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他日相逢,我將何以賀你?以沉默,以眼淚。」
在行為藝術史上,有一位繞不開的女神,被稱為「行為藝術之母」,來自已經不存在的國家「前南斯拉夫」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愛情與藝術的詭秘纏綿
在阿姆斯特丹,她遇見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夥伴、以及靈魂伴侶:來自西德的行為藝術家烏雷(Ulay)。
他們驚奇地發現彼此是同月同日生,緣分、愛情與藝術的融合,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愛情促成了兩人的合體表演,亦為他們帶來事業高峰。他們打扮成雙胞胎,自稱是「聯體生物」,對彼此有著全然的信任。
《時間中的關係》,1976年
1976年,阿布拉莫維奇和烏雷的行為作品《空間中的關係》更是使他們名聲大噪。他們光著全身,為了碰撞時產生更好的效果,肉體相撞時的聲音通過揚聲器放送。
《空間中的關係》,1976年
阿布拉莫維奇和烏雷從相距20米的地方起步,朝對方小跑,簡單擦過,重新回到原地,一次次更加激烈地衝擊碰撞。半小時後,阿布拉莫維奇被撞倒在地。
在1977年的《明亮/黑暗》中,兩人以飛快的速度互扇對方巴掌。
兩個相愛的人,不應該彼此傷害。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創傷,日積月累留下的,只有傷痛。
▲《明亮/黑暗》,1977年
1978的作品《吸呼》,兩人將嘴巴對在一起,互相吸入對方呼出的氣體。17分鐘後他們的肺裡充滿了二氧化碳,都倒在地板上昏迷不醒。
這一表演所要表達的,正是親密關係中一個人「吸取」另一個人生命的毀滅性能力。
▲《吸呼》,1978年
在作品《AAA-AAA》中,他們又面對面跪坐在地上,對著彼此大聲尖叫,直到其中一人失聲。
▲《AAA-AAA》,1978年
另一件作品《無量之物》相對平和一些。
兩人面對面站在美術館狹窄的入口,身上沒有穿一件衣物,想要進入這扇門就必須通過他們,觀眾則要決定是面對男人,還是女人。
▲《無量之物》,1977年
然而最驚天地泣鬼神的,還是得屬1980年創作的《潛能》。
兩人共執一套弓箭,弦繃得很緊,烏雷若一放手,箭就會射入阿布拉莫維奇的胸膛。
▲《潛能》,1980年
他們把生命交給了對方,感受著生命的心跳。
這段表演一共持續了4分多鐘,同時也是他們最接近死亡的一個作品。這一次,他們給世人呈現的,是愛情觸目驚心的真實。在阿布拉莫維奇和烏雷的雙人組合作品裡,他們用自己的身體,通過行為藝術,把男女間情感的跌宕起伏,以及他們性別的差異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1988《情人—長城》
而他們的分手,終究也還是離不開行為藝術的方式。兩人相約在長城,東西各一方朝著對方走去。
這也成為了他們最後一個合作作品《情人——長城》。
阿布拉莫維奇從長城東邊渤海之濱的山海關出發,烏雷則從中國西部戈壁沙漠中的嘉峪關開始自西向東行走。
歷時三個月,行程超過4000公裡,最後在位於山西省的二郎山會和。
兩人揮手告別,12年的親密合作落下帷幕。從此之後,烏雷也從行為藝術界銷聲匿跡。
自長城分手,兩人天各一方。
直到2010年,阿布拉莫維奇在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個人回顧展上演《藝術家在現場》行為藝術——與所有參觀者對視,讓每個人都成為表演的一部分。
有人對著她大叫,有人默默垂淚,有人試圖用沉默對抗沉默,有人和她穿了一樣的衣服現場向她求婚,有人在她面前突然脫下衣服,試圖激起她一星半點的反應……
700多個小時,1500多個人,阿布拉莫維奇就像一座冰雕,沒有任何情緒波動——直到遇見她最愛的前任烏雷。
她事前並不知道烏雷會來和她對視,此時距離他們分手已經22年了。烏雷剛坐下來十幾秒的功夫,阿布拉莫維奇就哭成了河,故事的最後,他們還是沒有在一起。
也許這樣美好的情景,也只是過眼雲煙。
藝術家的高壓童年
阿布拉莫維奇的父親是二戰的英雄,母親則是少校軍官。與母親的關係,一直是阿布拉莫維奇不能掙脫的心結,並長期伴隨在其藝術生涯之中。甚至在她成名之後,所做表演的時間也要嚴格按照母親軍人化的管理要求去安排,必須在晚上十點前結束。
這些帶有某種精神壓抑性的烙印,或多或少地融入到了她日後的創作當中。
正像阿布拉莫維奇某次所說的:「世上有各種各樣的力量,而我一樣都不喜歡,因為它們都暗示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控制。」
所以,擺脫壓抑的社會、家庭環境,釋放自我,尋找心靈自由馳騁的那一片空間。成為了阿布拉莫維奇走向行為藝術之路的潛在動力。
所有人都在施暴,沒有人給予擁抱
說起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藝術,一定要提及的就是節奏系列。
節奏系列一共包括了11個作品,從《節奏10》到《節奏0》,每個作品都令人觸目驚心。
在《節奏10》作品中,她準備了10把長短不同的刀,手起刀落地往指縫插,速度驚人。
要是刀傷到自己就換一把。之後還進行了第二次嘗試,加碼20刀。
阿布拉莫維奇說:「一旦進入了表演狀態,你就會逼迫自己去做,平時你不會去做的事。」
活脫脫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藝術家。
▲《節奏10》,1973年
然而這還不是最驚險的,在《節奏0》中,阿布拉莫維奇直接麻醉自己,面向著觀眾站在桌子前,桌子上有七十二種道具,包括槍、子彈、菜刀、釘子、鐵鏈、鞭子等危險物品,觀眾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對她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
這是她第一次嘗試,與現場觀眾的進行互動,讓觀眾成為她作品的一部分。
在阿布的作品中,鮮血、鐵鏈和刀片,這些看起來危險恐懼的工具,都成為了她和觀眾共同完成表演的載體。
由於作品有不可預測的危險性,所以阿布承諾,自己承擔行為藝術表演過程中的全部責任。
▲《節奏0》,1974
一開始很多人試探性地,看她是不是真的任由擺布,有的用口紅在她的臉上亂塗亂畫,用剪刀剪碎她的衣服,在她身體上作畫等等。當他們發現她真的毫無抵抗之後,便有人開始更肆無忌憚地用尖銳的道具去傷害她。
在六個小時的創作過程中,她被人千刀萬剮,直到有一個人用上了膛的手槍,頂住了她的頭部,最終被他人阻止,阿布拉莫維奇也流下了淚水。在受虐的過程中,她的瞳孔裡溢出了淚水,內心充滿著恐懼,但始終沒有做出任何身體上的反應。
作品結束後,她站起來,走向人群,所有的人擔心遭到報復,都開始四散逃跑。阿布拉莫維奇說:「這次經歷讓我發現,一旦你把決定權交給公眾,離喪命也就不遠了。」
行為表演不僅考驗了藝術家本身,同時也考驗了周圍的觀眾的道德底線。所有人都在施暴,幾乎沒有人給予擁抱。
試探越來越大膽,直至想置她於死地,都沒有清醒過來自己的意識。或許這就是潛藏在人內心深處醜惡的東西,只要有土壤就會快速滋生蔓延。所以任何人都不應該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吧。
這個一生喜歡和自己過不去的女人瘋癲了大半個世紀還沒停歇.
[ 公眾號: 格格物志 ID: gegewuzhi ]
*請保留公眾號信息與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