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2 鳳凰網軍事頻道
日前,中國國家安全部門在上海以「間諜嫌疑」再次拘留了一名日本籍女子。從今年5月起,被中國以同樣嫌疑拘留的日本人已達4人,「實屬罕見」。
值得注意的是,這名日本女性年齡50歲左右,原為中國人,後來加入日本國籍,其親屬目前仍在中國居住。該女子此前在東京新宿區的日語語言學校從事相關工作。有同事稱,她「突然就失去聯繫,聽說是得了急病」。日本NHK電臺報導稱,該名女子自6月起被中方扣押至今,她被扣押的具體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川島芳子,本名愛新覺羅·顯玗,清朝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第十四女。1912年清朝滅亡。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復國,將女兒顯玗送給川島浪速做養女。顯玗從此更名川島芳子,被送往日本接受軍國主義教育,成年後返回中國,長期為日本做間諜。
日媒稱在華被捕者非「正式間諜」
9月30日,兩名在中國境內疑似從事間諜活動的日本人被中國國家安全部門逮捕。這兩名日本間諜今年5月份分別在中國遼寧省和浙江省被逮捕,其中一人在中朝邊境地區,另一人在浙江省軍事基地附近被逮捕。據悉,二人並不長住中國,而是從日本抵達中國後遭到逮捕。
日本外務省海外安全科對此回應稱,不對個案做任何回應。外務省表示,日本駐中國使領館人員已經在相關設施看望了這兩名日本人。隨後,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當日就中國有關部門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為由拘捕2名日本男子一事表示,已聽說相關報導,但不便就個別事件發表評論。他同時強調,日本方面並未做出間諜行為,日本政府正在全力了解國人在海外的安危。
外交部則在當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有關部門依法逮捕2名在華從事間諜活動的日本籍嫌疑人。有關情況已向日方進行了通報。
數日後,又有報導稱,中國政府今年以來已因涉間諜行為拘捕了3名日本人。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否認對外派遣間諜
而在日媒昨日再曝日本間諜在華被拘的前一天,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本月9日的記者會上就2名日本男子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被中國有關部門逮捕一事稱,日本政府並未將民間人士派往外國從事所謂的間諜活動」,再次否定此事與政府有關。但共同社援引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的話稱,2人可能是受日本公安調查廳委託,搜集中國和朝鮮動向的情報。儘管日本媒體承認這幾人是受日本公安調查廳委託在中國搜集情報,但同時強調被捕者是「民間人士」,並非「正式間諜」。
3名在華被捕者身份曝光 2人承認受委託
近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被中國政府拘捕的3名日本人身份被曝光,他們分別是一名原籍朝鮮的日本男子、一名私企職工和一名從事中日交流的「友好人士」,其中兩人已經承認受日本公安廳委託提供情報,但未承認從事威脅中國政府的活動。
在中國東北的遼寧省丹東市被抓的男性50多歲,家住日本神奈川縣,其父親是朝鮮人,母親是日本人。幼年時代一家人來到朝鮮,上世紀90年代後半期,朝鮮出現饑荒,食物短缺。其母希望「死之前回到日本」,加上民間團體的支援,他下定決心脫北。2000年以後,他取得日本國籍,開始在神奈川縣生活,從事服務業。因為妹妹還在朝鮮生活,從幾年前開始他頻繁往返中朝邊境城市,搜集朝鮮情報,曾經向媒體提供過消息。他的行動引起了中國公安部門的注意,今年5月他被拘捕,9月15日被送檢。
