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自己友,
下周五就過年了!
你們反應過來了嗎?
過年的年貨,
海味乾貨、堅果糖、年花買了嗎?
家裡「洗邋遢」、掛對聯、貼「福」了嗎?
新「銀紙」兌好了嗎?
利是封買好沒?
今年的年實在是太早了,
大家都猝不及防就過年,
不得不說街上年味真的很淡。
但可以早點休假、拿利是,
也不失是一個好處!
利是?利事?利市?傻傻分不清楚
在廣東,沒有人會不喜歡利是。年初一,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一睜眼看見老竇老母擺在床頭的利是。
利是,作為新春最樸素的祝福,其實是源遠流長,幾經變化發展,關於它的故事好幾天都講不完。
很多廣東人可能分不清「利是」、「利事」和「利市」的區別,感覺上不就是用字不同嘛,大概是正字和音譯字的區別吧。
不不不,其實「利是」是由「利市(事)」演變而來。
最早,「利市」的叫法在《易經》中找到,意為最初的意思是「買賣所得的利潤」,慢慢又演化出了「運氣好,吉利」的意思。
而利是封在唐代就出現了,宮廷和官方用手工織造的紅布袋,而民間則用鮮紅的紙張,裡面包著一張寫了祝福語的字條,就像是用紅紙紅布包包住賀卡的感覺,表心意。
大概到了清代,人們開始往「利是封」裡放銅錢,並且是用一張正方形模樣的紅紙包裹。而我們現在常用的印刷紙質的利是封,在印刷術廣泛使用後才正式出現。
樣式樣貌也現代的利是封簡陋,在紅紙上刷黃油以此黏住金粉,造出最原始的燙金效果。一般都是簡單的圖案,配上吉利的祝福語。
「利市」」利市「,大概也是想求得來年市道吉利,希望來年財神常駐自己門前。
所以很多人看準了新年人們喜歡拿好彩頭的習慣,各顯神通「逗利市」。
有些人會專門賣「財神」。他們只要在紅紙上寫「財神」二字,然後逐門逐戶竅門叫喊:「財神到!」,一銅板買一個「財神」。
有時他們也會寫些「開門大吉」一類的紅紙,然後提前貼在閉門的店家門上。等年初一開市的店家看到了,認為是吉祥兆頭,便會高高興興地派利市和油角煎堆給貼紙的人。
在以前,沒有的士司機的時候,誰最了解這個地方的角角落落?當然是乞丐們。
碰到這等發財好時機,乞丐肯定不會錯過。他們不僅花樣多,而且嘴甜。有些人拿個小竹吊幾個桔子,命名「搖錢樹」,然後唱著「一枝銀樹到門來,左添貴子右添財」來行乞。
新年除祟的習俗大家都知道,所以那時候有很多窮人打扮成「趕鬼」的演員,邊唱著邊跳著舞,說不少吉祥話,挨家挨戶地「逗利是」。很多時候店家都會大方送上穿紅線的銅錢。
也有很多心善的富戶,自發地讓僕人把利市,趁著夜色悄悄塞到貧民門縫裡,慷慨大方的同時,不忘顧忌窮人的面子,這讓討吉利的「利市」多了份溫暖。
後來,大家覺得「市」或「事」涵義單一,改用能包括更多好意義的「是」,「利市」、「利事」也逐漸變成了「利是」。
利是和紅包是一樣的嗎?
今年的春節,廣東人肯定會以穩健的實力,繼續保持全國利是錢墊底的排名,繼續以不超三位數的平均數「一騎絕塵」。
廣東人的利是不看重數額大小,但會看中意頭。就比如,利是裡的錢不會是「4」也不會是「7」,不會放和「死亡」相關的金額。
而利是派發雙封還是單封也是有講究的,對於派出人而言,雙封代表了一家人兩夫妻給後輩送上祝福。如果不是喪偶、離婚之類一般不會對親近的人派單封。
給初次見面的人、或者關係不親密的人給單封也是有的,像是派給小區的保安、清潔阿姨、快遞員等等。
而對於北方朋友的紅包則不會太在意這些細節,只要不給不吉利的金額(例如「4」)就好。
還有一點,派和收的人不一樣。
北方的朋友,他們只要上班了就要開始派紅包,有些地方甚至滿18歲就收不到紅包了。同時,他們只會給有血緣關係的、親近的親朋好友派紅包,並不是見者有份的哦。
所以當初一些北方的朋友,在聽到我們廣東人只要未婚都能收利是,甚至身邊的清潔阿姨保安大叔也能收利是時,一改同情廣東金額少的態度,變成羨慕地讚嘆。
在廣東,只要你一天不結婚,你就是親朋好友間的「寶寶」。
每年騰訊開年利是排長龍的照片都能火爆全網,引來眾人驚嘆。沒錯,廣東人還喜歡開工派利是!
支撐廣東人放假上班的最大動力,莫過於「逗開工利是」。老闆、領導派員工,或者已婚的同時派給未婚的同事。
所以,廣東人和北方朋友的「新年錢」,即廣東的利是和北方的紅包,是很不一樣的東西,除了名稱上不同,利是金錢數額不同,在所求意義、收派人等方面也不同。
一封利是,看穿廣東人的真面目
「利是」和「紅包」看似都是求新年好意頭的手段,但也表現出廣東人的本真特性。
廣東的利是金額小,但數量多。大家派利是就像是送祝福,把新年的美好願望更多地往外散播,人們受到真心實意、不帶負擔的祝福時會更加開心。把春節送祝福變成「春劫」不就與初衷背道而馳了嗎?
同時這種條件下,廣東人能通過派利是擴大圈子,增進感情。不會斤斤計較彼此間的親疏關係,大家舒舒服服地送上祝福多好。
與此同時,廣東人務實、平等的思想貫徹始終。我們不會為了面子去攀比,對於每天辛苦工作「最熟悉的陌生人」們,每天打招呼問候一下的鄰居們,都送上祝福。
就像有人說的,「不以紅包謀錢,不以紅包謀事,是廣東紅包好意頭背後的初心」,在新春的街頭互送利是,溫暖地問候幾句,感覺這個春節的年味又多了一點了。
那就在這個庚子鼠年,給這個春節討點更好的意頭,給親朋好友送上更精緻的祝福吧~
參考文獻
西城時報:利是封由來的故事
廣州文史網:清末民國廣府過年舊俗
廣州文史網:74年前的羊城春節
廣州文史網:「利市」當街派 觀燈求添丁
廣州日報:你知道嗎?廣州的利是和紅包到底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