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11點,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在騰訊音樂娛樂(TME)旗下三個音樂平臺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於同時上線,上線25分鐘銷量超出了200萬張,隨後銷售額輕鬆破2000萬,周杰倫再一次用事實證明:不用上什麼微博超話,他就是頂流。
在知乎一直有一個熱門話題:「周杰倫最火的時候有多火」,瀏覽量近11億,其中有一些回答如下:
「我的歌單中只有兩個播放列表,一個是『周杰倫』,一個是『歌曲』。後來我才發現,原來並不是只有我這樣。」;
「我發現,我寫得最好看的名字不是自己的,而是『周杰倫』三個字。」;
「周杰倫最火的時候有多火?這是一個偽問題,說得好像杰倫現在不火了一樣。」
……
每個人都有一段青春,那段時間總會有那麼幾首歌曲陪伴著我們。「周杰倫」三個字不僅僅代表著他自己,更有很多像他一樣的時代歌手。每當耳旁想起他們的歌,你總會跟著哼起來,你可能回想起那年操場旁邊穿著校服打籃球的少年,也可能會想到下班回到家一個人吃著晚飯看著劇的場景,或者還能想到冬天哈著熱氣溫暖你的那雙手。
2019年8月李宗盛的全國巡演一票難求,有人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陳奕迅2019年年底在香港紅館時隔6年再度開唱,有人說陳奕迅的聲音是失眠時候最好的陪伴;2020年,楊丞琳即將迎來出道20周年,她說我的青春在歌唱中流逝,我的歌迷是跟我一起成長的人。
這次,《北京青年》周刊與歌手陳奕迅和楊丞琳聊了聊音樂與心聲。
陳奕迅 出道24年
遇見他的歌跟著哼出了聲
「6年沒見,12月紅館見」。不久前,「陳奕迅所長」在微博上面發布了一張演唱會海報,這段僅有12個字的配文足以讓歌迷沸騰。一時間,除了讓粉絲們尖叫瘋狂以外,也讓大家紛紛「猜測」這6年,陳奕迅到底在做什麼?
有人說他在金曲獎上跟提詞器battle,也有人說他在天空中秀傲人的髮際線……我不知道,但好在,在他準備完成工作後去探尋北京美食之前,我見到了他。
陳奕迅似乎對他的捲髮情有獨鍾,當然這次也不例外,一如既往的休閒風配上標誌性的捲髮,手中抱著一大包各種口味的軟糖走到大家面前,「一人一顆,這是我最愛的糖果。」他一邊示意大家品嘗,一邊輕鬆地與每個人打招呼。
不得不說,與陳奕迅的聊天總是能伴著歡笑聲,講到開心時聲情並茂、手舞足蹈歡脫得像個大男孩,連他自己也說:「如果不打斷我,我可以一直講到天黑。」從北京美食到網球,再從費德勒聊到健身、演唱會曲風……你能從他的言語中找到久違了的陳奕迅,熟悉又搞怪。但只要講到與音樂有關的部分,他總會變得格外認真,連聲音的起伏都是有儀式感的。
聊天從陳奕迅為電影《銀河補習班》的推廣曲《相信你的人》獻聲開始,為了能夠與陳奕迅合作,鄧超和俞白眉兩位導演親自飛到香港請他和經紀人看片,「他們在一邊偷偷看我們的反應,我們都哭到不行,都很感動。所以,在吃飯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討論這首歌應該怎麼做。」
陳奕迅說,「鄧超很喜歡《單車》,因為單車是講父子的歌,這是一首陪伴著他的歌,所以可能對他和白眉有一個特別的情懷在裡面。」
但陳奕迅一直很難說服自己舊歌新唱,他覺得:「一個新的電影,應該有首新的歌。剛好那個時候,我想到在此之前剛與陳曉霞碰過面,不如找曉霞姐和姚若龍老師再重新創作一首專屬於這個電影的歌。」
「越特別的人,越容易孤寂,不凡很容易害平凡恐懼……」與陳奕迅聊天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隨地聽到現場版的演唱會,唱歌是他最直接的表達,聊到動情處,他總是能夠用唱的方式來跟身邊的人表述自己的情感。他自嘲因為自己年紀上的優勢,經歷的多了,所以在聽到「特別」和「平凡」這句歌詞的時候會關注到那些可能跟大家不同的人,希望可以借著這首歌,這個電影來提醒大家,身邊的很多人都是需要我們多一點愛心和關注的。
「姚若龍老師的歌詞實在是寫得太好了!其實,姚老師只看了一遍故事大綱,他太清楚人生了,不只是父子之前的這種情感,所以就寫了這麼戳內心的歌詞。」「緊緊抱你緊緊抱你在雪還沒融的早晨,無所求的給予,所以不覺得犧牲。最無聲的關懷情感也最濃烈而深沉……」
幾經磨合,後來,陳奕迅決定用2001年他唱《單車》那時候的聲音去講這個故事,就是那種最簡單溫暖的歌聲傾訴影片中馬皓文陪伴兒子馬飛的愛與付出。
有人說聽陳奕迅的歌,即使聽懂了也不會讓你覺得被治癒,那是一種把你所隱藏的感情給剖析開來,讓你無處隱藏,他用最認真、最平靜的方式讓你去懷舊。好像的確是這樣,自從陳奕迅出道,他一直都在用歌聲與人們交流,穿著白色球鞋,背著你的背包,等到葡萄成熟時,望見硃砂痣與蚊子血。他的歌中有愛、有夢、有執著又有無奈,陳奕迅似乎就是一個繞也繞不過去的坎兒,你總能在某個轉角處遇到他的歌,不經意間就跟著哼出了聲。
Q -《北京青年》周刊
A - 陳奕迅
Q 和《baby song》比起來,更偏向於《相信你的人》這種曲風嗎?
