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帶來最新69集《情絲無情》的精彩分析
無情絲陣如何困住縱橫?蓋聶為何反覆提及守護之劍?
為什麼是掩日會來和魏庸談判?魏庸真的會和羅網合作嗎?
掩日會殺掉玄翦嗎?為什麼秦國對魏武卒這麼感興趣?
一起來看看加班熬夜累成狗(百度貼吧id)帶來的精彩分析吧~
果然開頭結尾又有個人視頻,視頻角色是你們好幾集都沒見到的老婆焰靈姬。這個視頻我就不過多分析了,這裡只說一點,最後的那根繩子,首先肯定不是金屬,要不導熱肯定拿不住,能讓火焰左右搖擺,證明棉團裡至少有類似於塑料或是鐵管之類減少移動摩擦的裝置,最後,火焰溫度應該不高,所以棉團上大概率是塗了磷之類熔點很低的易燃物。當然最後焰靈姬手指頭上的火苗我解釋不了。
(一)開頭這段精彩的打戲就不贅述了,玄翦和縱橫又雙叒打起來了,只不過這次玄翦依舊沒下死手,隨後縱橫被無情絲陣困住,而玄翦大搖大擺的復仇去了,最後那段屠戮魏家莊的片段,明顯可以看出,殺害村民的是羅網殺手而非玄翦,所以屠莊不但是玄翦報仇,也是羅網計劃的一部分(至於為何是羅網計劃的一部分,後面再說)。這裡有一些小細節值得注意:
(1)蓋聶反覆提及的守護之劍。「既然你不會再重拾守護之劍,那麼由我來。」表面上這句話是蓋聶在魏家莊事件中的一種選擇。即便玄翦三番五次的警告縱橫不要插手他的復仇,甚至把自己復仇的前因後果全都向縱橫挑明,在對錯是非高下立判之後,蓋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守護無辜莊民的性命,阻止玄翦濫殺無辜。同時這句話幾乎映射了蓋聶的一生,甚至影響了後來的天明。在蓋聶看來,劍並非是用來殺戮或是達成目的的工具,執劍是為了守護自己想要守護的人、事、物甚至某種堅守,這就是蓋聶選擇的道義。所以這句話一語雙關,即是縱橫在知曉玄翦復仇的前因後果後做出的選擇,也是蓋聶道義的一種映射。
(2)玄翦這段打鬥的目的何在。玄翦這裡與縱橫交手,既不是試探縱橫,也並非狠下殺手,從玄翦與縱橫的打鬥動作分析,玄翦這段打鬥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拖延時間並且吸引縱橫進入無情絲陣。從之前埋伏玄翦的魏庸手下被殺可以看出,黑寡婦早就已經埋伏在玄翦的周圍,但處在打鬥場地中央的縱橫在第一次和玄翦交手時並沒有被無情絲傷到也說明最起碼在縱橫與玄翦第一次交手以及玄翦回憶過往時,場地中央的這塊打鬥區域還沒有無情絲陣,此時也僅僅是外側被布置了無情絲。從後面的片段可以看出,所謂的無情絲陣就是無數堅韌鋒利而且極其細的絲線構成的類似於蛛網的一種劍陣,但整個劍陣就如蛛網一樣,絲線需要一個個的節點去固定連接,而布置絲線的節點是需要時間和空間
這也就是為什麼玄翦在接過兄弟倆兩三招之後選擇騰空跳起,在空中與縱橫纏鬥的原因,他需要讓縱橫離開地面,好為黑寡婦布置劍陣拉扯出空間,所以當縱橫再次落地時,兄弟倆就已經置身於無情絲陣之中了,但是這個時候無情絲陣還處於「未收網狀態」否則縱橫以及玄翦落地時早就被無情絲割傷了。
