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帝業5:就任五官中郎將,隱晦宣示繼承人身份

2021-03-03 好大一盤棋

《曹丕的帝業1:文學與政治,一直是他人生兩大永恆主題》

《曹丕的帝業2:迎娶袁熙之妻甄氏,奪人妻癖好也會遺傳》

《曹丕的帝業3:一起欣賞千古名篇《與朝歌長吳質書》》

《曹丕的帝業4:曹昂、曹衝之死,讓他終生難以忘懷》

(接上期)

赤壁戰敗後,建安十四年(209年)三月,曹丕隨曹操徵孫權,至譙縣,治水軍。七月,由渦入淮,屯軍合肥。一番布置之後,十二月,返回譙縣,並於次年回到鄴城。這是曹丕首次涉足淮南地區,為他日後多次經此南徵埋下伏筆。

建安十六年(211年)正月,對曹丕來說是值得紀念的。漢獻帝下詔,以丞相曹操世子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可置官屬,為丞相副。之所以說這次任命值得紀念,是因為這是曹丕第一次受封正式官職。

西漢沿秦制,設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分統郎官,號為三署。五官指的是商周時分掌政務的五個官職,《禮記•曲禮下》說:「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漢代郎官在名義上是宮廷衛隊的衛士,因其在殿廊之間執戈守衛得名,但實際上,因為與皇帝密切相處,常能得到提拔,相當於幹部預備隊。東漢規定,郎官五十歲以上者從屬五官中郎將,其餘分屬左、右中郎將。五官中郎將主要職責是宿衛宮殿、出充車騎,還協助九卿之一的光祿勳負責郎官選舉,戰時也參與軍事行動,職權兼涉文武,是個對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的重要職務。

