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修連恩,用音樂詮釋自然用自然演奏音樂

2021-01-13 搜狐網


  你或許聽過他的音樂,但未必知道他的名字;你或許知道他的名字,但未必了解他的故事。

  馬修連恩,這位來自加拿大的環保音樂家,開創了一種狹窄但被廣為傳播的音樂類型。音樂家、作家、攝影家、冒險家、印第安人,與極地荒野裡的馴鹿親密接觸,用音樂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他本身奇特的經歷和身份同樣令人著迷。

  馬修連恩出生於美國,五歲父親移居加拿大育空地區。育空位於加拿大西北邊陲,約十分之一位於北極圈內,氣候嚴寒。七歲的時候,他跟著母親第一次去到育空,飛過西雅圖、穿過阿拉斯加山脈,上溯鯨與禿鷹出沒的崎嶇的太平洋海岸,終於到達到了一個叫做漢思的海邊小村,和住在那裡的父親碰面。然後他們在一條充滿沙塵的路上驅車250公裡,進入育空區。那裡沒有小鎮,也沒有人煙。從此,在他心中,純淨、自然的育空便成為「人間樂園」的代名詞。

  與眾不同的成長經驗,形塑了馬修的音樂風貌與人格特質。十歲那年,馬修的母親用辛苦存下來的錢,買了一架直立式鋼琴,從此,這便開啟了馬修的音樂人生。

  受到父母的薰陶,馬修連恩對於保護地球上的所有物種有著強烈的使命感。馬修旅行到過許多地方,都會用音樂、照片、野地錄音來記錄他所感受到的這個世界。

  1990年,25歲的馬修連恩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Music To See By》,一鳴驚人。他用冰山、湖水等自然界美妙的聲音將聽眾帶入到一個純淨的世界中去,他的音樂取嚮往往包括各種自然聲音。此後他推出的專輯《狼》、《馴鹿宣言》、《海角一樂園》、《美麗新世界》等專輯都獲得成功。

  馬修連恩認為,山、水、空氣、動物、植物、人類的原貌,就應該像在育空地區所呈現般的美麗平靜與和諧共存。1992年育空政府展開一項滅狼計劃,這一政策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於是馬修參與許多保護自然環境與動物的運動,加入遊說團體的工作,在數年之間來回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與加拿大首都渥太華,促使兩個國家的國會議員能夠立法重視自然環境與動物的生存權,正視環保議題與經濟發展之間沒有所謂的平衡。馬修最為知名的專輯《狼》也正是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所完成的。

  1997年,已經名揚天下的馬修來到中國,他對神秘的東方古樂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國樂器的造型簡單,取材於大自然,有著與西方樂器顯著不同的音色和感覺。馬修靈感突發,把他原本陌生的亞洲樂器與已經爛熟於胸的西方樂器巧妙融合,創作了新專輯《Confluence》,這張專輯也成為馬修音樂生涯裡的又一高峰。

  馬修連恩希望能夠用他的音樂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推動環保,保護我們的家園。

  對話馬修連恩:

  用音樂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

  在論壇前一天,馬修連恩趁著排練之餘,接受了《公益時報》的獨家專訪,暢談他對自然的理解。在人來人往的酒店大廳,人們或許不會注意到這位衣著樸素、談興正酣、會講些許中文的老外,更不會想到自己耳機裡播放的音樂也許正是出自於他的創作。

  《公益時報》:您的音樂中有很多直接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您以什麼樣的標準、感覺,對它們進行採集?

  馬修連恩:首要標準是聲音中沒有汙染,不能有人工痕跡。我相信,人的靈魂可以辨別自然或者不自然聲音。比如要錄溪流的聲音,如果上面造了一座橋,那這聲音就不是最自然的,因為橋以及相關的東西多少會改變水流自然的狀態。我希望我的音樂可以給人的靈魂帶來安寧,大自然的魔力是可以觸及人心的,我堅信一定要用純淨的聲音。

  《公益時報》:您通常在什麼情況下會創作音樂?

  馬修連恩:其實我真正在育空創作的音樂並不多,因為那邊很舒適我不會想到刻意去創作,很多作品是離開了那裡之後才創作的。但是在育空生活的那些經歷給了我創作的靈感。我在其他地方時常會回憶起育空的自然環境,因為其他地方沒有這些自然純淨的東西,所以會不自覺地回憶起來。把對育空的回憶創作成音樂,這樣能讓我感覺又回到了那裡。

  《公益時報》:您的專輯裡現在經常用到中國民族樂器,這些樂器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馬修連恩:我沒有辦法去選一種,因為每種樂器都有它的特質。有些樂器是比較容易上手,有些比較難。比如古琴的聲音是很溫柔、安寧的,這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樂器,你很難去改變它的性格。但是像二胡適應性就很廣,它可以演繹各種風格的音樂。

  《公益時報》:相比過去,如今您在進行錄音的時候,是不是更難了?

  馬修連恩:現在錄音的確會遇到一些問題,會遇到不少飛機、人流、船等汙染,所以我要走更遠去尋找美好純淨的聲音。

  《公益時報》:對此,您擔憂嗎?

