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乾一與中國京劇在日本的傳播

2021-02-11 京劇道場

波多野乾一與中國京劇在日本的傳播

李莉薇 (華南師範大學)

【內容提要】波多野乾一是20 世紀早期旅居中國的日本報人。他在《支那劇五百出》中用日語記錄了六百多個京劇的劇目梗概,又在《支那劇及其名優》中為京劇自誕生以來的諸多伶人評傳。今天看來,波多野的著述不僅作為京劇史料具有相當的價值,而且因為是用日語寫成的,對京劇藝術的對外傳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24年,中日戲曲界人士合影。梅蘭芳(左三)、齊如山(左二)、辻聽花(左五)、波多野乾一(右一,著有《京劇二百年歷史》)

前言

通過鹿原學人翻譯的《京劇二百年歷史》,國內讀者對波多野乾一還是相當熟悉的。2011年最新出版的,被學界譽為具有「京劇研究裡程碑」意義的《中國京劇百科全書》收錄了「京劇二百年歷史」詞條, 並認為該書是「 京劇史著作」 ,「搜羅宏富, 是一部極具參考價值的京劇歷史資料」 。可見編者非常肯定該書的價值, 對比20年前《中國京劇史》對該書的評價: 「它的內容主要取材於清末民初有關京劇的著作和文章, 保留了一些京劇史料。嚴格說, 這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史著, 而且由於作者缺乏精細的考訂和深入的研究, 因此所述內容多有訛誤」 , 可謂是重新評價該著作。確實, 我們把眾多的梨園史料、報刊雜誌等統統納入研究視野的今天, 我們沒有理由把這部系統整理京劇伶人史的著作排除在外。對於著者———日本人「京劇通」 波多野乾一, 我們也很有必要重新討論他對京劇發展、京劇的海外傳播所作的貢獻。

一、中國政經問題、文化研究專家波多野乾一

在1920年代旅居北京,熱衷於研究京劇、評論京劇的日本人中,除了聽花以外, 波多野乾一可以算是第二號人物。波多野與《順天時報》的劇評家聽花等人一樣,同為在華報社的記者,可以稱得上是同一個圈子裡的人,相互間往來密切。聽花沒後,波多野曾著文悼念他,直言自己有志於中國劇的研究是由於讀了聽花在周刊《新支那》上發表的文章《支那劇漫談》,受到啟發之緣故。

波多野乾一(1890-1963),出生於日本九州大分縣,其父七藏是一名漢學家。波多野家對中國社會的研究,可謂有一定的家學淵源。1908年波多野乾一考入東亞同文書院政治科(第9期),1911年畢業。波多野畢業後供職於大阪每日新聞社, 1920年作為報社的特派員長期派駐到北京,給日本報社、日人在華主辦的報紙雜誌供稿。波多野憑著報人的身份,和中國社會各階層廣泛交遊,深入了解中國的社會文化,很快成了一名熟知中國事務的「中國通」。後來,還曾加入《時事新報》、《北京新聞》兩間報社工作。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波多野憤而回國,定居東京。之後歷任外務省囑託、東京帝國大學講師、產經新聞論說委員等工作,繼續潛心研究中國近代社會的政治經濟。

波多野是日本研究中國政治經濟的專家,寫有不少關於近代中國政治經濟的著作:《現代支那》( 1921), 《中國國民黨通史》(1943)、《毛澤東和中國的紅星》(1946)、《中國共產黨史資料集成》(1961年)等等。《中國共產黨史資料集成》一書更是在戰後為美國學者所重視。以東方學研究著稱的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韋慕庭教授編《中國共產黨運動日文資料》時,稱《資料集成》一書為「不朽名著」。哈佛大學著名中國學研究專家費正清教授所編《日本的近代中國研究》中也在「中國共產黨」部分把波多野的《資料集成》作為第一解題。可見,西方學者對波多野的中國政經問題研究評價很高。不過,波多野在中國引人注目的,不是以上這些關於近代中國社會的政經著述,而是在京劇文化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成績。

