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演員」周星馳

2021-01-09 大漁說娛樂

在很多影迷心裡,周星馳是神。

但是,那個神一樣的「周星馳」,已經「死」掉了很多年。

活著的,只是「周星馳」的招牌。

周星馳的《功夫》,是港片最後的輝煌

在電影史上,《功夫》會有一個紀念碑的意義。作為最後一部「港片票房冠軍」,《功夫》撐起了港片最後的輝煌。

在《功夫》之後,港片在和好萊塢電影的對抗中一敗塗地,毫無還手之力。在和內地電影的多次PK中,也被壓到抬不起頭。

這次,港片不是被唱衰,而是真的衰了。

《功夫》前後,周星馳作品判若兩人

除了對港片有特殊意義,《功夫》在星爺的電影裡,也是一個分界點。

在《功夫》之後,從《長江七號》開始,周星馳的電影走上了另一條路。

《長江七號》和之前的作品,有太大的不同。

一是,周星馳不再是電影的笑點中心,搞笑擔當變成了「兒子」徐嬌。周星馳雖然還掛著主角的名字,但是已經逐漸變成背景板。

二是,周星馳不再整蠱搞怪,把更多的點,放在了溫情上面。對比《長江七號》和《武狀元蘇乞兒》就會發現。同樣是父子情,周星馳已經不把搞笑放在第一位,開始打煽情牌,重點推「親情」。

而在《長江七號》之後,周星馳更是退居幕後,從演員變成了導演,變成了監製。

隨後的作品,越來越不「周星馳」。從臺前到幕後,周星馳在慢慢抽象成一個符號。

周星馳的早期代表作——《賭聖》

但是,周星馳的電影,只有周星馳能演。別人演,總是差太多味道。

1990年,周星馳有一部作品《賭聖》。在這部電影裡,周星馳飾演的是一個有特異功能的青年阿毛。阿毛到香港投靠三叔,被嗜賭的三叔帶到各大賭場,靠特異功能賭博賺錢。後來阿毛成為賭場代表,參與賭王大賽的故事。

這部電影,算是周星馳的早期代表作。在此之前,周星馳只是個沒什麼名氣的小子,被大家稱為「星仔」。但是從這部電影開始,慢慢就有人開始叫「星爺」 了。

周星馳自成一派的喜劇風格,加上賭術結合特異功能,是這部電影的最大賣點。

王晶翻拍《賭聖》,沒了周星馳就沒了味道

1995年,王晶翻拍了一部《賭聖2:街頭賭聖》。

這部電影陣容也算豪華。

金牌配角達叔(吳孟達)繼續飾演「三叔」。

邱淑貞釋小龍做配。

大反派是「斷水流大師兄」林國斌。

和第一部,最大的變化,就是主角不是周星馳,而是換成了葛民輝。

結果,爛片中的爛片。

網友的評價是這樣的。

超爛!王晶自認為可以再捧紅一個 賭聖 葛民輝,誰知道 陰溝裡翻船 ,完全拍的像個小丑電影一般,毫無深度與之前賭聖 賭俠 差了一百個 賭神 !

在這部電影裡,葛民輝本身的表演算是比較敬業。儘可能在模仿老版周星馳的風格。但是無論怎麼模仿,都是只有形似,沒有神似。他的這個「賭聖」,完全得不到觀眾的認可。

那時候就該知道,周星馳的電影,只有周星馳能演,換個人,怎麼也演不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看下黃曉明的「唐伯虎點秋香2四大才子」,再看下星爺的「唐伯虎」,這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根本就沒法比。

周星馳的電影,只有周星馳演才是那個味道

周星馳退居幕後,也出了不少作品,《美人魚》、《新喜劇之王》、《西遊降魔篇》等。這些電影看過幾遍,但是很難笑出來。更多的時候,感受到的不是好笑,而是尷尬。周星馳式的包袱,到新演員這裡,感覺只剩下死板和生硬。

雖然在拍戲的時候,星爺會去親自指導,甚至親身示範,手把手教演員演戲。但是這些年來,似乎還沒有一個演員能複製出星爺喜劇的味道。

想看周星馳的時候,還是只能去翻看20年的那些經典。《逃學威龍》、《大內密探零零發》、《九品芝麻官》等等這些電影,看過幾十遍,看到臺詞都能背出來,再看仍然能被逗得發笑。

這才是周星馳電影的最大魅力。

我懷念的,是演員周星馳

周星馳,是「無釐頭喜劇」的金字招牌。但現在,這個名字在電影裡的作用越來越小。導演周星馳、監製周星馳,更多的不再是喜劇電影的質量保障,而是記憶裡的情懷符號。

十幾年前,我們曾經說過: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但是我們欠的這張電影票,屬於那個鏡頭前的演員周星馳,而不是電影幕後的導演和監製。

