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視
為什麼會有透視效果?
因為人的雙眼對一件東西而言,其實雙眼是以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它的,所以東西會有往後緊縮的感覺。
透視方法的定義
簡單的說是把眼睛所見的景物,投影在眼前一個平面,在此平面上描繪景物的方法。
在透視投影中,觀者眼睛稱為視點,而延伸至遠方的平行線會交於一點,稱消失點。
因我們所繪製的物體不同等等因素,有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等。所謂的一點透視和多點透視其實說都是相似的,兩點透視就是往左往右各找一點消失點,三點透視就是往左往右往上(下)各找一點消失點,讓體積往左往右往上(下) 都有緊縮的效果,以此類推。
透視圖解
(通常)在後方找一點消失點,然後讓所有的視線集到它就是一點透視。
2.兩點透視(成角透視)
兩點透視是一張圖中有兩個消失點的透視圖,通常用來表現建築物正面與側面同時存在的圖畫。
直線和視線與水平線垂直相交,但橫線與視線水平線並不平行。
3.三點透視
三點透視就是立方體相對於畫面,其面及稜線都不平行時,面的邊線可以延伸為三個消失點,用俯視或仰視等去看立方體就會形成三點透視。
4.圓形透視
圓柱體、圓錐體均由長方體演變而來,它的透視法則與方形相同。
通常透視圖要畫得好,大概需要兩三年的時間磨練,沒有必要花這麼多的功夫去磨透視圖,只要有透視的概念和正確的觀念,就能創造出正確比例的構圖。
這個部分只是要幫助我們在草稿階段有個好的開始,但是也千萬不要疏忽。
畫到最後效果出來了,發現透視有問題,再好的作品也是一樣遺憾。
二、結構
1.什麼是結構
結構是指對象內部和外部的相互連接、穿插和覆蓋所組合成的形體特徵。隨著光線的變化,物體的明暗會發生變化,但結構不會發生變化。
2.初學者在練習素描時,理解結構是必經之路。
每個物體都有自身的結構特徵,只有理解了物體的空間變化,才能更好地把握塑造的本質。
3.要明確物體各部分的幾何構造,一般而言,這些物體都是由幾何體的不同比例、角度、穿插而形成的比較複雜的形體。
然後找出各個幾何形體穿插的連接點,把.這些轉折部分找出來後,表現出各個幾何形體的結構。
這些結構有的是可見的,有的是不可見的。
可見的線條可以畫得實而深(轉折處畫得更清晰一些),不可見的畫得淺一些。
三、結構素描範例
1.正方體
2.長方體
3.六稜柱
4.圓柱體
5.切面圓柱體
6.六稜錐
7.十二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