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獸本指做官的人,後來為何成為罵人的詞語?

2020-12-23 歷史戰爭

「衣冠禽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想必許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這還用問嗎,它就是拿來罵人的呀!沒錯,不論是在辭海還是在各種詞典當中,衣冠禽獸都是一個貶義詞,它常用來指那些品德敗壞、道貌岸然,看上去衣冠楚楚,行為卻禽獸不如的人。

不過,這個詞兒誕生之初,還真不是這個意思,而且,它還是一個誇人的詞。禽獸這個詞很早就有了,而且它基本上就是貶義的,但什麼時候人們將衣冠和它聯繫起來,誕生出「衣冠禽獸」這個詞了呢?

這要從明代官員的服飾說起。明代官員所穿的服飾有嚴格而詳細的規定,官員們的官服上都繡有「禽獸」,但文官和武官以及各層級官員官服上繡的禽獸各有不同。文官官服正前方的補服上只能繡飛禽,按照品級分別是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而武官的補服上只能繡走獸,按照品級是一品麒麟、二品繪狻猊,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不同的顏色以及補服上繡的各樣的飛禽走獸,都代表著不同的官職。不過,能夠在補服上繡禽獸的,都是官員。所以當時說人是「衣冠禽獸」,那是在誇這人有官職。古代人們羨慕當官的,所以人人其實都想「衣冠禽獸」,這是個體面詞兒。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衣冠禽獸」的意思卻變了味。明代前中期,文臣死諫,武臣死戰,官員們的素質相對較高,為國為民的清官有很多,所以人們尊敬「衣冠禽獸」的官員們,認為這是身份的象徵。但是到明朝中後期,官僚階級迅速腐敗墮落,官員們仗著身份為非作歹,欺壓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文臣們阿諛奉承,結黨營私,武臣們貪生怕死,爭權奪利。

這導致百姓們對官員極其不滿,那些身穿繡有飛禽走獸的官服的官員們,也成了百姓們痛恨的對象。他們身為父母官,卻敲詐百姓,讓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所以,有人開始用「衣冠禽獸」來諷刺官員們表裡不一,看似衣冠楚楚,卻行禽獸不如之事。

衣冠禽獸最早用於貶義是在明末陳汝元所著的《金蓮記》裡,他在裡面寫道:「妝成道學規模,飛語傷人……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竊賊)。」

到了清代,衣冠禽獸開始普遍用於貶義,清朝小說家李汝珍就在《鏡花緣》裡寫道:「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很顯然,這時的衣冠禽獸,已經徹底成了一個貶義詞,用來指那些看似風度翩翩、彬彬有禮的偽君子,實則連畜生都不如。

