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破6億,豆瓣評分8.4。
電影《少年的你》自上映以來,出現了刷屏式的好評和推薦,甚至有影評人認為《少年的你》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這部電影的成功,除了內容的現實性,兩位主演的表現絕對加分不少。
周冬雨就不必說了,多場哭戲為大家呈現了一場教科書式的精彩表演,無愧影后的稱號。
首次登陸大熒幕的易烊千璽表現則是影片最大的驚喜。甚至於「易烊千璽演技」這一話題,一天之內多次衝上熱搜榜,他的出色表現得到挑剔的觀眾和影評人的一致稱讚。很多人說,易烊千璽可以將「流量"的標籤去掉了。
今年,可以說是易烊千璽表現非常亮眼的一年,
年初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8.8,易烊千璽扮演的李必,雖然表現還略帶青澀,但已經初現顯張力,抓人眼球,得到眾多的讚譽。
熱播綜藝《這就是街舞》,讓觀眾發現這個男孩兒除了有精湛的舞技,還是一個非常有內涵和主見的人,擁有著超出年齡的成熟。節目結束,不但徵服了大批街舞選手,也收割了一大波粉絲。
易烊千璽,13歲同王源、王俊凱,三人以TFBOYS的組合形式出現在大眾面前,一出道就紅遍全國。16歲就登上了春晚舞臺。2018年,更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取了中央戲劇學院。
他不僅僅唱歌跳舞在行,還寫得一手好字,平時喜歡泥塑,愛讀書,是一個安靜內斂又成熟的孩子。和易烊千璽合作過的藝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
《長安十二時辰》的導演曹盾曾評價易烊千璽「千璽身上有種文人風骨,他文化素養非常高,擅長書法,也喜歡雕塑。另外,他也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雖然拍這部戲的時候他只有17歲,但已經展現出一個演員該有的素質。」
演員雷佳音褒獎他「安靜」、「有本事」、「不喧賓奪主」。
就連王菲和他合作過一次綜藝之後,也對他讚不絕口「這孩子受歡迎真的沒有錯」
18歲的易烊千璽像一顆閃耀的星星,發出耀眼的光芒,前途不可限量。而他之所以能在小小年紀就可以獲得如此多的認可,這與他受過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01
時間會獎勵肯努力肯吃苦的孩子
易烊千璽2歲就隨著父母從湖南來到北京學藝。5歲開始學習跳舞,期間,易烊千璽學習了很多特長,包括吉他、書法、跆拳道等,光舞蹈這一項,他就學習過民族舞、現代舞、拉丁舞、街舞等多個舞種。
易烊千璽住在北京郊區,從家到舞蹈室,往返要4個小時。他和媽媽每天早上6點起床,坐地鐵乘公交去上課,晚上再坐最後一班公交車回家。 為了節省時間,他只能在公交車上吃飯,寫作業。易烊千璽的童年就是這樣度過的。
易烊千璽的媽媽曾在節目中說道:「應該沒有幾個人可能經歷過,我跟千璽之間的這些東西,真的很辛苦。」
是的,易烊千璽今天能夠如此優秀,離不開自己曾經付出的努力,和吃下的苦。
曾經看過一句話:「人生這場戲的最終結局,其實就是一個個選擇和堅持疊加起來的總和。」沒有人的成功是與生俱來,沒有人的幸運是憑空而降,在這些光鮮的成功背後,都是一滴滴的汗水的累積和咬牙的堅持。
浙大一位學霸因為一張作息表走紅。他每天早上6點,一直到晚上12點半,都是分秒必爭,幾乎沒有停歇,每個時間段的學習內容甚至都精確到了幾點幾分。
他的同學說:「這是我們的學霸,在浙大堪稱神一樣的存在。成績好還不算啥,關鍵還很會玩,開飛機、玩潛水、自創潮牌服裝……」
成功永遠只屬於那些努力奮鬥的人。你想飛翔,就要有強健的翅膀,而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會成為翅膀上的羽毛。
即使是鑽石,也要經過打磨才能閃閃發光,再有天賦,如果不努力,也只能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作為家長,不能看到孩子受點苦就心疼地不得了。父母必須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他現在吃苦是為了以後享福。要對孩子捨得,敢於讓孩子吃苦。
做好孩子的榜樣,培養孩子養成持之以恆的品格,擁有努力進取的精神,和不怕困難的勇氣,甚至在孩子要放棄的時候,學著逼孩子一把。
等他長大成才的那一天,他會感謝曾經的堅持和勇氣。
02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是靶子
易烊千璽的媽媽是一個目標很明確的人,她希望兒子將來能夠進演藝界,所以非常重視孩子才藝上的培養,雖然家庭並不富裕,除了日常開銷,媽媽幾乎將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了兒子的培養上。
確定了明確的目標,接下來就是為實現目標而努力,易烊千璽在媽媽的規劃下,努力認真的學習,最終實現了夢想。
《銀河補習班》裡鄧超有一句臺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所以他鼓勵兒子先明確自己的目標,然後為之奮鬥,最終馬飛夢想成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太空人。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曾提到:北大一年級新生中,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 40.4%的學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活著不過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下去而已,有部分極端例子就是放棄自己。
天之驕子,竟然如此迷茫,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確的目標,失去了自我。他們之前努力學習,是為了考上北大,可是進入北大之後呢,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戴蒙在《邁向目的之路》一書中強調:「目的,是驅動我們每天大部分行為背後的一個動機。」沒有目標,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努力,如何努力,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所以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標。
先讓孩子學會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為每個目標的實現制定計劃,並付出行動。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夢想,即使天馬行空,即使不切合實際,也支持孩子為了夢想而努力。
當孩子有了目標,就像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燈塔,他就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清楚自己的航線。這樣孩子才能明白每天努力的意義是什麼,並更有動力去實現。
03
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在一次採訪中,易烊千璽提到,因為媽媽無時無刻的陪伴,讓他覺得溫暖,不能放棄和不願辜負;更因為爸爸的一些大道理,讓他懂得感恩,知足,自知,和明理。
他今天的才華和素養內涵,都透露著父母對自己平時的細心教育。
《小歡喜》中,季楊楊的父母因工作常年在外地,一直到高三,才回到孩子的身邊。
父母多年的陪伴缺失,讓季楊楊和父母之間充滿了陌生和不了解。多年父母的缺失,也對孩子的性格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季楊楊不懂禮貌,叛逆心強,不懂如何跟人相處。表面上天不怕地不怕,無拘無束冷酷有個性,內心卻充滿了敏感和脆弱。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內心敏感,沒有安全感,和父母的關係也會變得疏遠。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陪伴中,你才能和孩子進行最親密的情感交流,更進一步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去了解孩子心中所想。
為什麼有的父母埋怨孩子和自己不親,不愛搭理自己,甚至孩子在做什麼自己也不知道。陪伴孩子,不是拿個手機坐在孩子邊上就可以了。而是真正的放下工作,放下手機,去和孩子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對話。
陪孩子玩,陪孩子讀書,和孩子聊天,在陪伴的過程中,實現真正的溝通,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完成父母與子女的情感互動。
只有高質量的陪伴,你才能真正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之中!
莫言說,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父母對孩子用了多少心,付出了多少愛和努力,在孩子的身上都會一一映射出來。
所以作為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要圖省事,圖清閒,否則孩子長大後,你一定會感到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