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亞洲話」的歐洲人,金髮碧眼卻可確定來自亞洲,他們是誰?

2021-01-10 桃花石雜談

桃花石雜談曾經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歐洲幾乎所有的語言都屬於印歐語系,而印歐語系則是一個從印度到伊朗又一直延伸到東西歐的龐大語系。在近代,美洲也基本被說印歐語言各種語言的民族所佔據,所以它無疑是近代分布最廣的語系。不過印歐語系分布雖廣,但在其大本營歐洲,卻也沒有一統天下,有幾個在歐洲已經生活了上千年甚至幾千年的民族,他們所說的語言卻並不屬於印歐語系,比如北歐的芬蘭、西歐的巴斯克、中歐的匈牙利和東歐的愛沙尼亞。在這幾種語言裡,除巴斯克語外,其它幾種語言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這其中則又揭示了這幾個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從亞洲遷居歐洲的萬裡旅程,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芬匈愛等民族的語言中究竟藏著哪些秘密。

《玉戰士》背後的故事

在2006年,國內的電影院線上映了一部非常「莫名其妙」的電影,叫《玉戰士》。這部電影的女主角由當時正紅的影星張靜初扮演,但除了她之外的所有其它角色卻都是國內觀眾幾乎聞所未聞的外國人。而這部電影的劇情卻也顯得非常無釐頭,它講述了一個芬蘭鐵匠發現自己前世是古代中國人,為了愛重生卻轉世到現代芬蘭的故事。

描繪《卡勒瓦拉》傳說故事的畫作

而這部電影當時被許多人認為情節晦澀難懂,故事莫名其妙,其豆瓣評分甚至低到了4.3分。不過這部電影其實可說是一部有中國演員出演的芬蘭電影。而它在只有500萬人口的芬蘭卻吸引到了8萬多人購票觀看,票房差不多排前了當年芬蘭前10名。而它在芬蘭相對成功的原因倒也挺簡單:這部電影其實是改編自芬蘭民族的創世史詩《卡勒瓦拉》,所以其情節可以在相當一部分芬蘭人心中引發某些共鳴。不過和《卡勒瓦拉》原著差異極大的是,這部電影把傳說的發生地從北歐(北國)改成了中國。而這個原因可能就跟近代逐漸確認的芬蘭人亞洲起源說有一定關係了。

斯堪地那維亞地區,最右側的是芬蘭

對歐洲有些了解的朋友估計都知道,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地區一共有4個國家,其中挪威、瑞典和丹麥三國語言非常接近,甚至有些情況下可以相互聽懂。但芬蘭卻和他們語言差異極大,彼此間幾千年的相互往來都沒能使其語言有太多的共同點。而北歐人也很早就發現了這種差異,但卻始終不知道這是為什麼。直到公元17世紀近代語言學開始興起之後,德國學者沃格爾,瑞典學者斯蒂爾恩海勒姆和瑞典官員斯凱特通過對語法和詞彙進行分析,先後分別提出了芬蘭語和匈牙利語非常接近的假說。到公元1730年,瑞典學者魯德貝克通過研究確定了芬蘭語和匈牙利語100多個同源詞。而在同一時期,另外兩種歐洲語言,即愛沙尼亞語和分布於北歐及俄羅斯北部的薩米人所講的薩米語也被發現與芬匈兩種語言有類似之處。在此之後,這些歐洲語言和民族的起源之謎才開始被一步步地揭開。

幾個歐洲民族亞洲尋根

想必很多朋友也知道,如果任何研究一涉及到某個族群的重要歷史,特別是其起源問題,就會變得特別複雜。因為各種歷史、信仰和現實原因,許多比較客觀的研究在剛剛出爐時往往會受到強烈反對,因為它可能跟一些族群關於本民族起源的傳說發生衝突。而關於芬蘭人與匈牙利人因為語言類似,所以可能有共同起源的假說剛剛誕生時也遇到了這種情況:當時匈牙利人拒不接受這個結論。

芬蘭和匈牙利,同屬歐洲卻相隔遙遠

當時,匈牙利正熱衷於跟歷史上的突厥族群攀上關係,所以堅稱自己民族的起源和突厥人有關係,甚至認為自己的語言也是突厥語的一支。但這種觀點更多地是基於浪漫的想像,而非嚴謹的事實和學術證據。隨著時代的發展,匈牙利國內的一些學者也開始感覺到之前和突厥攀親戚的學說有很大問題,所以也開始對匈牙利語和芬蘭語等語言的關係展開了研究。