相關焦點

  • 「衣冠禽獸」原是贊語且褒義,後來為何就變成貶義詞呢
    如今,衣冠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嗎,謂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禽獸。出自明代陳汝元《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人,說他們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同禽獸。
  • 衣冠禽獸原本是褒義詞 最早代指「當官的」
    一品文官仙鶴  衣冠禽獸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含有貶義的成語。衣:穿衣;冠:戴帽。衣冠禽獸顧名思義是指穿戴著衣帽的禽獸。但在明代中期以前,衣冠禽獸卻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詞語,本為褒義。  衣冠禽獸最早是代指「當官的」  如今,衣冠禽獸一詞在辭海和成語詞典等很多工具書中幾乎都被解釋為貶義。比如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辭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釋為:衣冠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謂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禽獸。明·陳汝元《金蓮記·抅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
  • 朝廷官員怎麼成了「衣冠禽獸」?原來,這本就是個誇人的詞兒
    一提到「衣冠禽獸」這四個字,大家都知道,這是個成語詞彙,形容的是那些品德敗壞,行為如禽獸一般卑劣的人。這個詞的貶義之意早在明清的戲曲小說裡就有體現,比如明朝文人陳汝元的《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yú)。」
  • 「衣冠禽獸」,在明朝竟是吉祥話,成語還可以這樣玩兒
    來到電梯口,遇到了部門主管,一臉奸笑:「喲,今天穿得挺精神,衣冠禽獸啊」。你才衣冠禽獸,你全家都衣冠禽獸,差點把公文包摔他臉上的你暗自咬牙,想了想房租還沒交,你默默地走進了電梯。說起衣冠禽獸的來歷,想當初可不是這個意思。這事的源頭要從俺們老鄉朱重八說起。朱重八生於元朝末年,老家就在我們安徽鳳陽縣。朱重八一家八口,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全家務農給地主種地。因為家裡太窮,他五歲開始就給地主家放牛,結識了一票小夥伴,後來成為他爭霸天下的革命班底。
  • 為何說古人罵人也很文雅,殊不知他們是這樣罵人的
    實際上,罵人也確實是個發洩的方式。再文雅再安靜的人有時候也會爆發的,不過古人的罵人當時比如今來說那可是文雅得太多了。 如果我們通俗一點來說的話,這其實就是罵人顛倒黑白,然後非常之壞,壞得嘴巴長泡,腳上流膿。《史記·項羽本記》中也曾經罵人不帶髒字文中的原話是這樣的:「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 「衣冠禽獸」居然是個褒義詞?這24個語文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後來,這個詞流傳中逐漸訛傳為「倒黴」,直到現在。 1.「衣冠禽獸」居然是個褒義詞?「你個衣冠禽獸!」現在,只有撕破臉的時候這麼罵人。可是在古代,當個「衣冠禽獸」可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明代官員的衣服上都繡著各種動物,一般文官繡禽,武將繪獸,不同的品級繡上不同的動物人們就把文武官員叫做「衣冠禽獸」。
  • 衣冠禽獸:原來它最初的含義是個褒義詞
    一說到「衣冠禽獸」這個詞,大家下意識想到的應該是這個成語是貶義詞。它往往指道德敗壞的人,徒有人的外表,幹的事情卻如同禽獸。然而剛有這個成語的時候他的含義是褒義詞,指的是明朝當官的,是一個非常讓人羨慕的成語。那麼為什麼它由褒義詞轉變成貶義詞了呢?
  • 文化人怎麼罵人?看看魯迅的八句經典罵人名言,最後一句成為潮流
    魯迅先生是近代最著名的文學大師之一,他之前是學醫的,但是後來他意識到學醫只能醫人卻不能醫心,所以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用他的筆桿子來點醒沉睡中的國人。魯迅先生曾說過很多的經典名句,許多都能從他的文章中見到,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想說就說的人,他不畏強權、剛正不阿的性格讓人欽佩。
  • 古代罵人為何說「豎子」?「豎子」究竟是什麼?
    比如水滸,因為108將多是下層人物,加上許多配角都是混混惡霸等,所以水滸更是寫出了底層人物的生活百態,尤其是罵人。李逵、魯智深就喜歡罵「鳥人」「賊廝鳥」「撮鳥」;老魯做了和尚後,常常被別人罵「禿驢」、「直娘的禿驢」;至於「賊子」「直娘賊」「賊配軍」「賊潑賤小淫婦兒」也是屢見不鮮。至於那些有文化的人,則罵「無恥」「畜生」「亡命狂徒」。
  • 「忘八端」為何變成「王八蛋」的髒話?罪魁是這位外號「賊王八」的開國皇帝
    」,「衣冠禽獸」這個詞本來是褒義詞,指的是明朝的大官穿的官服,武將穿繡著走獸的衣服,文官穿飛禽的衣服,「衣冠禽獸」的意識就是:穿著繡著飛禽走獸衣服的大官,本來是人人羨慕的對象,卻被後人理解為穿著人衣服卻幹禽獸不如的事的話,成為罵人的名言,而最經典的莫過於「王八蛋」這個俗語了,這是典型罵人混帳的話,但也是被誤解的詞
