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頂級外科大咖齊聚,煙臺毓璜頂醫院這4天的手術直播不容錯過

2020-12-24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孫淑玉通訊員李成修馬瑾

8月17日-20日,國內頂級外科大咖齊聚煙臺,將與煙臺毓璜頂醫胃腸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專家聯合進行手術直播演示,在更好的滿足臨床專家相互交流和醫療專業的教育培訓的同時,也將利用胸腔鏡、腹腔鏡以及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等更精準的微創技術造福患者。

作為膠東地區最優質醫療資源的集中之地,也是區域內疑難危重疾病最高水平診治之地,值煙臺毓璜頂醫院130周年院慶之際邀請國內頂級外科大咖聯合手術演示也是其信心與底氣的體現,得益於腔鏡技術和微創手術起步早、發展快等優勢,此次手術直播也有助於全國更多同行了解煙臺甚至膠東地區的診療水平。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本次手術直播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胃腸外科主任鄭民華教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胸外二科主任康明強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湯堅強,北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一病區主任、大外科副主任李子禹教授共同進行手術直播。

另悉,本次為期四天的手術演示總量達30臺,涉及胃腸外科、胸外科和普外兒外科三個科室,毓璜頂醫院也將派出一流的技術團隊進行全時手術直播,其中胸外科團隊參與手術直播的是彭曉怒主任及於曉鋒副主任醫師團隊,胃腸外二科參與手術直播的是李剛主任醫師和宮向前主任團隊,普外兒外科則由呂忠船主任團隊操刀。為保障手術順利進行,手術全程將由毓璜頂醫院最優秀的麻醉團隊和東區、中區手術室團隊保駕護航。

煙臺毓璜頂醫院胃腸外二科主任宮向前稱,科室在胃腸惡性腫瘤的診治方面已經積累了40多年的歷史,有著豐富的經驗,此次手術直播不僅能和業內大咖互相學習和交流,也可以展示醫院胃腸外科的醫療水平,讓患者在家門口享受一流的診療服務,一舉多得。

普外兒外科呂忠船主任介紹說,科室作為全國腹壁疝全國診治的分中心之一還承擔著膠東小兒外科方面的診治任務,通過這次機會和更多業內同行交流、展示對自身業務水平的提升也將起到不小的作用。

「我們很珍惜這次交流和展示的機會,也希望能給年輕醫生更多鍛鍊和發展的空間。」胸外科彭笑怒主任稱,此次手術直播中胸外科共進行15臺手術,為此胸外科也做足了充分的準備,除了微創腹腔鏡手術外還將利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進行手術。

「麻醉科調動了精英力量,全力為手術保駕護航。」麻醉科馬加海主任稱,目前麻醉科年完成手術量達86000餘臺,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有能力保障本次手術直播的順利進行。

煙臺毓璜頂醫院的微創手術在全國開展較早,水平位居前列。加上近年來胸腔鏡和腹腔鏡技術的發展,更精準的微創技術造福了無數患者。

「我們毓璜頂醫院一直重視微創外科的發展,致力完善醫療設施的配備。」煙臺毓璜頂醫院副院長高振利介紹說,去年9月,作為山東省第二批獲準引進手術機器人的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外科手術正式步入「機器人時代」,目前其月均手術量和單機月手術量均位於全國前五,其中泌尿外科、婦科和胸外科的月均手術量在全國排名前十,手術質量有保障,讓患者享受到了真正的快速、精準和安全的診療服務。

