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兩部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都出現一樣的劇情:女主當眾脫衣。讓你看的時候不禁會想這兩部劇的編劇,是不是一起商量過,要給所有觀眾撓一撓痒痒。
但是撓的效果怎麼樣呢?真的讓人很爽嗎?靜下來想一想,滋味卻很不一樣。一個是真的「爽歪歪」,一個卻讓人細思覺恐。
先說《二十不惑》裡的梁爽脫衣吧!
在這部劇裡,梁爽的「暴躁博主人設」的創意剛剛開始,就被人抄襲,梁爽不服,自信心爆棚的小姑娘穿著品牌方的衣服,去找品牌方談判,覺得品牌方一見到她會立刻答應和自己籤約。結果卻一言不合,數言硬槓,梁爽的暴躁脾氣就不再是人設,而是真實地表現,她一股氣脫掉身上的外套和鞋子,大冬天光著腳穿著吊帶小襯裙就揚長而去。
看到此處,觀眾們都覺得又爆又爽,恨不得張嘴說句髒話,來表達人生快意,覺得又霸氣又解氣。雖然在生活裡這樣的劇情不會出現,但放在劇裡,還是和爽姐的「姐」味很適宜。
而且當爽姐在寒風裡瑟瑟發抖的時候,確實也讓我們體會到二十歲的她們,人生的不易和內心的掙扎。投到前男友懷裡做他的「金絲雀」,和現在的狀況相比,到底哪一個更慘呢?是這樣艱苦地打拼下去呢,還是做他的地下情人呢?這真的是二十之「惑」!
這個情節很好地表現了該劇二十不惑的主題:總要困惑,然後做出自己的選擇。
那麼《三十而已》裡的王漫妮脫衣呢?
當梁正賢這個渣男振振有詞,說自己沒有欺騙,自己只是一個不婚主義者,持的是先進的「開放伴侶」的態度,曼妮和香港的女友兩個人可以一南一北同時存在的時候,我真是恨不得跳到屏幕裡潑他一杯好開水。
怎麼還有這樣無恥的男人,可以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真把女人當盤菜啦?自己可以左一盤右一盤?
當他高高在上地反問漫妮說:
「你吃的、用的、穿的,哪一個不是我買的?現實一點,和我在一起不好嗎?」
這句話戳到了王漫妮的痛點,她忍無可忍,開始當眾脫衣。
脫到只剩吊帶的時候她停了下來。
此時此時餐廳的人們紛紛看向她,而梁正賢開始洋洋得意。他說:
「你看,這個就是你沒有否認的東西啊!」
此時的漫妮局促不安地站在餐廳中間,是那麼可憐無助。
看到此處,我們的小心臟就被編劇輕輕地撓了一下。
讓女主賣慘是屢試不爽的搔癢佳品。
看著王漫妮成了一個笑話,在眾目睽睽之下,我們笑不出來,只是覺得這個男人太可惡,而她是如此地讓人心疼。
就在漫妮最無助的時候,救星出現了。一位餐廳服務員站出來給漫妮解了圍:
「小姐,我的衣服可以借給你。」
幫助女人的最終還是女人,漫妮就這樣最終得救了,渣男失算了。我們提起的心這才放下。
這個反轉當時看著覺得好爽啊!仿佛脫下來的衣裳左右開弓復開弓,乒桌球乓地抽了這個渣男人的大耳光。
但是爽過了,卻又覺得不舒服。
和《二十不惑》裡的梁爽不一樣,梁爽當眾脫衣是霸氣,她表現的是一個小女孩和這個現實世界的真實對抗。而《三十而已》裡的王漫妮脫衣呢?
她是在表現自己不依靠男人,表現女人的獨立嗎?
難道一個女人被人欺騙,被小三,知情以後還被一個男人這樣理直氣壯地凌辱,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要當眾脫衣服來自證清白,這才是女人的剛強和覺醒嗎?
她明明是受害者,為什麼還要像揩了男人的油,就像歌裡面唱的「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那樣,脫了衣裳才叫和男人兩清呢?
她付出的感情和自己的青春呢?都餵了狗嗎?難道這些就賤得沒有價值嗎?
這件事明明是女人吃了虧,怎麼弄的反而像佔了便宜一樣!
而這才是讓我細思極恐的地方。覺得這樣的劇情設置本身就是對女人的第二次傷害,我更擔心生活裡的男人會受此啟發,而女人會不由自主向王漫妮地看齊,要「獨立」,要「自尊」,要「剛強」。
其實王漫妮脫衣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們推測裡的顧佳離婚。
有人猜測,顧佳後期發現許幻山出軌,立刻果斷離婚,淨身出戶,除了孩子,什麼也不要。「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真是清爽利落乾脆,痛快之至!
可是真的痛快嗎?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猜測呢?
顧佳一定要「不帶走一片雲彩」的離開,才是真正的瀟灑和獨立嗎?
問題是那滿天彩霞的美麗風景,也有顧佳的心血,即使是許幻山的滿天煙花,背後也離不開顧佳的支持,憑什麼顧佳受了傷,還要用自己的淨身出戶來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女性呢?
這樣猜測的背後隱藏的三觀真的是很毀三觀,讓我不寒而慄。
顧佳顧佳,顧名思義,就是「顧家」,一個這樣顧家的女人,在這樣的情況下,維護自己的權益,讓男人淨身出戶才算更合乎情理吧?
但願後面的劇本不要這樣呈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在此我要提醒所有女同胞的是:
生活不是電視劇,生活裡如果真的遇到了梁正賢這樣的男人,要脫衣服滾的也不應該是你,而應該是他,應該曬曬太陽的,是他黴變的靈魂!
如果你真是顧佳這樣的角色,面臨離婚,那麼就大大方方地拿走屬於你的一切,不受什麼偽獨立的蠱惑,這才是不拖泥帶水,是真正的獨立和瀟灑!
我是 ,願與你一起思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