而玄翦在下降過程中,全身包裹劍氣,當下降到地面時,玄翦的劍氣一方面彈開了無情絲,使自己免受無情絲的傷害;另一方面那也壓制迷惑了縱橫,迷惑縱橫是讓縱橫第一時間以為身上的傷口來自於黑劍的劍氣,防止縱橫發現無情絲陣,而縱橫一旦發現自己被劍氣所傷,第一時間一定是抵禦黑劍的劍氣,而不是追著玄翦跳出無情絲陣,這也為玄翦離開無情絲陣後劍陣收網贏得了時間。所以玄翦這裡的一招一式都是預謀好的,目的就是讓縱橫陷於無情絲陣內,一時半會沒法幹擾自己的行動。
3)石碑上增加的蓋聶衛莊的名字。將名字刻在石碑上,意味著成了羅網殺戮的目標,所以魏家莊這趟渾水,縱橫算是趟出了生命危險了。但這裡縱橫的名字與魏家莊莊民的名字字體不同,刻字的深淺也不同,在65集時,蓋聶曾說過「這石碑上的字,是揮劍寫就,足見用劍之人用劍深厚」。假設魏家莊莊民的名字是玄翦所刻(畢竟玄翦對魏家莊很熟呀,知道莊民們的名字也合情合理),那這兩個被刻的醜醜的名字大概率應該不是玄翦刻的,所以要殺縱橫的也許另有其人。這裡也側面反映出羅網在此次行動中並非完全聽從玄翦的安排,在玄翦背後,還有指揮者(就是後半段出場的掩日)。同時魏家莊的熊熊大火燒的也頗有意思,如果以玄翦的方式,名單上的人一個一個的全部殺光,魏家莊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根本用不著放上一把大火,火光甚至還會暴露羅網的行蹤,所以這把大火在玄翦的計劃中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當然這場大火可以毀滅一切證據,不僅可以毀滅羅網殺害村民的證據,也使得魏庸如何死裡逃生變成了魏庸自己的一家之言。
(二)再看到魏家莊方向的熊熊火光之後,縱橫意識到了問題的緊迫性,開始全力破陣了。首先蓋聶通過傷口的方向、角度、深淺分析出了哥倆面對的攻擊來自於固定位置,隨後衛莊結合之前死去的村民和魏庸手下的傷口推斷出這種莫名的劍氣才是殺害莊民的真兇,攻擊位置固定,全身多處受傷,縱橫兩人推斷出了自己面對的並非奇妙的劍法而是精妙的劍陣。而後奶聶用劍氣震散樹葉,通過觀看樹葉下落過程中的割痕確定了自己的猜測,隨後兄弟倆聯想到楚國殺手毒鷙的死,隨後加入羅網的黑寡婦現身,縱橫破陣成功,黑寡婦重傷而逃。
先來說說無情絲陣,無情絲的殺傷原理應該是黑寡婦將劍氣導入絲線,利用絲線快速切割目標造成殺傷,這從衛莊發動橫貫八方之前格擋黑寡婦的劍氣便可以看出,衛莊所格擋的劍氣,本質上是割斷了黑寡婦將劍氣導入的那根絲線,所以雖然名為無情絲陣,可本質還是靠劍氣殺傷的劍陣。
