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柳亦春榮獲2019UED年度建築師獎。該獎項由《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頒發,它表彰以建築設計的方式對城市或鄉村發展起到深遠影響、積極作用的建築師。
關於UED年度建築師獎
UED年度建築師獎用以表彰以建築設計的方式對城市或鄉村發展起到深遠影響、積極作用的建築師。獎項的特點在於,以城鄉創新發展的視角,重新審視建築師職業,它不僅關注建築師在建築藝術、技術等方面的成就,更看重其所創造的空間價值為城市或鄉村發展所帶來的積極影響。這種影響包括建築對這一區域的影響力帶動、文化藝術繁榮、產業拉動等,它所形成的綜合效應,甚至可以讓建築成為某一區域、城市、鄉村發展的新引擎,對城鄉發展起到深遠作用。
10月24日晚,2019 UED年度建築師獎頒獎典禮在天津大學舉行,該獎項由《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頒發,上海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始合伙人、主持建築師柳亦春榮獲此獎。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頎宣讀頒獎詞,普利茲克獎評委、EMBT建築事務所創始人貝娜蒂塔·塔格利亞布與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顧問教授、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孫繼偉共同為建築師柳亦春頒發獎盃與證書。
頒獎現場直擊
在城鄉發展的新時代,建築師柳亦春用龍美術館打開了上海西岸文化藝術的大門。龍美術館具有獨特的建築藝術魅力,巧妙的結構與功能相得益彰,清水混凝土材料帶來了出色的藝術感染力。龍美術館不再是藝術品展陳的容器,而成為培蘊創作激情和觸發想像力的母體,也讓遊客和觀者與建築產生著某種共鳴和聯繫。龍美術館不僅在建築空間美學、材料技術等方面做出創新,更持續不斷地對城市產生積極影響,甚至成為了當代藝術轉戰上海的重要標誌。建築師柳亦春所設計的龍美術館西岸館超越了對建築學本身的探究,它以建築帶動城市發展,成為上海西岸文化藝術繁榮的觸點。
評審委員會
獲獎作品:龍美術館
上海西岸曾是繁榮的工業片區和貨運碼頭,在城市更新過程中亟待通過產業轉型來獲取新的活力。龍美術館就選址在一處運煤碼頭,建築師柳亦春從原有的工業遺產中發掘上海工業文明的歷史記憶,使場地煥發出新的活力。類似於母體的巨型拱傘結構營造出獨特的空間體驗,也與江邊碼頭的煤料鬥產生視覺呼應。
中國工程院院士、UED年度建築師獎評委何鏡堂認為,「龍美術館通過對原有工業遺存的保留和利用,向人們展示了在地的歷史沿革,這對城市的發展、當地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
在這裡,美術館不再是藝術品展陳的容器,而成為培蘊創作激情和觸發想像力的母體,也讓遊客和觀者與建築產生著某種共鳴和聯繫。安東尼·葛姆雷、詹姆斯·特瑞爾、埃利亞松等世界級藝術大師在龍美術館展出,使龍美術館成為中國當代藝術轉戰上海的重要標誌。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UED年度建築師獎評委李振宇認為,「龍美術館不僅造就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間,而且承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呈現方式和公共事件。這是中國當代城市建築中最富魅力的建築之一。」
龍美成為上海西岸文化走廊的第一個標誌性項目,以龍美術館為起點,星美術館、油罐演藝中心等逐漸興建,同時展開西岸藝術季等一系列文化活動。建築師用建築連接心靈和土地,連接時間、地點和人,通過空間價值創造,以工業遺蹟激活城市鏽帶,以文化引爆西岸。
在中國,土地經濟時代已漸行漸遠,城市和鄉村的發展亟需多元化、創新性的模式,我們試圖探尋城鄉發展的新引擎,重新思考建築師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我們更關注那些為城市帶來深遠影響的建築,它們不僅僅為人們帶來了好的空間場所,還為城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什麼是空間價值創造
