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歌聲迴蕩

2021-02-11 中國文化報

從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建設到激蕩人心的改革開放,從戰爭時期的英雄到新時代的年輕人,從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火熱的現實映照在似火的歌聲裡:70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到生產生活一線,創作出一首首生發於心底的歌詞、一曲曲優美動人的旋律,這些歌曲題材各異、主題多樣、風格多元,既充滿昂揚鬥志,又飽含家國情懷;既反映了戰爭年月的艱苦卓絕,又歌頌了和平時代的建設奮鬥,唱響中華兒女砥礪前行的時代最強音。

 

我們特從中遴選出70首歌曲,為讀者呈現其獨運匠心的旋律中吟唱出的時代風神,飽含情感的歌詞中抒發的人民心聲,充滿個性的演唱中蘊含的共通情懷。時光流轉、音符跳躍,不變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藝術記錄時代精神的擔當。

 

70年,歌聲迴蕩,中國人民一路前進一路歌。

《我們的四十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文藝晚會現場,眾多老藝術家登臺唱響祖國頌歌。本報記者  陳曦  攝

飛揚的歌聲吟唱難忘的歲月

熟悉的旋律演繹時代的樂章

 

1949年7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次大會標誌著長期被國民黨政府隔絕的解放區和國民黨統治區的全國文學藝術界人士勝利會師。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方針、政策指引下,廣大音樂工作者創作熱情空前高漲,一批優秀的音樂作品應運而生。

 

上世紀50年代,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國家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音樂工作者在對生活深刻體驗的基礎上,創作了大量反映新中國人民樂觀向上、積極奮發等精神風貌的音樂作品。作品風格多樣,既有《歌唱祖國》《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這樣為新中國、為志願軍戰士歌唱的頌歌,也有作曲家通過深入少數民族地區採風創作而成的《遠方的客人請您留下來》等曲調樸實清新、節奏活潑、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與此同時,少兒歌曲同樣發展迅速,《讓我們蕩起雙槳》《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內容豐富、異彩紛呈,為少年兒童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和《長徵組歌》、歌劇《江姐》、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等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在群眾中產生較大影響,大量歌唱生活、展現人民團結一致的歌曲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在民歌創作方面,創作者繼續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大量採風活動,收集豐富的民族和民間素材,創作了《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讚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

 

改革開放後,伴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大批優秀音樂人相繼成長起來,人們逐漸開始將情感訴求譜成歌曲進行傳唱,從《祝酒歌》到《鄉戀》,從《軍港之夜》到《鼓浪嶼之波》都留下了鮮明的時代記憶,成為不朽的經典。

 

新世紀來臨後,無論是唱出了青藏鐵路通車後全國人民心聲的《天路》,還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那首委婉抒情的《我和你》,新時代的音樂人通過更豐富的音樂語言、更先進的編曲配器方式,用動人的旋律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每個時代都有能見證歲月變遷的歌聲,這些歌曲承載著中華兒女一脈相承的家國情懷,一代代音樂人為時代抒情、為人民放歌的藝術追求,用活躍的音符、強勁的節拍、優美的旋律、動情的演繹,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強音。

如果以代際為線索進行梳理,展現的是中國音樂創作與時代同呼吸、共步伐的發展變化,那麼,對歌詞中關鍵詞的統計總結,則呈現出時光流轉中中國音樂人不變的情懷與牽掛。

 

顯而易見,「祖國」「中國」「中華」是70首歌曲的歌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高頻詞「媽媽」「母親」也是人們對祖國的親切稱呼,「親愛」「我愛你」是對祖國母親的深情告白,「歌唱」「歌聲」則是表達「幸福」、沐浴「春天」、展現「美麗」「生活」的途徑與手段。這一系列相互聯繫的高頻詞代表著創作者的心聲,不論時代如何發展變化,他們始終心繫祖國,與祖國在一起、與人民在一起。

 

「前進」也是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語,兩個字濃縮著黨帶領中國人民70年風雨兼程的奮鬥史。「太陽」「英雄」「革命」「勝利」,新中國的腳步從血與火的艱苦卓絕中走來,「故鄉」「家鄉」「長江」「長城」「黃河」「土地」「草原」「田野」「北京」,中國人民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魄建設家園,讓祖國的山河大地面貌一新,「父老鄉親」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此外,「少年」也是一個比較醒目的關鍵詞,少年代表著未來、代表著希望,與高頻詞中的「花兒」「遠方」呼應。可見,不論是在戰火紛飛的年月還是和平建設的時代,中國音樂人、中國音樂始終懷著創造未來的豪情、渴望明天的希冀。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這些跨越時空的歌曲至今依然經典,依然有強大的生命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創作者的藝術天賦、也有演唱者的動人演繹,但更不能忽略的是,它們在不同歷史時期緊扣時代脈搏,為人民而創作、為人民而歌唱,高度契合了人們對於藝術作品的需要。

 

