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的是真正能被稱之為「大美女」的女演員,不過開頭要多聊一下青霞姐姐。
我們知道,在1970年代到80年代初,林青霞可謂是臺灣影壇最美的存在。不過,1979年因為一些紛紛擾擾,年產量十部電影的青霞姐姐,一下子就停工了15個月,遠走美國,這期間,她和秦祥林訂婚。也是這段時間,她在美國拍了香港導演譚家明的《愛殺》,這不僅是她在電影類型上的突破,也是她事業轉向香港的信號。
林青霞在香港新浪潮代表電影《愛殺》中,呈現了和臺灣浪漫言情片截然不同的神秘之美。
當時和林青霞同在美國的秦祥林也客串了《愛殺》,不過這部男主角是張國柱。
之後林青霞回到臺灣,拍了好多部「脂粉動作奇情片」,尤以朱延平導演的為多。1983年,她去香港拍了徐克老爺的《蜀山:新蜀山劍俠》,併入圍了金像獎影后。
以及徐克他們新藝城那幫人搗鼓的《我愛夜來香》,極為成功的喜劇片。
在這之後,林青霞和秦祥林解除婚約,正式移居香港,開啟了自己的十年香江影壇神話。
林青霞走後的臺灣影壇,美女還是層出不窮,但真正能被稱之為「大美女」,而且有拿的出作品的,就是今天的主角——
蘇明明
蘇明明本名叫蘇秀珠,1960年生於高雄。和林青霞進入演藝圈類似,她讀書的時候和同學在西門町逛街,被星探發現,去了臺灣「中影」的演員訓練班學習表演,然後取了一個藝名叫「明明」,進入電影界。
蘇明明的第一部電影,是她18歲時候拍的《一個女工的故事》,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林青霞剛好休整並遠赴美國。而電影的男主角,正是秦祥林,女主角則是來自香港的傳奇歌手和演員陳秋霞。
和當時二秦二林如同童話故事的愛情電影不同,臺灣「中影」出品的《一個女工的故事》,是罕見的聚焦當年臺灣加工出口區女工情感生活的電影。
差不多近40年後的臺劇《奇蹟的女兒》,講的也是類似的故事,只不過更真實犀利,但它只是一種懷舊,《一個女工的故事》則是此情此景的當下溫度。
《一個女工的故事》雖然女一號是陳秋霞,但兩個女配角表現也非常亮眼。陳秋霞演的是吃苦耐勞值得被頌揚的女主角,但蘇明明演的貪慕虛榮的女配角卻搶走不少的戲,她也因此獲得巴拿馬國際影展最佳女配角獎。
貪慕虛榮的女工,當然要燙著當年最時髦的髮型了。
蘇明明和陳秋霞的角色反差,非常像11年後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畢業作品《特區打工妹》,劉爽王茜演的勤奮上進的女工可能讓人印象模糊,可是俞飛鴻演的貪戀虛榮甘當富豪金絲雀的後進女工,最後離開的悔恨交加的眼神卻讓人永遠難忘。
《一個女工的故事》的另外一位配角沈時華,還拿到了當年的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這位沈姐姐後來以電視劇《昨夜星辰》在大陸成為熟面孔,再後來更成為成功的製作人。
那之後,蘇明明就留在「中影」拍戲,緊接著的電影是著名導演徐進良的《香火》,這是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女演員眾多,而且個個都很傳奇,包括楊麗花、石安妮、彭雪芬和蘇明明。
1981年,蘇明明在大導演李行的兩部電影中都擔綱女主角(之一)
一部是《龍的傳人》,秦漢+林鳳嬌,以及鍾鎮濤+蘇明明的組合,那個時候蘇明明還叫「明明」。
1978年底,李建復演唱的《龍的傳人》推出,火爆非常,1980年李建復在新格唱片推出的專輯《龍的傳人》中,收錄了這首經典的歌曲。借著這首歌的熱潮,李行導演推出了同名電影,其實是先有歌,再有電影,李建復在片中也有客串。
當年年方20歲的蘇明明,和青澀帥氣的阿B哥鍾鎮濤。
另外一部,是文藝愛情片《又見春天》,依然用的是《龍的傳人》原班主演陣容。
當年的報紙新聞,蘇明明還算是新人。
蘇明明在片中扮演秦漢的妹妹,和鍾鎮濤有一段苦戀。
先不論和男演員的搭配了,當時阿嬌林鳳嬌是萬千寵愛的巨星,能在大銀幕上不被林鳳嬌的星光「碾壓」,蘇明明很成功地「撐住」了。
蘇明明也一直沒有走所謂清純路線,一出道就是輕熟女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中蘇明明在酒吧彈唱的一首歌《含羞草》,幕後代唱的是陳淑樺,陳淑樺也包辦了《又見春天》的所有歌曲演唱。
《又見春天》還是影后楊貴媚的電影處女作。
從1980到1981年間,蘇明明的電影產量大爆發,產量超過十部,而且類型相當多樣,趕得上青霞姐姐了。
比如當年學生電影熱潮中的《飛越補習班》,蘇明明演女學生是吃虧的,儘管當時她才20歲。
但是這部電影的演員中,最有趣的是這位小姐,請仔細看看是不是有點臉熟?
