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團團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新興產業不斷崛起,現在比較受年輕人歡迎的職業應該就是「網絡紅人」了,不過有些行業雖然不起眼,但其實很多人已經悄悄年賺上百了。例如收廢紙,我國「胡潤百富榜」上第一位女首富就是靠收廢紙起家的,如今還有一個「藏在」小區的暴利行業,很多人悄悄賺得盆滿缽滿了,這就是舊衣服回收。
人們已經過了那個一件衣服要穿好幾年、還要打好多補丁的年代了,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的提高,買的衣服可能穿幾個月甚至幾次就不會穿了,這樣也就造成了一些衣物的閒置和浪費。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閒魚、廢品再生等線上網站層出不窮,而線下最典型的就是小區門口放置的舊衣物回收箱,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回收的舊衣服都去哪兒了?都用來幹什麼呢?
由於這些回收箱上面寫著「扶貧、捐贈」的口號,可能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表示,這些回收的舊衣服,都用來捐給需要的人了。當然,有些舊衣服回收箱確實是幫助了一些困難地區,但是,還有很多回收舊衣服的機構,卻打著「公益」的幌子,來做賺錢的買賣。
舊衣服回收屬於資源型回收行業,很多舊衣物在回收之後會變成「寶貝」。通常,舊衣回收包括回收、加工和出售三個環節。回收機構將舊衣服回收後,會先對衣服按照種類和價值進行分揀,之後再進行消毒、二次加工、翻新,再將加工好的衣服賣給其他人。
此外,商家還會將舊衣服加工成布條、地拖布、大棚保溫氈等初級製品。同時,也能將舊衣服再生,產生棉、無紡布、化纖等,經過回收和加工,這些舊衣服的質量可以做到和新產品沒什麼差別,用途非常廣泛。其次,衣服上面的紐扣、拉鏈等金屬物品同樣具有二次加工的價值,這些材料可再次運用到衣物、生活用品等產品的製造上,環保又節能。
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的提高,尤其是在物質要求上,都追求完美,對外在形象也更加注重,這使得買衣服的頻率相當快,從而淘汰下來非常多的舊衣服,據統計,每個城市都會有數億萬噸的廢舊衣物要處理,全部捐給貧困兒童是鐵定不現實的,可見「舊衣物回收」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行業。
在這個行業中還有一個非常賺錢的途徑,就是「轉口」。也就是將回收的衣服再進行分類、品質鑑定,選取質量好一些的進行加工、翻新,然後出口到非洲等國家進行銷售了。據了解,舊衣服回收的成本並不高,二次加工的本錢也非常便宜,但是經過二次加工的衣服往往會賣到高價,這些商人就從中賺取高昂的利潤。
在我們眼裡,這只是普通的"舊衣物回收",但在別人眼裡卻是一個"財富風口"。有人會說,不想幹「舊衣服回收」怎麼辦呢?其實,除了回收舊衣服非常賺錢之外,「尾貨市場」也是暴利!
現在,服裝生意不好做,而服裝企業「最頭疼」的就是大批的庫存了。早在2012年,我國李寧、安踏等42家上市服裝企業的庫存總量就達到近500億元。大量庫存只能選擇要麼燒毀,要麼轉到尾貨市場。在我國有很多「尾貨市場」,這些市場裡幾乎都是賣不出去的服裝,其中不乏有些知名的品牌。
對大型服裝企業來說,這些庫存並不會對他們造成什麼影響,也毫無價值,如果轉到「尾貨市場」之後,這些庫存衣物就能流轉出巨額資金。我國廣東石井鎮就是一個有名的「尾貨市場」,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會集聚到這裡「批發衣服」,時不時的就會看到扛著大包衣服或者正在檔口看貨的黑人或中東人,他們一次經常帶走千萬元的貨物。據悉,整個石井每年的營業額能達到100多億,對應的是正常渠道幾千億的銷售額。
舊衣物回收,看似普通的生意,其實是個利潤非常豐厚的行業,但有一點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如果不具備回收條件,但卻聲稱開展廢舊衣物回收公益慈善活動並以此謀取利潤,相關部門可依法處理此類情況,最高可處以20萬元罰款。
其實我們生活中隱藏著很多"商機",但是缺乏善於發現商機的眼睛,所以讓我們失去了一個又一個賺錢的機會。當你了解了這個行業之後,你是否對回收舊衣服這個行業有了新的認識?如果大家實現了經濟自由,你最想幹哪一行?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