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在擔任MitoQ CEO後,有著毛利人血統的紐西蘭人馬哈拉·英格利斯(Mahara Inglis,下稱:英格利斯)頻將目光望向大洋彼岸的中國。
「中國蘊含巨大市場潛力!」英格利斯興奮地說著,褐色的眼睛裡充滿了好奇,「它吸引著全球的好產品來一試身手,未來更不可限量。但在進入中國時,你不能簡單地用固有的慣性思維來理解它,這會造成很多誤會,而我恰是在跨文化背景中長大的,這點,我非常清楚。」
今年初,英格利斯履新健康科技新秀企業MitoQ CEO,後者於2012年在紐西蘭成立,致力於細胞健康,其產品線圍繞MitoQ分子進行開發布局,系列研究證實,該分子在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極具潛力。
在完成了產品「從0到1」的開發後,如何將其影響力從1擴充到100,並進行全球化布局,成了英格利斯最重要的工作。而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有望於2030年超過16萬億元的中國,無疑是最具誘惑力的一塊版圖。
自西向東、逐浪而來,英格利斯與他的神奇分子MitoQ正在中國開啟一場弄潮之旅。
深耕中國市場
2016年,MitoQ決定試水中國市場,2019年首家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2019年內,「看到了非常強勁的增長」;從客戶評價來看,「獲得了積極的客戶評價」。
這樣的成績,讓英格利斯更堅定了中國的戰略布局,他直言「希望在中國發展直接的銷售渠道。」
怎麼做?
第一步是了解中國消費者。
「我對中國有著無限好奇。告訴你吧,我的真實頭銜是『首席好奇心官』,我一直在努力學習更多。」英格利斯表示。
英格利斯直言,他來過中國,並很喜歡中國。「每次來中國,我總能發現新鮮有趣又好玩的東西!中國科技的迭代更新速度,實在太讓人驚豔了!一切都讓我深信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另一個中心。」通過閱讀、觀察和學習,中國消費者的立體畫像逐漸在英格利斯地腦海中浮現——
數字經濟由中國領潮並推向全球,所誕生的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字節跳動讓他深感「不可思議」;而隨著數字經濟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雖對消費升級樂此不疲,卻又在花錢時態度審慎。
「中國的消費者非常理智,他們知道怎麼把錢花在刀刃上。」英格利斯總結稱,所以要帶領品牌在中國市場紮下根,必須在營銷中脫穎而出。
英格利斯想到的是:讓中國團隊來拓展市場。「我將更深入地從中國消費者的角度了解中國市場,並嘗試與本土經銷商合作,如有必要,在合適的時候,後者可以成為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
第二步則是去找到合適的渠道。
KOL,直播,紅利等中國特色明顯的消費渠道已成了英格利斯口中的「常用詞彙」,在他的布局中兩條路徑已然清晰:一條是D2C模式,主要藉助天貓平臺,通過用戶的消費評價樹立口碑;一條是B2B2C模式,主要藉助第三方微商或代購等渠道拓展市場觸及面。
「當然,社交媒體也會是我們非常重要的抓手。」英格利斯自信滿滿,「讓我們拭目以待,不久我們就會有一系列服務於中國消費者需求、符合中國消費者健康消費習慣的定製產品上新。」
英格利斯的底氣
但在中國,健康消費又是一個全新、未開發完全的市場。一方面,行業大中小品牌林立,部分品牌的價格戰導致行業競爭激烈;另一方面,消費者在「目不暇接」的同時缺少產品選擇判斷力。
對於新晉品牌來說,在知名度、美譽度尚未建立之前,要贏得市場肯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時,距離英格利斯履新MitoQ 才不過八個月之久。壓力,一直都在。
「我喜歡去挑戰、去團結,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開創有意義的事業。」英格利斯稱,他曾先後在麥肯錫公司任職諮詢顧問、領導恆天然全球益生菌業務等,之所以選擇MitoQ作為職業生涯的新起點,是因為他本人對MitoQ高度認可,並對其未來的發展「期望頗深」。
「我每天早上都會服用MitoQ,這也是一種對健康的投資。」英格利斯直言。
MitoQ的故事始於90年代,彼時,在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實驗室中,線粒體所蘊藏的奧秘是科學家們急於破解的謎題。紐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羅賓·史密斯(Robin Smith)與英國劍橋大學線粒體專家邁克·墨菲(Mike Murphy)教授在研究中發現了線粒體抗氧化劑MitoQ。
MitoQ分子是全球首款靶向線粒體的抗氧化劑,用縮小體積外加附載正電荷的方式,穿透線粒體雙層膜,牢牢附著在線粒體內壁高效對抗自由基,從根源上幫助解決由於細胞線粒體功能受損引發地一系列身體問題。
「線粒體是『身體的發電站』,研究表明,線粒體參與細胞從分化、信息傳遞到凋亡的一系列過程,線粒體還負責將人體吃進身體的食物和氧氣轉化成能量(ATP)供給全身。」英格利斯繼續解讀,也就是說,如果身體的發電站供能正常,那麼細胞和身體器官就有充足的能量。舉個例子,線粒體就像汽車發動機,當發動機運行良好的時候,汽車才能飛馳,而MitoQ分子就是保護汽車發動機的機油。
為了保障產品的科學性,MitoQ在研發端投入了大量資源。截至目前,已有6000萬美元的研究資金投入研發、超400篇獨立非幹涉型科研成果被頂級行業期刊發表,同時,MitoQ也與全球142家頂級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有效的科研背書是MitoQ的基石。」英格利斯說。
「我們堅信,我們的工作和產品能夠幫助改善人們生活質量,幫助每個人在任何年齡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是有意義的事業。」英格利斯再次強調稱。
細胞健康的2.0賦能
當年輕的MitoQ站在中國市場之外,預備扣響大門的時候,GNC、Swisse等老牌巨頭已經佔據跑道,競爭與突圍將是二者之間難逃的宿命。這又該如何應對?
競爭?英格利斯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如果僅狹隘地從產品與產品來看,競爭或許是不可避免的話題,但MitoQ的定位並非如此,我們是賦能者,而非掠奪者。如果我們將那些用於彌補飲食所缺營養的補充劑稱之為1.0產品的話,那麼MitoQ就是2.0級別的。」
可以這樣來理解,30歲開始,細胞線粒體供能下降,人會感覺疲憊睏倦,繼而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不是單純通過膳食改善就能解決的。英格利斯補充道,「日常食物裡的蛋白質、碳水、脂肪、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是身體必須的,但是這些成分都不能替代MitoQ,因為MitoQ是專為直達線粒體而生,它能夠幫助恢復線粒體的供能障礙,解決你的問題。「
「實際上,我們應當感謝那些前輩,他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產品,並且可能是最早在中國消費者中進行相關教育的。根據我們的前期調研,許多90後早在大學時代就開始服用補品了,而且他們對補品的了解也使我印象深刻。」英格利斯進一步解釋稱,這有利於MitoQ更加順利地進入中國市場並被消費者接受。
而今,從美國的實驗室到紐西蘭的工廠再到位於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一條關於MitoQ科研、產業、品牌的全球鏈路正在鋪開。「全線產品的生產都符合GMP生產規範標準,並符合FDA的GRAS標準,嚴控質量安全。」英格利斯說。
英格利斯則坐在紐西蘭的總部內,細算著每一個市場的戰略部署,一個成為細胞能源的先鋒和領袖的英雄夢已經在他心中點燃。
「MitoQ的品牌還很年輕,未來我們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年輕,意味著朝氣蓬勃,意味著無限可能。」英格利斯強調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