A 其實應該是我在不同的時段就有不同的喜好吧,《baby song》這首歌應該是2011年的,但是我在2008年的時候就已經第一次聽到它了。那個時候是岑寧兒把歌兒拿給我聽,之後沉澱了3年才找她製作。那首歌就好像清泉一樣,很單純的一首歌。那現在的這首歌,是比較有歷練的一些感覺在。其實我都喜歡,我沒有一首歌是特別討厭的。推出過的都OK的,我覺得這個是陳奕迅很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從來都不會太后悔自己做過的事情,都沒有太大的遺憾。
Q 目前為止,有聽到這首歌負面的評價嗎?
A 我不知道,其實真的是我不會介意負面的評論,我覺得因為負面評論也有很多種,有一些可能就是刻意為了打擊你來說的一些話,甚至他根本不是刻意地想打擊你,就是根本就很隨便地表達一些觀點,可能就成為了對你來說比較負面的評價。這個我也控制不了,所以這沒什麼了。因為讚美的話,我還是很相信,因為我會感覺到你是衷心的讚美還是其他,這個我會感覺到的,我還沒麻木,但所謂的批評就是可以怎麼讓你再進一步的一些話,所以現在是寧願聽批評的話多於讚美的話。
Q 當時是看完這部電影,腦海裡就已經有了這首歌的畫面了嗎?
A 並沒有,當時鄧超和白眉來找我們看片子,看了很感動,也很好笑,他真的是花了很多心思在這裡面,包括配樂和後期製作。在這首推廣曲上面,也是幾經選擇最後推出了兩個版本,一個是深情版的,還有一個是勵志版的。勵志版其實編曲不一樣,曲調也不一樣。
Q 如果是演唱會的話,會選擇哪個版本,還是會寫一個新的?
A 演唱會的話肯定是會跟這兩個都有差異,因為可能現場演奏的不一樣。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到時候可以看看有沒有第三個編曲了。雖然現在這兩個版本已經很好了,但是比如說我現在已經聽深情版聽了很久,就已經變成舊歌了。所以我現在就會傾向於另外一個最新放出來充滿激情版的歌了。這是兩個不同的心情,要看演唱會的曲序、氛圍,要配合曲序,一個整體的流暢度比較重要。也不知道演唱會會不會唱到,但是這種題材應該會差不多吧。
Q 所以,其實演唱會的歌曲表達很難拿捏。
A 沒錯,我現在講到演唱會的部分都會想,其實永遠都會有這個問題,取捨永遠都是很難拿捏的。所以我現在做演唱會的內容都是看歌與歌詞之間怎麼配合,其實也可以做得很簡單,把很多熟悉的歌拿出來做一個30~40 首的曲目,但這樣就太簡單了。現在想會比較有要求的是如果可以把那些歌本身的意思把它串起來,組成一個類似音樂劇的方式來看或許是很不錯的。
Q 你覺得陳奕迅的歌對別人來說是難唱的嗎?有人給你過這種反饋嗎?