  馬修連恩:我擔心,但不是擔心我的錄音,而是擔心孩子、地球,擔心未來。我的錄音是小事情,嚴峻的問題是生命,動物和整個生態系統,它們沒有安全的家,這是很恐怖的事情。

  《公益時報》:近期在音樂和環保上會有新的計劃嗎?

  馬修連恩:7月我會回到育空,那邊有一個原始自然的流域,有水有山。同時那邊也有很多礦產,某些政府為了掙錢打算把它們交給公司進行開採。要保護它們並非容易的事,因為他們的目光只看得到利益。那是地球上碩果僅存的自然生態地區,如果我們可以好好保護它,它也可以像美國大峽谷那樣給政府帶來收益。世界各地面臨著同樣的一個問題,發展太快太多,所以50年以後,如果保護得好,就是很珍貴的地方。大家都會嚮往到這個地方去,政府就可以收費。我們如果用這個思路,就不用賣掉任何東西,破壞任何東西。我和另外幾名攝影師、攝像師,會花兩三個禮拜在那裡進行創作。以後還要開音樂會、推出紀錄片、書、專輯,我們用這種方法向人們傳播環保理念,這也正是藝術家的能力。大部分環保人士會用數據信息告訴你為什麼要環保,藝術家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感染人們的心靈。

  《公益時報》:您現在常住臺灣地區,與育空不同,臺灣人口稠密,傳媒業很發達,並且高度娛樂化,你能適應嗎?

  馬修連恩:當我面對媒體的時候,我更願意去談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不僅僅是臺灣,很多地方的媒體都會把目光聚焦於娛樂,有時候這的確是個問題。對於我本身,我對娛樂並不感興趣,我不想去娛樂大眾。我想用我的音樂作品去影響大家,讓人們去思考更深層次的東西。