二、《支那劇五百出》和《支那劇及其名優》

波多野乾一的第一部關於京劇的著作是京劇劇目集《支那劇五百出》(1922),由北京支那問題社發行。1927年增訂再版,仍然由支那問題社發行。1940年在原書的基礎上,第一篇的「京劇概說」內容充實不少, 改訂為《支那劇大觀》,1943年10月由大東出版社發行。到1944年4月已經發行到第六版。此書身價驟升, 要求再版之聲不絕於耳。可見, 該書受到了日本讀者的歡迎, 是當時了解京劇劇目不可或缺的必備參考書。

波多野的第二部戲劇研究專著《支那劇及其名優》1925年由新作社出版,次年即被鹿原學人(姚伯麟)在未經著者本人授權下翻譯成中文,並更名為《京劇二百年之歷史》(上海啟智印務公司)。國內學界對波多野的認識也主要來自此書。另外,久保天隨編《大支那大系》(1930)第十二卷文學·演劇篇也收入了波多野乾一以筆名榛原茂樹發表的《現代的支那劇》。其他京劇評論、京劇介紹散見於各種報紙、雜誌。波多野乾一關於京劇的著述以及出版情況如下表所示:


正如旅日學者靳飛所說,「 《支那劇大觀》和《支那劇五百出》對日本觀眾認識京劇有著重要的貢獻。」波多野大部分關於京劇的著述都是用日語寫作的,故可以認為他所設定的讀者是普通日本民眾。以筆者閱讀兩書日語原文的感受,波多野文風簡樸通俗,文字以介紹性為主,但其中也不乏波多野個人關於京劇的評論以及認識。波多野自己也意識到評介性著作應有的客觀原則:「 記述不要加入主觀見解, 應該儘量客觀地、資料本位地編寫。我相信日後有用的是資料, 而非議論」。 《支那劇五百出》(1922) 和《支那劇及其名優》(1925) 兩書的出版年份相隔三年, 但早在1922 年出版《支那劇五百出》時, 作者已經構思出版其姊妹篇《支那劇及其名優》。兩本書合起來, 可以看作是波多野對京劇的總體認識。

日本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收藏了這兩本書的各個版本、包括《支那劇五百出》1940年的改訂版《支那劇大觀》。目前收藏以上圖書的日本圖書館並不很多,但現在日本圖書館裡一般都可以找到的是2000年由大空社發行,收錄入亞洲學叢書演劇篇第七十五卷的《支那劇及其名優》的影印本。在國內,學苑出版社也在2008年把波多野乾一《支那劇及其名優》的中文譯本,鹿原學人1926 年翻譯的《京劇二百年歷史》收入民國京昆史料叢書第三輯出版。從中日兩國出版界近來對《支那劇及其名優》(《京劇二百年歷史》)這本著作的青睞,這多少意味著今人對波多野乾一的京劇研究作為民國京劇研究重要資料的肯定。

(一)《支那劇五百出》

1922年《支那劇五百出》、1927年《支那劇五百出》和1940年改訂本《支那劇大觀》。

與1922年初版和1940年的改訂版相比, 1927年版的封面顯得格外引人注目。27年版的封面是聽花所畫的從中國傳入日本的舞樂蘭陵王圖,或許著者想強調中日戲劇藝術的淵源也未可知。1922年的初版沒有插圖, 1927年以後的版本都加入了插圖,共收入程長庚、譚鑫培、汪笑儂等人的二十幅劇照。1940年《支那劇大觀》收錄的劇照與1927年版本所收照片略有不同。

翻看該書各個版本, 1922版的「序」中, 波多野乾一說明了他原來擬定的寫作計劃: 「(一)翻譯數種有代表性之中國劇為正文、(二) 中國戲劇概論、(三) 現行腳本梗概和出處、(四)名優評傳、(五) 《戲考》和《綴白裘》(崑曲作品集) 介紹, 並以《戲考》、《綴白裘》的索引為附錄。然所薈集之材料遠遠超出所預定的頁數,故只好改變出版計劃,僅收京劇現行腳本梗概、《戲考》索引和關於「腳色」說明的小文, 其他部分唯有割愛, 寄望下次出版。」 這就呼應了1925年《支那劇及其名優》一書出版的原由。此外,波多野還提到了上田榮一、範少淹二位分擔了部分內容的寫作。1927年版「序」裡提及寫作此書也受到武雄(聽花)、今關天彭(壽麻呂)、村田孜郎、黑根祥作、井上進(紅梅)等人著述的影響。所以,如同早期很多用日語介紹京劇的著作一樣,我們把此書看作是波多野乾一編著的作品或許更為合適些。