公元18世紀晚期,匈牙利學者海爾和教士薩伊諾維克斯前往薩米人聚居區域,研究匈牙利語和薩米語之間的關聯。公元1770年,後者在出版的書籍中認定:匈牙利語和薩米語確實有關聯。公元1799年,另一位匈牙利學者加爾馬蒂則出版了專著,不但認定匈牙利語和芬蘭語等幾種語言有關聯,而且還對其具體關聯進行了詳細探討。

身穿傳統服裝的匈牙利人

這樣到公元19世紀之後,上述這些語言之間的關聯基本上才成為了共識。公元1883年,包括芬蘭語、匈牙利語、愛沙尼亞語和周邊一些國家少數民族語言在內的「芬蘭-烏戈爾」語族概念基本成型,其中的烏戈爾是古代一些周邊國家對匈牙利人的稱呼。而此後學者又發現生活在亞歐交界的烏拉爾山脈周邊的薩摩耶人所說的語言與芬蘭-烏戈爾諸語言也非常接近,於是薩摩耶諸語言又被認定為「薩摩耶語族」,和芬蘭-烏戈爾語族並列確定成為了一個統一的語系,這個語系就以其可能的發源地被定名為「烏拉爾語系」。

烏拉爾語系所涵蓋的範圍

而烏拉爾語系的確定則對一些民族的歷史認知產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因為在確定了芬蘭語和愛沙尼亞語與匈牙利語有關之後,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浮現了出來。匈牙利人基本上是在公元9世紀前後從亞洲遷入歐洲的遊牧民族馬札爾人的後裔,這是發生在有文字記載時代沒有疑問的信史。而且馬札爾人與更早從亞洲遷入歐洲的匈人之間似乎又有一些間接的聯繫。而芬蘭語和愛沙尼亞語與匈牙利語的接近又說明這些族群大概率在不算太遠的古代擁有共同祖先,而這也就意味著芬蘭和愛沙尼亞等歐洲民族其實也很有可能是源於亞洲的民族了。

現代芬蘭人

所以從公元19世紀開始,芬蘭人源於亞洲在芬蘭逐漸開始得到接受,部分芬蘭老百姓心中也開始有了相關的模糊概念,而《玉戰士》這部電影裡將一個芬蘭人的前世設定為中國人也許就是芬蘭人這種非常模糊的亞洲尋根概念的一種反映了。

烏拉爾語系與芬匈愛薩等族群

而在烏拉爾語系這個概念成型的過程中,其實關於烏拉爾語系與其它語系的關係,也曾經出現過許多不同的見解。比如在公元18世紀初,一位名叫史託蘭伯的瑞典人在瑞典與俄羅斯之間發生的大北方戰爭中被俄羅斯俘虜,之後曾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地區。而他在西伯利亞接觸了大量當地人的語言。後來回國之後,他在自己公元1730年的著作中提出,後來被歸入烏拉爾語系的諸語言和突厥語、蒙古語、通古斯語以及高加索部分語言都非常類似,因此認為它們之間有密切關聯。

到了公元19世紀之後,一些歐洲學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烏拉爾-阿爾泰語系」這個概念,認為上面提及的各種語言都可被歸入同一個語系,烏拉爾諸語言和突厥、蒙古、通古斯等阿爾泰諸語言只是這個語系的兩個不同語族。在公元19世紀末,甚至還有一些學者提出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語言和歐洲唯一語系不明的巴斯克語都可以被歸入這個語系之中。

「超語系」假說所覆蓋的範圍

而在此前後,還有一些人開出了一個更大的腦洞,在20世紀初提出了一個「超語系」概念。這個概念將印歐語系、烏拉爾語系、南高加索語系、印度達羅毗荼語系、部分阿爾泰語言以及部分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語言都納入其中,認為所有這些地區的土著居民在1.2萬到1.5萬年前都曾說著同一種原始語言,而這個語言被他們稱為原始諾斯特拉語(Proto-Nostratic)。但這個觀點其實跟沒有語言學研究,直接說全球語言都有共同起源已經沒有太大差別了,因此從其誕生時開始就沒有進入過主流,只是在1960年代有過一些蘇聯學者非常認同這個概念,但也很快退潮。

