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的一位媽媽真的要哭暈在廁所了。
由於疫情肆虐,所有的英國家庭都在囤衛生紙,這位媽媽好不容易在超市搶到了18卷衛生紙。可是,沒想到,一不留神,就被幾個孩子直接泡在了浴缸裡。
浴缸裡,除了被泡得稀爛的衛生紙之外,還有五顏六色的玩具。真正是令人窒息的一幕啊!估計,那一刻,媽媽的內心是生無可戀的。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孩子堪稱滅霸,有孩子的人才能體會」、「要不拿出來晾晾」……
作為過來人,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能「靜一靜」,因為哪怕孩子只安靜30秒,也會驚現讓你欲哭無淚的場面。
比如:兒砸,你是廁所小精靈嗎?連馬桶蓋都不放過。
寶貝,誰告訴你可以這樣做的,這不是糖果,請矜持一點。
麻麻,我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我可以去「貼膜」了。
看我、看我,我一定可以成為今年最棒的維密天使。
麵粉終於找到了它新的使命,現在,就是它的高光時刻。
愛爸爸,不光要大聲說出來,我還要讓全世界都知道!
還有一些,特別鍾情於媽媽各種護膚品、化妝品的寶寶們。你們玩的不是口紅和眼影,是人民幣啊~
不管你願不願意,這就是娃兒的作妖日常。痛得無法呼吸,這就是養娃的代價。
任何東西到了孩子手上,都能玩上半天,唯獨玩具。
好友說,她特意給孩子買的益智玩具,孩子搗鼓一會兒就不願意玩了,反倒是對日用品、廚房用品、護膚品情有獨鍾。
比如這樣:
再比如這樣:
還有這樣:
孩子的好奇心和精力,永遠出乎你的意料。
「最怕孩子突然安靜,那意味著什麼東西又要遭殃了」;「孩子說要去洗襪子,不一會兒他跑過來說有好多泡泡,一整瓶洗衣都倒進去了,我的心都在顫抖」……
每次都在內心強壓怒火,告訴自己是「親生的、親生的」,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實在是無法當好父母。
美國兒童認知心理學家文迪·奧斯託洛夫曾說:好奇心是每一個孩子先天具備的,遺憾的是常常在後天遭遇扼殺。
雖然,許多父母一再抱怨孩子太皮太熊,但這真的是孩子摸索這個世界的重要方式。
對一件事情好奇,他們就會忍不住想要捏一捏、拍一拍、或者乾脆往自己臉上招呼。這都是孩子特有的探索方式。
孩子的想像力和探索欲,一旦錯過,就很難再培養了。
所以,如果孩子現在喜歡鑽研,是件好事。
把相對安全的東西給他們玩就好了,不要讓他們的好奇心和熱情,在父母的打壓和吼叫中消失殆盡噢。
菈媽:自由撰稿人,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