相關焦點

  • 馬修·連恩:用愛和自然做成音樂
    馬修·連恩:用愛和自然做成音樂馬修·連恩是與雅尼、恩雅齊名的「新世紀音樂」創作者,曾經以《流血的狼》專輯獲得聲譽,最近他發布了新專輯《因為愛》。馬修·連恩:育空地區是一個非常原始自然的區域,政府為了發展經濟,鼓勵狩獵行業,每年都有很多人來到育空打獵。有一年冬天,我在一片美麗的雪地上看到15隻被剝了皮的狼,血淋淋地躺在白雪上,那一幕就像一個噩夢。回到家裡我能做的只有來到鋼琴邊,一邊流淚一邊彈,這就是《流血的狼》。
  • 加拿大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用音樂喚醒環保意識
    用音樂詮釋自然,用自然演奏音樂  --加拿大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專訪  你或許聽過他的音樂,但未必知道他的名字  3月下旬的上海,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馬修連恩帶著他的環保音樂前來參加首屆「綠家園論壇」,除了在現場演奏他的環保音樂,他還要和壹基金秘書長楊鵬、首創集團總經理劉曉光、上海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深圳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綠城房地產集團總經理錢曉華等人共同參與關於生態家園的討論。  馬修連恩出生於美國,五歲父親移居加拿大育空地區。
  • 馬修連恩上海出席公益活動 用音樂傳播環保理念
    馬修連恩馬修連恩近日,加拿大「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亮相上海出席首屆綠色家園公益論壇,用實際行動來支持環保事業,更用歌聲與音樂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馬修連恩開場用一首呼籲大家關注瀕臨滅絕白海豚的公益單曲《瓶中信》拉開整個活動的序幕,他用自然與環保的音樂理念,將所有觀眾帶入到了一個純淨的自然世界中。在此次論壇上,馬修連恩與所有與會嘉賓對生態城市的理念進行探討,對嚴峻的生態系統表示擔憂。
  • 馬修連恩攜新專輯回歸 加入種子音樂
    來自加拿大育空地區的馬修連恩(Matthew Lien),在臺灣十幾年來,時時刻刻都用最真實的感動與熱情,親身體會臺灣這塊土地上的音樂、文化、一草一木與庶民生活;用從小自我學習得來的西方音樂才華與見解,融入中國特有的音樂與文化元素,創造了足以展現主體文化,並能達到國際水平的音樂風格。
  • 馬修連恩回歸樂壇 加入種子音樂變吳克群師弟
    來自加拿大育空地區的馬修連恩(Matthew Lien),在臺灣十幾年來,時時刻刻都用最真實的感動與熱情,親身體會臺灣這塊土地上的音樂、文化、一草一木與庶民生活;用從小自我學習得來的西方音樂才華與見解,融入中國特有的音樂與文化元素,創造了足以展現主體文化,並能達到國際水平的音樂風格。
  • 尤物 |《美麗之島》曠野情深,用音樂擁抱自然
    這首音樂選自馬修·連恩《水事紀》專輯,這是聲音與記憶的對話,這是人與自然的交響,聽著聽著便將自然融入自己的血液。
  • 馬修連恩音樂作品前進葛萊美 巡迴個唱受受好評
    舉報 馬修連恩目前正在加拿大進行
  • 馬修連恩環保專輯《狼》改版發行 收錄全新單曲
    馬修專輯《狼》內地版封面「國際環保音樂大師」馬修連恩與種子音樂聯手,作品不僅入圍金曲獎獲得專業肯定,更堅定致力於音樂及環保事業的信心決定重現經典音樂專輯《Bleeding Wolves狼》,經過全新編曲製作,重新詮釋經典歌曲
  • 馬修·連恩聊改版碟《狼》 望將環保音樂流行化
    15年前,馬修·連恩推出了經典的專輯《狼》,很多年以後,面對越來越糟糕的環境問題,馬修·連恩決定再次將《狼》中的音樂重新錄製並加入了兩首新歌,希望再次喚醒樂迷對環境的重視。此次新專輯馬修·連恩與種子音樂合作,希望能在內地更多的推廣自己的音樂,現在正在錄製全新的專輯,同時還和公司討論內地開音樂會的規劃。
  • 一起愛深圳馬修·連恩自然音樂會暨T館開幕
    T館創始人子瑜表示,對於高品質而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要做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空間,一個藝術家的客廳,讓尋常百姓都可以輕鬆進出。以藝術項目定位空間12月20晚上,一場特別藝術項目在T館舉行,一起愛深圳·馬修連恩自然音樂會暨T館開幕。
  • 馬修連恩苗北開唱,音樂好友獻聲助陣
    國際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Matthew Lien)日前與客委會合作發行客家專輯《浪漫臺三線—馬修連恩的客家音樂地圖》,並於12月7日晚上6點於苗北藝文中心舉辦音樂會與籤名活動,現場更有金曲客語歌后官靈芝、曾雅君、米莎等音樂好友到場助陣。
  • 馬修連恩現場演唱布列瑟農 (狼)珍貴錄像
    1992年,加拿大的育空地方政府施行了一項名為「馴鹿增量」的計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政府組織獵手對狼群進行大規模的捕殺,一時間,人類的槍聲和狼的嚎叫聲組成了大自然裡最不協調的畫卷。人性傾斜了。
  • 音樂故事|馬修·連恩《布列瑟農》(bressanone)
    馬修·連恩《布列瑟農》(bressanone)
  • 馬修連恩製作新專輯《HEADWATERS 生命之源》
    馬修連恩為製作新專輯《HEADWATERS / 生命之源》 馬修連恩為製作新專輯《HEADWATERS / 生命之源》冒險划船挺進原始河域捕捉最自然的聲音歷時三年製作,泛舟距離550公裡,背著重達15公斤的錄音設備,涉水取材,「國際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帶來全新創作專輯《
  • 不曾忘卻的,馬修·連恩 《布列瑟農》
  • 馬修連恩楊秀措參加第三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
    網易娛樂8月16日報導 近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國詩歌學會、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共同舉辦的宏大的詩歌音樂朗誦會在青海電視臺大演播廳舉行。這場「獻給地球的詩篇」的音樂詩歌演唱會共分為「地球之源」、 「地球之美」、 「地球之戀」三個篇章組成,國際環保音樂大師馬修連恩、青海衛視原生態花兒楊秀措等在朗誦會上深情演唱,帶來高潮。
  • 馬修連恩深圳音樂會門票脫銷 將首度演唱中文歌
    在這次音樂會上,馬修連恩將首次演唱會中文歌。
  • 馬修連恩舉辦音樂會 表達谷關大自然之美
    世界知名自然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將於9月9-10日一連兩天在谷關舉辦音樂晚會,提早與民眾共度中秋節。臺中市政府環保局為響應馬修連恩生態環保概念,只要民眾於音樂會當天準備廢光碟片、廢電池或廢寶特瓶任一樣回收物品,即可免費兌換環保袋一隻,1500個環保袋兌完為止。另外,和平區公所將於9月10日至12日舉辦「月圓中秋��梨享五葉松」2011臺中市和平區觀光季暨中秋節慶祝活動,邀請民眾前往谷關品嘗水梨、賞松、泡湯。
  • New Age音樂家之馬修·連恩
    大概記得第一次聽馬修,還是在高中時候,那時候流行MP3,也是周董開始火爆全國的那個時期.偶然聽到這樣不同風格的音樂,就瞬間入迷了.馬修連恩是一位出生於聖地牙哥、寄居於加拿大、卻又因為熱愛大自然而四海漂泊的歌手和作曲家,也是一位熱衷環保事業並用音樂來喚起人們環保意識的藝術家。
  • 一聞黯銷魂,聆聽馬修·連恩的靈性與離愁……
    點擊▲上面音頻免費聆聽音樂溫暖的海風,溫潤而清脆的鋼琴音,伴隨著海浪送入耳畔。 如詩般的寧靜,如綢般的柔滑;如水晶般剔透,如舞蹈般優雅。  走進了音樂,貼近了天堂。 靜聽自然,靜聽天籟,也靜聽我們內在的聲音。 這是馬修連恩的作品,馬修·連恩(Matthew Lien)是一位出生於聖地牙哥音樂天才、因為熱愛大自然而四海漂泊的歌手和作曲家,也是一位熱衷環保事業並用音樂來喚起人們環保意識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