據悉,此次直播向全國乃至全球的同仁充分展示了毓璜頂醫院在胸外科、普外兒外科、胃腸外科專家團隊的技術水平,也讓更多患者享受到微創治療的益處,真正造福患者。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五一煙臺這場衛生健康主題文化盛宴不容錯過
    煙臺是膠東紅色文化的發祥地,在波瀾壯闊的膠東革命鬥爭中,煙臺醫療衛生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創造了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和紅色衛生文化。5月1日至15日,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衛健委主辦,煙臺毓璜頂醫院承辦的「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主題展覽將在煙臺市文化館展廳盛大開展。想了解的煙臺健康衛生大事、守護人民健康的毓醫發展脈絡以及最美逆行者的感人故事,這場衛生健康主題文化盛宴不容錯過!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腳踏實地 做患者「手護神」
    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由於手足外科大多為急症手術,患者一旦就診就需要醫生迅速反應,每一次手術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次治療都是針尖上繡花。楊光詩說,在日常的生活中,患者可以根據腳背上的動脈來簡單判斷,如果感覺得到動脈是一跳一跳的,就說明動脈搏動還可以,還不到需要外科積極治療的程度,但這並不代表病人可以不關注血管的病變情況。如果自己摸不到動脈,但醫生還可以摸到,就應該開始幹預治療了。
  • 偷吃瓜子被噎住 煙臺毓璜頂醫院助一歲男童轉危為安
    26日上午,亮亮哭鬧著偷吃瓜子,結果瓜子仁意外吸入氣管內,隨後出現刺激性咳嗽,家長當時就將孩子送往醫院。因為孩子年紀太小,當地醫院檢查未發現異物,且沒有把握成功取出異物,便建議家長將孩子送往煙臺毓璜頂醫院。
  • 百年薪火傳承 世紀杏林毓秀,煙臺毓璜頂醫院建院130周年
    煙臺毓璜頂醫院始建於1890年,經過13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煙臺市最大的綜合性醫療保健中心、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近年來,在以黨委書記、院長楊軍為班長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廣大幹部職工開拓進取、幹事創業,推動醫院實現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連續八年蟬聯「中國醫院競爭力·地級城市醫院排行榜」十強,連續兩年榮登「中國頂級醫院百強榜」。
  • 煙臺毓璜頂醫院:讓「公益之花」開在每一個人心上
    煙臺毓璜頂醫院兒內科三病區護士長柳曉燕曾表示,對於白血病患兒的治療,早已不局限於僅僅治好疾病,更重要的是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不少白血病患兒要長期住院接受治療,不能到學校或者幼兒園接受正常的教育,很多孩子出院後都會感到跟不上學習進度,甚至孤單、自卑,難以和同齡人相處。」柳曉燕說,醫院成立「彩虹之家」也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像沒生病的孩子一樣生活,享有健康孩子該有的童年。
  • 煙臺毓璜頂醫院30個專科獲評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中國山東網12月21日訊 (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 近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布《關於確定2020年度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的通知》,在所評選的35個專業中,煙臺毓璜頂醫院產科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微雕高手」重塑患者人生
    悄無聲息的手術室,透過高倍顯微鏡,特殊的手術針線縫合著那些細如髮絲的血管和神經組織,一雙靈巧的手正在拯救另一隻手。一段驚心動魄的手術後, 患者一個離斷的手指漸漸紅潤起來。這樣的「奇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手下經常發生。
  • 煙臺毓璜頂醫院馬黎明:刀尖兒之上走春秋
    5月7日,記者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獲悉,心臟外科醫生的日常,如同刀尖在心臟上起舞,風險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共勉。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三十年心外科生涯,主刀手術5000餘例,每每手術刀下與死神搏鬥,令業界信服,患者尊崇。
  • 全心、全力、全面讓您擁有「健康狀態」煙臺毓璜頂醫院體檢中心...
    呂偉(右)對市民進行檢查 膠東在線11月10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 不治已病治未病。《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減少疾病發生。在這方面,煙臺毓璜頂醫院的探索和努力早在2005年就已經開始了。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2005年,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在省內率先細分創傷、腫瘤、血管、功能四個亞專業,後又成立神經重症亞專業,經過潘樹茂、湯國太等前任主任和科室十幾年的努力,從開顱到介入再到「雜交」複合手術,血管神經外科一直都在省內名列前茅。為最大限度保功能,利用「術中喚醒」和患者互動,腫瘤神經外科在膠質瘤的診治方面已處國內先進水平。
  • 毓璜頂醫院林國棟:「微雕高手」重塑患者人生
