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們每天都要勤奮練習
GNZ48部分成員
陳珂(左)陳雨琪(中)張瓊予(右)在一起
大洋網訊 從上月開始,廣州地鐵站臺內便被「SNH48女團」的年度總選廣告「佔領」。華南地區的「人氣偶像女團」GNZ48,是SNH48的重要分支。而GNZ48基地在廣州,64名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年齡從14歲到25歲不等。
懷揣著明星夢,不少年輕女孩一邊學習一邊在女團中接受藝人訓練,除了每天十多個小時的排練,周末她們還要到劇場公演。而晚上,她們常常會熬夜學習功課。但,偶像並不好當,粉絲用真金白銀去投票決定這64名少女在女團中的排名,如果排名靠後,她們不可能在MV中露臉,更可能會安排到舞臺不起眼的角落。
偶像路上,這群少女經歷著獨有的辛酸與掙扎,有人退出,也有人執著追夢。
如果在人群中看到陳雨琪,你會覺得她跟普通鄰家女孩沒什麼兩樣。這個穿著寬鬆二次元文化衫的女孩臉圓圓的,還有一點嬰兒肥,長相甜美,個子不高,有著長長的睫毛,留著齊眉的劉海,清脆的嗓音還挺好聽。
初三女生的偶像夢
雖然是00後,但16歲的陳雨琪並不是這個女團中最小的成員。她本該是一名高二女生,但加入女團後,因為每天密集的排練,一年下來和父母都見不上幾面,更不用說學習。為此,她只好休學兩年,專職於演藝生涯。
陳雨琪來自湖南湘潭,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2015年7月,14歲的陳雨琪初中畢業之後,聽說GNZ48女團在招人,就報名參加,但父母堅決反對,可陳雨琪當時卻鐵了心,「我跟父母說,我一定要去參加面試,不管如何我一定要去。」後來還是大伯思想開放,從中做了她父親的思想工作。「他鼓勵我去試試,通過自然是一件好事,沒有通過也沒啥影響,父親的態度終於鬆動了。」
陳雨琪當時報名有幾個原因。一是她從小喜歡唱歌跳舞,和多數少女一樣,心底有個明星夢,憧憬著有天能走上舞臺,在鎂光燈的聚焦下熠熠生輝;二是她想走自己的路,不想被爸媽束縛,「我想過屬於自己的生活」;第三點原因也很實在,就是想改善家裡的經濟條件,「我不想讓後代再過我父母的日子,他們應該過得好一些」。說起「後代」,連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不可逆的成長路
陳雨琪最終通過GNZ48的考試,是在2015年父親節那天。送行時,爸爸只讓她送到二樓的電梯,不讓她跟出去。從小到大,這是她和父母的第一次分離。
很快,她還是從理想的美夢中醒來,偶像的生活完全不像想像中那樣光鮮。剛來廣州的那一兩個月,她們連洗熱水澡的地方都沒有,練舞都在會議室內,也沒有空調,運動半個小時,就已經大汗淋漓,持續跳上兩個小時的舞,身上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每晚她都會跟爸媽打電話,還在電話中哭鼻子。
更大的挑戰則來自於工作。每天都安排得無比飽滿的排練又讓她挨著枕頭就睡著了,一天要學唱、學跳近11個小時。不過,讓她感到欣喜的是,她每月都有些生活津貼,從一開始的2000多元到現在的5000元。這個孝順的姑娘每月都把工資的2/3寄給了父母,剩下的則拿來買化妝品和生活用品。
雖然休學2年,但下個月,陳雨琪會在廣州找所高中繼續讀書,這是父母的要求,「語數外我差不多忘光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跟上。」
少女的蛻變
與家人的長時間分離,也讓這個女孩有些不習慣。「雖然經常和爸媽聊微信,但有時還會很想他們。」她的眼圈有些紅紅的。每年她有兩個假期,一個是春節,另外一個是每年8月份,每次大約有10天。
兩年的時間,足以把一個女孩雕琢成連他們的父母都有些「認不得」的另外一個人。
她的「玻璃心」也在殘酷的競爭中變得堅硬。一開始入團,她的排名還比較靠後,站在角落一個聚光燈都照不到的地方,她的心裡冰冷。常常質問自己:我將來會一直是這樣嗎?會不會有很多人笑話我?
