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做到「三點」,相信你會創造出精彩的人生

2021-01-07 西郊有情

文 / 西郊有情

在生活中,不乏有因一點小事的計較導致身心俱疲的人,還有為人大度,懂得包容,生活的很幸福的人。

前者,屬於活得很累的那一種,而後者,才是生活中的智者。

曾看到過一個詞叫:「認真你就輸了。」其實也有些道理,在我看來,生活就必須要稀裡糊塗地過,倘若事事認真,你不累誰累呢?

生活並不需要你明察秋毫的敏銳,要的是一種適度的糊塗,這種糊塗,就是心知肚明卻不說破的一種包容,也是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一種寬廣,是看淡世事而不計較的一種境界。如此這般,人生才能淡定從容,輕鬆舒心。

人生之中,有很多事情不知道要比知道好,不精明要比精明好。凡事不可太過刨根問底,因為最後煩惱的只是自己。

為人處世,也要讓自己養成一個寬容大度的心胸,對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要看、不去聽,活得糊塗的人,其實才是最清醒的人,人生中的很多快樂與幸福都藏在糊塗之中。

01與其計較,不如糊塗。

真正快樂的人生,就是一半清醒,一半糊塗。人生在世,忙忙碌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勞苦奔波,每天都遭遇著形形色色的人,也都在經歷著變幻無常的事。

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假如一個人過於執著與計較,恐怕很難輕鬆快樂,唯有把心胸放寬,大事化小,小事不計較,煩惱才會自然沒那麼多了,也許,只有「糊塗」的人生,才是生活的真滋味。

做人,如果太精明了,別人會感覺和你不好相處,怕你算計他,因此在心中就會對你產生一種抗拒感。再者說,人一旦很精明,必定會是個非常愛算計的人,倘若朋友之間,你也要算這算那,以後你還有好人緣嗎?

人這一生是,可以謹慎一些,畢竟世事難料,各方面多注意一下,也沒什麼不好,但不可過於精明了,你自認為很有心計,可在別人那裡,只是不喜歡與你計較罷了。

你總是在計較著自己不能吃苦,要多佔些便宜,以為人生就能多出一些附贈的價值,可這些所謂的價值一文不值。老話說得好,吃虧是福,不與他人有過多的計較,懂得忍讓,你可能會感到失去了一點什麼,但你怎麼不想想,你同時得到的是別人認可你的心。

所以說,做人糊塗一些、謙虛一點,這本沒有什麼不好,對自己是百利而無一害,既能得到別人對你的認同,也能讓自己生活得輕鬆快樂,不得罪人,簡單安穩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在以後的生活裡,試著讓自己改掉愛計較的壞習慣。為人謙讓、大度、糊塗一些,這一生必然精彩。

02與其強求,不如知足。

老子曰: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其大意是: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道滿足的了;而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說,知道滿足的人,永遠是覺得快樂的。

知足是人的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智慧。

知足常樂,每個人都懂得的道理,卻又都是嘴上說說,從來不去試著做。而面對誘惑時,有的人就變得貪慾太強,總是得到一切,這種不知足、太貪心的狀態,必將使你抑鬱沉悶,不知人生快樂何在。

人一旦有了貪念,就不由自主地想盡一切辦法去得到,可任何目標的達成都不會帶來滿足感,這是一種永無止境的煩惱。

就像喜歡打牌的人一樣,今天贏了很多錢,明天還想來玩,可是你並不能保證還能贏,如果輸了,後天又想再玩一次,如從反覆,輸輸贏贏,意義何在。而這都是欲望的一種驅使。

人活得是一份心態,心中有份惦念,是一種充實;心中有份堅持,就是一種富足。

人生本就很不容易了,生命也本來不是很長,何必用一些無謂的煩惱,來作踐自己,傷害歲月呢。

凡事當有度,做人應知足。諾貝爾有句話說:「追求幸福是人的理想,享受幸福是人類的權利。」在我看來,人可以追求你想要的一切,但追求的同時,控制好自己的內心,不要走偏了,如果被不正確的慾念所牽制,何來幸福呢。

03與其爭吵,不如靜心。

生活中的人們,每次因別人拂了自己的意,就憤怒牢騷,爭吵不休。而最後,又只是遷怒無益,傷了別人,煩了自己。

人生就是這樣,生活中總會有人看不慣你,但同時,也有你看不慣別人的時候,無論怎樣,都不要去評說別人,做好自己就行。

人生在世,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誤會,這些都在所難免,如果你做不到心平氣和,那生活將如同痛苦的深淵,毫無樂趣可言。

為人處世中,別人對我們怎樣,那是他人的態度,不必為此生氣,忠於本心,做好自己就好。但我們不能去損毀他人,可能有的人會說,這不太公平,告訴你,這根本就不是公不公平的事。

在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人,本是兩個陌生人第一次見,可別人就是看不慣你,不喜歡你,能怎樣?難道去與之爭論嗎?再說這也不值得。