現在,無比期待星爺的名字能出現在電影的主演名單裡,能是領銜主演更是最好。

到時候,這張欠了許多年的電影票,一定連本帶利地補上。

相關焦點

  • 《美人魚》上映了,可我們還是懷念演員周星馳
    《美人魚》終於上映了「周星馳」三個字就足以讓我們成為這部電影的腦殘粉周星馳也許也是陪著你一起長大的明星,不知道一說到周星馳你想起的第一句臺詞是什麼。很難用言語來表達他的電影帶給人的東西。我這麼年輕就已經達到人生最高的境界,接著下來,除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外,我是無路可走了!
  • 那些離開周星馳的人,為何一邊罵他暴君,一邊又在懷念他的好?
    那些離開周星馳的人,一邊罵他是暴君,一邊卻又情不自禁地懷念他的好。饒是如此,王晶也公開承認周星馳是最好的:「周星馳是我40年來見過的最強的一個演員,還有他那種對演技的追求、對演技變化的追求,是達到了狂熱的地步」:王晶甚至把周星馳的演技排在所有演員的第一名,超出了劉德華、周潤發「好幾個位置」。
  • 浪子回頭吳孟達,永遠懷念的好演員
    他與周星馳的黃金搭檔,塑造了無釐頭喜劇中一個又一個經典形象。直到少林足球之後才各自單飛,因為周星馳的電影已經幾年才有一部,而吳孟達是需要養家的。吳孟達有三任妻子,五個子女,傳言每月生活費即需要百萬之巨,經濟壓力不小。其實,吳孟達還有一段比較灰暗的過往,也正是妻子兒女,給了他重來的勇氣。
  • 周星馳:內心悔恨和懷念佔據的「段小姐」
    2017年,《西遊伏妖篇》上映的時候,有人問周星馳對上一部《西遊降魔篇》有沒有什麼懷念的,周星馳思考了一下說:其實,在周星馳的生命中,真的有過一位「段小姐」,這位段小姐的本名叫羅慧娟,她與周星馳相識是在1988年。
  • 外來媳婦本地郎開播20年,二哥角色仍然被懷念,稱為廣東周星馳
    當初在挑選演員的時候,導演心目中二佬合適的演員就是郭昶,但其他人員就持不同的意見,頂著壓力出演的郭昶果然不負導演的重託。確實如此,周星馳在電影中的無釐頭表現,郭昶也在劇中完美地表演了底層市民的酸甜苦辣,可以說是搶盡了外劇的風頭,但這是實至名歸的。康家大大小小事情,幾乎二佬都有份參與,雖然很市儈,但初心仍然是為維護康家和自己的小家。
  • 周星馳、吳孟達|黃金搭檔分散的19年裡,我們究竟在懷念什麼?
    吳孟達和周星馳二人在影片中的「黃金搭檔」,以至於人們一提起周星馳腦海裡總會浮現吳孟達的滑稽面孔。,周星馳還是那個周星馳。這一次,只有星爺,沒有吳孟達,票房蹭蹭地漲,打破了由《少林足球》創造的票房記錄,周星馳也憑藉本片問鼎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然而總感覺少了些什麼,不過周星馳的光芒太過耀眼,耀眼到已經讓我們忽略其他人的存在了,無釐頭、悲劇的身世、英雄的結局,人們早已習慣了周星馳的路線了。
  • 被稱為廣東周星馳的郭昶,離世14年,外劇戲裡戲外仍然懷念他
    當初在挑選演員的時候,導演心目中二佬合適的演員就是郭昶,但其他人員就持不同的意見,頂著壓力出演的郭昶果然不負導演的重託。也正是因為他的優秀表現,還被人稱為廣東周星馳。確實如此,周星馳在電影中的無釐頭表現,郭昶也在劇中完美地表演了底層市民的酸甜苦辣,可以說是搶盡了外劇的風頭,但這是實至名歸的。
  • 周星馳的御用配音演員——石班瑜
    周星馳影視劇照不過許多周星馳國語版影視中的聲音其實都不是出自星爺本身,而在周星馳的背後一直都有一個御用配音演員擔任著星爺的國語版配音,這個人就是臺灣知名的配音演員,石班瑜老師。在石班瑜遇到周星馳之前,接到的角色配音不是太監就是一些壞人的角色,基本上沒有什麼代表人物。不過能夠堅持自我的人總是值得人尊敬的也是可愛的人,儘管面對旁人的不解和嘲笑,石班瑜也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反而是堅持自我,將自己的聲音不斷地「開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屬於石班瑜自己的聲音。
  • 大導演心目中最好的演員:王晶選了周星馳,周星馳卻選了他....
    好演員對於觀眾來說是各有所愛,而對於導演來說就是內行看門道了,那麼娛樂圈中的大導演們心目中最好的演員是誰呢?他迄今為止力捧過太多的演員了,不過他最讚不絕口的演員還是周星馳,王晶早前曾經給香港演員做了一次自己的演技排名,他把周星馳放在了第一位。
  • 周星馳演員路上貴人,他幫助周星馳,成為喜劇之王
    周星馳演員路上貴人萬梓良,他幫助周星馳,成為喜劇之王。周星馳剛出道時,在劇組跑了幾年龍套,龍套演員是香港叫法,在內地就是群眾演員意思,都是些路人甲角色,基本上很難有臺詞即便有鏡頭,也很少基本上沒有走紅成為明星的機會。