整個劍陣的中心節點和控制中樞就是黑寡婦,同時在布置劍陣時,黑寡婦會在周圍的樹木或是地面上再設置若干固定節點,從而固定並張開整個劍陣,並且應該在劍陣之中還有不同方向絲線交纏而形成的傳導節點用來擴大黑寡婦的控制面積,使劍陣內部更加複雜,黑寡婦通過手中的若干絲線(每個手指各有一根絲線)牽引各個傳導節點,再藉此控制整個劍陣內的絲線,通過不同絲線受力的不同,劍陣內的絲線整體結構會發生改變,這種整體結構改變過程中位移的絲線,被注入劍氣後就會對陣內的目標造成殺傷。絲線既能通過手指控制,又能殺傷目標,這就要求絲線要有一定的韌性,青銅鋼鐵材質應該不行,所以無情絲的材質大概率為某種非常堅韌的紡織物,而且絲線無形也說明絲線的直徑應該很小很小,但參看縱橫的傷口,多為皮外傷,不足以致命,這也說明無情絲陣並不能一擊制敵,它是靠絲線不斷的切割活生生的將目標千刀萬剮(碰上披甲門這樣的怕就沒什麼用了)。
這裡有一個細節,當衛莊說完「靜止便是弱點所在」時,有衛莊一滴血液滴在絲線上的特寫,當血液滴在絲線上時,絲線染紅,能遇血變色,也說明無情絲的構造應該為某種紡織纖維,
隨後蓋聶雙手抓絲,無情絲開始變色,個人認為這裡蓋聶是在用自己的血使無情絲變色,從而方便衛莊找出陣眼,好多人有疑問,單純的通過內力能不能使無情絲變色,個人認為內力不會影響無情絲的顏色,從邏輯性上講,因為黑寡婦本身就是靠內力驅使絲線去殺傷對手的,如果內力能使絲線變色的話,那黑寡婦的攻擊就有跡可循了,所以這裡蓋聶應該是讓絲線劃破自己的手掌,用血去讓無情絲顯形,畢竟無情絲陣最致命的地方就在於絲線不易被察覺,找不到控制絲線的源頭,那自己只能成為陣中的犧牲品了,可一旦絲線被血染紅,由絲線確定陣眼,那破陣就很容易了。
此外,這裡之所以是蓋聶出血衛莊破陣,並不是蓋聶高風亮節,搞自我犧牲,只是兄弟倆的絕招有所不同。蓋聶的百步飛劍以刺為主,擅長以點破面;而衛莊的橫貫八方以揮砍為主,大開大合,攻擊的範圍較大。而破陣需要的是一瞬間將無情絲儘可能多的破壞掉,不讓黑寡婦收網,同時毀掉黑寡婦藏匿的陣眼,顯然橫貫八方在這種情況下更合適。
最後來說說黑寡婦,又是一個一身情傷的小姐姐,這個模型和隔壁柳二龍有些相似,可唇彩又像是隨風起舞的唇彩。
(還好我手快截到了這滴淚)
既然她稱自己為「編制仇恨的黑寡婦」,先把仇恨放一邊,黑寡婦很有可能就是小姐姐目前的情感狀態,從劇情的隻言片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小姐姐很可能也是個殺手,而鏡頭中反覆出現的小哥哥就是楚國殺手毒鷙了。「鷙」是猛禽的意思,漢語中「陰鷙」有陰險毒辣的意思,毒鷙的意思可見一斑,同時也可以通過名字看出毒鷙的手段應該也算得上是殘忍見不得光了,這裡小哥哥的脖子上「鷹」形的圖案對應「鷙」。
同時在給毒鷙特寫鏡頭時,一滴淚落下,在給黑寡婦鏡頭時,又一滴淚落下,能讓縱橫記住的殺手一定是聲名赫赫,實力了得的,此刻卻平靜的躺著,柔情的看著織娘小姐姐,說他倆沒故事,誰信啊!所以從目前的片段可以知曉,這位黑寡婦,也是人如其名,和玄翦一樣受過情殤,看著心愛之人死去,為了復仇加入羅網,而且這位小姐姐更慘一下,愛人還是她自己親手殺死的,恐怕心裡那種愧疚感比玄翦還要大。當然小姐姐最後受傷遁走,也說明了後續還有黑寡婦的戲份。當然這一刻我突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麼沈導會出現在羅網裡,照這個苗頭下去,接下來是要做羅網殺手情史大揭秘的特輯了嗎?