    一段驚心動魄的手術後,患者一個離斷的手指漸漸紅潤起來。這樣的「奇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手下經常發生。  手足畸形矯正,周圍神經卡壓松解,四肢腫瘤切除,創傷修復等等,都是林國棟的專長,這源於他對手足外科的手術臺有著忠誠的熱愛。現在,手足外科對於林國棟而言,是將堅持一生的事業,更是人生價值的實現平臺。
  • 秋老虎時寶寶注意什麼 煙臺毓璜頂醫院周末開講
    秋老虎時寶寶注意什麼 煙臺毓璜頂醫院周末開講 2018-08-16 16:14:59 來源:水母網
  •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仲琳團隊:用「心」詮釋大醫精誠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仲琳,帶領整個團隊披荊斬棘,一路向前,用「心」詮釋著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仲琳(中)醫護團隊一份信任,架起醫患真情「連心橋」「我負責治病,而你,只負責相信我。」仲琳回憶著患者剛進醫院 時的狀態與治療過程,這名患者轉到心外科後心功能惡化很快,仲主任當即立斷,啟動了複雜冠脈團隊診療模式。與心外科團隊、ECMO團隊、重症團隊 等一起參與了手術。在上述團隊做好前期準備基礎上,由心內科複雜冠脈學術帶頭人李留東半個小時結束手術。由於手術治療方案精準無誤,王女士定期複診,恢復良好。
  • 用「心」詮釋大醫精誠——專訪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仲琳團隊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仲琳,帶領整個科室團隊披荊斬棘,一路向前,用「心」詮釋著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仲琳(中)醫護團隊一份信任,架起醫患真情「連心橋」「我負責治病,而你,只負責相信我。」仲琳回憶著患者剛進醫院時的狀態與治療過程,這名患者轉到心外科後心功能惡化很快,仲主任當即立斷,啟動了複雜冠脈團隊診療模式。與心外科團隊、ECMO團隊、重症團隊等一起參與了手術。在上述團隊做好前期準備基礎上,由心內科複雜冠脈學術帶頭人李留東半個小時結束手術。
  • 毓璜頂醫院梁立升:疾病以「痛」吻你 醫者用「心」撫平
    刀割般的疼痛忍了20年微創手術一小時治癒  「我患這三叉神經痛都20多年了,每次犯病的時候那種刀割般撕心裂肺的疼痛折磨得我吃不了飯、刷不了牙、睡不好覺。」年過五旬的李女士說。  經人介紹,她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梁立升接待了她,憑藉多年的經驗,梁立升一看便說這是三叉神經痛,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一般不能通過拍片等輔助檢查發現具體的病變位置,只能根據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質和疼痛的特點診斷,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
  • 毓璜頂醫院宮向前:創口越來越小 愛卻越來越大
    煙臺毓璜頂醫院胃腸外二科主任宮向前在這個依舊談「癌」色變的社會中,煙臺毓璜頂醫院胃腸外二科主任宮向前正是憑藉過硬的技術和醫者仁心的大愛,幫助越來越多胃腸癌患者,擺脫了對手術的恐懼,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迎來了生活的希望。同時,在煙臺毓璜頂醫院胃腸外二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綜合實力不斷提升,技術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 煙臺毓璜頂醫院田文獲「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1954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1958年參加山東中醫學院「西學中」班學習3年,1965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4年,1969年調入煙臺毓璜頂醫院從事臨床工作,曾任煙臺毓璜頂醫院院長兼黨委書記、煙臺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長。
  • 毓璜頂醫院黃波濤小關節鏡及神經肌電檢測技術實現微創化、精準化...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黃波濤「煙臺毓璜頂醫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有太多的患者都是抱著很大的期待和最懇切的希望來到這裡,作為毓璜頂醫院的醫生,就是要不斷地面對難題,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時俱進才能不辜負患者的期望。」黃波濤說。
  • 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梁立升:疾病以「痛」吻你,醫者用「心」撫平
    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成立於2014年,作為醫院的第一代「疼痛」人,梁立升之前一直在醫院從事麻醉工作。多年的麻醉工作經驗為他從事疼痛醫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路走來一路探索,從麻醉科醫生轉型為疼痛科醫生,這個過程需要學習研究更多更深的臨床醫療知識與技術,通過對病人查體、病事採集以及對一些輔助檢查的判讀等,綜合分析以後對病人的疼痛進行診斷。
  • 毓璜頂醫院成功切除一例食管下段巨大固有肌層平滑肌瘤
    超聲內鏡提示病變來源於固有肌層膠東在線2月22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劉肖宏) 2月19日中午,煙臺毓璜頂醫院消化內科黃留業教授成功使用經內鏡黏膜下隧道法(submucosal黃留業教授與團隊分析患者病情患者趙先生,今年41歲,因發現食管下段黏膜下腫物1月,為求診治慕名自蓬萊市來到毓璜頂醫院消化內科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