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一度以為鹿晗糊了。
我記得在今年跨年的時候,我看見「鹿晗吃播」上了微博熱搜。
我那時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聽過鹿晗的名字了,出於好奇心,我點開了這條搜索。
視頻裡顯示他帶著兩個朋友,手法嫻熟的卷著肉,談笑風生的聊起來還減不減肥了。
按照當年來說,直播間絕對會爆,這可是頂流鹿晗,他還現場吃播,是個大新聞了。
可是,與其同在熱搜上的是吳亦凡,李現,肖戰……各大衛視跨年晚會的表演。
曾經的頂流鹿晗,卻缺席了跨年。
我那時候想,這是真糊了嗎?
話說當年。
剛歸國處於流量巔峰的鹿晗還是各大衛視的心頭好,各家擠破了頭想「搶」來鹿晗壓軸,每當他出現,那就是收視爆表。
畢竟,「流量明星」這一概念也是由他這而來。
作為歸國四子之一,經過楊天真的包裝,鹿晗的人氣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2012年9月,鹿晗轉發曼徹斯特聯隊球迷俱樂部的一條微博,當時創造了第一項微博上的金氏世界紀錄——「微博上最多評論的博文。
2015年5月,鹿晗登上《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封面,標題赫然寫著幾個大字「顏值+時代」。
2016年4月,鹿晗微博發了張照片,在上海街頭手拄著一郵筒合影,隨後引發粉絲爭相排隊前去「朝拜」,因為人流太多影響交通這郵筒還不得不換了個位置。
拍過的電影《重返二十歲》《我是證人》《盜墓筆記》,無一不為票房貢獻了流量之力。
可就在最巔峰時刻,鹿晗卻自爆了,當下小鮮肉流量聞之恐懼的大新聞。
——戀愛。
眼見他高樓起,眼見他樓塌了。
一片哀嚎聲下,鹿晗開始走了下坡路。
脫粉,回踩。
作為偶像,他大膽戀愛,傷了粉絲的心。
作為演員,他作品難看,業務能力過差。
電影回落到電視劇,評分低至2.6,給流量一迎頭暴擊。
而後。
鹿晗蟄伏了許久,幾乎再無他的消息。
直到去年的那部號稱投資近4億的電影——《上海堡壘》。
本以為鹿晗糊,沒想到會糊成這樣。
流量的反噬來的太快,粉絲不買帳,觀眾不看好。
票房口碑雙撲街,賠了個血本無歸。
說實話,跨年那段時間,要不是那條「鹿晗吃播」的熱搜,我壓根就想不起還有鹿晗這個人。
我以為他過氣了,我以為他已經糊了。
但我沒想到,在2020年下半年,鹿晗撕下了自己「小鮮肉」的標籤。
那個被噴化了的小鮮肉鹿晗,今年一連帶來兩部神劇,一部就是前段時間的《穿越火線》,豆瓣10萬多人打出8分的高分;另一部是與老戲骨王千源搭戲的《在劫難逃》。
在《穿越火線》這部劇裡鹿晗完全放飛自我。
頂著泡麵頭,穿著大褲衩,踩雙人字拖,眯眼撇嘴,哈欠連天地騎個破自行車穿過街道,還真演出了城中村胸無大志小青年的那味兒。
而在另一部劇《在劫難逃》裡,鹿晗的表現也能稱得上不錯。
(獲取更多內容諮詢,關注 gong - zhong - hao : 帕 芬 爾 教 育)
鹿晗飾演的是反派趙彬彬。
都說偶像想轉型,第一步是要「扮醜」。
先來看一張動圖。
冰冷的手術室,一個陷入重度昏迷的患者突然坐了起來,下一秒,緩緩回頭,眼神鎖定於護士。這一眼,有沒有一絲毛骨悚然的感覺,就像你已經預判到那個護士應該很快會被殘殺,心裡一緊。
天台的這場戲,鹿晗宛如小丑附身,嬉笑怒罵間,仿佛只是開個玩笑,而不是在搞暗殺行動。
說實話,演技算不上「炸裂」,但人物的豐富程度,遠超他之前的所有角色。
過氣頂流藝人鹿晗的「小鮮肉」人設,終於,崩塌了。
現在的他絕對稱得上是一名男演員。
作為小鮮肉流量明星而出名的他,開始慢慢撕下小鮮肉的標籤。
他用自己的演技和勇氣,將自己從糊掉的邊緣拉了回來。
今年30而立的鹿晗,給流量明星們指了一條明路。
不破不立,先破而後立。
流量明星們想要觀眾買帳,就要付出相應的真心和努力,同時也要勇於突破自己,從原本設定的人設中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