人民始終是文藝創作的源頭,人民需要文藝,文藝更需要人民,優秀的音樂作品從不脫離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作為文藝審美的鑑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為人民服務文藝藝術工作者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社會和時代不斷發展變化,湧現出新的事物、新的人物、新的事跡,取得了新的進步、新的成就,需要新的音樂來反映、記錄和謳歌。生活方式、節奏等的變化,賦予人們新的見聞、新的感受,自然而然地需要以新的音樂抒發新的感情、傳達新的思想,也渴望在新的音樂中尋求共鳴。人們總是能從音樂中感受到時代的氣息,或者在歌詞中捕捉到新鮮語彙和新生事物。因此,音樂從來就不是靜態和一成不變的,而是與時俱進、流淌在時間之中的。

 

優秀的音樂家應當和人民同心同向、與時代同頻共振,創作、演繹時代新聲。通過分析不難發現,藝術家要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良知的作品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以上我們列出的作曲家、詞作家是眾多音樂工作者中的一部分,他們的名字或熟悉或陌生,但他們的作品鐫刻在了中國音樂的發展史上。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就必須了解人民群眾的生活現狀,探尋人民群眾的需要;要紮根人民,就必須發自內心地熱愛人民群眾,培養對人民群眾的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才能入得深、扎得久。

 

70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娛樂方式更加豐富多樣,傳播途徑更加立體全面,藝術創作條件也更加先進高效,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願望和期許從未改變。昨天的新作品正是今天的老作品,今天的文藝工作者要為未來積累經典之作,使藝術之樹常青。藝術只有與人民同在,才能獲得無窮力量、煥發蓬勃生機。

北京市房山區霞雲嶺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門前廣場(霞雲嶺鄉宣傳部供圖)

(內容由本報記者 胡克非   羅群提供   製圖:叢楠)