三)縱橫的這段對話我就不複述了,就像前幾集分析的那樣,哥倆的思想在聽完了玄翦的故事之後出現了分歧。蓋聶認為殘害忠良、殺害親女的魏庸罪該萬死,不救也罷,這種思想的出發點是從情感和道德出發,也就是趨義性。有趣的事,蓋聶之前同樣阻止玄翦濫殺無辜,由此可以初步窺探蓋聶的行事準則,蓋聶就是以基本的道義和人性的善作為行事原則,莊民沒有做什麼壞事,所以即便玄翦復仇,也不能亂殺無辜;魏庸不忠不義,唯利是圖,對家人妻女是為害,對家國天下同樣可為害,這種人該死,玄翦復仇也是理所應當。蓋聶從道德角度把人和事分為好和壞,好的就去踐行,壞的就去阻止。而衛莊認為魏庸統領魏武卒抵禦秦國,魏庸一死,強秦入主中原,六國必將生靈塗炭。這種思想的出發點,是從事物的聯繫和價值入手,無論人是好是壞,在整個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後續影響中,只要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這個人就是有價值的,就是必須要去爭取保護的,這種思想就是趨利性的思想。蓋聶認為終生萬物都必須遵循某種道義或基本準則;而衛莊認為只要有價值,眾生萬物皆可利用。兄弟倆的思想開始出現分歧。
四)終於到了信息量最大的最後一段了。玄翦面對魏庸和縱橫這一段就不多做分析了,看著魏庸把兩個手下推向玄翦的舉動,這人簡直是沒有下線了,而這裡蓋聶的選擇其實有兩重理解,一是蓋聶通過道義對魏庸做出評價後認為魏庸該死的選擇;二就是蓋聶希望魏庸死,此時卻來保護魏庸。至於這個選擇對不對,打過之後才知道。這裡重點說一下魏庸和掩日的對話。
首先一個細節,這裡為什麼是掩日來和魏庸談判。首先從時間線上,這次會面是天九正常時間的三年之前,正常時間時張良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那三年之前張良至少也是十歲左右的兒童,而從滄海橫流的預告片中可以看出,驚鯢懷孕在海邊見到無名和顏路時,顏路也是個兒童(看模型就沒有張良、紅蓮、弄玉這種十幾歲少年的模樣),而且顏路的年紀至少是大於等於張良的,所以掩日和魏庸這段對話發生時,田言的母親大概率已經帶著驚鯢劍離開了羅網,所以這裡的談話,驚鯢肯定是沒辦法來的。至於六劍奴,六劍奴集體行動,他們基本上不會離開羅網的統領太遠(這裡可能趙高還不是羅網的統領),所以除非是羅網的大當家親自駕臨,否則六劍奴也不太會輕易出現。玄翦與魏庸有仇,更不可能和魏庸坐下來談話了,所以這裡可以現身的天字一等殺手就只有掩日。
這裡還要提及一下天字一等殺手們的定位了。目前知道的天字一等殺手有六劍奴、掩日、驚鯢和玄翦。但是從秦時和天九中天字一等殺手們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們四位的定位是不同的。六劍奴到目前為止的出場,都是跟隨著趙高,唯一的一次噬牙獄圍堵縱橫也是趙高親自下命令,六劍奴才離開趙高前往噬牙獄,所以六劍奴的定位應該就是跟隨羅網首領,當然這從邏輯性上也好理解,六劍奴六位一體,雖然每一位的實力不同,但都是執掌越王八劍的聲名赫赫的劍客(除了亂神不是越王八劍),這樣的特點太明顯,不適合做潛伏刺殺的殺手,反倒非常適合做打手,所以常年跟隨羅網首領,應該算是羅網最強的正面力量。驚鯢是唯一一位獨立的天字一等女殺手(排除出六劍奴裡面的雙胞胎姐妹),女同志不同於男同志,潛伏偽裝起來太方便了,所以無論是田言還是田言的母親,都是以潛伏為主,製造內亂或者獲取情報,渾水摸魚,這從戰績就可以看出來,田言弒父,田言的母親弒夫。玄翦則偏向於普通殺手的刺殺手段,他沒辦法像驚鯢那樣潛伏偽裝,但他獨自一人,又可以很方便的執行刺殺任務,所以玄翦執行任務的方式應該就是那種儘量悄無聲息的遁行到刺殺目標周圍,然後和刺殺目標單挑,除掉目標的方式。