而烏拉爾-阿爾泰語系這個概念提出之後,在英國得到了不少學者的支持,但也引發了很多爭議。在公元1960年代之後,隨著各項研究的深入,許多學者傾向於認為阿爾泰語系本身是不存在的,所以阿爾泰諸語言和烏拉爾語系之間的共同點就更不足以使其被認定為同一個語系。這種觀點的主要理由是:雖然一些阿爾泰語言和一些烏拉爾語言擁有一些類似的詞彙,但這種相似性的普遍程度很低,通常只是某2個或者某3個阿爾泰語言和烏拉爾語言中能找到較多類似的詞彙,但它們和其它阿爾泰和烏拉爾語言中的類似詞彙很少。而不同語言要歸類為同一個語系,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所有這些語言中都存在一些共同的詞彙,而阿爾泰諸語言和烏拉爾語系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阿爾泰諸語言之間也不太能達到這個標準,所以在現代烏拉爾-阿爾泰語系這個概念已經基本被否定。

現代愛沙尼亞人

因此在現代,烏拉爾語系仍然是作為一個單獨的語系存在,它涵蓋了分布於中歐到西西伯利亞的30多種語言,而這個語系的發源地目前基本被認定是烏拉爾山脈周邊。因此,除了匈牙利早就確定是從亞洲遷入歐洲的民族之外,芬蘭和愛沙尼亞這兩個民族最初的起源地也基本被認定為亞洲。

一些研究認為,原始烏拉爾語大約出現在公元前6000年到8000年之間。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一支說著原始芬蘭-愛沙尼亞語的族群逐漸遷徙到了今天的愛沙尼亞境內。在這裡說芬蘭語的族群和說愛沙尼亞語的族群發生分裂,說芬蘭語的族群繼續向北,遷徙到了芬蘭,而在此過程中,說薩米語的族群又從說芬蘭語的族群中分離了出來,最終形成了這幾個在歐洲生活了幾千年卻不說「歐洲語言」的族群。

