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郊有情
在生活中,不乏有因一點小事的計較導致身心俱疲的人,還有為人大度,懂得包容,生活的很幸福的人。
前者,屬於活得很累的那一種,而後者,才是生活中的智者。
曾看到過一個詞叫:「認真你就輸了。」其實也有些道理,在我看來,生活就必須要稀裡糊塗地過,倘若事事認真,你不累誰累呢?
生活並不需要你明察秋毫的敏銳,要的是一種適度的糊塗,這種糊塗,就是心知肚明卻不說破的一種包容,也是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一種寬廣,是看淡世事而不計較的一種境界。如此這般,人生才能淡定從容,輕鬆舒心。
人生之中,有很多事情不知道要比知道好,不精明要比精明好。凡事不可太過刨根問底,因為最後煩惱的只是自己。
為人處世,也要讓自己養成一個寬容大度的心胸,對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要看、不去聽,活得糊塗的人,其實才是最清醒的人,人生中的很多快樂與幸福都藏在糊塗之中。
01與其計較,不如糊塗。
真正快樂的人生,就是一半清醒,一半糊塗。人生在世,忙忙碌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勞苦奔波,每天都遭遇著形形色色的人,也都在經歷著變幻無常的事。
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假如一個人過於執著與計較,恐怕很難輕鬆快樂,唯有把心胸放寬,大事化小,小事不計較,煩惱才會自然沒那麼多了,也許,只有「糊塗」的人生,才是生活的真滋味。
做人,如果太精明了,別人會感覺和你不好相處,怕你算計他,因此在心中就會對你產生一種抗拒感。再者說,人一旦很精明,必定會是個非常愛算計的人,倘若朋友之間,你也要算這算那,以後你還有好人緣嗎?
人這一生是,可以謹慎一些,畢竟世事難料,各方面多注意一下,也沒什麼不好,但不可過於精明了,你自認為很有心計,可在別人那裡,只是不喜歡與你計較罷了。
你總是在計較著自己不能吃苦,要多佔些便宜,以為人生就能多出一些附贈的價值,可這些所謂的價值一文不值。老話說得好,吃虧是福,不與他人有過多的計較,懂得忍讓,你可能會感到失去了一點什麼,但你怎麼不想想,你同時得到的是別人認可你的心。
所以說,做人糊塗一些、謙虛一點,這本沒有什麼不好,對自己是百利而無一害,既能得到別人對你的認同,也能讓自己生活得輕鬆快樂,不得罪人,簡單安穩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在以後的生活裡,試著讓自己改掉愛計較的壞習慣。為人謙讓、大度、糊塗一些,這一生必然精彩。
02與其強求,不如知足。
老子曰: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其大意是: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道滿足的了;而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說,知道滿足的人,永遠是覺得快樂的。
知足是人的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智慧。
知足常樂,每個人都懂得的道理,卻又都是嘴上說說,從來不去試著做。而面對誘惑時,有的人就變得貪慾太強,總是得到一切,這種不知足、太貪心的狀態,必將使你抑鬱沉悶,不知人生快樂何在。
人一旦有了貪念,就不由自主地想盡一切辦法去得到,可任何目標的達成都不會帶來滿足感,這是一種永無止境的煩惱。
就像喜歡打牌的人一樣,今天贏了很多錢,明天還想來玩,可是你並不能保證還能贏,如果輸了,後天又想再玩一次,如從反覆,輸輸贏贏,意義何在。而這都是欲望的一種驅使。
人活得是一份心態,心中有份惦念,是一種充實;心中有份堅持,就是一種富足。
人生本就很不容易了,生命也本來不是很長,何必用一些無謂的煩惱,來作踐自己,傷害歲月呢。
凡事當有度,做人應知足。諾貝爾有句話說:「追求幸福是人的理想,享受幸福是人類的權利。」在我看來,人可以追求你想要的一切,但追求的同時,控制好自己的內心,不要走偏了,如果被不正確的慾念所牽制,何來幸福呢。
03與其爭吵,不如靜心。
生活中的人們,每次因別人拂了自己的意,就憤怒牢騷,爭吵不休。而最後,又只是遷怒無益,傷了別人,煩了自己。
人生就是這樣,生活中總會有人看不慣你,但同時,也有你看不慣別人的時候,無論怎樣,都不要去評說別人,做好自己就行。
人生在世,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誤會,這些都在所難免,如果你做不到心平氣和,那生活將如同痛苦的深淵,毫無樂趣可言。
為人處世中,別人對我們怎樣,那是他人的態度,不必為此生氣,忠於本心,做好自己就好。但我們不能去損毀他人,可能有的人會說,這不太公平,告訴你,這根本就不是公不公平的事。
在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人,本是兩個陌生人第一次見,可別人就是看不慣你,不喜歡你,能怎樣?難道去與之爭論嗎?再說這也不值得。
我們都要做到心胸大度一些,敬而遠之就好,一樣可以不去理會他。人要想不被外物所困所擾,不被塵世束縛,活出自由自在的自己,就要保持平和、淡定的態度,唯有讓自己心平氣和,才會得到一份身心的愉悅。
在以後的人生之中,不要活得那麼小肚雞腸了,糊塗著過日子,帶著滿足的心做事情,擁有一顆平靜寬容的心與人交往,如此狀態,豈不快哉。
有些人會說,我做不到,也不想去做,沒有用。你要記住,任何事情你不去做,只是在嘴巴上先否定了自己,那你以後做其他的事情時,怎麼辦呢?你不試著讓自己跨出這一步,怎麼知道行與不行呢?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人怎麼才能成長與精進呢?不是嘴上說說忽然就能長大,都是通過自己去一點一點,踏踏實實地做事情、以及努力學習,在生活中歷練,慢慢沉澱,才成熟起來與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