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的雪

2021-02-07 九月Sept


1

 

又快到了臘月,北京還是不下雪。人們總說,北京一下雪就回到了北平,這話不假,光是去故宮旁邊的角樓看看,從那一角的白,仿佛就能窺見整個北平茫茫一片的樣子。若此時鑽進羊肉館,和好友二三吃吃酒,涮涮羊肉,蒸汽升起來混雜著麻醬的香氣,模糊了窗外的大雪,那場景可真是一年到頭來最快活的事情。

 

可惜這樣的景象只能想像,一回過神兒來,北京還是北京,還刮著冷冽的北風,乾燥的樣子看不到任何下雪的前兆。我枯坐在窗邊,看著外面的景象,想起上次看到下雪,竟然是在臺北。

 

2

 

臺北下雪,這聽起來是件荒唐的事情。文人們愛寫四季景色,冬春尤甚,但也多是江南的雪、故都的冬,找不到一篇寫臺北的冬、臺北的雪的文章。似乎雪線從不會跨越福建,冬天也只給臺北留下了溼冷、多雨的個性。


三年前我住在羅斯福路時,領略了一整個冬季臺北的雨,連坐計程車都和司機開玩笑,臺北的一月可以下三十二天的雨。就在感嘆淫雨霏霏,連日不開的時候,一場大雪突襲臺北。這可能有些誇張,因為市區裡雪並不大,但卻能實實在在看到雪花飄落下來,別說臺北人,就連我也興奮得出去撒歡拍照,臉書上也都是下雪的視頻,一片熱鬧的場景。

 

記得應該是一月末的一個周末,雪來得突然,突襲了都市人還綿延著的夢鄉。我傳訊息回大陸,告訴早早回大陸的夥伴臺北飄起了雪花,大家都發來詫異的表情,非要我交出視頻方才能夠證明。由於時候尚早,心生念想去陽明山看看真正的大雪,只可惜好友們已經不在北市早早回大陸過年,我稍作準備,便獨自乘捷運到劍潭,搭公車上山。

 

3

 

在北市的半年,陽明山我也去過好幾次,但如此擁堵的場景,還是頭一遭。私家車爭先恐後,生怕這雪什麼時候兀的停了下來,即便從公車上看不清窗外行人的表情,但也能大致想像到那股新鮮與興奮。公車緩慢盤山而上,山中雪景也不斷變化,過了中國文化大學,再往窗外看,已經是銀色的一片了,「銀裝素裹」四個字實在難以形容這場景,只覺得整座陽明山都精神了起來,一掃連日陰雨的抑鬱,山也興奮,樹也歡欣,呼應這些擁簇著上山的人群。

 