「空間價值創造理論」由《城市·環境·設計》(UED) 雜誌社主編,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特聘教授,CBC 建築中心主任彭禮孝先生提出,指不同地域的空間價值各異,空間中所蘊含的信息、故事、情感等要素決定著空間的價值。空間價值創造是運用當代的方式,通過對空間的原有文化、歷史等要素進行當代轉譯,通過設計、產業、文化、事件,對空間進行當代價值的再創造,給城鄉發展找到新的活力。
UED年度建築師獎希望從城鄉創新發展的視角,甄選對城市或鄉村產生深遠影響的建築,發掘那些用設計創造空間價值的建築師,以期鼓勵更多的建築師通過建築設計的語言,激發更多關於空間價值的創造。
以下為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顧問教授、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孫繼偉教授對於本屆UED年度建築師獎從評獎模式、價值觀等方面的解讀:
「背靠背」的評獎模式
最近在網上引起廣泛議論的女藝人拿到建築獎的話題,也反映了當下的獎項泛濫的狀況,各種類型、各種門類,各種企圖、各種目的都有,人們對種種獎項也都有些麻木了。但這次UED雜誌所發起的年度建築師獎,從流程上看就比較創新,也有些與眾不同,它是一種「背靠背」的模式,即不通知,不召集,不報名,評委和建築師都不見面,這是相對比較公正的一種方式。用柳亦春的話說,就是不是為了商業企圖,也不是為了賺取報名費。
「空間價值」為出發點的評選標準
空間價值首先體現在美學價值上,它是具有美學吸引力的、具有戲劇性的空間,能夠對城市產生一種積極的正向的作用;另外還體現在公共性和社會性上,能夠激活城市的公共生活,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公共性的生活裡來。龍美術館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它已經成為上海西岸的地標,成為上海文藝青年的打卡地,成為承載商業活動、社會活動和市民生活的空間。
從評選的標準和價值觀來講,有一些獎項也選出很好的建築,但是這些建築有可能很私密,或者並不具備公共性。UED年度建築師大獎不僅僅是從建築設計和建築藝術的角度出發,而主要考慮用設計改變城市,通過建築師的創作,通過優秀建築和優秀項目的激發,形成帶動地區發展的引爆點、地區振興的活力點。
這不僅對設計的要求很高,對建造、管理和運營整體的要求都很高。因為建築師在整個項目完成環節當中起到的作用是比較小的。昨天柳亦春講是30%,我覺得甚至有時候30%都不一定能到,但是設計師這30%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UED所關注的建築,對項目本身和項目所聚集的能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想能夠帶動、能夠激發一個地區,不僅僅需要一個好的設計,還需要隨後的運營和管理。
龍美術館確實起到了這樣的作用,這源自龍美術館完成度很高的設計建造,以及不遺餘力的出色運營。它已經成為上海西岸的地標,成為上海文藝青年的打卡地,成為商業活動、社會活動聚集的具有非常高的公共性的空間。
保持獨立的價值認同
從龍美術館建造以來,徐匯、濱江一系列的美術館、藝術中心的建造,奠定了上海西岸在當代藝術的地位。原來上海的當代藝術是遠遠不如北京的,而現在二者的地位顛倒過來了。隨著中國建築行業的發展,要找這樣的項目既容易也不容易。因為現在中國的中生代、新生代的建築師起來以後,大量好的建築作品層出不窮。在房地產熱潮下,以及整個中國普遍的設計水平和建造水平提高的前提下,能夠具有像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美術館一樣、或者像紐約的高線公園那樣大的能量,對整個城市產生巨大影響的項目,會越來越少。就像大白天點亮火把一樣,這對於獎項評選來說是增加了難度,但是對於整個社會發展來說是好事。
所以接下來UED建築師獎,應該考慮怎樣在這樣的環境中,持久發現這些閃光點,怎樣能夠堅持自己的標準,堅持自己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在當下的體制下,UED年度建築師獎雖然區別於官方發起的能夠評職稱、大師、院士的獎項,但也堅持住自己的價值認同,堅持成為一個獨立的品牌。
更多「2019 UED年度建築師獎」信息請關注「UED城市環境設計」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