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是將自然和社會經濟要素的名稱、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表現在紙質、網際網路和其他載體上的圖形或者影像,包括紙質地圖、電子地圖、網際網路地圖、附著在各種產品上的地圖以及其他表現形式的地圖
近年來,隨著地圖市場的繁榮,一些漏繪領土、錯繪國界線,標註錯誤稱謂等的「問題地圖」也進入了我們的生產生活。《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國界法》於2021年10月23日通過,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上圖是繪製中國版圖的要點,往下看看中國地圖經常出錯的地方
主要表現在中國全圖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沒有繪製到最極端,沒有把中國所有領土範圍表示完整,這樣會給讀者帶來領土不完整的錯誤意識。中國國界線最北端沒有繪製在漠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最南端沒有繪製在曾母暗沙以南,最東段沒有繪製在烏蘇里江與黑龍江交匯處,最西段沒有繪製在烏恰縣帕米爾高原。中國全圖必須準確反映全部領土範圍。
表現在使用不同的中國示意圖時,對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以及國界線粗細使用錯誤。
主要表現在漏繪和錯繪南海諸島,這也是出版物中地圖錯誤率最高的錯誤。
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黃巖島、曾母暗沙等諸多島礁。以下是幾點注意事項
注意1:
繪製中國地圖、海南省地圖和含有全海南島的行政區域圖,必須包括南海諸島(也可作附圖)。
注意2:
注意主圖和附圖的一致性,注意三沙市符號及註記,注意黃巖島、曾母暗沙的島點及註記,注意主圖、附圖國界線的參數一致等。
注意3:
南海諸島作附圖時,正圖多次出現,附圖也要多次出現,不能省略。
在繪製中國地圖時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漏繪和錯繪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島嶼。還有就是在比例尺大於 1∶1 億的中國地圖上沒有標註釣魚島和赤尾嶼。
在現有的國際形勢下,在地圖出版物中絕不能漏繪錯繪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正確的做法是,比例尺等於或小於 1∶1 億的,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可由 9段線改為7 段線,即由左起刪去第2 段和第7 段,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嶼島點。
常見錯誤1:
將臺灣作為「獨立的國家」來表示,將臺灣的註記符號使用了首都的符號。
常見錯誤2:
在一些專題圖中,由於缺少臺灣省的專題內容,致使臺灣省的底色與大陸不一,容易造成「一中一臺」錯誤。
正確做法應該是在缺少臺灣省的專題內容情況下,在專題內容圖例中說明,或在圖中適當位置標明「臺灣省資料暫缺」。而臺灣島與臺灣省是有區別的,只涉及臺灣島時,可以不表示周圍島嶼。臺灣省的掛圖,必須反映臺灣島與大陸之間的地理關係或配置相應的插圖。此外,在分國設色的地圖上,臺灣應與中國大陸同色,不能表示成不同的顏色。
常見錯誤1:
在香港界線沒有單獨設計符號而是同省界,香港和澳門在分區圖上沒有單獨設色。
常見錯誤2:
在專題圖中香港、澳門沒有資料,但未做出說明。
常見錯誤3:
香港城市地圖圖名未標註為「香港島·九龍」,澳門城市圖圖名未標註為「澳門半島」。
正確做法:
在按政區普底色的圖中,香港、澳門符號內要普與廣東省不同的底色。在分國設色的世界地圖上,香港、澳門和臺灣的設色必須跟大陸保持一致。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地圖上不繪製政區界線,但底色表示要區別鄰區,即要單獨設色。
在專題內容圖例中說明,或在圖中適當位置標明「香港
或澳門特別行政區資料暫缺」。
正確使用地圖,一點也不能錯!
如何獲取正確地圖
(1)從自然資源部或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網站下載正確的地圖。自然資源部網站(http://bzdt.ch.mnr.gov.cn/)
(2)使用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以下簡稱「天地圖」)提供的網際網路地圖。
知我國家版圖,愛我美麗中國。國家版圖中的每一點、每一線,都是不容抹去的疆域。祖國河山,一寸都不能丟;中國地圖,一點都不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