1922年版《支那劇五百出》正文部分的第一編為「支那劇的腳色」。第二編為「京劇腳本梗概」共500個劇目。《戲考》索引是為第三編。1927年版把前版的第一編改為「序說京劇概說」,並在原來的基礎上充實了內容。前版第二編改為「本編」,內容還是京劇腳本梗概,不過書中所介紹的劇目擴充到600個。第三編改為附錄,除了保留《戲考》索引以外,還補充了兩個內容:一是齊如山近來調查的679種皮黃劇名、二是本書所列劇目按日語假名發音編排索引,以方便日本讀者更好地閱讀。

1922年版的「支那劇的腳色」 中比較簡略地介紹了京劇的歷史、京劇的角色行當。1927年改版後的「序說·京劇概說」則似乎「專業性」有所加強。書中分別介紹了京劇的構成、舞臺、腳色、規則、聲腔、觀劇實際和京劇參考書目。波多野在這裡表明,「此書乃是給觀看中國劇之日本觀眾作指引手冊而寫。故須明確何謂中國劇。此篇是為說明該問題,故對於觀劇第一標準之『腳色』特別加以詳細介紹」。雖然是簡單的說明,但可以從中看出波多野的「以腳色為重」的京劇觀。

波多野從日本讀者的戲劇認識入手,對照日本的能樂、歌舞伎等傳統戲劇,首先把京劇的概念介紹給日本觀眾:「京劇乃是歌劇」,「看京劇猶如觀看能劇,或者如歌劇那樣」,大多數日本人一般認同京劇是「歌劇」,眾所周知, 京劇的英譯是「BeijingOpera」, 日本人直接把京劇讀作「北京オペラ」 (北京歌劇) 也未嘗不可。但日語詞彙當中也有漢語詞彙「京劇」 一詞, 現在談論京劇時日本人更多地使用這個詞語。

相對於京劇的構成、歌詞、舞臺、服裝、背景等要素,波多野用了較詳細的篇幅說明京劇的「生、旦、淨、醜」,並介紹各個腳色行當的流派,其中可以看出波多野推崇「老生戲」 和「 副淨戲」。儘管此書初版的年份是1922年, 當時梅蘭芳已經完成了他的首次訪日演出, 日本觀眾最熟悉的應該是京劇「旦角」 戲, 但這裡波多野依然遵循中國京劇推崇「老生戲」 的傳統, 把「老生戲」視為京劇藝術的最高成就。關於這點, 在波多野的另一本書《支那劇及其名優》中更是表露無遺。此外, 與聽花一樣, 波多野對「副淨戲」 也顯得頗為情有獨鍾, 看重「副淨」 行當的表演韻味,對「副淨」 介紹得頗為詳細。波多野特別描述了副淨的唱腔之美: 「唱雖然屬於正淨一類, 但須要表達出一種可以形容為包含厚重、渾然、沉悶之特質, 帶有澀味之低音, 且絕不可給人絲毫輕浮之感。若稍懂東西方音樂, 即使不懂中國劇,卒然聽之, 也會認同副淨之低音是中國劇之絕唱。……」

