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丨喜歡你我也是官博
文|西西
現在的綜藝,表面上打著戀愛推理的青春甜甜旗號,實際上是一部驚心動魄的現在甄嬛傳,大型「鑑渣現場」跑不了。沒錯,說的就是你,《喜歡你我也是》第二季。
純純的素人戀愛成了「鑑渣現場」
在這檔綜藝中,5位素人女嘉賓和4位素人男嘉賓共同入住「喜歡你小屋」,大家相互了解, 一起生活,尋找心動對象,並可以在每天晚上給心動嘉賓匿名寫信。
張紹剛、沙溢、娜扎、李文瀚、王菊、孫藝洲則作為明星觀察團,對素人嘉賓的戀愛線進行觀察和推理。果然,吃瓜才是人類的本質,這種明星通告恐怕是最輕鬆的了。
但是節目中名場面大多都圍繞著這位被罵上熱搜的「海王」 施迤展開的。下面請大家結合不太彳亍獨家製作的人物關係圖和文字以看懂這樁錯綜複雜的綜藝素人戀愛懸案。
首先,施迤在與女四韓萌約會過程中,釋放了不少讓女生心動的信號。但轉眼第二天吃早餐時,施迤就對韓萌的關心愛搭不理,和女二聰雅相談甚歡。
在與聰雅互相寫信幾天後,施迤又接受了另外一位女三滕文竹的約會 邀請,並在約會時向女生表露:「本來第一天就想把信投給你。」更騷的是,施迤一邊撩著滕文竹,一邊又繼續給聰雅寫著信。
隨後,女嘉賓王晴加入小屋,施迤又環抱王晴教她打球,觀眾滿腦子只剩下了那句:「如果我打球輸了,就為你單獨做飯。」連明星觀察員們都紛紛驚訝:「又環?」
你以為這就是全部的迷惑行為了?接下來堪稱這部綜藝最經典的大型修羅名場面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施迤對滕文竹發起約會信號時,聰雅自認為自己與 施迤每天互寫信,於是自信而毫不猶豫選擇加入約會。而一直與滕文 竹互生好感的男四王執臣直接選擇與施迤同一時間發起對滕文竹的 約會,以宣示主權。
經過整晚的猶豫,滕文竹放棄了與自己互動最多的王執臣,約會施迤。在尷尬的三人行約會中,施迤的態度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委婉告白滕文竹。聰雅霸氣反問:「那你為什麼還一直寫信給我?」
《喜歡你我也是》第二季截圖
這個轉變真是峰迴路轉、跌宕起伏、百轉千回,讓人猝不及防,吃到嘴裡的瓜都驚得掉了出來,現在素人戀愛綜藝都這麼能玩了嗎?比偶像劇狗血多了。
看倦了明星,素人戀愛成風潮?
其實,近幾年,國內像《喜歡你我也是》這樣的素人戀愛真人秀並不 少見。自 2018 年起,國內綜藝市場便掀起了一股素人戀愛真人秀風 潮。《心動的信號》、《戀夢空間》、《遇見你真好》等數檔同類型 綜藝都有很高的話題度和播放量。
《我們戀愛吧》、《心動的信號》、《喜歡你我也是》宣傳海報
素人戀愛真人秀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的《二層公寓》,這部首播於2012 年, 是日本富士電視臺拍攝的一個由三男三女在同一個家中居住的戀愛綜藝節目。
節目設定沒有劇本,完全由素人主導綜藝節目的劇情走向。而真正開始被大家熟知的是韓國的《Heart Signal》,這個節目記錄在合租房中居住一個月的六位年輕男女之間的生活,明星會針對其中出現的信號推理素人嘉賓之間的愛情線。(是不是和國內的素人綜藝一毛一樣?)