相關焦點

  • 從五官中郎將到魏王太子,為什麼曹丕六年官職沒有變
    曹操的長子曹昂死後,曹丕稱為曹操在世兒子中最為年長的,因他的母親卞夫人被曹操扶正為正妻,故而曹丕也順理成章稱為嫡長子。為什麼曹丕遲遲不能被立為太子?說到底還是因為兩個方面原因,一方面曹操並不太滿意曹丕,另一方面曹丕遇到了挑戰者,畢竟曹操的兒子中優秀的較多,而構成威脅最大的無疑是曹丕的同胞三弟曹植。
  • 五官中郎將這個官職到底是做什麼的?
    左中郎將、右中郎將、五官中郎將,就是這麼來的。他們的官秩都是比二千石,屬於高級官員了。
  • 《軍師聯盟》裡,「中郎將」曹丕是如何戰勝「平原候」的?
    曹丕和曹植之間堪比男版《甄嬛傳》的鬥爭過程才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曹植身邊的楊修聰慧過人,但愛逞能、愛表現,最終為自己找來了殺頭之罪;而曹植身邊的司馬懿,同樣博覽群書、才智過人,但他比楊修能忍,知道君臣的相處之道,最終保護曹丕成為繼承人。世子之爭,雙方都有自己的屬臣團來保護自己爭奪權力。而長安CS35和幻速S5又有哪些安全配置來保障自己足夠安全呢?
  • 【影視瑜伽】五官中郎將是個什麼鬼?(大軍師司馬懿6)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事聯盟》裡,李晨飾演的曹丕,有個五官中郎將的官位,這個五官中郎將是個什麼鬼?以前聽都沒聽過,歷史知識匱乏的我只能求助於網絡。答案是:五官是指司徒、司馬、司空、司工、司寇,中郎是介乎無將軍和校尉之間的武將官位。表面上,中郎將是在將軍後面,而將軍是要有軍功的,不然只是俸祿高一點而已,而且要打仗才有用,不打仗,實權還是掌握在中郎將手裡。
  • 三國時期的中郎將是怎麼回事?
    而此後,隨著三國英雄們的出場,張飛、諸葛亮、龐統、曹丕、周瑜……雖然前綴不同,有的是「建威中郎將」,有的是「軍師中郎將」,有的是「五官中郎將」,甚至還有什麼「發丘中郎將」、「典農中郎將」的……光從普遍性看,中郎將這玩意,在漢末三國時候,簡直就是一個爛大街的官職!既然這麼泛濫,一般想來這官位應該是不高、也不重要。
  • 漢末三大中郎將:一人稱帝,一人拜相,另一人則英年早逝
    上述這個神奇的官職,便是中郎將。而在漢末擔任此職的三人,分別是曹丕、諸葛亮和周瑜。故而,此三人合稱漢末三大中郎將。以下是具體介紹: 第一位:五官中郎將曹丕
  • 古代中郎將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你肯定猜不到
    ,有些人或許認為中郎將是一個非常低的官職,其實我們只需要拿現在的一個職位與它進行對比就能夠明白中郎將到底是一個多大的官了。中郎將最早設置於秦朝,後來漢朝延續了秦朝的制度,所以在武將上也一直採用中郎將這個職位。漢初時期,武將一般分為將軍,中郎將,校尉三個級別,其中將軍並不是常設職位,只有遇到戰事發生的時候,皇帝才會設將軍一職。這樣一來,中郎將就成為了武官中最高的職位,年俸祿超過兩千石,與各地的政府大員待遇差不多,按照今天的官位來算,相當於各軍區的司令員。
  • 曹植為何鬥不過曹丕
    那麼為什麼曹植明明更受寵愛,卻鬥不過曹丕呢?「手心手背都是肉」曹操該如何選擇?首先,曹操的長子曹昂死於宛城之戰,最喜歡的曹衝十三歲就病死了,所以他只能從嫡子,也就是卞皇后生下的兒子中選擇接班人。卞皇后生有四子,從大到小分別為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這四個人中老二曹彰有勇無謀,老四曹熊一向體質偏弱,早早就病逝了,所以曹丕和曹植就成了僅剩的兩個候選人。
  • 《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人物形象進行了怎樣的黑化?原因是什麼?
    不過這個故事在後世可以說是膾炙人口,被很多人所採信,論調多為憐憫曹植、指摘曹丕。可見《世說新語》中的故事對曹丕的人物形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總體上來說,曹丕在《世說新語》中的形象比較低劣。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 曹操三父子都曾為甄宓著迷,但有新歡時曹丕還是無情地殺了她
    她是袁紹的兒媳婦,魏文帝曹丕的老婆,魏明帝曹睿的母親,還極有可能,是魏武帝曹操的情人,大才子曹植的暗戀對象。電視劇裡的甄宓實際上甄姬的名號來自於日本遊戲《三國志》,在中國古語中「姬」都是身份底下的女子,《史記·齊世家》對姬的解釋是「(皇帝)眾妾之總稱。
  • 曹丕為何才活了40歲,登基後如此荒淫無度,能活40歲算長壽了
    同時,司馬懿能輕易奪得一切,也與曹操子孫的短命有很大關係,司馬懿和曹操是同時期的人物,但他熬死了曹操,還熬死了曹操的兒子曹丕、孫子曹叡,最後在曹操的重孫曹芳手中,奪取了曹魏政權,如果曹丕、曹睿不死,司馬懿篡不了魏。曹丕雖然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但他是一個很有城府和馭人能力的人,司馬懿在他手下,掀不起大浪,所以假如曹丕活得久一些,司馬懿篡不了魏,但可惜他只活了40歲了。