  • 唯一不被周星馳看好的演員,與周星馳合作之後,也不會再有合作
    周星馳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塑造過很多的經典角色人物,畫面深入人心,也導演過很多的喜劇作品,並且票房大賣,而和周星馳合作過的演員,對於周星馳可謂是又敬又怕。周星馳敬重他的嚴苛和對劇本的要求,但是也正是因為周星馳的這種嚴苛導致他在選演員時候,對於演員的形象和演技都有著非常嚴格的控制,導致參演的演員叫苦連天。
  • 《整蠱專家》襯託出周星馳最好笑經典 懷念4位已故綠葉
    電影《整蠱專家》是1991年的賀歲作品,當年票房高達3,000萬,亦算是周星馳其中一部百看不厭的作品。27年過去,電影的對白,戲中的法寶,大家都耳熟能詳倒背如流,遺憾是戲中有好幾位搶眼的綠葉都已不在人世,遺下的是一幕幕的歡笑懷念。
  • 王晶與周星馳和解!贊周星馳是最好的喜劇演員
    節目中,晶哥頻曝猛料,香港娛樂圈的「潛規則」更是可怕,不僅是演員,連導演也會遭到「潛規則」。02一年7部電影拍到吐周星馳是最好的喜劇演員6點到12帶在邵氏拍周星馳,然後12點後拍成龍拍到天亮。儘管「執生」能力超強,但晶哥也曾拍戲拍到吐。
  • 《喜劇之王》還是原來的《喜劇之王》,周星馳不再是原來的周星馳
    沒有美女帥哥撐臺,兩個主演都是大眾臉,一個是「草根之王」王寶強,一個是碌碌無名,曾是龍套演員的鄂靖文。《新喜劇之王》,除了名字和《喜劇之王》相似,講得也是跑龍套的故事,其他的和老版相差甚遠。其中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元素基本get不到,甚至有點江郎才盡的感覺。
  • 懷念吳孟達,也是懷念配角的黃金年代
    自患病入院,吳孟達就備受輿論關注,演了一輩子配角的達叔,承包了幾天的熱搜,對於一個演員而言,這既是認可更是尊重。從沒有什麼甘心作配的人,只是因為熱愛和執著,所以不論站哪都能發光發亮。當我們懷念吳孟達的時候,也是在懷念那個配角出彩的年代。吳孟達對表演的熱愛是與生俱來的,在他的童年時期,他就熱愛電影。
  • 「戲霸」周星馳:我只想踏踏實實當演員
    在香港電影圈經過八卦報導後有這樣一種說法,周星馳成名後經常會讓導演很尷尬。周星馳不僅當演員演戲,還修改劇本,教導演安排戲份,和攝影說分鏡,甚至連製片的活也不拉下。1.電影是導演的創作藝術,演員是導演來完成作品的載體。如果說《賭聖》之前,周星馳是和導演去探討角色怎麼去表達,怎麼去演,那麼之後的周星馳已經站在導演的角度去拍戲,拍好戲。
  • 娛樂圈人物誌-周星馳:我是一個演員
    把周星馳評為華人電影史上最成功的喜劇之王,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對其他演員不太尊重。畢竟在周星馳之前,有許冠文、麥嘉兩位半神,許冠文更是被譽為冷麵笑將。而內地葛優、沈騰等也各自在喜劇片這個領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但是細細一想,也沒什麼不合適的,畢竟事實而已。
  • 懷念那個演員個性分明,有血有肉的年代,網友:現在的都長一個樣
    昨天才發了一篇關於2020年小鮮肉的文章,大家的反響都比較強烈:我相信絕大多數頭條小夥伴和我一樣,喜歡90年代影視圈,那時候的演員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色,而現在感覺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要演技沒演技,可真是懷念那個年代啊。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回憶一下,那些年出色的演員!
  • 陳法蓉曬照懷念羅慧娟,去世8年的她曾是周星馳一生摯愛
    陳法蓉與羅慧娟1989年拍攝《人在邊緣》時成為好友,自2012年後,每逢羅慧娟的忌日,陳法蓉都會曬些昔日合照懷念好友但不過三四年的功夫,當周星馳迎來事業上第一個小高峰,他們卻分手了。據說,分手的直接導火索是羅慧娟向周星馳求婚,卻得到周星馳回覆:「神經病。
  • 除了吳孟達,另一個周星馳電影裡的鬼才,同樣令人懷念
    抖音上很多人問,為什麼30年來,每次看到周星馳和達叔的演出,仍然會看一次笑一次,百看不膩?既在於周星馳資深的魅力,強大的氣場、無人能敵的喜劇節奏感,極接地氣的演繹方式和不裝腔的對白,正如著名監製、編劇蕭若元說的,周星馳是不世出的喜劇天才,以後恐怕都不會再有了;還在於圍繞周星馳的綠葉們,也是人人精彩、個個有戲,須知紅花再紅,也需要綠葉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