相關焦點

  • 圍爐——臺北的除夕之夜
    人潮稀少的臺北捷運站每臨春節,臺北的街頭一如大陸許多城市,人潮稀少,客居此處的遊子們紛紛歸鄉團聚,闔家團圓,度過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臺北大小餐廳門口等候進場的民眾五月雪客家餐廳外同樣排隊獲得過好評的五月雪客家料理至於菜色,就一看廚師的手藝,再看個人的口味了,相比菜色,更重要的是全家團聚時刻,開心除舊歲,歡喜迎新年,祝兩岸人民新年新氣象,克服困難,勝利前行,加油武漢
  • 冬天要到北京看雪,與別處有何不同?
    雪中的長城真的讓我震撼,以前讀毛主席的《沁園春·雪》,詞裡描寫的景色全憑想像,哪兒會有直觀的感受?只有在大雪時身臨其境,看燕山之巔的長城,才能體會到《沁園春·雪》那氣吞山河的氣勢。我喜歡北京的冬天,特別是下雪的冬天。
  • 雨在下 ,雪在燒
    這張《雪在燒》首版CD的價格在二手唱片市場上一直很高,從我10多年前開始收集原版CD,就一直不捨得咬牙買下。當時能買這張的朋友,都要被大家羨慕一番,不過他們後來大多免不了都要節衣縮食一段時間。好友買了以後,我第一時間去圍觀。繼這首《雪在燒》的MV後,專輯封面亦給我帶去了視覺上的衝擊。仔細看「雪在燒」這三個字,真的會帶給人一種燃燒起來的動感。
  • 和「雪」有關的書法名作
    提起來關於「雪」的書法,大家首想想起來的肯定是大名鼎鼎的「三希堂三貼」之首的晉王羲之《快雪時晴貼》。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只是一封4行28字的書札,內容為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不少人認為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僅次於他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
  • 臺北人 大陸客
    一部《臺北人》寫盡了白先勇作為局外人看遍那些被迫到臺灣與家人分離的下層人物,他們的思鄉情和痛苦掙扎交織成了這一部血肉之作,他們是臺北人卻更是大陸客,至死仍朝思暮想遠在大陸的親人,懷戀往日的輝煌與風光,他們是歷史的斷面上遊蕩著的無處安放的靈魂。  白先勇先生愛寫男人卻更偏愛女人,他寫英雄末路寫美人遲暮寫四季冷暖也寫浮華塵世,亂世之中誰人能獨善其身?
  • 臺北6日電影之旅 不可思議的遇見!
    這就是臺北,隨時可能走進電影的場景中,感受獨有的質樸的浪漫。這裡的每一座建築、每一個轉角、每一條街道,都透露著熟悉的味道。臺北上演著一個又一個屬於它的故事,不妨在這裡慢慢的品味生活,還有更多等待你去探尋。
  • 臺北電影節開閉幕片揭曉 張榮吉陳果作品擔綱
    ,開幕片為連獲本屆電影節「臺北電影獎」與「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雙大競賽項目入選、張榮吉導演新作《共犯》。網易娛樂5月18日報導 2014臺北電影節日前公布開閉幕重量影片,開幕片為連獲本屆電影節「臺北電影獎」與「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雙大競賽項目入選、張榮吉導演新作《共犯》。
  • 古畫中的雪,美了千年!
    王時敏 仿王維江山雪霽 軸紙本設色畫 133.7×60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仿王維江山雪霽圖」作於戊申(1668)畫家時年七十七歲。馬遠 雪灘雙鷺絹本淺設色畫 59×37.6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雪崖枯枝,蘆竹寒汀,灘旁四隻白鷺,均做瑟縮之狀,寒天的景緻,
  • 久等了,臺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終於來了!
    1988年,一群熱愛音樂的企業家和音樂家,有鑑於臺灣音樂環境仍有開創及發展空間,亟需結合更多力量推動,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就此成立。成立之初以支持臺北愛樂合唱團為主要目標,而後為期使合唱藝術有更多元表演空間,陸續成立兒童合唱團、室內合唱團、青年合唱團、婦女合唱團及市民合唱團,結集各年齡的合唱愛好者,讓高水準的合唱樂音聲傳至世界各處。
  • 龔鵬程|雪霽開春帖
    雪中飲酒,故多可念者。嘗與樸齋蕭文立,在上虞臥龍山普淨寺辦羅振玉研討會,大雪封山,夜無積粟,僅能以水壺煮黃酒,豪飲縱談,以闢饑寒。次日得一僧為我荷擔行囊,始與樸齋相協策藜下山也。有詩記之曰:「橫江小渡憶曹娥,風雪茶山欲放歌。老剎從來堪煮酒,招徠俠骨禮彌陀。」又曰:「書生藻繪競雄強,豈意天公作主張?浩蕩乾坤歸一色,供吾策杖入蒼茫。」
  • 愛上臺北的28個理由
    歡迎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知臺分子」。 在無數爭奇鬥豔的亞洲城市中,臺北到底哪裡得天獨厚?臺北人又有什麼樣奇奇怪怪的創意,讓人對這座城市總是移不開眼睛?所有好吃、好玩、好想知道的臺北魅力一次放送給各位讀者,28個愛臺北的好理由讓外國媒體也趨相報導,想贊的全在這裡了!
  • 蜜雪薇琪成員驚爆受困美國!代言活動二缺一
    記者蔡琛儀/臺北報導蜜雪薇琪原本在今年暑假推出全新EP,卻因為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在在美國的薇琪回不了臺灣,雖然目前只有蜜雪一人,蜜雪透露還是每天認真持續作曲創作,準備與薇琪合體早日與歌迷相見,也期待今年最新的代言登場。
  • 途中 | 一定要再去一次臺北
    是春節時候去的臺北。那個時候,天氣不是熱死就是冷死,但小場面,問題不大。(廣州的夏至也可以把我冷死)內容真的很多,建議想去的朋友們碼住慢慢看。我會附上我的行程(幾乎沒有踩雷),這樣子可以給想要去臺北的朋友一點建議。點開來聽聽吧。
  • 蘇打綠臺北地圖 我們一起走過
    這是青峰、馨儀和阿龔的母校,青峰在這裡寫下了「窺」,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音樂獎項。師大附中也是五月天的母校,電影「藍色大門」的拍攝地,來附中尋找熱血的吉他社,緬懷那些在風中飄蕩著的青春吧。青峰、馨儀、家凱、小威、阿福的母校,見證了蘇打綠許多的第一次。
  • 美好的店系列/臺北(二)
    美          好          的         店 / 臺北,是一個通透善良的地方,
  • 銀裝素裹:盤點中國臺灣冬季5大賞雪旅遊地,去爬山看雪景吧!
    冷到發抖也想要追雪,中國臺灣雖終年不下雪,但當冷氣團報到高山上還是能碰上夢幻雪景,每年冬季都會有大批遊客冒冷也要上山,若碰上寒流來襲、水氣充足就可預備上山賞雪,以下就來盤點臺灣冬季能看見雪景的5大旅遊目的地吧。
  • 杜拉克與安徒生的《雪女王》 | 葉揚
    安徒生的《雪女王》這篇童話,1844年聖誕節前數日發表於他的《新童話》第二集,是他篇幅較長的名篇之一。
  • 《中國好聲音》季軍李芷婷體驗臺北雪展 淘氣坐上麋鹿雪橇
    華夏經緯網8月1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中國好聲音》季軍李芷婷16日前往零下十度的臺北士林科教館「雪展」避暑,她表示:「這幾天可能天氣真的太悶太熱了
  • 他們 溫情臺北
    1、攜程「一元接機「的活動很划算,只要一元錢一個人,就可以從桃園機場接到臺北市區,不知道現在還有這個活動沒,大家可以去攜程官網上看看。2、如果沒有這個活動了,還可以乘坐國光客運,費用在125元臺幣左右(我們從臺北車站坐到機場是這個價格,反方向應該也差不多),具體價格和乘車地點可以諮詢服務臺。
  • 【臺灣行】愛上臺北的28個理由
    在無數爭奇鬥豔的亞洲城市中,臺北到底哪裡得天獨厚?臺北人又有什麼樣奇奇怪怪的創意,讓人對這座城市總是移不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