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表演。
天山網訊(記者馬少賓 通訊員海斯來提 徐曉麗 馬國玲 韓玲 梁宏濤攝影報導)傳統的民間社火藝術表演,歡快的哈薩克族舞蹈……2月11日(農曆正月十五),昌吉州昌吉市、吉木薩爾縣、阜康市、呼圖壁縣等多個縣市的各族群眾走上街頭,鑼鼓喧天鬧元宵,龍騰獅躍迎新春。
當天,昌吉州昌吉市第34屆社火表演賽吸引了10萬餘人現場觀看,來自昌吉市各鄉鎮、街道的10支社火表演隊6000多人身著各民族節日盛裝,敲起鑼打起鼓,歡快的維吾爾族「麥西來甫」,哈薩克族的「黑走馬」和回族的「花兒」,充分展示出了熱情好客的昌吉市各族群眾勤勞致富、幸福和諧的生活狀態。
昌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豔華介紹,今年舉辦的民間社火表演賽突出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元素,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民俗文化活動的需求,展示昌吉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凝心聚力謀發展的新氣象,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愛國、愛疆、愛昌吉的熱情。
據悉,從1983年開始,昌吉市每年春節、正月十五都以競賽的形式開展社火表演,參加表演的社火隊每年都在15——30支、規模為6000至上萬人,表演隊伍長達數公裡。
當天,吉木薩爾縣2017年社火藝術節也盛大舉行,該縣大街上鑼鼓喧天、格外喜慶,來自全縣9個鄉鎮的社火表演隊扭秧歌、舞龍獅、踩高蹺、打腰鼓,展示了各族群眾積極向上的生活風採,體現了吉木薩爾人民走向繁榮富強的壯志豪情。
吉木薩爾縣北庭鎮350人的社火表演隊由古城村、西上湖村等6個村的表演隊組成,傳統腰鼓、高蹺、剪紙融合現代戲曲、歌舞元素的表演引來觀眾陣陣掌聲,特別是展現北庭特色的夢回大唐服飾展和福娃裝扮的特色水產品展受到評委的一致稱讚。
「雖然天氣寒冷,但是我們大傢伙的熱情都很高,這樣的文化活動特別有意義,歡歡喜喜過元宵,紅紅火火過日子,新的一年我們生活肯定越來越好。」北庭鎮基層文化帶頭人李廷龍說。
吉木薩爾縣大有鎮廣泉村32人表演的舞蹈《張燈結彩》,跳出了節日裡農民心中的無限喜悅;大有鎮渭戶村表演的扇子舞《中國美》,表達了老百姓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詼諧幽默的回族舞蹈《尕老漢》、歡快的哈薩克族舞蹈《黑走馬》體現了各民族一家親的情懷。
今年,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組織了300人的社火表演隊進行表演,除了傳統的腰鼓、秧歌、舞龍、舞獅之外,今年還加進了現代舞和民族舞表演,引來了陣陣掌聲,特別是由小朋友和大人們組合表演的《小雞舞》將表演帶入了高潮。
傳統社火表演 宋文蛟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