韓國綜藝《Heart Signal》
總歸來說,素人戀愛觀察綜藝數量眾多,但內容大同小異,一般採用兩條主線並行,由第一現場的素人戀愛真人秀和第二現場娛樂圈明星的觀察和點評組成。
除了素人戀愛綜藝,近兩年來活躍在大家視野的還有素人戀愛短視頻博主。以微博總粉絲近千萬的情侶博主張子凡和丁鈺瓊為例,兩人自2018年起在微博更新「老張與叮叮」的vlog,分享兩人從戀愛到結婚的瑣碎日常,甜蜜又溫馨的風格收穫了大批CP粉。
說到這裡,不禁要問一句,在娛樂節目如此飽和的現在,素人戀愛到底是怎麼殺出重圍的呢?
「對不起是我入戲太深」
素人戀愛第一大殺手鐧就是「夠真實」。
真實地為對方吃醋:
真實地互撩:
真實地較勁:
真實地難過:
真實地感動:
在真實的交友場景下,節目的主場裡沒有了遙不可及的明星偶像,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位各具特點的「普通人」,沒有了距離的壓迫感,我們每個人的代入感被發揮到了極致。
不少人成為「顯微鏡觀眾」,把節目當成了大型鑑婊現場,義憤填膺地將自己代入其中,以發現素人嘉賓們暗戳戳的小心機為樂趣。
滕文竹和施迤第一次約會時網友的彈幕
在《喜歡你我也是第二季》中,原本被認為與王執臣鎖死了的滕文竹,卻主動發起了和施迤的約會,並在約會中互動曖昧,不少觀眾表示迷惑,紛紛在彈幕上打出一連串問號,更有過激觀眾直接將他倆的約會封為「海王海後相認」。
這個時候,與其說大家是為了自己喜歡的CP操碎心,不如說是將自我投射到了節目中。這種「代入感」其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姚斯的「期待視野」理論的影響。
簡單來說,當我們在觀看一檔綜藝節目之前,普遍會對節目內容和嘉賓表現存在一種期待,希望節目按照自己的期待而發展,從而產生「入戲」的效果。一旦入戲,我們就很容易感性而不受控制地跟著劇情走。
單身狗也有權八卦
素人戀愛實際上是將自己相對隱私的情感問題拿到了公眾層面來討論,這種方式滿足了極大多數人的窺探心理。弗洛伊德在《性慾三論》中,將「窺視」劃歸為產生快感的心理機制之一。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觀察是為了滿足大眾窺視欲望。
當我們觀看節目時,往往是站在上帝視角,全程參與了嘉賓們從相遇相識再到一點一點擦出火花的過程。我們預測誰和誰會有心動的可能,討論哪位女嘉賓會收到最多的喜歡,約會時他們到底用了什麼套路,以談論嘉賓的八卦為樂趣。
1959 年美國社會學家卡茨在 《大眾傳播調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一文 中提出了「使用與滿足」理論,這個理論是指受眾接觸任一傳播媒介 的行為和心理過程其實就是滿足自己心理諸多需求的過程。
《心動的信號第二季》劇照
據民政部數據顯示,我全國單身人口已超 2.46億,90 後、95 後們逐漸成為婚戀市場的生力軍。
實際上呢,大部分年輕人忙於工作應酬,生活節奏快,日常壓力大,社畜苦哈哈,哪有時間談戀愛?素人戀愛綜藝正好滿足了這部分人渴望觀察別人的戀愛過程,獲得一些戀愛啟發的心願。在《心動的信號》第二季中,趙琦君對楊凱雯說的一句:「我不想別的女孩有禮物收的時候你沒有。」不知道融化了多少人的少女心。
而在節目後,牽手成功的CP們售後套餐也是加滿了糖,讓大家嗑糖嗑的不亦樂乎,不由得發出滿足的尖叫:「媽媽,我搞到真的了!」
正所謂,無論我們觀察什麼,實際上都在觀察我們自己。素人戀愛背後的甜蜜,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擁有。
當然,「渣渣男女」還是讓他們留在熒幕裡面吧。
參考:
弗洛伊德.性慾三論[M].趙蕾 宋景堂翻譯.國際文化出版社,2007
內容統籌:張 峰
責任編輯:周曉雨
值班編輯:張冰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