掩日就不一樣了,無論是這裡出現的掩日還是農家出現的掩日,掩日更像是羅網執行任務的第二道保險,他往往不直接參與任務,而是負責任務的策劃,這就是我上面分析的為什麼玄翦三番五次的放過縱橫後羅網還要殺掉縱橫。也許在玄翦看來,殺掉魏庸既是羅網給他的任務,也是復仇,他自然享受這個過程。可在羅網看來,殺魏庸只是幫秦國除掉魏武卒這一屏障的一種手段,如果有更好的手段,羅網自然會優先採納,所以與魏庸談判的掩日並不是一個像玄翦那樣單純的殺手,而更像一個政客,一種羅網意志的代表。所以個人認為這就是掩日在羅網中的定位,他是除了首領之外羅網意志的體現,是羅網重大行動的幕後策劃者和保障者,所以掩日應該是一位絕對忠誠於羅網的,而且權力極大的幕後策劃者。但是這只能說明掩日地位很高、很忠誠又很精明,並不能直接體現出掩日的實力。
回到魏庸和掩日的對話,羅網的介紹這裡就不多說了。顯然掩日出現這裡,是收到了羅網的指令,「選擇你們前,魏某當然需要了解羅網的能力」魏庸這句話太直白了,前面蓋聶還評價魏庸這種人出賣祖國也就在旦夕之間,居然真的讓蓋聶說中了。當然此刻魏庸被困在魏家莊,又與玄翦有血海深仇,自知自己逃不掉了,才無奈選擇投靠羅網。掩日清楚的知道魏庸的無奈,所以才對魏庸說「你的選擇很明智,不過你根本沒有第二個選擇。」隨後拔劍欲要結果魏庸,可是魏庸以魏武卒為獻禮,算是撿回了自己的一條命,與羅網暫時的合作達成。
這裡讓劇情反轉的關鍵的一句話就是魏庸那句「魏某身為大司空,只需再立一功,便可執掌魏武卒全部軍權」。這句話的潛臺詞意思是目前的魏武卒仍處在魏庸和某個官員共同管理下。羅網除掉魏庸的目的,因為魏庸是魏武卒的統領,一旦魏庸被刺身亡,魏武卒無人帶領,軍心渙散,戰鬥力大降,秦國擊敗魏武卒的勝率就會提高。但魏庸的這句話推翻了羅網之前的全部設想,即便羅網除掉了魏庸,魏武卒仍處於某個官員的管理之下,此時魏國要做的一方面是保護這個官員不被暗殺,另一方面就是選拔魏庸的接替者,軍隊統領不同於普通政客,新的統領需要時間去熟悉軍隊,軍隊也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統領的治軍理念,在這段適應期內,軍隊的戰鬥力是會受到影響的(這也就是陣前換帥為什麼是兵家大忌)。但如果一隻軍隊有多位管理者共同管理,那治軍理念就會比較固定,軍心和戰鬥力不會隨著一位統領的改變而受到太大影響。殺掉魏庸,魏武卒的戰鬥力卻不會有太大下降,甚至還會激發魏武卒的士氣,這是羅網不願意看到的。而此刻魏庸又向羅網保證,等到自己完全掌握魏武卒之後,將魏武卒雙手俸給秦國,原本刺殺魏庸的計劃目的不復存在了,而魏庸又投來了橄欖枝,作為羅網代表的掩日自然接受了魏庸合作的請求。
在這裡我們把博弈各方的籌碼和處境單獨拆分出來,就可以更清晰的看清各方的小心思了:
(1)對魏庸來說,他被困在魏家莊,而且又有玄翦像他尋仇,他已經處在絕境,單純依靠縱橫,他很難脫險。可他清楚的看到玄翦和羅網除掉他目的的不同,站在玄翦的角度是為了報仇,而站在羅網的角度,是為了讓秦軍打敗魏武卒。對魏武卒的影響和自己與羅網合作就是此刻魏庸手裡唯一的一對籌碼,但這種對魏武卒的影響又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魏庸對魏武卒影響太小,那他對羅網來說沒什麼價值,羅網大可放任玄翦把魏庸除掉;可如果他對魏武卒有絕對的控制權,那羅網一定會除掉他以瓦解魏武卒。所以這裡魏庸把自己對魏武卒的影響描述的恰到好處,影響巨大但還沒有完全操控,這讓羅網陷入了兩難境地,羅網除掉魏庸,也並不能讓魏武卒群龍無首,甚至群情激奮,還會激發魏武卒的戰鬥力;不除掉魏庸,以他在六國的影響力,是秦入主中原的大患。此時魏庸再提出合作,完美的解決了羅網的此時的兩難的處境,羅網放過自己並與他合作便是水到渠成了。同時魏庸以合作為餌,以玄翦找自己報私仇為由,利用羅網除掉玄翦,也解決了自己的一個心頭大患。