另一名在浙江省平陽縣被拘的日本男子,50多歲,家住愛知縣。他在中國人開的一家人才派遣公司工作,由於工作原因,頻繁來浙江出差。有證言稱該男子是一名「軍事愛好者」,他因為闖入了浙江東部的一處軍事管理區域,並進行拍照,被認定有可能從事間諜活動。
據悉,上述兩人已經向中國有關部門承認受日本公安廳委託提供情報。
除此之外,還有一名日本男性在中國被拘,該男子是60多歲的東京人,曾經在某航空公司工作,退休後在北海道經營一牧場,同時創立了一個日中間人才派遣相關的公益團體。據悉,他在日中的財界和政界均有人脈,還曾經上過《人民日報》,是一名所謂的「中日間友好人士」。但是,有關人士稱該男子只是被拘接受調查,很可能最終會被釋放。
據悉,今年1月,曾有一名遼寧男子因為在軍事設施內拍照,並且向海外的雜誌提供照片而被判8年徒刑。今年7月份,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的國家安全法。依據中國法律間諜行為,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日本欲仿效美國設CIA 早已在中國建立諜報基地
2014年2月,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自民黨情報項目團隊負責人町村信孝在公開講演時強調了日本設立CIA這類組織的必要性,他表示,日本需要一個機構,培養和派遣在海外專門搜集秘密情報的人才,並研究根據這樣的情報做出日本該制定什麼樣對策的決定。自民黨內部目前有人建議,希望能在年內著手在黨內討論關於新情報組織的存在方式,如果順利的話爭取在明年(2015年)提出相關法案。
早在2006年,町村就主張日本應擁有像兔子耳朵那樣的敏感情報能力,應該在國會內設置情報委員會,強化對外情報機能、設立對外情報中心等。町村信孝的發言顯然不是說日本沒有情報機構,而是希望能利用組建日本版CIA的機會將各部門的情報力量整合到一起,並獲得官方認可的身份。
2013年數名曾擔任日本陸上自衛隊最高長官「陸上幕僚長」和防衛省情報本部長的相關人士證實,在未告知首相和防衛大臣的情況下,陸上自衛隊幕僚監部特別勤務班(簡稱「別班」,成員均在培訓機構小平學校接受諸如「心理戰防護」等名目的課程培訓,但實際內容卻是如何在境內外實施間諜和反間諜活動。)從冷戰時期起就在海外設置據點,派遣自衛官偽裝身份展開情報收集活動。其成員通過假身份從事海外情報搜集,在俄羅斯、中國、韓國和波蘭等多地設立基地。該部隊一名前成員稱,他們總部設在東京的一個地下室中,在東京其他地區還有幾處秘密據點,大多租用寫字樓房間。他們經常搬家,以保持行蹤隱匿。陸上自衛隊幕僚監部特別勤務班成員以小組為單位,一個小組的成員只有偶爾能在總部見到另一個小組的成員,而且壓根不知道對方真名。外派時,這些情報人員經常以日本政府人員為掩護身份,通過線人搜集所在國家軍事、政治和安全情報,將情報直接上報陸上自衛隊主管和防衛省情報本部。
儘管多任日本首相和防衛大臣都表示對該機關不知情,但相關文件和當事人的回憶錄均證實「別班」的存在。前日本陸自情報官阿尾博政在回憶錄《青桐戰士》中就詳細描述了自己為「別班」服務的細節。他在小平學校接受為期9個月的強化訓練,課程包括戰略情報、航空照片判讀、心理戰防護、語言、潛入訓練、通信聯絡方法、各種情報器材的使用、暗號文件的製作和解讀、隨機數表使用法等。結業後,阿尾被分到「別班」的「青桐組」工作,大部分搜集到的情報要向駐日美軍匯報。阿尾和三名同事重點針對在日俄羅斯公民進行情報工作,為掩飾身份,阿尾等人必須每隔二三年就更換一次身份。當時情報工作沒有現在這樣先進的工具,只能通過聽來的情報,製作俄羅斯軍事據點的地圖。「別班」這種獨立性正是駐日美軍所看重的,美軍授意「別班」重點搜集俄羅斯、中國、朝鮮和韓國等國情報,甚至主動為其提供掩護。
日本內閣也早在1968年就成立了自己的情報調查室(簡稱「內調」),由內閣官房長官直接領導。「內調」的職員長時間保持在170人左右,包括總務部、國內部、國外部、經濟部、內閣情報搜集中心、內閣衛星情報中心等科室,在對朝情報等領域相當有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