我們都要做到心胸大度一些,敬而遠之就好,一樣可以不去理會他。人要想不被外物所困所擾,不被塵世束縛,活出自由自在的自己,就要保持平和、淡定的態度,唯有讓自己心平氣和,才會得到一份身心的愉悅。

在以後的人生之中,不要活得那麼小肚雞腸了,糊塗著過日子,帶著滿足的心做事情,擁有一顆平靜寬容的心與人交往,如此狀態,豈不快哉。

有些人會說,我做不到,也不想去做,沒有用。你要記住,任何事情你不去做,只是在嘴巴上先否定了自己,那你以後做其他的事情時,怎麼辦呢?你不試著讓自己跨出這一步,怎麼知道行與不行呢?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人怎麼才能成長與精進呢?不是嘴上說說忽然就能長大,都是通過自己去一點一點,踏踏實實地做事情、以及努力學習,在生活中歷練,慢慢沉澱,才成熟起來與變好的。

相關焦點

  • 越是有智慧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為人處世高人一等!
    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如靠自己,越是有智慧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點,為人處世高人一等:1、認清自己。能取得成功的人,未必真正成熟,然而思想成熟的人,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不管處在人生的什麼階段,都要擁有看透現實本質的能力,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這樣才能更好的立身處世。
  • 老實人不懂怎麼為人處世,4句處世良言,讓你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鬼谷子留下4句處世良言,讓你左右逢源,無往不利!與人交往是也是一樣,更應當主動,你的主動會讓對方很舒服,有一種被在乎的感覺,有益於你接下來的事情和關係的升溫。4,知之始己,而後知人為人處事所有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幾斤幾兩,唯有了解了自己才可以更加好地了解他人。
  • 鬼谷子處世之道:在這三方面小氣的人,對人生負責,格局也更大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的性格溫柔,和他們相處你會感到如沐春風般舒暢;他們有的性格火爆,和他們相處你會感到煩躁壓抑充滿鬱悶之情。所以我們生活在世界上,總要學會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不僅要學會識人辨人,避免生活中遇到的小人。
  • 一個人越有出息,在為人處世中,都懂得說這三句話
    我們人人都嚮往成功的人生,現實生活中,那些有所成就的成功者也常常在其他領域也是「集大成者」,一個人要想成功,單單靠著出色的能力是絕對不夠的,它需要的是你擁有在為人處世中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觀點。有的時候,這些的重要性甚至高於自身能力,為人處世處處顯現的是一個人的智慧,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和場景裡,一個人越有出息,在為人處世中,就懂得說一下這三句話。一.「堅持下去,我們能行」再成功的人,再仕途風順的人的人生都不可能處處是坦途,因為人生在世,遇到困難時在所難免的,困難也是生活對自己的一個反向獎勵,也是對你能力的一個檢驗。
  • 為人處世的5大忌諱,看看你犯過嗎?
    一、濫用善良  善良,確實是美德,是令人尊敬的,但不能濫用,還需要有一定的智慧。現在社會上的很多騙子,就是利用人們的善心行騙,你幫了他,他非但不會感恩,還會笑話你傻,他非但不會改邪歸正,還會變本加厲,你的善良,其實就等於助紂為虐。俗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沒有智慧的善良,對人對己非但無益,還會有害。
  • 為人處世,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往往會遇到三件「好事」
    具體而言,為人處世,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往往會遇到以下三件「好事」。第一件「好事」: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能助你贏得先機。某著名連鎖酒店在一所旅遊學校舉行了一次大型招聘活動,一名來自湖南的女孩有幸成功應聘,進入該酒店從事管理工作。
  • 鬼谷子表示:學會以下三點,你的運氣會越來越好
    心軟是沒有太大的福報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心軟變成自己身上的致命點。鬼谷子就表示,做人要不卑不亢,不要輕易向別人低頭。為人處世,要知道分寸和底線在哪裡,這樣才能夠看清楚自己目前的處境。最後會讓自己陷入被動,通常此時你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若你是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很容易心軟的人,通常會由於不會拒絕而陷入苦惱中,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多讀讀鬼谷子的這三點智慧。相信你在記住這三點後,你的生活就會豁然開朗。
  • 曾國藩人生智慧:牢記兩條處世心法,助你少走彎路,左右逢源
    你吃過虧嗎?老話說「吃虧是福」,當真是這樣嗎?人在年輕的時候難免會吃點虧,也就是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經驗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攢得來。經歷的多了,才知道怎樣更好地走下一步。人活著就不得不和各型各色的人打交道,為人處世的能力也就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優勢,和人打交道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又很簡單。難和易不是由別人決定,而是在於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應對,曾國藩人生智慧:牢記兩條處世心法,助你少走彎路,左右逢源。