不過,總的來說, 波多野在《支那劇五百出》中的京劇概說也只是20世紀20年代人們對京劇的一般認識。不過,作為對日本民眾的普及本,或許是恰如其分的。

《支那劇五百出》一書最大的特色,還在於它大概是用外語寫成的海外最早的京劇劇目集。劇目的整理和挖掘,是戲曲研究工作中重要的一環,時至今日京劇以及其他地方戲的劇目整理工作依然不間斷地進行。《支那劇五百出》的編著者波多野自然也明白箇中道理。他在1927年再版《序》裡面提到「京劇腳本種類繁多,卷末所附齊宗康之調查有七百種,而聽花估算則有上千種。本書絕不期望完整收錄。」對於編寫日文京劇劇目梗概的目的,波多野表示只是想「給日本觀眾看中國劇提供方便」。確實,對於外國觀眾來說,言語固然不通,但起碼要知道舞臺上表演的故事內容才可能繼續看下去。這點大概就是波多野編寫京劇劇目梗概的初衷。

書中收集了20世紀20年代前的京劇劇目達600種。上世紀10, 20年代的戲曲研究,雖然收錄戲曲存目,劇目的著作不少,如《戲考》等, 但作為早期用外語寫成的京劇劇目集, 波多野的《支那劇五百出》收集了600種的數量還是相當讓人稱道的。今天為戲劇界所公認具有豐富資料價值的京劇劇目工具書———陶君起的《京劇劇目初探》(1957)收集了1220餘個京劇傳統劇目,在數量上雖然比起前者多了一倍,但波多野編撰的劇目卻早在20年代就已經完成。更重要的是,日文版京劇劇目的整理與出版,對於近代以來京劇走向海外,讓海外的讀者了解京劇的具體劇目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播意義。

《支那劇五百出》在劇目整理上的貢獻還有另外一層意義。書中所收入的多達600種的劇目如何安排先後次序,是個棘手的問題。波多野以劇目故事發生的年代為序,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波多野乾一以劇目故事發生的年代,依次按照太古、夏、殷、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沒有包括進民國排演的新編劇)由古至今各個朝代的更迭來分類編排。「這種編纂體例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因為如前面所舉的《戲考》等書上所列劇目基本上是信手拈來,次序編排上沒有多少規則。雖然波多野乾一日文版的京劇劇目集對於當時國內有多大的影響不得而知,目前也不能確定京劇劇目故事按從古到今各個朝代的更迭來編纂的方式是否自波多野首開先河,至少在海外的京劇劇目整理上要記下波多野的開創之功。而且我們可以認為,這種編纂體例或許是上世紀20年代人們在京劇劇目整理研究中逐漸達成的共識而成為了較固定的編寫體例被沿用至今。上面所提到陶君起的《京劇劇目初探》(1957)也是按照京劇故事發生年代的順序來編排,晚近的《京劇劇目辭典》(1989,中國戲劇出版社)所收錄的劇目、《曲學大辭典》(1997,浙江教育出版社)所收花部劇目、《京劇知識手冊》(2001,天津教育出版社)所收京劇劇目基本上都是以故事的發生年代為序。

(二)《支那劇及其名優》

波多野另外一部京劇著作《支那劇及其名優》1925年由新作社在東京發行。波多野乾一著《支那劇及其名優》(1925)鹿原學人譯《京劇二百年歷史》(1926)《京劇二百年歷史》譯者鹿原學人在評價波多野乾一《支那劇及其名優》時說:「東人力之勤, 用心之深, 蓋藉此研究我國社會情狀, 洞悉我歷史民族性, 可謂擅覘其國, 人於微矣。語云: 知彼知己百戰百勝, 東人有焉。」這大概道出了譯者之所以要譯波多野作品的原委。

前述《中國京劇史》對該書評價不高,主要是認為該書參考了不少其他的資料。那麼,對於書中採用京劇資料的來源,波多野是怎樣解釋的呢?對此, 波多野在自序中是這樣說明的: 「由京劇創成時代以至於今約二百年, 其間幾多名伶先後繼起, 名重一時。餘則分門別類記其事跡。所取材料以中國人斷片的著述記錄及(聽花)、井上、村田、黑根四氏之國文著書為主」,「又以餘久住北京之關係,將一己見聞閱歷所得者參加其內」。除此以外, 筆者見波多野在敘述中也多處參考了穆辰公、王夢生等人的著作, 引用了當時劇評界的評論。波多野在兩本京劇研究著述中都聲明了對他人著作的參考與引用,當然20世紀早期的學術注釋沒有今天的規範,但起碼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波多野乾一是具有這種意識的。綜合來說,波多野的這部書參考了日本人的京劇研究、也參考了當時國內著名劇評家的評論,更重要的是書中還有相當部分是著者自身的見解評論。


