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說:
每年10月尾到12月初,是香港人擁抱芒草海的季節。作為山裡長大的孩子,不覺得漫山遍野的野草是一道特別的風景;在城市裡生活久了,再看生不擇地、隨遇而安的芒草,待滿山怒放時,卻風情萬種,給不少山外人提供了寶貴的審美價值和幸福感。
天蒼蒼,野茫茫,快去大東山擁抱芒草海吧!
陳奕迅 Eason 清晨前往大東山拍《Taste the atmosphere》專輯封面
大東山位於南大嶼山,海拔869米,僅次於大帽山(957米)及鳳凰山(934米),是香港第三高峰。英文名為 Sunset Park (日落山峰),此行雲霧很大,並未賞到壯闊的落日和醉人的晚霞,在香港看日落,是需要運氣的。
路線:
伯公坳(近東湧)–>大東山 –> 爛頭營–> 雙東坳–> 南山
時間:我們登頂之後,原路返回,歷時4個小時左右
為什麼香港人喜歡大東山?可以親近自然,可以鍛鍊身體,情侶在這裡感受浪漫,友人們在這裡談笑風生,然而攝友們只有那一片黃金海。芒草季在10月尾11月初開始出現,越往上走芒草越多,人卻越少,因為大部分人都忍不住停下來和芒草拍拍拍,減慢了步伐。為了避開人群,我們在半山腰的時候走了一個鮮有人走的小山頭,風景,美不勝收。
論角度的重要性:)
多雲多霧,看美景有的時候需要那麼點兒運氣
下次找個晴朗的日子,應該能出風景大片兒
一個人承包了一個山頭的即視感
來大東山的另外一個目的是來看大東山的特色石屋 —— 爛頭營。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查了一些相關資料,但是記載的很少。小屋建於30年代,是居港外籍人士所建(也有說是旅港傳教士作避暑之用),石屋的一沙一石都是用人力從梅窩碼頭搬運上來的。由於時間的關係,且沒有照明設備,我們沒有選擇從往南山方向下山。再往前走,就會遇到很多散落的石屋,有些還有編號。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近幾年,由於有些登山客的低素質,攀登石屋,石屋沒有辦法承受太多的重量,會出現裂縫,有些甚至會坍塌。而且石屋的保育工作是由一群義工在打理,所以要呼籲大家保護好香港這個難得的景點。
圖片來源:hiking.gov.hk
大東觀日,下次再約!
Tips:
1, 注意環保,帶走垃圾,不要攀爬石屋,做個有素質的登山客。
2, 山上沒有補給站,自帶乾糧;如果看完日落再下山,一定記得帶照明設備;
3, 石梯較窄,在稍微陡一點的地方,上山和下山的人需要互相讓路,安全第一;
4, 浪漫可以,但是還是安全第一(切勿模仿這對情侶,走在他們後面,著實為他們捏了把汗)
前往起點大東山:
於港鐵東湧站B出口的巴士總站乘坐11A號巴士或於梅窩巴士總站乘坐3M號巴士至伯公坳,下車後走至涼亭,再左轉入鳳凰徑,直登大東山。
note: 等巴士的時間大概40分鐘左右,而且有的班次沒有報站,容易坐過站,上車前記得一定記得要跟師傅說在伯公坳下車,建議可以坐的士前去,其實非常近。
從終點大東山離開:
搭乘3M號巴士至東湧市中心港鐵站或梅窩碼頭巴士總站。
敬請期待,玉見香港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