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藝術家Jonas Fisch繪畫作品

2021-01-09 每日看藝術

喬納斯·菲什(Jonas Fisch),瑞典藝術家。

瑞典藝術家喬納斯·菲什(Jonas Fisch)的圖像充滿活力,充斥著對社會的豐富多彩的評論-過去和現在-變成了數字、文字和形狀。他的層次分明的油畫是一種新的視覺對話的基礎。喬納斯·菲什(Jonas Fisch)以爵士樂般的自發性作畫,表達個人情感,評論當代社會,探索古老的神話。

菲什的質感繪畫塑造了一個未知的星系,讓大腦充滿了可能性。他的過程是本能的和有機的,繪畫充滿活力,並不加評判地從他的潛意識中湧現出來。它們是由試圖找到和諧的情感構建起來的。無窮無盡的數字、信息、層次和符號在眼睛探索具有不同解決方案的拼圖時進出焦點。

Enclave at Crow Creek, 2020

Acrylic, Airbrush, Graphite, and Oilsticks on Canvas

57 × 38 in

144.8 × 96.5 cm

The Town Circus, 2020

Mixed Media, Acrylic & Pastel on Canvas on Board

24 × 20 in

61 × 50.8 cm

Wilderbeast, 2020

Acrylic & Pastel on Canvas on Board

24 × 20 in

61 × 50.8 cm

At The Rivers Mouth, 2020

Mixed Media, Acrylic, Spray Paint, & Oil Stick on Canvas

35 × 56 in

88.9 × 142.2 cm

Main Man, 2020

Mixed Media on Canvas

55 × 54 in

139.7 × 137.2 cm

Flash Fried, 2019

Acrylic, Charcoal, Mixed Media on Canvas

44 × 46 in

111.8 × 116.8 cm

Growth, Truth, Repeat, 2019

Acrylic, Pencil, Paper, Pastel on Canvas

36 × 36 × 1 1/2 in

91.4 × 91.4 × 3.8 cm

Brainy Wiseguy, 2019

Acrylic, Pencil, Paper, Pastel on Canvas

36 × 36 × 1 1/2 in

91.4 × 91.4 × 3.8 cm

相關焦點

  • 瑞典藝術家馬丁·雅各布森繪畫作品
    馬丁·雅各布森(Martin Jacobson),瑞典人,生於1978年。馬丁·雅各布森(Martin Jacobson)通過借用山水畫流派的陳舊主題,如日落、月光、道路、山脈、水和天空,解構了山水畫的傳統。
  • 射擊繪畫||藝術家妮基·桑法勒作品欣賞
    自如的變形,豐富的色彩,極具繪畫天賦的她無師自通,很快便得到了藝術界的關注。她將繪畫當做一個宣洩口,將積壓在心口、無人可訴說的情緒釋放出來,將心中的暴虐與陰鬱釋放出來,將對母親的怨憤與不解釋放出來…尚·丁格利1956年這時她遇到了「動態雕塑」藝術家傑·丁格利,丁格利作品中的堅硬與鋒利吸引著她、開啟了她的藝術門扉。
  • 「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
    【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 瑞典南部的現代藝術博物館
    該博物館的現代藝術類藏品眾多,其中不乏哈蘭省及其他地區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博物館收藏了Olle Bærtling、Thea Ekström、Roj Friberg和Lotta Antonsson等藝術家的作品,永久展出。展品涵蓋油畫、雕塑、攝影、設計等各種現代藝術作品。
  • 繪畫是靈魂裡不可或缺的騷動,波蘭藝術家查絲汀娜的作品
    繪畫是靈魂裡不可或缺的騷動,波蘭藝術家查絲汀娜的作品
  • 日本藝術家平松健太郎繪畫作品
    平松健太郎(Kentaro Hiramatsu),日本藝術家。日本藝術家平松健太郎(Kentaro Hiramatsu)住在紐約市,在那裡,他被他的繪畫中反映出來的城市環境所包圍。
  • 瑞典畫家卡爾·拉森的唯美水彩
    是瑞典美術史上對世界貢獻最大的三位藝術家其中卡爾·拉森的作品中使用大量的透明水彩這些作品可能是瑞典最早的水彩插畫作品之一拉森出生在斯得哥爾摩老城的一個貧窮家庭童年時生活相當拮据但他繪畫天分十分出眾老師鼓勵他考試進入瑞典皇家藝術學院學習
  • 2018獨角獸藝博會36位資深藝術家及作品
    獨立藝術家,多年來致力於具象繪畫的創作,通過對觸覺的表現,有機地傳達出具象背後的情感意味與自由狀態。作品被多家美術館和藝術機構收藏。早在一九八六年在北京大學組織並參與了「現代五人展」,九十年代參與過多個當代藝術展覽,二00七年至二0一0年在美國生活、創作、展覽。獲法國羅浮宮卡魯塞爾最佳藝術獎。
  • 人體繪畫——年輕藝術家唯美女性人物油畫作品欣賞!
    人體繪畫——年輕藝術家唯美女性人物油畫作品欣賞!仉興元的油畫作品《午後》,閒暇的午後,女主人慵懶地坐在圈椅上,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裡,不知道在遐想些什麼。在仉興元的人體油畫作品中經常出現貓、狗等可愛的小動物,與美女模特在一起,使畫面更加協調,更能凸顯出女人溫柔個性與豐滿身姿!