  •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成語,別看這個成語只有四個字,但是這個成語蘊含的知識卻是非常多的,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古今釋義截然不同,古代這個人見人愛,但是演變到現在,這個成語竟然成為了一個罵人的成語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成語呢?
  • 那些嬗變的詞語:如花原指男子 跳槽跟嫖客有關
    明、清以後的話本小說中,大戶人家的女孩被普遍稱為「千金」,「千金小姐」這一稱謂便流傳了下來。  詞語使用範圍大變:從風月場到職場、從天上到地下  此外,還有一些詞語,雖然本義變化不大,但使用的範圍明顯發生了變化。比如當今常用於口語的「跳槽」。
  • 宜豐方言中這些罵人的詞語,你會說嗎?
    我今天列出一些詈詞,並不是教人罵人,而是讓我們記住:在我們生活過的宜豐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一些不堪入耳的語言。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詈詞在不久的將來會完全消失,到了那時,我們的文明程度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 魑魅魍魎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為何會成為妖魔鬼怪的代名詞?
    魑魅魍魎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為何會成為妖魔鬼怪的代名詞?魑魅魍魎出自哪裡,它們的真正本意是什麼?近兩年《沙漠駱駝》這首歌曾經紅極一時,受到無數人的青睞,其中有一句就有魑魅魍魎這一個詞語。如果沒有這首歌,魑魅魍魎這個詞對一般人來說還是很生僻的。那麼,它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為何會成為壞人妖鬼的代名詞?民間傳說在荒野無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多古老森林的地方。走長途和走夜路的人,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魎,這些都是木、石、禽、獸變的。
  • 如何用一個詞語讓別人知道你是河南人?
    如何用一個詞語讓別人知道你是河南人?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河南地處中原,河南新鄭黃帝故裡距今有千年的歷史,洛陽八朝古都、開封六朝古都,一個地名完全可以證明自己是哪個古城遺蹟的見證者。河南人的標配是,早上一碗胡辣湯或者八寶粥,搭配幾個水煎包或者是蔥油餅,再乘一疊免費的榨菜,呼嚕呼嚕下肚,在冬天感受到絲絲暖意。如果從方言來說,一個「中」字可全方位概括河南人的老實和豪爽,「得勁」可以指身上舒適,也可以指姑娘長得漂亮;「你個信球」是一句專屬於河南人的罵人方式。
  • 衣冠禽獸,原本是褒義詞,你知道嗎?
    衣冠禽獸這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在誕生之初,卻是個萬眾仰慕、光彩照人的"體面"詞兒。在明清兩朝:文官衣補飾禽,武職飾獸。是為"衣冠禽獸",本意指官員。按照朝廷官制,根據品級不同,彼此"工裝"的顏色和圖案各不相同。單說裝飾圖案吧,不外乎"飛禽"、"走獸"。
  • 照著抄,第12天積累內容,被我們誤解的四字詞語
    1、萬人空巷有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這個詞語的意思和空空如也一樣,很多巷子裡沒有人,很冷清的樣子。後來查了資料,把知道自己完全理解錯了,這個詞語恰恰表示「人很多,超級多」。3、七月流火看到這個詞語,你是不是覺著天熱,熱的要命。如果我告訴,這個詞語正確的解釋是指:天氣逐漸轉涼。你不會驚掉下巴?七月:指的是農曆七月,大致相當於公曆的九月。
  • 諸葛亮最經典的一句「罵人話」,罵人不帶髒字,你還以為是在誇你
    不過,如果僅僅因此就認為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從來不動肝火,總是文質彬彬,也從來說不出半句「罵人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文人的口誅筆伐,往往會來得更猛烈些。以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蜀漢賢相諸葛亮為例,他一生中就有許多經典「罵段」,而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諸葛亮這句罵人話,針對的是曹丕。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魏武王曹操去世,其長子曹丕繼承曹魏江山。
  • 社畜是什麼意思 社畜指的是什麼類型的樣屬於罵人的話嗎
    社畜(しゃちく)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的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這樣的員工還在是太多了,不過,社畜也是有指標的。  「社畜」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詞語源於「會社」與「家畜」,意思為「公司的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