和《支那劇五百出》一樣,波多野仔細思考了該書的目錄編排:「以如何次序而評傳方得進步乎,此為餘最初所經遇之一大難關。亦所先欲解決之一問題也。結局因腳色而大別對象之諸名伶為數類。於其各類中,略逐年代而敘述之。而術語「腳色」兩字中所包含者,如立役(生) 也、女形(旦) 也、敵役(淨) 也、道化(醜) 也,均準此而分類。當觀劇時, 此為觀客分析各角最先之標準。以此為第一標準。其殆最便利而無他者也。」全書共十一章。第一章老生,第二章小生, 第三章武生, 第四章青衣, 第五章花旦, 第六章老旦, 第七章武旦, 第八章正淨, 第九章副淨, 第十章武淨, 第十一章醜。計所敘老生演員自程長庚始103人, 兼記票友老生11人, 女伶老生13人, 小生自徐小香始34人, 武生自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三派始90人, 青衣自餘紫雲始58人,花旦自梅巧玲始47人, 老旦自譚叫天始14人, 武旦自楊二始20人, 淨自何桂山始11人, 副淨自黃潤甫始15人, 武淨自錢金福始5人, 醜自李百歲始26人。作者依照這幾大腳色, 把自京劇誕生以來各個行當有記錄的伶人逐一評介。

《支那劇及其名優》以人物評傳為主,因為作者認為把名伶流派的問題說清楚了,整個京劇的歷史也就躍然紙上了。這反映了波多野的京劇藝術觀———研究京劇史離不開談論京劇伶人、京劇流派傳承。波多野在該書中非常重視京劇演員「流派」的傳承問題, 把各行腳色每一個流派傳承的來龍去脈清楚說明。書中分生、旦、淨、醜四大行當論述,對自程長庚以來的各個行當腳色自成一派的京劇演員進行介紹,仔細梳理名伶之間的師承關係、表演風格、擅演劇目、藝術成就。對舞臺內外諸名優的個人逸事趣聞也一一繪聲繪色娓娓道來。即使是那些並不十分出名的伶人也儘量收錄整理其事跡,歸入「物故諸優」和「現存諸優」 中。通過為伶人作傳, 比較全面地展示了從京劇創始時期直至民國年間近代京劇發展的面貌。所以,鹿原學人翻譯中文時更名為《京劇二百之歷史》是不無道理的。

書中對各個流派著名伶人的事跡介紹頗為詳細。基本上對每一節所談伶人都從身世、從藝經歷、生平逸事、藝術造詣等幾個方面記述。每一節最後部分介紹當時的劇評家對該伶人的看法、評論,也表明自己對該伶人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波多野的京劇史觀,在書目編排中早已貫穿他所理解的「京劇史」。

《支那劇及其名優》全書共292頁,老生行當的演員的評述共145頁,足足佔據了一半的篇幅:第一節京劇泰鬥程長庚,第二節奎派鼻祖張二奎,第三節先驅者余三勝、譚鑫培,第四節從王九齡到楊月樓,第五節伶聖孫菊仙,第六節汪派祖師汪桂芬,第七節劇界大王譚鑫培,第八節許蔭棠和賈洪林,第九節劇界革命黨劉鴻升,第十節伶隱汪笑儂,第十一節物故諸優,第十二節現存諸優,第十三節票友老生,第十四節女優老生,第十五節秦腔老生。可見,波多野最看重老生行當。

