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北京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園區虐童事件成了網絡熱點。
一時間,「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的怒吼刷屏朋友圈。
可隨後,帶節奏的黑手出現了,幾個海外帳號將矛頭直指解放軍駐首都部隊。這一謠言,除了直接損害「老虎團」形象外,還間接損害了人民軍隊文明之師、威武之師、正義之師的形象,引來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網民對軍隊和軍人進行否定性評價甚至言語攻擊。
隨著警方依法對涉事幼師劉某某刑事拘留、對編造「老虎團」謠言的劉某行政拘留,紅黃藍教育機構開除涉事教師、免去新天地幼兒園園長職務,這一事件暫時告一段落,可是留給我們的思考還有很多,咱們周圍不止有那些偽裝成幼教的惡魔,同樣不缺少蠱惑人心含沙射影的惡魔!
風子今天就聊聊謠言戰爭。
謠言也許無法改變歷史的走向,但他確實是歷史巨變中的關鍵因素。
說到謠言,大部分人深惡痛絕。老夫的一位朋友當年就因為「大核民族」引發的謠言,他買了一百多斤鹽!你想想,超市裡的鹽一般是250g一袋,一百斤意味著他把整個超市貨架上的鹽都給搶走了。
老夫驚得口瞪目呆,此君可是專業做股票的!職業素養就是精準的判斷力和高度的預見性,你都去搶鹽了,難怪商家是無「鹽」以對啊!當然了,老夫也沒好到哪去。
「要達到和服用碘片同樣防輻射的效果,一個成人一次性至少吃下3.3千克鹽。這樣一來,碘是補夠了,人也齁死了!」——深知這一點的筆者果斷買了碘片!這幾年我一直把它擺在我的案頭,提醒自己,天塌下來你也得等子彈飛一會兒!
中國人搶鹽,引發了網上對中國人素質的大討論。不過大家也不用太自責,畢竟那個時候韓國人在搶購海藻,美國人在搶購碘片,而處於風暴中心的日本人基本上是什麼都搶。
看來,即便是受到文明國家多年調教的日本人也沒有免俗,和中國大媽一樣容易相信謠言。謠言的厲害可見一斑了。
事實上戰爭就從沒離開過謠言。
二戰中,德國著名的騙子,宣傳部長戈培爾就對鄰國發動了謠言戰,短時間內就讓荷蘭、比利時等國陷入混亂。而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人,黃色計劃開始第一周就因為謠言而崩盤,僅在巴黎就抓捕了六萬名傳播謠言的「嫌疑分子」,整個國家亂成一鍋粥。
更搞笑的是,大清國的完蛋也和謠言有關。當年孫中山屢敗屢戰到處發動起義,犧牲了林覺民等一大批優秀黨員,也沒能扳倒滿清。反而因為一則謠言,大清就垮了。
事情是這樣的,革命黨人不慎引爆了炸彈,導致搜捕。由這件事情在新軍中迅速爆發一則謠言,說朝廷要捕殺革命黨人。這還不算,稍後謠言變成要捕殺剪了辮子的人!這就太可怕了,新軍士兵很多為了訓練方便都剪了辮子,這沒辮子就要抓起來槍斃,那他們有一個算一個都別想跑啊!就在這人人自危之際,一次普通的鬥毆就引爆了武昌起義。
大清王朝,死於謠言。不能不說是歷史的荒誕劇。不過謠言並非是自發的,而是革命黨人散播的。在兵變之後,革命報紙更是四處散播謠言,《大漢報》、《民立報》、《中華民國公報》群起響應,大肆造謠。
《大漢報》第二號,國家一級文物,正是這些造謠媒體為辛亥革命立下不世之功!在國民黨的報紙上死了十幾次的不僅僅是十大元帥,還包括袁世凱和溥儀皇帝。
不客氣的說,革命謠言影響了歷史的走勢,讓黎元洪等一大批滿清官員產生了誤判,最終南方獨立,大清玩完。
謠言滅國!這麼好用的武器,列強們怎麼可能不利用呢。
雖然美軍用於戰場的謠言遠遠不及他們用在和平演變的多,不過從效果來看一點也不遜於那些沒用的美分黨。
我們都知道,在伊拉克戰爭開始後不久,美軍勢如破竹迅速將伊拉克軍隊擊潰。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驚訝的發現,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不戰而潰,反而是一些不怎麼受重視的部隊頑強抵抗。
共和國衛隊和薩達姆敢死隊的潰散不僅讓世人看到美國謠言的威力,也讓當時的局座自扇耳光。
實際上,當戰爭一開始,美軍就切入了伊拉克電視臺的頻道,而共和國衛隊的士兵更是不斷接收到美軍強大的武器會如何地毯式轟炸的信息。在薩達姆必敗,自己會成為活靶子的心理預期下,薩達姆的精銳部隊僅僅因為通訊被幹擾就放棄了抵抗,統統脫掉軍裝跑回了家。
等到事後大家回過神來,才發現美國媒體大言不慚的全是謠言!什麼薩達姆被炸死,伊拉克51師投降,沒一條是真的。至於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是鬼話連篇。
但是又怎麼樣呢?
