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時光它不管不顧/留我在記憶海/我停留在藍瓦下/不孤獨地徘徊/是誰偷走了三年/我們盡情開懷/留一抹白牆藍瓦/陪我繼續精彩……」甜美的歌聲,配上舒緩的校園風音樂,在自編、自導、自演的MV中唱響……此時的他們,以這種方式告別三年的高中生涯;此時的他們,以這種方式為三年的高中生涯抹上底色。
他們,是孝感高中2020屆畢業生,也是孝高畢業生自辦刊物《藍瓦》的第四代「接棒人」。8月29日,他們再次走進孝感高中來到熟悉的教室,面對鏡頭,對《藍瓦少年行》MV進行「掃尾」拍攝。
劇本創作:清華大學準大一新生「操刀」
製作完成一首原創校園MV,劇本、歌詞、曲譜、群演……樣樣都不能少。雖然拍攝和剪輯由「外援」完成,但最重要的劇本編寫,落在了徐清源的肩上。「主題是『衝破黑暗 尋找光芒』。如何把『樂隊夢、藍瓦夢、校園夢』三條主線融合在一起?難度可想而知。」
徐清源於8月26日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臨危受命的他從零開始,親自操刀MV劇本,於8月15日開始創作。由於拍攝MV的歌詞已經完成,但始終沒有譜曲,給徐清源的創作劇本增添了不少難度,「既要對應歌詞表達的內容,又要符合高中生對校園的情感,需要運用鏡頭語言來銜接。」
3天之後,當團隊拿到第一稿劇本後,不滿意寫在每個人的臉上。當機立斷,團隊開會討論,一開就是2個小時。作為導演之一的高夢瑤說:「寫劇本也挺難的。抓住故事線,需要哪些鏡頭、鏡頭時間為多少等等,都要劃分細緻。」接下來的幾天,徐清源查閱資料、請教學傳媒的學姐,經過他的一番努力後,最終把劇本鏡頭定在了21個畫面。當大家再一次集體開會時,劇本才算塵埃落定。
「8月26日,完成歌曲錄音;8月27日,開始拍攝《藍瓦少年行》MV。」高夢瑤介紹,這首MV花費了團隊不少心血。
困難重重:大家擰成一股繩
胡辰玥是《藍瓦》的主編,把《藍瓦》當作自己的「女兒」一樣疼愛。她笑著說道:「我就是一個管事的,催著團隊把劇本、歌詞、譜曲都寫出來。」對於整個創作過程,胡辰玥感受頗深:「困難重重!」
如何凸顯MV的主題?團隊從實際情況,尋找答案。「我們出生於非典時期,上學期備考,遇到地震;今年年初,遭遇疫情,開展線上教學,高考又延期。高考當天,又天降暴雨……」高夢瑤說,「青春熱血,就是少年。」
「在黑暗的境遇中,尋找光明。雖然有困難,但是依然不拋棄、不放棄,這或許就是每一個少年都應該擁有的精神吧!」劉樂遙接到胡辰玥下達的「命令」,開始創作歌詞。她結合自己的校園生活和朋友們的共同經歷,絞盡腦汁地尋找靈感和意境,最終把歌詞定位為抒情的校園風格,取歌名為《藍瓦少年行》。
劉樂遙說,她對編曲一竅不通,不得不請音樂組的同學幫忙,對歌詞的格式和長短進行調整。極具音樂天賦的汪天毅伸出援助之手,作為主唱之一的他,完成了最後的編曲。《藍瓦少年行》也得以完整「問世」。
「MV的創作團隊有10多人,參演人員近30人。」高夢瑤介紹,團隊成員時間不一致,參演人員要到處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但大家都擰成了一股繩。」
提供平臺:豐富孝高校友的文化生活
劉瑜是孝感高中2017屆畢業生,《藍瓦》創刊人之一,現就讀於合肥工業大學。8月2日,劉瑜組織舉辦了「藍瓦2020夏日音樂會」。作為《藍瓦》2020年團隊的顧問,劉瑜一直在背後默默地著手籌備2020年《藍瓦》的出刊和MV的拍攝。
「我們默默地向前輩們學習,也用著少有的經驗為學弟學妹們指點迷津。」劉瑜介紹,《藍瓦》從2017年創刊以來,一直致力於豐富孝高校友的文化生活,為孝高每年應屆畢業生提供社會實踐、挑戰自我、實現夢想的平臺,「團隊也在不斷成長、成熟。三年來,精心製作書刊四冊、校園歌曲三首等。」
《藍瓦少年行》MV,將於9月初發行。2017年8月18日,本報曾報導過孝高學子創作的第一首校園MV。該MV取名為《藍瓦》,與創刊號同名。回首往事,劉瑜歷歷在目,「感謝一路支持《藍瓦》的朋友們,我們也在努力證明懂得感恩的我們。」
來源孝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