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這樣一組數據:
這也就意味著,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我們又邁進了堅實一步。在這組激動人心的數字背後,不僅彰顯著國家為人民謀幸福的決心,也飽含著一個個紮根基層、奉獻青春的扶貧幹部們的默默付出。
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昨晚開播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聚焦扶貧工作一線,為我們揭開的正是這群熱血扶貧工作者的真實全貌。
脫貧不易,為何「脫身」也難?
《石頭開花》不同於以往一個人物講到底的拍攝手法,採取單元劇的形式,將20集分為10個主題,每一個主題都會講述一個動人又接地氣的扶貧故事。第一單元《青山不負人》將鏡頭對準陝西安康市平利縣,開場就是一幅淳樸的農村生活畫卷。富大龍飾演的吳非飛是安家坪第一書記,也是縣扶貧辦主任周志永(郭濤飾)口中:「最讓人擔心的人」。在最近一次考核中,吳非飛又墊底了。一直考核墊底的吳非飛雖然考核的業績不突出,但從沒影響老吳一定要幹出名堂的決心。
為了推廣村裡的富硒茶,吳非飛想出了一系列「完整、科學、現代化」的產業鏈,可以說是相當走心,卻被村裡人瞧不上告訴他「賣茶,你一竅不通嘞」。吳非飛瞬間上頭,放狠話立下flag:「我要不把這件事辦好,就不走了!」
雖然理想很豐滿的,現實很骨感,但村民的不理解卻成了吳非飛奮進的動力,他要用實際行動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另一方面,吳非飛還和秦楠攜手,秦楠是吳非飛的老戰友,但兩個人見面的日常畫風卻是互懟。不過懟歸懟,同樣對扶貧事業心懷熱愛的秦楠二話不說,成了吳非飛扶貧路上的好幫手。學會與人合作的吳非飛不僅獲得了村民的認可,也幹出了名堂成了帶貨能手,把富硒茶賣成了爆款,兩人共同合作,攜手打造出特色致富產業發展之路。
道不盡的世間真情
越幹越起勁的吳非飛,也深深愛上了這份工作,戀上了安家坪這方土壤,走路走到磨破鞋底,累得倒頭就睡都是家常便飯。滿腦子都是工作的吳非飛,拿起手機看到兒子照片,竟然轉過臉問媳婦:「我兒子是單眼皮啊,這娃怎麼是雙眼皮,這誰兒子?」媳婦的一句話扎心了:「你已經兩年沒回去了!」看似夫妻間互懟的搞笑瞬間,卻道出了每一個扶貧幹部的大愛與奉獻。
2018年江蘇省委組織部選派駐村第一書記,80後博士王剛主動報名。在王剛的帶領下,整個村莊煥然一新,發生了質的飛躍。而為了這些改變,王剛整整付出了2年的青春。面對採訪他表示:很有意義,會堅持為人民服務。
扶貧幹部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用熱愛和付出詮釋了對扶貧事業必勝的信念。「脫貧不易脫身難」,正是《青山不負人》的單元關鍵詞。這份難,難在並不是無法脫身。而是即使有機會「脫身」,這些已經將扶貧當做精神信條和生活日常的扶貧幹部們,仍然會堅定地選擇在扶貧道路上紮根。
除了劇本走心故事動人,《石頭開花》也堪稱是全明星陣容,老戲骨富大龍「不負青山」之後,今晚將播出由張鐸、鞏漢林、杜源、王雅捷主演的《石頭開花》之《古村情》單元,這個脫貧致富故事發生在東北古村茂臺屯,當地依託明代古遺址,發展古村落文化旅遊,脫貧工作有序開展。為了幫扶本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村兩委特意準備在旅遊項目中為貧困戶安排公益崗位。然而,在公布大會上卻起了爭議:有人舉報貧困戶裡有富人。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而想要做到精準,第一步便是精確識別。但看似基礎的辨別真貧、假貧的工作,對於初到當地的扶貧工作者來說,其實並不容易做。
每晚19:30《石頭開花》正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熱播中,看石頭如何「開花」,感受小人物聚集的大力量,跟著熱血扶貧人一起「奔著美好的未來,向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