仗打完了,薩達姆被絞死了,至於CNN這些媒體對造謠有沒有一點羞恥心,大家心裡還沒點數嗎?
造謠成本低效益高,更重要的是,總是會有人相信謠言。造謠動動腿,闢謠跑斷腿,這種不對稱優勢讓謠言天生具有優勢。
那麼,為什麼人會相信謠言呢?
這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心理學問題。那就是和真相相比,人更願意相信謠言!這個可不是老夫胡說,而是有切實依據的!因為相信謠言對自己有利!
扯淡吧!相信謠言跑去超市買了一百多斤鹽,對自己有利?開什麼國際玩笑。
你還別不信,試想一下,那些超市搶購的日本人,他們願意相信日本政府還是願意相信拿到手的物資?當然是拿到手的物資!安倍晉三說話誰信誰是傻子,他說福島縣的水產是沒問題的,可美國人卻查出連美國沿海的魚都出現了輻射症狀。
命就一條啊!
再說那位買了一百多斤鹽的朋友,他確實當了一回傻子。買了好幾年吃不完的鹽,但是他得到了心理上的安穩,客觀上說也避免了可能出現的食鹽短缺。這就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道理。
心理學家們的觀點更加悲觀,因為他們的結論是——改變第一印象極為困難。
心理學家過去二十多年的研究已經反覆證明,即便一個錯誤說法被修正,它在人腦中的影響也可以是持續性的。也就是說,人的觀念幾乎無法糾正。正如在國外生活過的90後根本不相信外國的月亮是圓的,因為他們接觸美國的第一印象就是天天晚上有槍響,報紙上隨時會有槍擊案的報導。那麼他回到國內之後,即便十年、二十年後美國治安好了,他印象中的美國還是那個隨時會有人開槍的美國。反而是沒出過國的,天天聽人家說美國是民主燈塔,外逃都往美國跑,真到了美國他才傻眼了。
《人民的名義》裡,丁義珍就是吃了公知的虧!外逃美國,天天是打雜掃地,洗盤刷碗,比直接進監獄吃牢飯還慘。
真相的獲得需要時間,而在真相大白之前,謠言早已給聽眾灌輸了第一印象。
正如紅黃藍幼兒園虐童案,事發之後僅僅數小時,就爆發了「紅黃藍幼兒園負責人系領導人親屬」,「解放軍英雄部隊牽涉其中」的謠言(說不是公知編的我都不信)。這點時間公安機關連筆錄都不一定能做完,而謠言已經產生了。這樣明顯荒誕不經的內容連央視主持人都拿下了,一句「謠言止於智者」顯然不足以解釋。
王女士的道歉也很誠懇,確實,焦慮之下人是沒有理性的,這也正是謠言的恐怖之處。
既然謠言很難防禦,那麼平息謠言就只能辛苦人民警察了。當年如果沒有將「立二拆四」、「秦火火」這幾位造謠大師送進監獄,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拿著美元謠翻中國。
謠言止於智者,這是理想化狀態。謠言止於治者,才是最現實的結果。謠言倒逼改革,聽起來美妙,但成本卻遲早要靠每一個受害者來買單。
批評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確定的事實,是批評的基本前提,而批評的理性,則決定了批評的力量和質量。
所以我們這些手機前的鍵盤俠們,最重要的也許不是去辨析謠言,而是聽到什麼新聞的時候,讓子彈飛一會兒!
這個社會不是想像中那樣美好,但這個社會也絕不是一些人口中那樣的壞和黑。妖魔化的結果,往往只會加劇撕裂和撕裂帶來的仇視和痛苦。
篇幅有限,可以看看老蔣推薦的更多好文:
·日本新悲劇:有個不講理的爹,兒子心裡是啥滋味?
·回首百年,中國憑什麼V字反轉,重回世界之巔?
·中國諸多偉大成就背後的「憋屈之路」
掃一掃,關注蔣校長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