  • 黃渤:只要你堅持做到這4點,你的人生遲早會不同凡響
    4點,你的人生遲早會不同凡響,與眾不同。,你會有那種特慌的感覺,無助的感覺,迷茫的感覺,心酸的感覺,無望的感覺,那種感覺會讓你經常想找個沒有人的地方痛哭一場,但第二天,你還是要像日常一樣,駐唱,跑場子,找活,難啊,可熬過去了,就是晴天。」
  • 曾國藩為人處世的五字箴言,馬雲以這個字為首,能做到前三鮮少
    曾國藩為人處世的五字箴言,馬雲以這個字為首,能做到前三鮮少。曾國藩為人處世的五字箴言:誠、敬、靜、謹、恆。誠代表著誠實。其中馬雲以為這個是重中之重。一個愛人的人,終究也會受人愛戴。靜表示一個人的內心狀態。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靜,並且是不管處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夠心如止水,不為誘惑,不受欲望控制,這樣的人能夠沉得住氣做事情。靜能夠讓一個人更投入到工作中,工作紕漏更少,更懂得內心所需,鬧著靈動,靜者智慧。
  • 為人處世,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具備四種「心計」,懂得趨利避害!
    具體而言,為人處世,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具備以下四種「心計」,懂得趨利避害;具備這四種「心計」,福報不請自來,人生會越來越順。「心計」一、少一些執著,多一些放下在做事時,執著或許算是一個優點,但為人處世,執著卻容易蒙蔽你的雙眼,讓你無法看到更長遠的未來。
  • 此人是《水滸傳》中最忘恩負義的小人,為人處世切記這三點!
    盧俊義出身富豪,但卻廣結善緣,從不與人交惡,卻萬萬沒想到,坑害自己的,竟然是被他如此信任的管家,究其原因,無非是盧俊義不知曉「人熟不堪親」的道理,為人處世,切記以下三點。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水滸傳》中盧俊義被逼上梁山,大多數人以為原因很簡單,就是盧俊義遭到了管家李固的陷害,而被官府流放蠻荒,他心有不甘,所以反上梁山,但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為人處世,掌握這三點很重要
    透過這部劇,有人看到了原生家庭裡缺愛的自己,有人看到了曾經令人窒息的母愛,有人看到了不同教育方式的對比,而我看到的,則是為人處世中必須知道的幾點哲理。張東升聽到這些話,展現了非常微妙的表情處理,他有憤怒,有不甘,但都隱藏了,表現出的是微笑。
  • 真正有福報的人,從不做這三件「事」,人生有度,處世有譜!
    古人創造的經典《易經》,可以說包羅萬象,氣象萬千。《易經》,是「群經之首,教之書」。曾被世人稱為「天書」。後來隨著時代的演進,《易經》成為人生智慧乃至修身養性的哲學書。《易經》中透露真正有福報的人,從不做這三件「事」,人生有度,處世有譜!
  • 真正高情商的女人,做事要「硬」,說話要「軟」,能夠做到這三點
    而所謂的高情商則是能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做人含蓄不張揚,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但是又會保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懂得感恩之心,具有共情心理,懂得換位思考,好好說話,說好話,因為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會做事的人,但是缺會講話的人,學會說話,是為人處世的根本。而擁有高情商的女人,都懂得「做事要硬,說話要軟」。其實人都是一樣,都喜歡聽讓自己舒服的話。
  • 鬼谷子:為人處世,儘量少說這三種話,容易招惹禍患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亂吃東西的話可能會導致拉肚子等等,吃點藥可能就會好;但是如果你平時不注意自己的情緒,想到什麼東西就說出來的話,就會在不同的情緒中,說出不同的話,很有可能並不是自己本來想要表達的東西。
  • 《道德經》: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知」!
    從《道德經》的根本來看,老子想要人們做到的,就是無為。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其中,老子最看重水的品質,認為天底下沒有任何東西,能代替水。因為水「利萬物而不爭」,由此,得出了「上善若水」的結論。
  • 猶太人的處世智慧:做到這兩點,你的後半生會越來越順,值得一看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和別人發生過摩擦,但是我們不能做到完全杜絕向他人請教求幫助,但是怎樣才會有效率,不讓別人反感呢?小編就找到了兩條猶太人的處世智慧,這兩條行為法則,讓沒有自己國家的猶太人,在世界上可以融入別的國家和人群中,被世人成為「世界第一商人」。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兩條「天規」,多數人不在意
    現在這個社會最離不開與人打交道,這個時候你就要求你懂得人情冷暖,讓你不得不接受社會的現實,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學會怎樣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被世俗所渲染,對此王陽明早已言明,王陽明曾說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兩條天規
  • 鬼谷子:為人處世,這三種話儘量少說,容易招惹禍患
    這就是鬼谷子的智慧:為人處世,這三種話儘量少說,容易招惹禍患。一、喜時之言——容易失態很多時候,人生中發生了喜事,未必完全就是好事情。喜事中最容易隱藏禍患,如果稍不留神,在某些細節中出現了疏忽,就很可能導致事情功虧一簣。就比如範進中舉,本是好事,範進卻樂極而亡,讓喜事變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