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和于謙搭檔的20周年
有人說,郭德綱火了以後就飄了;有人說,郭德綱的徒弟出名之後他就開始「對付」了。
但事實上,郭德綱一定是沒有鬆懈的,身在高位,要考慮到的事情一定比以前更多、更詳細。這次他和于謙的專場,也是紀念他們搭檔二十周年的一場演出。
其實從選人這一點,就能看出一點意思。

如果跟開箱那場比,這次來助演的演員多了很多,而且各有特長,選人選節目方面郭德綱也是用了很多心的。都是郭德綱和于謙很看重的徒弟,也都趨近成熟,節目的呈現方面沒得挑。
其實這種演出,如果沒有讓觀眾提前都進好場,對於開場的演員來說是很不友善的。就像這次,孟鶴堂和周九良的開場是《四郎探母》,很多觀眾在陸續進場,還有在四處走動、找不到座位的,都不太能進入一個良好的聽相聲的狀態。

這樣的局面自然是有點硬的,但九良他們還是有很多好玩的包袱的,比如那句:「來看我的,怎麼不帶點兒花圈呢?燒點紙也成啊」,也是很豁得出去了。還有孟鶴堂把頭巾綁得很緊,扇子一直牢牢固定,「找wifi」的包袱。
不得不說,孟鶴堂的表演能力真的很優秀,在「大糞、大使、大糞坑」的包袱裡,他可以在說出「我大使,能不會嗎?」的時候趾高氣揚、理直氣壯,也可以在說「我忘記了」時畏畏縮縮、心虛滿滿。

幾組演員精彩的演出
前前後後的反差活靈活現,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就這樣留在了舞臺上。
之後郭德綱和于謙的活兒很舒服,每個包袱的銜接都很自然,而且層層遞進,在一個一個包袱抖出來的時候把你逗笑,聽完覺得,真不愧是他們,你大爺還是你大爺(手動狗頭)。
返場的節目也比開箱的時候精彩很多,幾組來助演的都有比較出彩的點。

像九良,主攻三弦,而且唱歌好聽;堂堂模仿能力很高,還能歌善舞;高峰老師快板誰聽了都說絕;楊鶴通雖然名氣不大,但小曲小調都不含糊;馮照洋會吉他也會搖滾;至於欒雲平嘛,領導才能真的太出眾了。
在這些都很棒的演員當中,欒雲平還有一點小驚喜,自從參加了團綜之後,變得活潑可愛了,再加上高峰的高水準,這對的節目很精彩。

角兒們文案裡的「往後餘生」
欒雲平變得更「進攻型」了,遇到這樣的捧哏,高峰老師好像也被激發出了不一樣的另一面,欒雲平活潑之後,高老闆也被帶動起來,也許我們以後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高峰呢。
除了節目水準,這次20周年的海報上面,他們每一對搭檔的文案都寫得很好,這個話題還上了微博熱搜,比如郭德綱和于謙的:「人說知己難尋,我一遇就遇了大半輩子」、「人說入對難成,我一搭就搭了往後餘生」,太甜了也太有感覺了。

還有孟鶴堂和周九良的「眾所周知,山海可證,你我當如此」,孟周也十年了呀!
最後,人生難得一知己,祝德雲社越來越好,也祝郭於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