  • 《燕歌行》曹丕
    學界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認為是東漢張衡的《四愁詩》;第二,認為應該是曹丕的《燕歌行》,因為《四愁詩》每章的第一句都含有虛辭「兮」字,七言格式不夠完整;第三,認為是稍早於張衡《四愁詩》的《太平經》中所記載的《幹吉詩》)。而《燕歌行》後來成為「歌行體」的名作,也是從曹丕的這首《燕歌行》開始的。當然,他有兩首《燕歌行》這是其一。
  • 相師給曹丕算命:能活80歲,結果曹丕40歲死了,死前說:算得真準
    相師可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呆板,相反他們十分精明,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曹丕找朱建平算命的時候,朱建平一眼就看出了曹丕的為人,知道他不能得罪。曹丕讓他算一下自己能活到多久,朱建平的說法很巧妙,他說曹丕未來貴不可言,但是40歲的時候有個小坎,如果能邁過去能活80歲。魏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相士,叫做朱建平。
  • 曹操和曹丕:啥樣的兒子就有啥樣的爹
    這次召見引來了繼位過程中最大的波瀾:雖然曹彰最後並沒有能夠見到父親,可他以代父親發言的身份否定了曹丕繼任的正統性。他說,父親最後改了主意,讓他來輔佐曹植繼位。可惜曹彰並不是一個政治家,當他趕到洛陽,想要拿取父親代表權力的璽綬的時候,遭到了賈逵的拒絕——雖然人不在洛陽,但曹丕多年結取的人心發揮了作用。
  • 曹丕登上皇位,就冤殺了妻子甄氏,原因可能就隱藏在《洛神賦》中
    曹丕和甄氏兩人已經有了十幾年的婚姻,在曹丕剛剛登基一年,就對甄氏如此恩斷義絕,是在說不過去。而且,曹丕既然知道甄氏是被冤枉而死的,可是對當事人並不進行懲罰,反而對郭貴嬪更加寵愛。曹丕死後,郭貴嬪還做了太后。而且,曹丕還用那種手段去給甄氏下葬,明擺著就是死不悔改。更為奇怪的是,曹丕殺了甄氏,卻又立他和甄氏的兒子曹睿為繼承人,這就更匪夷所思了。
  • 曾是與魏文帝曹丕關係最鐵的人,死後卻受到羞辱
    吳質文採很好,他的作品傳世不多,只有幾篇,全部收錄在《昭明文選》中,在文學史上評價很高,人們熟知的「建安七子」其實還有另一個版本,裡面就有吳質。 二、參加「南皮之遊」 吳質的另一個特點是喜歡交結有權勢的人,經過努力,他終於引起了曹丕的重視,曹丕將其引為智囊,經常找他出主意。
  •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曹丕13周歲,司馬懿21周歲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也從這一年作為故事的開始,以董承之亂引出曹家、司馬家和楊家,曹操、曹丕、司馬懿、楊修紛紛登場,一時眼花繚亂,頗有《人民的名義》首集的「理還亂」的感覺。戲中曹操懲治反叛大臣後,故事旋即高潮迭起,司馬懿上下鑽營,重要救得父親司馬防。然後故事進入略寫,曹操率軍與袁紹展開官渡之戰。官渡之戰勝利後,曹操徵辟司馬懿為司空府服務,結果司馬懿下苦肉計,以馬車軋腿,託詞拒絕曹操的徵辟。
  • 曹丕、曹植奪嫡之爭
    曹丕對張範、邴原執子孫禮,與司馬懿相親友。每當曹操對某子有所期望和培養,便會派名士輔佐,而曹丕總能曲禮事之、贏得其支持。       三年後,事情出現變化。建安十六年,曹操以曹丕為五官中郎將、丞相副,封曹植為平原侯。其時,曹操賞識名士邢顒,稱「侯家吏,宜得淵深法度如邢顒輩」,遂以邢顒為平原侯家丞、輔弼曹植。
  • 曹丕借用一成語,炫耀自己的政績,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文帝紀》,時間是在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七月,故事的主角是曹丕。原文如下:日前遣使宣國威靈,而達即來。吾惟春秋褒儀父,即封拜達,使還領新城太守。近復有扶老攜幼首向王化者。
  • 曹丕「荒淫無度」在位7年就駕崩?看到他的玩法,40歲確實是高壽
    不久,郭女王就被曹丕納入府中。在曹丕府中,郭女王雖然沒有生下子女,但天生聰慧的她為曹丕出了不少計策,曹丕能夠當上世子,郭女王幫了不少的忙。就連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中,也有曹丕和郭女王(劇中名「郭照」)的故事。得到這樣的賢內助,曹丕十分高興,發誓生死與共,永遠如初。之後,還將郭女王與自己相戀的地方,命名為「永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