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進行的廣州市第73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專題)上,針對記者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加速蔓延,廣州境外疫情輸入壓力大幅增加,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如何體現中外一視同仁、無差別對待的原則這一問題上,廣州市委外辦主任劉保春對此進行了回應。
劉保春介紹,一是堅持無差別對待原則,入境人員無論國籍、種族、性別,採取同等防控措施。目前我們根據風險評定等級原則,根據專家建議,結合境外輸入病例、關聯病例信息以及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評估高風險國家、航班,採取相應的防疫措施,並及時發布多語種通知、公告等。
二是全力救治患者。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設立專門病區集中救治。成立醫療救治組,集中醫療力量救治感染患者,配備心理醫生、翻譯人員,充分尊重宗教信仰、民族習慣,加強人文關懷和身心健康服務。截至今天早上8點,1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中,有89例已經出院。
三是設立一批開放檢測點,鼓勵和引導包括在穗外籍人士在內的各類人員自願主動檢測。對外國來穗人員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潛在密切接觸者進行深度流調和挖掘,全力消除隱患。同時,完善和推廣多語種「穗康」小程序,引導外籍人員自主、如實進行健康申報,為他們出行創造便利條件。
四是加強宣傳引導和溝通協調。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制定發布多語種疫情防護指南、指引、通知、公告等,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加強與65家駐穗總領館和相關國家行業協會商會等代表人士溝通聯繫,主動通報我市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推送相關信息,聽取意見建議,回應關切,協調解決問題。協調協助相關國家駐穗總領館官員、行業協會商會代表以適當形式探訪居家或集中進行健康管理的外籍人員,共同做好在穗外籍人士健康服務管理工作。
五是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加強與外國駐穗領館的溝通對接,根據國際友城抗疫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捐贈,目前我市第一批捐贈物資已全部送達疫情高發6個國家的13個國際友城,接下來我們還將針對我市國際友城開展第二批第三批物資捐贈。同時,利用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分享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經驗。近期,廣州作為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和C40氣候城市領導聯盟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會員,已積極受邀出席7場國際疫情防控在線研討會,並在4場會議上介紹我市經驗,受到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溫國輝市長還應邀與我們國際友城市長通話,相互勉勵,分享防疫經驗。
劉保春再次強調,廣州對所有外國在穗人員一視同仁,我們反對任何針對特定人群的差異性做法,廣州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大都市,對歧視性言行更是零容忍,這是我們長期以來一貫堅持的原則。至於在實施健康管理服務過程中因溝通不暢等原因所而引起的誤解或不當的做法,我們高度重視,立即改善工作機制和方法,成立專班,做好服務。同時我們也堅決反對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歪曲抹黑我市防疫工作,希望外籍人士和中國人一樣,嚴格遵守廣州防疫規定,與我們一道,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統籌:廣州日報五號樓工作室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申卉、方晴、黃蓉芳、張姝泓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燕、蘇韻樺、駱昌威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