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刷臉」真的安全嗎?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那麼「刷臉」時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

人臉識別存在哪些風險?

對於人臉識別,多數人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的方便快捷,恨的就是安全風險。

嫌疑人「AI換臉」騙過人臉識別實施犯罪

在警方今年破獲的兩起盜用公民個人信息案中,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換臉技術」非法獲取公民照片進行一定預處理,而後再通過「照片活化」軟體生成動態視頻,騙過了人臉核驗機制,得以實施犯罪的。

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嗎?

測試中,科研人員在手機對面放上面具,然後進行光線、色溫以及角度的調節。通過幾次比對,手機成功解鎖。

專家表示,這款面具的製作成本並不高,3D列印技術就可以製作出精度尚可的人臉面具或頭套。只要不是在極暗或極亮的背景下,通過面具或頭套進行人臉識別的成功率高達3成。

如何增強人臉識別安全性?

專家表示,目前最簡單的人臉識別,只需要採集、提取人臉上的6個或8個特徵點就能實現。而複雜的人臉識別,則需要採集、提取人臉上的數十個乃至上百個特徵點才能實現。相比於解鎖手機,「刷臉」支付、「刷臉」進小區等應用,採集的人臉特徵點更多,安全性自然也更高。

此外,目前已經研發出了專門針對生物特徵的活體檢測技術,可有效識別掃描對象的生命體徵,大大降低了識別系統把照片或面具當人臉的風險。

2元就能買上千張照片 人臉信息是如何洩露的?

經調查發現,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而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還不到10元。

商家的素材庫裡,全都是真人生活照、自拍照等充滿個人隱私內容的照片。當記者詢問客服,這些圖片是否涉及版權時,客服矢口否認,但卻提供不了任何可以證明照片版權的材料。

這些包含個人信息的人臉照片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準詐騙,蒙受財產損失之外,甚至還有可能因自己的人臉信息被用於洗錢、涉黑等違法犯罪活動,而捲入刑事訴訟。

在專家看來,當下人臉識別技術的風險點,更多集中在存儲環節。由於人臉識別應用五花八門,也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大量的人臉數據都被存儲在各應用運營方,或是技術提供方的中心化資料庫中。

數據是否脫敏、安全是否到位、哪些用於算法訓練、哪些會被合作方分享,外界一概不知。而且,一旦伺服器被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臉數據就會面臨洩露風險。

個人信息法草案發布 人臉信息保護更規範

為了封堵這個漏洞,專家提出了多種技術改進,並進一步指出,人臉數據存儲應該建立更嚴格的標準和規範,技術開發方、APP運營方應該在更趨嚴格的監管、法律以及行業規範下採集、使用、存儲數據。