當然,個人認為魏庸也給自己留好了後路,他並一定真的會和羅網一直合作下去,待到他取得魏武卒全部軍權之後,投靠秦軍或是讓魏武卒放棄抵抗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樣只會讓他失去軍心,指揮魏武卒敗給秦軍更是不可能的,畢竟那是他最大的權力倚仗就是魏武卒,他怎麼可能把自己最大的倚仗拱手讓人呢。同時他也深諳兔死狗烹的道理,怕是當他取得全部軍權時,自己在羅網眼中也就沒了價值,那時羅網還是會除掉他以瓦解魏武卒。所以個人認為魏庸和羅網的合作也只是暫時的,一旦他的危機解除,以他在七國的影響力和這麼多年和羅網的明爭暗鬥,他肯定有制衡羅網的辦法
(2)對羅網來說,羅網最大的籌碼就是魏庸已經落在他們手裡,任他們宰割。他們可以除掉魏庸,藉以削弱魏武卒和六國的抵抗力量,也可以迫使魏庸投降,逼著身為大司空的魏庸交出魏武卒的訓練之法,排兵布陣甚至兵權,然後再殺掉魏庸。在羅網看來,魏庸老謀深算,不易被控制,所以他的下場一定是死。只不過當魏庸說出自己並沒有完全取得魏武卒兵權並且願意與羅網合作後,對羅網而言,直接殺死魏庸的價值大大下降,魏庸醉心於權力,甚至可以為了權力殺害抗秦的魏國大將軍,這讓羅網看到了與魏庸暫時合作的價值,獵物也可以變成兇器,與魏庸合作,羅網可以兵不血刃的剷除主張抗秦的魏國大臣,同時還能得到魏武卒(不管是軍權還是訓練之法),羅網則可以像扶持夜幕一樣扶持魏庸,如果魏庸不受控制,再除掉魏庸也不遲。
這裡個人認為掩日並不會殺掉玄翦。因為對羅網來說,天字一等的殺手還是比較有價值的,而且目前魏庸手中的籌碼只能保證他自己不死,還沒有價值到讓羅網殺手之間自相殘殺的地步,換言之,目前魏庸的性命握在羅網手中,即便掩日不殺玄翦,為了活命,魏庸也只能和羅網合作。但同樣的,掩日也不會允許玄翦現在把魏庸除掉。所以從掩日大概率只會阻止玄翦刺殺魏庸,並不會真的殺死玄翦去討好魏庸。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秦國對魏武卒這麼感興趣,上一集說到了魏武卒究竟是什麼,其實魏武卒戰鬥力之所以強橫,根本原因是魏武卒的士兵制度,成為魏武卒,國家會免除魏武卒一家老小的賦稅,並且賜予百畝良田,這已經算是地主階級了,同時魏武卒立功會獲得相應的爵位,而且全家都會被封賞,如此豐厚的經濟條件才是魏武卒戰鬥力如此強的關鍵。而歷史上經常與魏武卒做比較的就是秦之銳士,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士兵也開始跟魏武卒一樣分田地,封爵位,這大大提高了秦國士兵的作戰的積極性,虎狼之師的威名便是在這種犒賞制度的基礎上打出來的,而銳士就是經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的秦國士兵,訓練有素裝備好,打個仗跟撿錢去一樣不要命,戰鬥力自然很強。在歷史上如果真的說秦國有借鑑魏武卒之處的話,那就是商鞅借鑑了吳起對魏武卒的犒賞制度。當然會有人說鐵鷹銳士,文學作品中鐵鷹銳士確實是借鑑了魏武卒,可史料並沒有對鐵鷹銳士有過記載,所以這裡就不說了,當一樂呵聽聽算了。
--- 真愛結束線 ----
感謝來自 加班熬夜累成狗(百度貼吧id)的精彩分析
每周五上午10點
《天行九歌》騰訊視頻見!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觀看正片
長按二維碼關注
獨家設定|勁爆彩蛋|精美壁紙
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