波多野評說程長庚,說他是「代表時代之名優」。我們看著者是這樣分析程成為「一時代之名優」的原因: 「程長庚適當京劇創成時代, 率眾山而成極峰。以為駕馭群雄之霸王。又終身主宰四大徽班之一之三慶班,現出罕見之事務的才幹,遂稱彼為開山祖師與鼻祖也。」不過,波多野又指出當時人們評論的偏頗:「在尚古的事大的中國民族心理,尊崇之極。遂使彼為偶像化,致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思也。餘先指摘此點,於茲而斷定彼為代表一時代之名伶。」這裡著者強調程長庚只是時代的代表,但並非唯一的名優:「程長庚者, 可謂為京劇開山祖師, 皮黃鼻祖之名優。雖然此種稱呼, 稍有不當。程長庚前, 為其無一名伶者, 決不如是。」對譚鑫培作為京劇草創時期的開山祖的地位, 歷史上大概已成定論。不過在這裡, 著者在推崇譚鑫培的同時, 一再強調即使是草創時期, 但偉大的演員也並非僅此一人, 這種優秀代表與群體的歷史觀是應該肯定的。

波多野評譚鑫培:「關於譚之聲調,其批評者不啻汗牛充棟,概從割愛, 略作不載。然有不可忽過者, 許多批評家, 以程長庚、汪桂芬、孫菊仙之為興國之音, 譚為亡國之音。雖不無多少理由, 別具見解。然對譚則稍有不勝惋惜之感。以餘觀之, 譚之技巧, 為古今第一人。諸較程長庚等, 更覺持有何種可訴諸近代人之產物者也。」波多野評論譚鑫培的唱腔強調「持有何種可訴諸近代人之產物者」,肯定譚鑫培的唱具有近代意識。譚鑫培與他的前輩程長庚等人相比,在唱腔風格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除了老生行當以外,民國崛起的旦行藝術自然引人注目。不過,波多野對於梅蘭芳的評價頗為平實,對梅的褒揚也較為含蓄:「於茲不能不記述者,即當時梅蘭芳之真實藝術是也。彼之容貌固然是超群絕倫,然其藝術不能以純粹之青衣。於是後援者馮耿光、李釋戡、齊如山、許伯明、舒石父、吳震修、胡伯平諸人組織蘭芳後援會,名為綴玉軒。專心致志於指導之任。此團體今日猶依然存在者也。」

在這裡波多野反覆強調的是處於鼎盛期的梅蘭芳的成功固然有其自身的天賦與努力,但無可否認也是由於得到了眾多名士的支持才得以大獲成功。耐人尋味的是,此書的出版在1925年,梅蘭芳已兩次(1919、1924)訪日公演, 島內士女對梅趨之若鶩, 風靡一時。而且如前文所述, 波多野本人與梅蘭芳交情不淺, 波多野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梅黨」, 但從該書的敘述來看, 並沒有顯示出他對梅的偏袒與誇大。

從以上波多野評論的三人來看,波多野《支那劇及其名優》更多地是從京劇史的角度,本著不偏不倚, 儘量客觀的態度, 按照中國戲曲腳色行當「生旦淨醜」 的品位, 中肯地評介京劇各個行當藝術流派和各伶人的優劣所在。

小結

波多野乾一在《支那劇五百出》和《支那劇及其名優》兩書中所敘述的、談論的,始終圍繞京劇藝術本體就事論事。他關注的始終是作為舞臺表演藝術的京劇,只論京劇伶人的藝術,與京劇藝術無關的,一概不論。在他的著作中沒有看到對伶人色相評點的傾向,也沒有當時報刊雜誌流行的評花、品花、菊選活動的噱頭。可以看出,波多野的立意很是清楚,他對待京劇的態度,完全是把京劇作為中國的一種文化藝術來考察。

波多野細緻地用日語記錄了六百多個京劇的劇目梗概,又為京劇自誕生以來的諸多伶人作評傳,其兩部著書頗具史論風格。今天看來,波多野的著述不僅作為京劇史料具有相當的價值,而且因為是用日語寫成的,對京劇藝術的對外傳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為深諳中國文化的「京劇通」波多野乾一為京劇事業發展所作過的貢獻在中日演劇交流史上是值得後人稱道的。