A 從來沒有人說過。但我覺得有一首很難唱的歌叫《第五個的現代化》,是廣東歌,在我第四張粵語專輯《天佑愛人》裡面。它的發音很難,另外國語歌《放》也很難唱,因為中文歌很少有這種曲風。
楊丞琳 出道19年
她「掏心掏肺」 在見證下成長
身穿一身亮黃色連衣裙、扎著精緻的低馬尾,楊丞琳出現在與環球音樂籤約的現場,她的個人工作室「樹與天空」即將與環球合作。在現場,有眾多的粉絲專程而來,還好有一個勁爆的消息引得他們的沸騰——楊丞琳的新專輯正在籌備,目前一切進展順利。時隔三年,楊丞琳終於要用新歌跟歌迷問候了。
楊丞琳的巡迴演唱會正在進行中,這次演唱會叫做「青春住了誰」。當年那個唱著「曖昧讓人變得貪心」、臉上有一顆痣的可愛女孩分明就是大家青春中的記憶。
「我依稀還記得那個對演藝圈有憧憬、很想好好當一個歌手、演員的那個小孩,細數過去,如果我不是當藝人的話,我的人生經驗不會那麼豐富。我很期待接下來的日子,依然是豐收和充實的。」
轉眼間,明年是楊丞琳出道的20周年,在談到20年間的變與不變,楊丞琳真的有很多的感慨:「我一直不避諱提及年齡,我從出道就生活在這個圈子,其實年齡就是經歷和智慧的象徵,這也讓大家知道我為什麼會成長為現在的樣子。」
很多人都說,時間為什麼這麼寵愛楊丞琳,她永遠有著甜美的笑和一張精緻的臉,時間在她身上似乎停止了。對於她個人來說,對於這份事業的熱愛更是她一直都未曾改變的。
「很多人問我一首歌唱了不知道多少遍會不會煩,就像是我唱《曖昧》這首歌,從2005 年就開始,馬上就15年了,唱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但我依然還是覺得這首歌很好聽。我想,對於自己的工作真的是百做不厭這一點是我一直維持得很好的。」
「那這20 年的時間,你自己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應該就是自己的步調緩和了很多。過去就是一直衝,埋頭苦幹,忽略了很多身邊人的感受。從我意識到自己可以慢慢緩下來的時候,我的音樂還有戲劇作品反而都是更豐沛的。」楊丞琳如是說。
也許有人會覺得楊丞琳依然還是那個可愛教主,也有人會感受到楊丞琳的成熟與多面。無論怎樣,她都會依然「掏心掏肺」地做自己。
Q -《北京青年》周刊
A - 楊丞琳
Q 這次做新專輯的統籌,有沒有覺得很困難的地方?
A 基本上是很順利的,也許因為是第一次自己全部統籌嘗試,所以會有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也會很有幹勁和想法。其實最難的是溝通,就是如何去跟創作人溝通,他們都是很有想法的人,我自己肯定也是很有想法的。怎麼不讓很有想法的兩個人碰撞得頭破血流,而是彼此加分的,這就需要很多的溝通技巧達到一個平衡。
Q 現在,隨著聽眾審美越來越高,會不會有很大的壓力?
A 現在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了,我以前不管是發片還是演戲,即將跟大家見面的時候真的是有很大的壓力。我會覺得一定需要有一首歌來傳遍大街小巷才行。現在就是覺得不能百分之百、純粹地考慮大眾的想法,因為自己真的很難去迎合每一個人。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掏心掏肺把自己的感覺反映在作品上。如果可以感受到,那就是真的知己。
Q 你不會有疲倦的感覺嗎?
A 會令我疲倦的可能不是工作的時候,比如說需要適應一下現在的媒體文化的時候,畢竟我是從20 年前的那個文化環境中一路走來的。即便出道時間長,但需要適應的東西還是很多,但對於工作的熱情是越燒越旺的,完全沒有覺得會有熱情熄滅的一天。
Q 你覺得自己有瓶頸期嗎?
A 我覺得自己的好處就是,我並沒有限制自己為一個歌手,可能我覺得唱歌有瓶頸期的時候我就會去拍戲,去做些其他工作,會給我施加緩和消化。如果是一直在發片、演唱、做音樂,就是會很需要刺激。在其他領域會找到新的刺激的點。目前為止我覺得最瓶頸的時候應該是在發《曖昧》的時候,從一個團體到個人的領域開始,我如何定位自己。現在竟然已經開始準備發第11 張專輯了,時間咻的一下就過去了。我很慶幸自己的瓶頸期還是來得蠻早的。
Q 簡單描述一下自己的新專輯?
A 新專輯是多元的,但同時也是有一致性的。我可以保證粉絲會愛到不行,因為我自己也是愛到不行的。大家聽得也會喜歡,大家聽到的絕對是最赤裸的我,歌裡面全是我自己的感覺、細節。同時,這張專輯也是跟最多人合作的一張專輯。我也很希望一鼓作氣地錄完,希望可以分享當下的自己給大家。
Q 你覺得楊丞琳三個字是能被定義的嗎?
A 我覺得過去是一個標籤吧,我撕掉這個標籤也花了很長時間。在各地狀況也不一樣,在臺灣撕得比較乾淨,可能其他地方就還是會有那種固有印象。可能大家會覺得楊丞琳就是一個樣子,其實我是有很多的樣子的,這張專輯就會呈現給大家,看到很多面的我。
文 王雅靜 劉藝琳
編輯 韓哈哈
部分資料提供 環球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