相關焦點

  • 山水間歌聲迴蕩 迴蕩思念的滾燙 去年的家書兩行 讀來又熱了眼眶
    >每當看到炊煙總會想起遙遠的故鄉還有親人熱切的目光心中飄起綿綿的思念寫於二O二O年元月十六日清晨掛滿灰塵的尤克裡裡真的抱歉忙碌的生活太慌張,多久沒能把你抱在懷裡閒置的琴弦啊在心裡不知被撥動了幾回那低沉或是尖銳的聲響在腦海不止一次迴蕩
  • 歌聲在天堂迴蕩——思念王曉勤
    那場大火無情地把曉勤留在了北大荒 歌聲在天堂迴蕩 ——思念王曉勤作者:張中秋王曉勤是我中學的同學,也是兵團的戰友。我們是1950年出生,都屬虎。屈指一算,明年是本命年,令人唏噓不已,她在黑土地沉睡了40年。
  • 「四點半學校」歌聲迴蕩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而在另外一間教室裡老師和學生們激情高昂的歌聲在走廊裡迴蕩。大學生志願者徐夢瑩說:「作為鳳凰小區中的一員,我希望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小區的學生們,是對自己生活經歷的一個充實,對所學專業的學以致用,每天和這些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自己覺得很快樂。」
  • 冰冷的銀河系至今依舊迴蕩著她的歌聲~ 吶,可曾記得愛?
    上面可以看出該系列有34年的歷史了,除開B社的親兒子高達,還沒有其他的系列動畫能做到這樣兒孫滿堂的程度。    該系列印象最深的角色便是林明美,太空歌姬,日本第一代虛擬偶像。    在最美好的時間遇見最美好的人,只因自己的任性與自私,錯過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她的歌聲徵服了全宇宙,卻無法挽回逝去的愛情。然而舞臺上星光熠熠,不過一刻浮華,帶著他給的傷痛與幸福,流浪在宇宙盡頭,身後留下無數傳說。
  • 用歌聲回望70年,唱響新時代奮鬥之音
    大洋網訊 10月13日下午3點,由廣州市社科聯主辦、廣東演講學會承辦,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協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歌聲中的70年」文化展演首場活動
  • 70年70秒 | 歌聲飄過70年——有沒有一首歌能夠喚起你的「 時代...
    時光流轉,歲月如歌從1949年到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一曲曲動人的旋律刻上了70年的時代印記在歲月長河中伴隨著一代代人成長成為我們共同的記憶戳視頻↓↓↓↓↓↓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氣質和精神,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質的飛越,也讓這些歌曲成為永恆的經典。70年來,三秦大地的生活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個鮮活的生活場景記錄著時代變遷。五六十年代《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是新中國50年代最流行的革命歌曲。希揚詞、李煥之曲。
  • 《歌唱祖國》歌聲迴蕩在CNN直播間…【看世界·新聞早知道】
    晨讀三分鐘,世事掌握中7月30日星期四,農曆六月初十《歌唱祖國》歌聲迴蕩在CNN直播間…
  • 甘州區北三環花海黨旗飄揚歌聲迴蕩
    近日,甘州區農業農村局北三環綠化項目示範區上空,響亮地迴蕩起「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洪亮的誦讀,引得路人紛紛駐足,或肅穆致敬,或拿起手機拍照。
  • 《歌唱祖國》歌聲迴蕩在CNN直播間……「看世界·新聞早知道」
    7月30日新聞早知道.mp309:08來自中國反邪教封面新聞《歌唱祖國》歌聲迴蕩在CNN直播間…當地時間27日早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駐華記者卡爾佛在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門前向美國直播間的主持人介紹現場情況,然而鏡頭外傳來陣陣「歌唱祖國」的歌聲直接蓋過了他的聲音。
  • 宜昌夜,歌聲迴蕩⋯
    宜昌夜,歌聲迴蕩⋯ 2020-02-23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是我們傳唱了近70年的金曲,這是新中國的音樂傳奇!
    我忽然腦子一動,從低到高「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就出來這個歌聲了,「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在回天津的火車上,王莘就迫不及待地找起了紙,可翻遍了口袋,也只找到了一個菸捲盒。他靈機一動,他把菸捲盒拆掉鋪開,又找到了一支筆,在菸捲盒的背面,記錄下了腦海當中縈繞已久的旋律,也就是歌曲《歌唱祖國》的副歌部分。接著,在這節車廂裡,王莘又創作出了《歌唱祖國》主歌部分的第一段歌詞。
  • 為紀念百色起義91周年而作—— 歲月流淌,右江河畔迴蕩著紅色歌謠...
    為紀念百色起義91周年而作—— 歲月流淌,右江河畔迴蕩著紅色歌謠的孤傲 www.gxbszx.gov.cn  2020-12-11 08:59  閱讀:3224次  作者:羅榮國  編輯:盧曉麗  來源:右江日報
  • 歌聲飛揚,伴我成長
    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聲,在神州大地上迴蕩,傳遞著生生不息的力量。細細想來,我不正是一邊吟唱著那一首首歌曲,一邊汲取養分不斷成長嗎?一路走來,飛揚的歌聲入耳入心,既讓我懂得感恩生活的饋贈,又讓我感受到祖國發展的脈動。我的父親與共和國同歲,那是他引以為傲的自豪。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更加熱愛祖國,濃濃的眷戀也感染著我。他喜歡革命歌曲,從小就教我歌唱,點燃我心靈的火種,給予我成長的力量。
  • 合唱比賽 | 我們是追夢人,歌聲詠唱初心
    為了豐富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健康、活躍的公司文化氛圍,展現團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凝聚企業發展的正能量2019年1月16日晚
  • 奇妙之城:周深的歌聲忒「妖孽「,這首「傳奇「唱的忒「驚豔
    奇妙之城:周深的歌聲忒「妖孽」,這首「傳奇」唱的忒「驚豔」很多人看完《奇妙之城》這部紀錄片之後,印象比較深的應該就是周深吧,尤其是他在唱那首「傳奇」的時候。說實話我在沒看《奇妙之城》之前我真的不是太了解周深。
  • 聽,這樣的聲音在村裡迴蕩!
    聽,這樣的聲音在村裡迴蕩!↓↓↓原標題:《聽,這樣的聲音在村裡迴蕩!》
  • ...中國與統一戰線70年•心聲】我的中國,正乘著歌聲的翅膀在飛翔
    記得1995年10月和其他留學生聚會慶祝十一祖國的生日,回家的途中幾個同學禁不住在日本的街頭唱起了「我們的大中國啊,好大的一個家......」,喜慶的歌曲卻讓異國他鄉的我們都紅了眼睛,禁不住哽咽。遠在千裡之外的祖國,讓異地他鄉的學子們如此真切地思念著,憂傷著。
  • 開封:「尋根溯源 勵志追夢」 慶祝空降兵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在...
    空降兵成立70周年 中原腹地,一座巍峨的傘塔莊嚴矗立。站在傘塔下,回顧空降兵70年發展歷程,我們更加緬懷,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正是他們的高瞻遠矚、親自籌建和親切關懷,才有了共和國成立之初空降兵的組建;我們更加緬懷,以4700餘名英模為代表的空降先驅,正是他們的無私無畏、勇於挑戰、敢於犧牲,才一步步奠定了空降兵建設發展的基石;我們更加緬懷,以黃繼光、邱少云為代表的革命先輩,正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獻身,才贏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大國空降兵的功勳地位
  • ...很多人想起另一部電影…親歷者講述:70年前「冰血長津湖」
    今天上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在上海志願軍文獻館的志願軍廣場舉行,21位志願軍老戰士來到現場,回顧了70年前那場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劉石安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20軍的戰士,1950年11月3日進入朝鮮。「第9兵團開始是駐紮在上海的,後來把部隊調到了北方。」長津湖地區是朝鮮北部最為苦寒的地區,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間,林木茂密,道路狹小,人煙稀少。1950年的冬天,是朝鮮50年不遇的極寒天氣,夜晚的時候,有時氣溫甚至達到零下40攝氏度。
  • 送別布仁巴雅爾,歌聲飄蕩在天邊……
    送別布仁巴雅爾,歌聲飄蕩在天邊…… 2018-09-22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