針對人臉信息被濫用、盜用、隨意採集的現象,法律專家指出,《網絡安全法》明確將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納入個人信息範圍。我國《民法典》規定,收集、處理自然人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徵得該自然人或其監護人同意,且被採用者同意後還有權撤回。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正在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草案提出,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採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所收集的個人圖像、個人身份特徵信息只能用於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開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個人單獨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2元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央視曝光「刷臉」套路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
  • 2元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有人正在用你的臉,刷你的銀行卡
    嚇得我下意識摸了下我帥氣又陽光的臉,在想要不要把朋友圈的照片刪了。 在這個全民刷臉時代,你覺得你的人臉信息以及卡裡的錢真的安全嗎?01對於支持人臉解鎖的手機,不是你的臉,能解開你的手機嗎?我想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這是可以的,並且成功率還不低(三成)。
  •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近日,由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近日,由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布了一份《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具體用途當中「刷臉支付」最為普及。
  • 2元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誰在賤賣我們的臉?
    但是,在個人信息裸奔的時代,你的「臉」也可以成為被買賣的商品,而且,並不值錢。日前,根據央視報導,大量的照片等人臉信息正在被私下交易。在網上,只要花上2元,就可以買到上千張照片人臉信息。單獨的人臉照片洩露,或許對個人而言,並不構成什麼威脅。但是,當通過「照片活化」等技術工具,人臉照片也可以實現眨眼、點頭等簡單動作。
  • 2塊錢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央視曝光AI黑產,產業鏈太驚人了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一張人臉照片,只值0.002元,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不法分子用公民照片
  • 2元能買千張照片,人臉識別時代如何保護我們的臉
    作者 |陳城近日,央視新聞報導稱,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而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還不到10元。商家的素材庫裡,全都是真人生活照、自拍照等充滿個人隱私內容的照片。當下,人臉識別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終端的重要身份鑑別方式。手機等終端設備的迭代,推進了人臉識別技術的大面積普及,也取代了傳統的驗證碼、密碼、指紋信息等驗證方式。如今,人臉識別,手機解鎖要用,線下支付也要用,各種各樣綁定個人身份的信息查詢都要用。前段時間,我在某著名連鎖火鍋店吃飯時發現,該公共區域設置了多個攝像頭,形成了360度無死角的監控。
  • 2元買照片、面具能解鎖手機,「刷臉」背後不是美好童話
    記者 | 佘曉晨刷臉之後,你的信息去哪兒了?近日,南方都市報人工智慧倫理課題組和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布了一份《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其中「刷臉支付」最為普及。根據報告,課題組在問卷中列出了常見的10大類人臉識別場景,包括支付轉帳、開戶銷戶、實名登記、解鎖解密等。
  • 大學女生宿舍健身練出8塊腹肌;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 記者調查發現,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這些照片若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準詐騙,還有可能因人臉信息被用於洗錢、涉黑等而捲入刑事訴訟!
  • 關注丨「刷臉時代」,我的臉就是我的臉?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那麼「刷臉」時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
  • 2021面試話題:刷臉前行也要「捂好」信息數據
    【背景事件】   隨著「刷臉」支付、「刷臉」開門、「刷臉」進站……人臉識別得到廣泛應用,在給人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風險也如影隨形。   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近日發布《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
  • 刷臉被賣房?刷臉要方便更要安全 刷臉時代如何保證「臉」的安全
    如今,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比如刷臉解鎖、刷臉取款、刷臉付帳、刷臉支付、刷臉進校園、刷臉進小區、刷臉坐高鐵、入住賓館、上班打卡……我們正在進入刷臉的時代。「刷臉」已經不算新鮮,甚至在商場購物時,衣帽間前刷一刷臉,AI(人工智慧)導購就能根據用戶畫像向你精準推薦個性化的服飾搭配。
  • 每周一問|誰「偷走了」你的臉?
    購物可以「刷臉」支付、進小區「刷臉」開門、上班「刷臉」打卡,不知不覺,我們進入了一個「萬事皆刷臉」的時代。這意味著,「臉面」對個人生活的重要性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你的「臉」安全嗎?會不會被他人盜用?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而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還不到10元。
  • 0.5 元一份人臉照片!人臉信息灰色產業超出你的想像
    來源:電腦報入住酒店、行動支付、圖書借閱 …… 出色的便利性加上新鮮感,刷臉支付漸成移動交互新風潮,不斷授權過程中,你可知人臉信息早已被灰產盯上?、" 人臉數據 0.5 元一份、修改軟體 35 元一套 "……當下,在不少社交平臺、電商平臺上,通過搜索特定關鍵詞,就能找到專門出售人臉數據和 " 照片活化 " 工具的店鋪。人臉照片銷售比較好理解," 照片活化 " 又是何方神聖?
  • 無處不在的刷臉,真的有必要嗎?
    資料圖進小區、住酒店、買房、存包、取廁紙、上班、上學、逛動物園……人臉識別已經全面嵌入生活。近期,戴頭盔看房、人臉識別第一案、天津出臺條例禁止採集生物識別信息等相繼成為熱點,透露出人們對人臉信息洩露的焦慮。走到哪都需要「刷臉」,有必要嗎?人臉信息被「弄丟」的風險高不高?我們又該怎麼保護自己的「臉」?
  • 一張臉5毛,動態化工具35元一套!人臉信息黑市曝光,你刷的臉呢
    大數據文摘出品你的臉被明碼標價,價值......0.5元。技術變革總有著雙面性。「刷臉」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生活中的場景,「人臉」作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物特徵替代了交易密碼,似乎是安全性更強的支付方式,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 人臉識別日益普及 你的臉刷明白了嗎
    在手機銀行上設置人臉識別功能,會增加銀行卡被盜刷的風險……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傳言一:人臉識別系統任何機構都能裝  真相:需符合相關規定,不是想裝就能裝  如今,人臉識別技術被應用到越來越多的場景中,購物、打卡、解鎖、出行,甚至在一些地方連取廁紙都離不開它。
  • 「刷臉支付」到底安全嗎?用馬雲照片刷臉後,竟然彈出了4個大字
    然而,科技是發展的,儘管現在掃碼支付很流行,但「刷臉支付」也已經在普及了。有關機構推測,預計在2022年,中國刷臉支付的用戶將超過7億人。但是對於刷臉支付比較擔心的是,這種支付方式真的安全嗎?說到刷臉支付,很多人都有點擔心,如果拿著別人的照片,或者是雙胞胎,兩個長得很像的人,去刷臉支付對方帳號,會不會成功呢?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誰來保護我的信息安全?
    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
  • 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記者:吳濤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有房企用人臉識判斷購房者是「自然到訪售樓部客戶」還是「渠道客戶」,以確定促銷佣金如何發放,最後逼得用戶「戴頭盔看房」,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但你天天用各種高級護膚品保養的「臉」,在網上卻很廉價,甚至幾毛錢就能買到一個人的人臉信息。
  • 熱點信息|面具代替人臉解鎖!也能解鎖手機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生活行為都可以通過「刷臉」來完成,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當人臉識別技術隨處可見時,意味著不計其數的信息已經進入了某個資料庫。那麼接下來呢?這些資料庫的安全屏障是否牢固,能否抵擋黑客攻擊,個人信息有沒有被販賣……日前,據央視新聞報導,以使用率較高的人臉識別解鎖手機為例,科研人員用面具代替人臉,進行了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手機可以被面具解鎖成功。測試中,科研人員先將手機放置在一個三腳架上,再在手機對面放上面具,然後進行光線、色溫以及角度的調節,通過幾次比對,手機被成功解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