相關焦點

  • 歐洲人樣貌:歐羅巴人眾生相——並非都是金髮碧眼白皮膚
    日耳曼人:居住在歐洲北部和中部,身材高大、金髮碧眼日耳曼人被認為起源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瑞典和挪威南部,後來不斷向歐洲南部遷徙,趕走了原居住在萊茵河以東、阿爾卑斯山以北廣大平原上的凱爾特人,並一度入侵古羅馬。日耳曼人宗教信仰以新教為主。
  • 「盛產」美女的歐洲國家,金髮碧眼的姑娘們總是擔憂婚姻!
    如果要說身高,可能是大家都很在意的事情,尤其是男生世界中,身高是原則問題。雖然1.78米和1.80米的差距只有0.2釐米,讓人覺得差距很大,但是對於亞洲人來說,似乎和歐洲人相比,差距會有點大。歐洲人通常會看起來比亞洲人強壯一點,要麼是因為他們的飲食,要麼是因為他們當地的環境。大部分東方美女給人的感覺是來自天真無邪的少女,而歐洲美女給人的感覺是身材高挑。最近受國際審美影響,大家更喜歡白皮膚,美腿長的美女。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國家,女生有先天優勢,一米七的身高只是及格線,但是這個國家的女孩非常擔心自己的婚姻,這個國家是拉脫維亞共和國。
  • 金髮碧眼美女太多,卻成為世界最愁嫁國家,身高1米七都不算什麼
    我們都知道世界版圖分為七大洲、五大洋,世界上的人按照人種劃分為三大人種:黑也人種、白也人種和黃色人種;我國在世界版圖上位於亞洲的東南亞地區,是實實在在的亞洲人,亞洲人人種大都屬於黃色人種,皮膚比白色人種較暗,身高也比色人種更加小巧,所以亞洲女性在國際上留給人的印象大都是:小鳥依人版。
  • 金髮碧眼的歐洲人,不是中國血統,但是卻有中國國籍,還會說國語!
    如果說去澳門的話,大家應該都了解吧,澳門算得上是我們國家一個比較發達的城市了,澳門是國際上出名的賭城,在這個地區博彩都是屬於合法的,更是被人們稱之為小的拉斯維加斯,而在這個地方有著非常多的美女,他們都稱自己為土生葡人,這些人其實他們是在澳門土生土長的,不過現在已經移民海外,成為了葡萄牙的華裔,而其中就有不少的人,他們在自己家族最老的一輩就已經移民到了澳門,甚至有很多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籍
  • 說「亞洲話」的芬蘭人,金髮膚白,DNA卻跟我們最近,為何?
    看到芬蘭妹子的照片發現,她們有典型歐洲人的白皮膚和金色的頭髮(芬蘭的金髮比例是北歐各國中最高的),但是細細的觀察又發現,她們的頭骨和面部輪廓幾乎是和我們亞洲人一樣的。「參考來自芬蘭本地人口的樣本,佔主導地位的北歐基因佔57%,即35000年前到達芬蘭的狩獵者,之後有17%的地中海和西南亞洲的人到達了這裡,剩餘的基因來自中東和東北亞,10000年前,中東的農民帶著農業技術來到了這裡(有證據表明最早的中國人是從中東遷徙過去的),傳播農業的同時也傳播了他們的遺傳模式。因此,芬蘭人的體內有中國人的基因。
  • 講道理,你為什麼會喜歡二次元裡的金髮碧眼的女生
    二次元的美少女萌屬性裡,金髮碧眼是一個經典的搭配,而且幾乎可以出現在所有年齡層,不同風格的動漫作品中,而很多人就是痴迷於這樣的屬性,明明知道只是一個發色和瞳色的搭配,卻仿佛被一種魔力吸引一般,沉醉於金髮碧眼的美少女之下。那麼,到底,金髮碧眼的女生有什麼樣的魔力?
  • 亞洲和歐洲之間的地理分界線是如何確定的?
    世界上總共有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每一個洲都由大塊的陸地和周圍的島嶼組成。很多大洲都獨佔一塊大陸如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唯獨只有亞洲和歐洲是共享一塊大陸,都屬於亞歐大陸。
  • 居住在遠東地區的俄羅斯人,他們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
    以烏拉爾山脈為界,約有25%的國土位於歐洲,另有75%位於亞洲。雖然,俄羅斯的亞洲領土遠遠多於歐洲部分。但是,從人口上來看,歐洲部分超過了1.1億,佔到俄羅斯總人口的78%,人口密度達到了每平方公裡27人,是該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 根據歷史上民族大遷徙的遺蹟,歐洲人骨中檢測出20%的亞洲血統?
    然而,此說始終是從入侵羅馬帝國的觀點來分期,事實上日耳曼各族的移動,自西元二世紀以來,才相繼盛行,依據羅馬方面零星史料的記載,日耳曼人以牛馬拖拉滿載家當的車子,攜家帶眷的遷徙。 他們的軍隊輾轉移動,一旦遇敵,即以車輛圍成圓陣,將妻子和家畜置於中央,勇敢的奮戰,初期遷移的狀況似乎就是如此的情景。
  • 中國最獨特「混血村」,村民金髮碧眼,說中國話,自稱是中國人
    現在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基本上都能看到一些膚色不同的老外們,他們可能是來自歐美的白人,可能是來自西亞地區的棕色人種,也會存在那些來自非洲的黑人。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國相對來說對他們較為包容,但是我國並不承認雙國籍的存在,同時也不是一個移民國家。
  • 中國最漂亮的「混血村」:遍地金髮碧眼美女,你們想去旅遊嗎?