好吧答案揭曉,她就是當年叫羅壁玲,後來改名叫羅霈穎,《康熙》裡誰都不敢惹的大姐頭羅妹妹是也!
蘇明明那一年還演了柯俊雄主演的黑幫片《火拼浪子》。
和李小飛主演了黑幫動作片《單挑》,這些都是她在商業片的嘗試。
甚至還嘗試了恐怖片《半夜人》(《恐怖別墅》)
那一年大導演白景瑞拍了歷史大片《皇天后土》,蘇明明也是主角之一。
當時臺灣影壇蠻流行黑幫寫實題材電影的,這部王時政導演的《黑幫大亨》便是其一,女主是楊惠珊,不過蘇明明的戲份也不少。
那個時候臺灣的電影人一直思考把無聊的軍教片變得讓人喜歡看,於是就出現了一波喜劇軍教片,金鰲勳的《動員令》就是其中的一部,這部電影算是當年臺灣明星如走馬燈的春節檔賀歲片了,喜劇色彩濃厚,蘇明明是主演之一。
那年,擅長軍事題材的金鰲勳,還導演了一部戰爭大片《血濺歸鄉路》,柯俊雄和張艾嘉主演,蘇明明也重要女配之一。
只在1980年代初的兩三年時間,蘇明明就成為臺灣產量最高的女演員之一。1983年,她終於拍到一部能堪稱代表作的電影,那就是臺灣新電影時期的重要作品,女性史詩電影《油麻菜籽》。
《油麻菜籽》的班底,現在看來非常豪華,它是根據臺灣著名作家廖輝英的得獎同名小說改編的,編劇是侯孝賢,導演則是臺灣新電影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萬仁,他那時33歲。
「油麻菜籽」在臺灣的語境裡,是形容女人像油麻菜籽一樣隨風飄散 ,意思就是女人要認命,嫁雞隨雞。而《油麻菜籽》講的卻是母女兩代女性在婚戀、事業上的認知變遷,也是一部臺灣從1950到1980年代的女性成長史詩。
蘇明明扮演的文慧,年齡跨度非常大,從女學生到大都市的新銳女性,每一個造型都相當美。
《油麻菜籽》是一部在臺灣電影史上留下位置的重要電影,但是那年臺灣的電影都太強,它甚至沒有入圍到金馬獎最重要的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不過侯孝賢拿到了最佳改編劇本,扮演母親的陳秋燕則拿到了最佳女配角獎。
《油麻菜籽》的同名主題曲,是華語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最早期的創作之一,當時他還是一個自由的詞曲作者和製作人,為初入飛碟的蔡琴寫了這首歌,收錄在蔡琴的經典專輯《此情可待》中,那年蔡琴是電影主題曲紅人,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是她的《最後一夜》。
經過一系列大紅的作品之後,李宗盛於1985年正式進入滾石,開啟了他無比輝煌的事業。
1989年李宗盛把自己心水的創作作品自己拿回來唱,其中就有這首《油麻菜籽》。
《油麻菜籽》中,還有當年只有12歲,第一次演電影的蘇慧倫,她扮演蘇明明角色的童年。這部電影也冥冥中關聯著她的未來事業。七年後,從華岡藝校戲劇科畢業的蘇慧倫,被電影中扮演她爸爸的演員,介紹去試音,並順利開啟歌手生涯(論成名要趁早,其實是建立人脈要趁早!)