日本研究·2012 年第4 期


相關焦點

  • 十日談 波多野乾一
    因此上,他的說,和他的寫,具有著同樣的文化意義。這些故事經過整理,將陸續發布,以饗未及聽他講故事的讀者朋友們。(王亮鵬 高一丁)我嶽父的父親,就是我的老老丈人,是日本大分縣人,名叫波多野乾一。乾一的父親叫七藏,是明治時代的漢學家,號老田, 書法學倪雲林,非常好,現在我東京書房裡就掛著老田的墨跡。老田可能經濟狀況不佳,娶了位小姐,入贅到波多野家。
  • 波多野真矢:在日本的中國戲單研究
    研討會上,波多野老師、鈴木直子老師分別作了題為《在日本的中國戲單研究概況》、《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的戲單與天津的遊樂場》的演講,並與中國的京劇研究家們進行了交流。會後,《北京晚報》編輯孫小寧女史通過學會向波多野老師約稿,文章發表在2018年3月22日的《北京晚報》「五色土」專欄上。這裡轉載發布,以饗讀者。
  • 波多野結衣
    波多野結衣(日語:はたの ゆい)2008年開始從事V出演。因酷似林志玲贏得了」V界林志玲「的封號。在日本名氣普通但在華人地區波多野結衣享有盛名。2013年與藝人大鵬參與《屌絲男士2》的演出。2014年獲得"年度最佳優獎"。
  • 芥川龍之介與在華日本「戲通」
    在此期間,他觀看了「六十多出」京劇,自稱已成為一名「速成的戲通」。在回國後撰寫的《中國遊記》(1925)中,他用大量筆墨面對日本讀者介紹了京劇的基礎知識及演出形式,同時還記述了他在上海、北京兩地戲園裡的觀劇體驗。回國時,他帶回了十二卷本的《繪圖綴白裘》和三十冊的戲曲總集《戲考》,可見對中國戲曲的興趣之濃與理解之深。在日本文學家中,有資格自稱京劇「戲通」,唯有芥川龍之介一人。
  • 波多野結衣爆停工!罹病舌頭麻痺 近照曝嘴也歪了
    」,在聊天室內舌戰群雄,聊天室一開更是瞬間湧入5千名粉絲,還一度讓聊天室癱瘓。自爆患病後,波多野結衣幾乎每天都會在推特分享最新狀況,她提到自己現在出現舌頭麻痺、臉部肌肉不協調、嘴角歪斜等狀況,更大的問題是自己左眼無法順利閉合,導致眼睛乾澀、止不住地流淚,左邊鼻孔流鼻水時也無法順利吸回,整個臉部肌肉幾乎只剩下右邊能動
  • 波多野結衣日常自拍,日本的志林姐姐甜美又可愛
    波多野結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
  • 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遇難系傳言(組圖)
    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發生9級地震,東京有強烈震感,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並引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娛樂圈眾星也經歷了這驚心的一幕。    波多野結衣  傳言  女優波多野結衣被海嘯吞沒  3月12日,有網友發微博稱:「今日中午日本東京電視臺公布了此次日本系列地震死亡人員名單。
  • 波多野結衣作品封面圖片 はたの ゆい番號大全 波多野結衣家庭教師
    2013年9月,波多野結衣帶著她的寫真集《天使波多野結衣:盛愛寫真》到中國臺灣宣傳;10月,她參演的《搜神記》上映;11月,她出演的《屌絲男士2》播出;2014年,她獲得「年度最佳AV女優」獎。2009年9月9日,波多野結衣在SKY HIGH公司的精心包裝下,波多野結衣重新回到觀眾的視線 。2012年3月,波多野結衣出席第九屆上海國際成人展開幕 。7月,她參加第二屆臺灣成人博覽會。2012年,和另外兩名AV女優成瀨心美和藤北彩香一同到臺灣參加第二屆臺灣成人博覽會。3月,波多野結衣開通新浪微博,並於3月13日發布了第一條微博並向中國的網友打招呼 。
  • 波多野結衣的日常(二)
