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353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迷霧劇場最亮的一道「光」,從「隱秘的角落」射出。
從爆裂鼓手到新銳導演,辛爽完成了一段完美的solo,這不是樂隊的夏天,卻是名副其實的「三個孩子」的夏天。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官方微博)
從相關話題#秦昊帶你去爬山#迅速發酵,到以《小白船》《人間地獄》《死在旋轉公寓》為首的另類配樂引起大範圍討論,再到受眾市場掀起對故事內容與細節的多維度推敲。市場給了《隱秘的角落》現象級的爆炸反應,來自於表達手法的多元和完整,戲劇張力的收放自如,也來自於劇本改編的兩頭「討好」。
懸疑題材好突破。故事性強,情節緊湊、敘事手法多元,伏筆、隱喻、細節拿捏的死死的,扭曲的愛、脆弱的關係、搖擺的善惡完美踩點,從《無證之罪》到《白夜追兇》,再到《隱秘的角落》,國產這一類型劇基本有了一套發揮穩定的輸出。
高級感的懸疑,常常伴有心理恐懼的架設。一種聲音、一首歌、一種味道,一個動作,當這些與某個行為形成固定連接,就會成為產生心理學的上「心錨」。通過配樂和鏡頭語音,導演設置了太多的「心錨」,於是」三隻小雞「的故事裡,才有了大量狐狸屍骨般的恐怖元素。
得人心者得天下。對人物心理抽絲剝繭的臨摹,輔之以足以媲美電影的聲畫質感、越來越嫻熟的敘事、不僅完成了細思恐極的高級懸疑感的營造,也讓廣義的網劇真正擺脫粗製濫造的標籤。
從內容看,主人公也開始從特定環境下的特殊人群過渡向更具有普遍意義的群體,找到了缺角的人性,讓「犯罪劇」變成「人性劇」,完成了戲劇內核的進階。
這種進階打破了非黑即白的絕對,將賦有哲學矛盾的辯題投射在普通人身上,不動聲色又順理成章。每個人都有善惡面,有各自隱秘的角落,好與壞之間沒有明確的界定,共同的唯有人性的困境:
一個優秀的老師,卻是個在感情上失敗的禿子,追不回心愛的公主,拿不到致命的相機。
一個天才的學霸,卻沒個完整的家庭,媽媽的愛要「硬咽」下去,爸爸的愛要「生搶」過來。
至此,真相是真。此後,劇本對人性複雜之處,做了相對無害化處理,有意照亮那個「隱秘的角落」,而不讓其成為死角。隱喻的結局,讓普通觀眾在笛卡爾的「現實」和「童話」中自由選擇,留下了戲劇創作的妥協和遺憾,吸引更多的人駐足和反思。
尺度,進退,攻守。
回到現實,讓」隱秘「被發掘,需要演員「下沉」,也需要市場「上升」。
復甦的時間是模糊的,劇組的生活總有動蕩。連帶著,整個影視市場充滿了不安的臨時感。越來越多的頭部力量不惜「向下」尋找資源。
秦昊頂著文藝「影帝」的名號多年不溫不火,演技一流的他一再出現在夫妻檔綜藝節目裡,被大眾記憶著也被消費著。
如果早點以「張老師」和「一起去爬山」的梗被記憶豈不是更好?不過,這是藝人與演員的矛盾,也是資源與市場的矛盾。
3年前,愛奇藝引進電影《看不見的客人》。無需會員免費放送,這部優質的西班牙懸疑電影,因為獨特的敘事分層以及講述視角的轉換海內外名聲大噪。但收看的人寥寥無幾,並未濺起多大水花,更多的仍是在懸疑愛好者自嗨。
3年後,愛奇藝大力打造迷霧劇場,《隱秘的角落》繼續「超前點映」、「星鑽」會員,線下找資源的大有人在,線上充會員更不在少數,市場上出現了大把大把「看得見的客人」。
不管能否「長安」,真正的實力派正迎來屬於自己的時辰,姐姐們乘風破浪,大叔們可鹽可甜。
國劇最好的時代來了嗎?起碼熬過最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