多八幾句蘇慧倫和李宗盛的緣分,蘇慧倫最早的五張專輯的製作公司叫朱雀文化,滾石是代理發行商,也會派出音樂人給她寫歌,於是她的第三張專輯,就幸運邀到李宗盛寫的《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並和大哥成龍來合唱,這首歌有多經典就不用介紹了。之後李宗盛還為蘇慧倫寫了《我一個人住》等名曲,1994年,以前只是代理商的滾石,正式籤下了蘇慧倫,她和李宗盛就合作頗多了。
前兩年兩人還在大陸合作開拼盤演唱會。
蘇慧倫最新專輯《面面》上個月剛剛面市,主打歌《真面目》的作詞和製作葛大為,據說還專門找了李宗盛聊靈感,最後寫下動人歌詞。
如果說蘇慧倫和李宗盛在《油麻菜籽》只是生命中第一次神交,那麼對蘇明明來說,則是遇見了她的老公萬仁,只不過,當時她只是把拍這部電影當成一份工作,和萬仁並不來電,甚至她連這部電影都沒去影院看過。
回到蘇明明,《油麻菜籽》後,蘇明明依然勤奮拍片,而且題材更加多樣化。
她和鄭少秋合作,主演了武俠片《玉劍留香》。
那時港臺電影交流和合作頻密,蘇明明也和香港電影人合作頗多,比如這部《穿梭陰陽界》,就是一部香港商業恐怖片,蘇明明的妝容也是1980年代中期洋氣的港風。
1983年她出演了王童導演的《看海的日子》,這又是一部大女主的女性題材電影,陸小芬扮演女主角白玫,而蘇明明則是扮演白玫年輕時候在風月場的好姐妹茵茵,並讓白玫有了嫁人生子的從良決心。
臺灣黑幫片《朋友兄弟》,蘇明明是女主角。
1985年,蘇明明第二次和萬仁合作,在萬仁著名的公民三部曲電影第一部《超級城市》中,扮演馬殺雞女郎,妝容氣勢也是非常社會我明姐的感覺。
《超級市民》在那年的金馬獎也收穫頗豐,獲得最佳男配角(陳博正)、最佳音效(杜篤之)和最佳電影原創歌曲,這首歌就是張大春作詞,李壽全作曲和演唱的《未來的未來》(請注意,羅大佑那首《超級市民》和這部電影沒有關係,但批判內容卻有點像)。
1985年蘇明明還演了著名導演蔡揚名的兩部電影,一部是和胡錦、陸小芬、張純芳主演的上海灘題材《舞女》。
另一部是苦情倫理片《慈悲的滋味》,蘇明明和庹宗華還有當年看來尺度頗大的露背激情戲。
1986年,蘇明明已是臺灣最紅的電影明星,年產量高達六部之多。
電影《父子關係》,蘇明明飾演媽媽,其實戲份並不算多。
不過蘇明明和李壽全算是有緣,《父子關係》的主題曲,就是李壽全著名的《張三的歌》。李壽全把《張三的歌》和《未來的未來》,都收進了他1986年出版的《8又二分之一》專輯中,這張專輯被歌迷奉為華語流行音樂之「神盤」。
2016年30周年紀念版,封面依然用的是1986版攝影大師阮義忠拍攝的晨曦中的西門町。
1986年但漢章導演的倫理情感片《暗夜》,由蘇明明和徐明、張國柱主演,有蘇明明演藝生涯最大尺度的表演,當然徐明貢獻的尺度更大,當年10歲的張震也有客串。
這一年,才26歲的蘇明明,就在虞戡平導演的《孽子》中,演當年只有19歲的邵昕的媽媽了。
但她同時又在眷村題材的電影《竹籬笆外的春天》中,扮演女學生。
這部雙女主電影,另一位是香港女神鍾楚紅。
鍾楚紅和費翔戲份比較多,而蘇明明則搭配林瑞陽。
同一年蘇明明還再次和李志奇搭檔,主演《北投的最後一班列車》,其實這部電影和《超級市民》幾乎是同時拍攝的。
那一年,已經拍攝完成好幾年的學生喜劇片《國中十四章》終於上映,蘇明明扮演老師。
1987年算是蘇明明在臺灣影壇最後的輝煌時期,竟然還撞了同類型角色。
《煙花女》,為了父親醫藥費而錯入風塵的女子的故事。
《異鄉故事》,在日本拍攝的港片,她演一個被丈夫逼迫陪酒的女子,和鄭文雅一起覺醒反抗。
拍了好幾年才上映的《不歸路》,則是單純少女識破有家室渣男的故事,蘇明明和柯俊雄、歸亞蕾主演。