    波多野結衣(野結衣波多),1988年5月24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日本女演員,因酷似名模林志玲的外形讓她獲得了「暗黑志玲」的稱號。
  • 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造型清爽講中文:檸檬就是解渴
    日本人氣AV女優波多野結衣上月初低調來臺為代言的清涼飲料水拍攝廣告,她來臺後直奔墾丁取景拍攝,還沒來得及睡覺休息,就把握時間化妝做造型
  • 女優波多野侵佔臺灣,李登輝陰謀實現?
    ,大陸舉辦盛大閱兵,安倍發表宣言,風波還沒有停息;臺灣也舉辦紀念,但不敢太張揚,這時李登輝殺出了「日本祖國論」,攪亂了臺灣抗日的角色;就在兩派爭論郝柏村和連戰參不參加大陸閱兵的時刻,臺北悠遊卡引進波多野結衣,並發表感恩說。
  • 女優外傳之AV界林志玲波多野結衣
    說到波多野結衣,小編更願意稱她為波多野老師。波多野結衣,是一位出身於日本京都府的前AV女優、模特以及 女演員,出道於2008年,隸屬於經紀公司 T-poweres.。其外貌與臺灣著名模特兒林志玲相似,因而在該地網路社群被給予「AV界林志玲」或暗黑林志玲的稱號,進而使其在華人圈為人所知。
  • 日本演員波多野的一些人生經歷
    今天,要給我們爆一些業界內幕和個人經歷的人是,波多野桑,31歲。
  • 臺灣「拉黑」波多野結衣等5名日本AV女優 防止赴臺非法淘金
    波多野結衣赴臺申請受阻據臺媒報導,為了防止業者假借AV女優頭銜來臺從事性交易,臺灣「移民署」列出了五大女優入境黑名單,上榜的有「小林志玲」波多野結衣,還有「暗黑界的Selina」大槻響也被列入觀察。另外三位女優則是知花梅莎、藤嶌唯、吉澤明步。
  • 波多野結衣(はたの ゆい)
    波多野結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員、AV女優。
  • 臺灣發行日本AV波多野結衣悠遊卡 4小時售出3萬張
    波多野結衣舊版天使、惡魔套卡9月1日零時起接受民眾電話預購。 圖/悠遊卡公司提供中國臺灣網9月1日訊 臺灣悠遊卡公司認為,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形象清新健康,故決定發行印有她照片的悠遊卡(即大臺北地區交通卡)。儘管遭遇外界質疑,但悠遊卡公司最後仍決定於1日凌晨零點開始通過電話預售15000套(30000張)「惡魔版悠遊卡」,4小時18分全部售光。
  • 蒼井空VS波多野結衣 新老兩代AV女優的中國路
    「看片不識武藤蘭,閱盡千片也枉然」作為日本AV鼻祖的武藤蘭已經仙逝,但是後起之秀卻更加洶湧而來,蒼井空畫出一段絢麗的色彩,開創首位入主中國的AV女星商演代言成功之路。諸往以數分流人物還看今朝,誰將是第二位成功問鼎華人世界的國際AV巨星呢?
  • 波多野結衣踢足球有板有眼 稱是做的最害羞的事
    ,視頻中,甜蜜可愛的波多野結衣也秀了一把自己的腳法。 網易體育4月20日報導:近日,網上流傳出一段有著「日本林志玲」之稱的日本AV界紅星女優波多野結衣踢球的視頻,受到廣泛的關注。
  • NO.002 還是波多野結衣
    第一名:波多野結衣波多野結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員、AV**。2008年,波多野結衣開始從事AV出演,並於11月加入H.M.P公司,成為H.M.P的素人,不久便被H.M.P公司雪藏,隨後在BeFree公司發行過兩部影片,又轉投了ATTACKER公司,後又籤約SKY HIGH公司。2012年,波多野結衣出席第九屆上海國際**展開幕和第二屆臺灣**博覽會。
  • 波多野結衣挑戰瀧澤蘿拉 誰將成為下一代AV女皇
    隨著「童顏巨乳」的蒼井空席捲中國,AV女優從熒幕走上臺前。   如果說武藤蘭給中國人帶來了AV女優未知世界的認識,那麼蒼井空更是開啟了AV女星商演代言轉型中國發展的大門,她們之後又有誰能接過旗幟,繼續稱霸AV神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