起初,她對每年舉行的總選並不在意。現在,越來越白熱化的競爭又勾起了她的好勝心,如何更快地掌握遊戲規則成為最棘手的事,她的首要目標就是在那個「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總選中嶄露頭角。
「第一次回家,媽媽說,長高了,瘦了,都認不出來了。」當然,更大的變化是,兩年的磨礪讓她的眼神顯示出與同齡人少有的成熟。
掙扎「前提是不能耽誤學業」
在女團內部,像陳雨琪為了自己的偶像夢而走上舞臺而不得不休學的不在少數。「誰都想學業和舞臺同時兼顧,但那很難。」今年20歲的張瓊予如今是浙江財經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學的是金融學專業。她的另一重身份是GNZ48成員。從高二開始,她就注意到了SNH48女團,幾經嘗試,她終於在大二那年加入。她的想法很簡單。「我想在舞臺上跳舞。」平時上課,周末排練,充實的生活幾乎讓她忘了自己是一名在校大學生。
和陳雨琪一樣,作為家中獨生女,她的父母希望她考一個公務員,堅決反對她走偶像明星這條路。張瓊予與父母展開了拉鋸戰般的談判,有一段時間,雙方甚至誰也不理誰。最後還是母親心軟,決定讓她試試,但前提是不能耽誤學業。「直到現在,他們都會問我要不要退團。」
過去一年間,張瓊予一直在廣州和杭州之間穿梭,每個月,她有一半時間在廣州,另一半在杭州,一年攢下來的高鐵票都有厚厚的一疊。「追夢嘛,總要付出點代價的。」在張瓊予看來,在舞臺上跳舞是自己從小的夢想,遇到有公演時,一天要訓練15個小時,每天只能睡3個小時都不到,但她並不覺得累。「出名要趁早,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競爭一切只為站在舞臺最中央
出生於1995年的陳珂來自深圳,她留著一頭利落的長髮,標準的瓜子臉,五官輪廓分明,乍一看給人「冷美人」的感覺。在所有女孩中,像她這種「20出頭」的,已經算「年長」的了。
一年一度的總選是SNH48體系的核心,粉絲用真金白銀的投票來決定成員的排名,排名則直接關係到下一年成員的資源和曝光度分配,每一張選票換算成人民幣在35元左右。7月29日進行的SNH48年度總選中,在300多名團員中,陳珂排第58位。
在GNZ48內部,每個季度會出一張MV,64名成員中,只有16名成員能有機會在MV中亮相,殘酷的內部競爭時時刻刻都存在。而每年的SNH48總選中,近300名團員中只有前66名才能上臺亮相,獲得較好的曝光度。每一年,公司都會統計成員獲得粉絲的數量。
陳珂說:「我覺得維持新鮮感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了。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能逐漸靠近舞臺的中央,讓自己從舞臺上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佔到舞臺的C(中央)位。」
秘訣璀璨機會與前途未卜
每個女孩都知道女團內部競爭有多激烈,在赤裸裸的粉絲花錢用腳投票模式下,隨著年齡增大,新鮮血液不斷補充,老隊員在隊內的位置會越來越被邊緣化,公演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女團內部,也有人因為競爭太激烈,或看不到前途而自動退出。之前一名退團成員的聲明裡寫道:「覺得個人並不適合當偶像,每天都處在非常崩潰的邊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想把負能量和不開心在舞臺上表現出來。」
前路未卜,是這群女孩的共同焦慮。「將來能當明星當然好,但能紅的畢竟是少數,即使不紅,有這段經歷也是挺好的,我不會後悔,畢竟我曾付出過汗水。」陳珂經常這樣寬慰自己。
16歲的陳雨琪也在拿青春賭明天:「我還有些舞蹈特長,萬一不行,我將來還可以到我們湖南當一名舞蹈老師。」
對於這樣的選拔制度,SNH48的投資人陳悅天曾說過:「如果連打怪升級都沒有,每個人都不覺得自己有進步,從工作人員到藝人、到粉絲都沒有成就感。我為什麼要玩這個遊戲?」曾經有人這樣總結SNH48讓粉絲欲罷不能的秘訣:把一群花季少女聚到一起,給予她們璀璨的機會,又將她們的命運羅盤強行打亂,讓世人欣賞她們的哭泣,誰能不動容?
粉絲「看得見的偶像」激勵我們成長
GNZ48的粉絲群年齡很廣泛,從十多歲的在校學生,到40多歲的中年大叔。線上宣傳,線下變現,GNZ48的盈利模式很大一部分就是來源於每年一次的總選投票,它說到底是一場粉絲之間的競爭,總選的排名決定著偶像們的站位,排名越靠前,站在舞臺上的位置就越好。粉絲可以通過購買專輯所獲贈的投票券,來支持自己喜歡的偶像。
大貓是陳珂的女粉絲。她不知道陳珂在舞臺之外是什麼樣子,也不想去揣測。陳珂的公演她每次都會來看,對她來說,能看到舞臺上那個帶著光環的元氣美少女就夠了,這是不是真實的她也無關緊要。「我們飯(喜歡)的不僅是她,更多是想像中的她。」
大貓說,一些熱情的粉絲,對於自己偶像的演出基本每場不落下。這種「看得見的偶像」不會讓她覺得有距離感,能激勵她成長。
文/廣報記者肖歡歡實習生張群
圖/廣報記者廖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