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宮頸癌,相信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曾聽說過,但對它的了解,相信還是不多。隨著今年我國首個宮頸癌疫苗獲批正式上市,很多人才開始注意宮頸癌這種疾病,但在此之前,有許多名人,也因為這種疾病而被奪走了生命,比如大家熟知的金馬獎影后梅豔芳、國家一級演員李媛媛等。
說到這,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吃驚,原來宮頸癌就讓是如此可怕的一種疾病。根據中國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癌症統計數據》顯示,宮頸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病人數第6位,每年發病約11.1萬人次,我國近年來子宮頸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但幸運的是,宮頸癌也是第一個明確找到病因的惡性實體腫瘤。
3個早期症狀先了解,並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1、陰道出血
這是宮頸癌早期的症狀之一,常表現為在性生活或排便、非經期時,出現陰道出血的症狀。出血量根據病灶大小、侵及間質內血管情況而不同,若侵蝕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
2、月經異常
患者可能會出現生理期的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等情況,而老年患者一般會表現為為絕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
3、排液異常
一般情況下,陰道的分泌物為透明乳白色狀,若出現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泔狀、有腥臭味的陰道排液,要引起重視,需要與普通的白帶要區分開來。
「宮頸癌可以通過每年定期的宮頸細胞學檢查及HPV篩查早期被發現。早期的宮頸癌並沒有比較特異的臨床變現,很多患者甚至完全沒有異常變現,可能僅表現為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等到比較明顯的症狀,比如說大量的陰道流血、婦檢的時候看到宮頸的腫塊,往往已經是中期甚至晚期的宮頸癌。因此提倡一定要每年定期做宮頸癌的篩查,需要通過早期篩查來發現。」
——馬穎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預防宮頸癌,趕緊了解一下「三級預防策略」
一級預防:開展健康教育和接種預防性HPV疫苗,健康教育具體目標包括提高大眾對疾病的認知、正確認識預防HPV疫苗接種、子宮頸癌定期篩查的重要性、癌前病變治療的目的以及提高醫護人員子宮頸癌防控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等。隨著HPV預防性疫苗的問世,子宮頸癌的綜合防控策略已經逐漸從對適齡婦女定期篩查的二級預防,提高至對女性進行HPV疫苗接種的一級預防。
二級預防:對所有適齡婦女定期開展子宮頸癌的篩查;對確定為子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及早進行治療;對於已經接受HPV疫苗的女性,如果已經到了篩查年齡,仍然需要定期進行篩查。
鑑於我國目前子宮頸癌發病年齡特點,推薦篩查起始年齡在25~30歲。65歲及以上女性若過去10年內每3年1次連續3次細胞學檢查無異常或每5年1次連續2次HPV檢測陰性,則不需要繼續篩查。
三級預防:根據臨床分期開始適宜的手術、放療、化療及姑息療法。
3個壞習慣,或會「拖垮」子宮
1、過早、過多性生活
當性生活過度放縱,未成年就開始性生活、多個性伴侶或女方伴侶種有患陰莖癌、前列腺癌等,都可能會增加宮頸癌的發生率。除此之外,性生活過程中,若不講究衛生,會導致許多的細菌進入到子宮腔內,導致子宮內膜感染等,嚴重情況下還可能會導致不孕、宮頸癌等婦科問題,
2、多產或反覆人工流產
據調查結果顯示,宮頸癌的發生率會隨著產次增加而遞增,並且反覆的進行人工流產會導致子宮內膜變薄,對子宮的傷害極大,增加宮頸癌的機率。
3、吸菸
尼古丁攝入會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從而影響到對HPV感染的清除功能,這時子宮頸癌特別是鱗癌的風險會隨著增加。
【參考文獻】
[1] 謝幸、苟文麗主編,婦產科學(第八版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 王臨虹,趙更力,中國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