  • 【畫和遠方】光影傳奇——瑞典大神斯坦尼斯羅·佐拉茲的風景作品
    斯坦尼斯羅·佐拉茲Stanislaw Zoladz1952年出生于波蘭畢業於克拉科夫美術學院超凡的繪畫技術及對北歐原始風光敏銳的洞察力,使得他成為北歐最著名的水彩畫家之一、是KRO(瑞典藝術家組織)和NAS(水彩畫家協會)兩大藝術組織的成員,Stanislaw在瑞典和世界各地舉辦了多場畫展。
  • 湘潭藝術家「世界地球日」推出生態主題繪畫和海報作品
    為此,湘潭本土藝術家們創作了生態主題繪畫和海報作品,呼籲大家保護環境、珍愛地球,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而不斷努力。繪畫篇《溫馨》 作者 王志堅《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鳥兒》 作者 文啟良《美好家園》 作者 劉堅《嚮往》 作者 劉金銘《火烈鳥》 作者
  • 視頻|這個繪畫獎不設獎金 藝術家卻都心心念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近日於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公布獲獎名單。本屆大賽共收到3316件作品,最終展出獲獎及入圍作品88件,並於當天宣布了本屆比賽的五位獲獎者。約翰·莫爾繪畫獎於1957年在英國創辦,是一項沒有贊助商、官方參與的繪畫獎,其設立初衷是希望能夠吸引最優秀的藝術家,奉獻最優質的繪畫作品。從今年參賽情況看,廣西、寧夏、內蒙古、西藏等地投稿者明顯增加,獲獎者和入圍藝術家人數也大幅提高。
  • 擁有多樣性春天的水彩花卉作品!是值得拓展繪畫種類和繪畫形式的
    ▼插畫師Katya.rozz為我們帶來的小清新的水彩作品。他運用獨特的語言繪畫專業以花卉為主題的水彩作品。Katya.rozz通過長期刻苦的藝術學習,將繪畫技能深化,為我們展現了藝術作品的獨具匠心,擁有無比真實的色彩美感。
  • ...國際雙年展展覽作品包括繪畫類、影像類、裝置類三大類 藝術家...
    本次展覽作品包括繪畫類、影像類、裝置類三大類,細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坦培拉、綜合材料、攝影、雕塑、視頻雕塑、影像、綜合媒體等十餘個小類,每一個小類又可以根據媒介的不同進一步細分。涵蓋極簡主義、新表現主義、行為藝術、觀念藝術、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等諸多藝術流派。形式當代,形態多樣,藝術衝擊力強。
  • 陳思源繪畫作品
    (節選自學術主持顧黎明教授的評論文章)作為經歷過85美術思潮衝擊的藝術家陳思源,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抽象藝術的創作實踐,在長達三十多年的創作實踐中,他不斷審視自我,近十年來舉辦了《內象》、《尋蹤者》、《容納》、《自主的斑斕》、《與物容》等系列個展,作品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
  • 譚志強繪畫作品展
    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國世界藝術家協會中國區協會名譽主席,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會員,北京鑑蔵書畫院畫家,中國炎黃藝術家聯合會常務理事。      譚志強曾在海軍服役,一直從事文化宣傳工作,繪畫技藝有了極大提高。轉業到地方後,他沒有放棄自己痴愛的繪畫。考入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高研班學習深造,書畫技能大進。
  • 張婕繪畫、綜合材料作品
    張婕在獲得四川美術學院的碩士學位以後,其作品一直在不斷演變,現在她作品的主題更加深刻迷人,筆觸更加厚重、銳利、輪廓鮮明且收放自如。她解釋說,「我一向還是持繪畫應該『畫』起來的觀點。筆觸不僅僅可以塑造肌理、強化用筆的節奏、豐富繪畫語言,它更富有構成感。我發現繪畫中最基本的因素,如造型、色彩、用筆等,本身就有很強大的力量,足以說明很多東西。」
  • 緬懷瑞典著名藝術家,影星-麥克 恩奎斯特
    上圖:Michael Nyqvist以及飾演千禧年女主角的Noomi Rapace在電影中飾演「小偵探」麥可的瑞典知名演員麥克.恩奎斯特 (Mickeal Nyqvist)在瑞典時間本周二(6月27日)因為肺癌過世,享年56歲。 他的離去讓整個瑞典都籠罩了一層淡淡的憂傷。
  • 論未完成繪畫作品產生原因及研究未完成油畫作品的意義
    他強調說,最好的藝術作品並非那些打磨拋光後的物件,而是那些可以承載傳遞藝術家視角與思想的作品。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文中即將研究的這些由於各種原因而未完成的畫家作品與那些廣為傳頌的名作一樣偉大。例如著名的舒伯特《B小調第八號交響曲》,首次發表於1865年,原本是舒伯特25歲時所作,卻直到43年後才被發現。
  • 拉斐爾:為繪畫而生的「完美」藝術家
    ——瓦薩裡《大藝術家傳》帶著「完美」標籤的拉斐爾和所有人一樣,在幸福與不幸中成長。拉斐爾8歲喪母,11歲喪父,叔叔成了他唯一的監護人,之後他就進入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1446-1523)的工作室系統地學習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