    現在旅遊業發展的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到旅遊的熱潮中去,而旅遊也成為大眾娛樂解壓項目。當然,外出旅遊不僅欣賞美景,人們更多的也在欣賞當地的美女,畢竟好看的事物我們總是會目不轉睛地看。為此,很多人都會出國看看國外膚白貌美的美女,不過你們知道嗎?雖然我們很羨慕國外的美女都是金髮碧眼,擁有著深邃的眼睛,實際上我們國家也有這樣的美女。
  • 埃及末代傳奇公主,金髮碧眼比費雯麗都美,享年91歲福壽雙全
    埃及末代傳奇公主,金髮碧眼比費雯麗都美,享年91歲福壽雙全伊朗在古代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波斯」,最早的歷史能夠追溯到公元前二十八世紀。
  • 喜歡染金髮的亞洲名人女明星
    許多女性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會變成金髮,不管是為了讓自己的金髮更鮮豔亮麗,還是為了改變它,看看換個發色會是什麼樣子。但有趣的是,亞洲名人經常保持他們天然的發色。對他們來說,擁有一頭金髮並不常見,所以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這絕對是令人驚訝的。我們認為染髮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本文有一些染著金髮的亞洲明星,她們看起來絕對漂亮。1.
  • 外國人體驗漢服,金髮碧眼像精靈,黑人莫名喜感
    漢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之一,很多人卻對其感到熟悉而又陌生。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明朝滅亡,漢服是始終傳遞的,是人們的日常服飾。不過在明朝結束之後,就很少再有人穿漢服了,對於漢服的構成知之甚少。不過如今又流行一股漢服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這種傳統的古風服飾。尤其是女孩子,更是非常喜歡。
  • 萊昂諾爾公主出落得越發標緻,儼然是一位金髮碧眼的氣質小美人
    萊昂諾爾公主出落得越發標緻,儼然是一位金髮碧眼的氣質小美人萊昂諾爾,阿斯圖裡亞斯女親王,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和西班牙王后萊蒂齊亞·奧爾蒂斯·羅卡索拉諾的長女,西班牙王儲。萊昂諾爾公主出落得越發標緻了,儼然是一位金髮碧眼的氣質小美人,而且小小年紀就氣場十足,絲毫不遜色於媽媽萊蒂齊亞,穿搭時尚,顏值在線,無論是甜美的模樣,還是一臉「王之蔑視」,都是那麼的漂亮大方。2018年1月30日,在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50歲生日之際,萊昂諾爾公主被授予金羊毛騎士團勳章,這也象徵著萊昂諾爾公主是西班牙「未來女王」的地位。
  • 亞洲人不配談戀愛?到底誰比誰高貴了!!
    正如亞裔脫口秀小哥Joe Vu說的那樣:亞洲人談戀愛真的難!他早就知道國外的很多女生,都不喜歡跟亞洲男生談戀愛,於是在上一段戀情中,直到第三次約會才跟人家說了自己是亞洲人。雖然看起來,他在視頻裡說的話很誇張,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事兒可真的不少。
  • 為什麼大家都說歐洲人的眼睛比亞洲人的眼睛好看?
    亞洲人種或多或少都存在一點內眥贅皮,僅僅輕重輕度不同。當眼角赤色安排被遮蓋住,眼睛會顯得小而無神,因而許多尋求歐式大雙眼皮、混血風的MM在做雙眼皮的一起也會做內眥整形。典型的亞洲眼常見為單眼皮,眼球展露少,眼球色彩多見為黑棕色,眼周脂肪充盈,眼距較寬,部分帶有內眥贅皮。歐洲眼雙眼皮寬度大,眼球展露多,眼球色彩多見為藍色或淺棕色,眼窩深邃,眉弓高且傑出,賦有立體感。
  • 有一種遺傳叫西班牙國王的大女兒,金髮碧眼大長腿日後註定不平凡
    01-15 07:10:02 來源: 鑑史司 舉報   有一種遺傳叫西班牙國王的大女兒,金髮碧眼大長腿日後註定不平凡
  • 中國「剛硬」混血村:當地美女金髮碧眼,遭質疑直說自己是中國人
    近年來,出國旅遊對我們來說不再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異國美女和帥哥對我們總是有不同的吸引力,金髮碧眼是我們外國人的想像,大家都認為要想看到這樣的外國人,就必須出國,其實不然,很多朋友不知道中國有一個村莊,在那裡你可以看到到處都是金髮碧眼的女人,這個村莊位於中國的東北部,相信我,一提起來,去過的朋友馬上就會想到是哪個村。
  • 俄羅斯人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看看俄羅斯人自己怎麼說
    事實上,這種「俄羅斯人的心態」是歐洲和亞洲之間分裂的結果。歐洲和亞洲有著兩種文化,而他們都影響了俄羅斯。回到俄羅斯人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的話題。主要有著兩種觀點。請從腦海中拋棄那黑髮,白皮膚,藍眼睛的俄羅斯人的照片。俄羅斯人的文化非常多元。俄羅斯人,主要是亞洲俄羅斯人,有很多來自中東國家的人。許多俄羅斯人來自中東,他們的移民對我們的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