1987年之後,深感電影業不景氣的蘇明明,開始了自己的小螢屏生涯。
蘇明明的出演電視也是做到了臺視當家花旦的寶座,她電視成名作是和劉松仁合作,當年掀起收視狂潮的「楊佩佩精裝大戲」之《還君明珠》。
蘇明明扮演的金明珠的民國女子造型,美不勝收。
緊接著,原班人馬再拍《八月桂花香》,同樣轟動,蘇明明扮演胡雪巖的白月光程湘蓮,清裝造型也很經典。這部劇隔年就在大陸播出,很受歡迎。
成為電視當家花旦之後,蘇明明演電影就只是偶爾了。1990年,她和陳德容主演了黃玉姍導演的《牡丹鳥》,這部電影也是1990年代初期,臺灣電影中比較有強烈女性自覺意識的電影,可惜影響力不夠高。
不過蘇明明留住了自己30歲時候從容的美麗。
蘇明明和當時只有16歲的陳德容。
1991年,蘇明明出演了萬仁導演的《胭脂》,改編自師太亦舒的小說。在戀人萬仁的鋪排和大師楊渭漢的運鏡下,蘇明明在這部電影裡,簡直美到了巔峰的高度,服裝髮型化妝氣韻,都不像是近30年前的電影。
《胭脂》還聚焦了三代女人的婚戀觀,三位演員分別是傳奇女星林翠,蘇明明,以及當時小虎隊師妹少女隊的吳佩瑜。
隔了又四年,1995年,蘇明明才在萬仁公民三部曲最後一部《超級大國民》中出演角色。第二年蘇明明和萬仁結婚,徹底退出影視圈,回歸家庭。
11年後,2007年,周杰倫的首部導演作品《不能說的秘密》,蘇明明驚鴻一瞥,扮演桂綸鎂的媽媽。
不過蘇明明退出太久,乍看之下,還是不能接受美人已老的殘酷事實。
2014年,蟄伏16年之久的萬仁導演推出電影《車拼》,講述兩岸婚姻中的種種文化與生活的差異,蘇明明當然是力挺老公,在片中出演母親。
蘇明明最近一次在電影中出現,是2018年的臺灣同志電影《親愛的卵男日記》中扮演男主角媽媽,又再一次讓人感嘆時光無情。
美人易老,但她曾經在銀幕綻放過光芒,就那麼自然,不作妖,和幸福地老去,又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蘇明明近年出席各種活動留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號外
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臺灣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歡迎4月10日晚來蹭黃豆豆老師的【臺灣電影研究】線上公開課。
關於課程說明如下——
1、本課程為特殊時期的研究生選修課程網絡授課形式,所以本身是一堂網課;
2、上課平臺為騰訊會議軟體,會議室為:525988116,請大家自行在PC或手機端下載登陸;今日主題:臺灣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3、上課時間為4月10日晚上六點四十五,不超過兩個小時;
4、進入軟體後請一定一定關閉麥克風,有需要交流請在文字討論區討論,請勿發表和課程無關的言論;
5、會議室系臨時使用,完結後自動解散,請大家遵守騰訊會議軟體的一切規則。
課程結束後如想繼續交流,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臺灣電影研究群,二維碼有效期七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畫臺灣】聯絡郵箱:
771539504@qq.com
(END)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文藝連萌成員
本期編輯:落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