾,讓觀眾不會容易審美疲勞。
現在輪到我們了,我們這個時代更甚。
但好在網際網路時代,自媒體時代,大家再也不用像過去一樣老中少三代在每晚8點同時追一部劇了。
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娛樂項目。
也不再局限於電視劇這個門類,可以是快手抖音,可以是動漫美劇,可以是B站,各種各樣的短視頻。
《親愛的自己》因為同類題材的扎堆。
觀眾覺得有些審美疲勞。
最終就導致劇的關注度不高了。
如果只是題材撞了,還不是《親愛的自己》收視率不高的理由。
因為同樣的題材,只要你的內容能夠打動觀眾。
最終觀眾還是會買單的。
比如電影當中的《戰狼2》和《紅海行動》。
因為《戰狼2》先上映,甚至火成了神話。
同樣題材的《紅海行動》觀眾很不看好,結果憑著質量衝出重圍。
《以家人之名》之前,不是也有《三十而已》?
雖然兩部劇題材略有不同,但也並沒有阻止《以家人之名》的火爆。
這種類似於《三十而已》的題材,沒有更好的內容出來。
並不代表「女性向」的劇不行了。
看電視劇的大部分還是女性,女性向包括的範圍太大。
現在電視劇都是工廠化生產,見什麼題材火就跟風拍什麼,才不管電視劇到底要輸出什麼內容。
「流量、掙錢、話題性」才是第一位的。
這段時間同類作品這麼多,足以證明觀眾是買帳的。
如果觀眾不買帳,商業和資本不會生產這麼多同類商品。
畢竟市場講究優勝劣汰,《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親愛的自己》等等。
說那麼多。
意思是雖然女性向都市劇扎堆,但它本質還是受市場歡迎的。
觀眾確實對《親愛的自己》的題材感到一定的審美疲勞,但這部劇不行,主要還是它內容方面的不夠。
《親愛的自己》內容到底哪裡不行呢?
答案是這部劇的劇情現實歸現實,但有點低不成高不就。
這部劇其實從質量上來講,並不是特別的爛。
但沒有大爆特爆,主要因為有這幾個缺點。
1、設定沒有get到中國觀眾現實痛點,便大爆性的話題。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要先聲奪人,前兩集甚至是前幾十分鐘。
這幾年,這種打著現實主義的國產都市情感劇,前面都有一個引起觀眾廣泛共鳴的社會話題。
《都挺好》是重男輕女,再到原生家庭的問題。
《安家》是中國人關於買賣房子的問題。
《三十而已》前兩集有都市白領生活,顧佳因為孩子學前教育,再到手撕小三等等爽點。
哪怕是中期口碑就下降,但前期也掀起熱議的《二十不惑》。
它前兩集也有同學借錢不還,再到實習期面試等等現實痛點。
這些劇前期拋出一個廣泛的現實問題,引起中國觀眾廣泛的共鳴。
這種共鳴就會形成話題討論,而討論擴散後就形成流量。
流量是什麼?
簡單點說就是信息傳播。
流量越大,傳播得越遠,吸引的觀眾也就越多。
這部影視劇自然也就火了。
《親愛的自己》有什麼引爆觀眾的現實話題嗎?
答案是有,但是真的很少。
朱一龍飾演的主角失業,劉詩詩工作不順心。
再到男二和女二的低配版《三十而已》的人設。
它既沒有《都挺好》《安家》這樣的現實痛點。又沒有《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的感情碰撞的爽快。
哪怕是在講都市職場方面。
它還不如同期熱播的《平凡的榮耀》。
2、劇情太喪爆不起來
流行作品可以深刻,但不能玩喪,打焦慮牌。
至少在當下的國產影視劇當中是這樣。
太喪太焦慮可以,但你必須要寫得爽。
觀眾看著才會感覺到爽快,才會掀起話題。
說了你可能不信。
前面列舉的很多例子,其實前面演得都挺爽的。
尤其是前段時間的爆劇《三十而已》。
前幾集顧佳高明的手撕小三,為了護兒子暴打另外幾位太太。
這些都是非常爽快,簡直就是女性爽文的爆點。
《親愛的自己》這部劇,故事劇情和角色塑造太喪了。
朱一龍飾演的男主角從第一集失業,找工作各種不順利。被打壓還被羞辱,一直喪到了現在。
這個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了,今後有機會更做詳細的分析。
總的來說,《三十而已》和《親愛的自己》。
堪稱是《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的翻版。
後者未必質量比前者差,但就是因為這種情緒導致沒有大爆。
最後,電視劇爆不爆其實都是機緣。
一部電視劇拍出來了,喜歡看就看,不喜歡看也就算了。
《親愛的自己》這部劇在很多方面,要更加的現實、更真實、也更能反映當下中國大都市的白領生活。
但它在當下確實不太討好的。
現在的國產劇,尤其一喪到底的那種影視劇。
《親愛的自己》還是有大量的明星粉絲,觀眾被帶入進去過後,甚至會產生連偶像也是這麼認為的感覺。
他那麼優秀依然如此,更何況我這種小鎮青年了的錯覺。
這樣不夠爽的劇情和角色,也就不受到觀眾的青睞了。
另外:我覺得這部劇的名字《親愛的自己》不如《三十而已》好。
一看就像都市言情劇似的,明顯不夠單純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