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追電影《忌日快樂2》,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第一部太過驚豔。一部投資不過5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最終僅僅在北美就獲得了超過1億美元的票房,沒有「兩把刷子」肯定是不行的。
可是看過《忌日快樂2》之後,大家就會懷疑自己看了一部假的恐怖片,因為這部片子一點都不恐怖,甚至女主角每一次自殺的情節還頗為搞笑。雖說從品質上來說這部影片不能定義為「爛片」,但是一部恐怖片卻與恐怖無關,多少還是略顯尷尬的。
《忌日快樂2》延續了第一部的構思,依然講女主角的「生死循環」,每天女主角都在被人殺死,而死後卻又重新從床上醒來。與第一部女主角在「死去」和「醒來」的循環中尋找幕後殺手不同,第二部加入了科幻的因素,說女主角的「生死循環」與量子反應器有關,於是男女主角和幾個科學怪咖為了解除「生死循環」的魔咒,開始進行一系列的試驗和探索,並且還不斷地與校長鬥智鬥勇。
在這個過程中,女主角發現自己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如果選擇解除「生死循環」的魔咒,也就需要在摯愛的母親和心愛的男友之間做出選擇,於是她開始出現遲疑,最終又在母親的寬慰下做出了選擇。
到了這裡觀眾可能就會發現,這部電影有親情、有愛情,甚至有「廉價」的科幻元素,但是卻唯獨是恐怖感不足,片中讓人覺得恐怖的,也就剩下小丑面具了。一部所謂的恐怖電影,到頭來恐怖卻成為了點綴,即便影片還有一點看頭,但是也還是難言成功。
好萊塢優質電影有拍續集的慣例,畢竟已經深入人心的IP,能夠更輕鬆地賺取利潤,譬如最近正在熱映的《復仇者聯盟4》,譬如已經拍到第八部的《速度與激情》,譬如長盛不衰的《007》系列,都是成功的典範。
可是就《忌日快樂》這部電影而言,出現在觀眾眼前的續集顯然是難言成功的,更不會刺激觀眾有觀看下一部的欲望,所以估計這部電影也就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