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秀驚豔巴黎時裝周!這些流行漢服裡,有哪些才是「漢」元素

2020-12-20 海豹的星辰大海

漢服是一個統稱,從一開始的「另類」到如今走上t臺,這幾年發展不可謂不快。不同朝代服飾的都可以歸類為漢服。那麼,有哪些是真正的「漢代」元素呢?

我自己漢服的啟蒙來自於《大漢天子》。這是少年時期看的電視劇,當時覺得劇情好看,服裝和演員都好看。後來知道這部劇不能算正史劇,只是戲說,但也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尤其是劇裡的服飾。查了資料後發現劇裡的服飾是漢代基本服飾加入了一些其他元素。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在秦漢進行完善,形成一套冠服體系,並在史書中記錄於輿服志。

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論語》中有一句「吾其被髮左衽矣」,左衽是少數民族的習俗,中原服飾為右衽。

漢代服裝基本形制: 上衣下裳、深衣、袍、襦裙、襦袴。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隆重正式的禮服,深衣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冕冠:

天子服飾不得不提的就是冕。冠是冕和弁的總稱。冕,黑色,最尊貴的禮冠。天子諸侯在祭祀時都戴冕,後來就出現了「冠冕堂皇」這個成語。黑色為尊貴顏色,貴族帶冕。冠冕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稱。冕上面是一幅橫著的長方形的版,前沿掛著一串串的小圓玉,叫做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以下各不同。冕是漢服禮服中的搭配。 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

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裡,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採色為組纓。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後漢書·輿服志》

劇中劉徹所戴冕的旒數似乎多了點。

深衣:

深衣是上下衣相連一體的服裝。從戰國到東漢,深衣一直佔據了主流。且漢代男女皆著深衣。

深衣分為直裾和曲裾,區別主要是曲裾會繞到背後交叉。曲裾是西漢初期的服裝,之後變得更為簡潔。曲裾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可三繞。衣袖有寬窄兩式,通常用交領。不管穿幾層衣服,每層領子都要露在外面,最多的可達三層,從內向外依次是襦裙、中衣、常服或禮服,時稱「三重衣」。

念奴嬌、長公主、衛子夫服飾常為寬袖。可以看見裡面各層衣服的領子。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那時的褲皆無褲襠,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所以直裾衣服之內需穿曲裾深衣,後來隨著內衣的改進,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曲裾深衣。

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禮記·深衣》

貴族服飾上有鮮豔華麗的刺繡,平民常服則多用淡色。以下兩圖正好對比。

現代人穿漢服,不再拘泥於顏色、花紋,形制基本符合便可以自由發揮。街上穿漢服也不顯得奇怪,倒是另一種時尚。

相關焦點

  • 巴黎時裝不算什麼,當中國漢服走上國際時裝周,外國人都被驚豔了
    對於中國漢服在國際時裝周上的優秀展示,公眾紛紛表示:過去看了那麼多巴黎時裝周和國際時裝周的走秀,竟然從來都沒有發現過,漢服竟然能夠在這麼多時裝中脫穎而出,而且不少外國人都被中華服飾驚豔了!
  • 漢服不夠日常?看看這些漢元素套裝,古典與時裝元素的完美融合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漢服現在越來越流行,喜歡漢服、日常穿著漢服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也有人覺得穿漢服太過麻煩,不僅要搭配妝容,還要做相應的髮型,這一系列複雜的步驟也勸退了不少喜歡漢服的人。
  • 不一樣的漢服風格,時裝元素超濃厚,帶你感受別樣的漢服體驗
    我們日常見到的漢服有的古樸典雅,有的華麗端莊,大多都是一些看起來比較有距離感的風格。但是漢服其實不僅可以給人古樸端莊的感覺,也可以非常時尚,現在的許多漢服都融入了時裝的風格,看起來時尚氣息非常濃鬱,有的漢服甚至和時裝相差無幾,真正做到了完美融入日常。
  • 漢洋折衷|漢服裡的「中西合璧」
    「漢洋折衷」有感於我們的鄰國日韓將自己的傳統服飾與西方元素自然的結合在了一起,由此漢洋折衷的發起者也希望能將漢民族服飾與西洋元素進行創新和融合,掀起了一陣新風潮,得益於漢服的包容性,「漢洋折衷」這種穿衣風格大受歡迎,今天池魚就來給大家解析一下「漢洋折衷」的搭配技巧吧。
  • 一夢江湖X2020西塘漢服周,遊園盛典即將來襲
    《一夢江湖》再次與西塘漢服周合作,參加這場國風盛會!這是我們第三次前往漢服周,一起感受國風文化,欣賞漢服之美,同時還有特設遊園活動、免費精美周邊與頭像框、限定節目等精彩環節。10月31日西塘見!在去年的文化節上,我們的門派衍生漢元素服裝各有千秋,風採十足;限定節目古韻十足,驚豔四方;還有趣味打卡,花樣合影,少俠們留下了美好的江湖記憶。
  • 「國潮漢風•漢家霓裳」|| 中國•徐州漢服設計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
    本屆大賽自2019年11月啟動,共收到150所國內外高校、企事業單位、漢服社團等近10000餘名設計師參與;國潮漢風,漢家霓裳,這次大賽作品我們既收到了漢風禮服也收到了漢風常服,甚至是漢風潮服。這是一次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是一次漢文化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探索與嘗試。經過了緊張而激烈的角逐, 27組作品入圍了總決賽,評出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和優秀獎21名、優秀組織獎8名。同時,2019年11月29日在主辦地徐州開展了中國•徐州漢服產業發展研討會,知名文化產業專家和學者、著名文化創意產業領袖,以及相關行業精英特邀出席,共同研討漢服產業未來發展,共享產業未來洞見。
  • 四套個性十足的漢元素套裝,比漢服還要精緻,給人滿滿的飄逸氣息
    交領齊腰漢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漢服款式,所以漢元素中也就湧現出了大量的交領齊腰款式的漢元素套裝,這些套裝大多都是縮小了放量,讓衣服看起來更加日常化。但是在這套漢元素套裝中,雖然衣服的放量小,和普通的衣裙沒有特別大的差別,但是衣服上的裝飾卻設計的非常有特色,屬於看一眼就忘不掉的那種。
  • 「鬼新娘」高價漢服引眾人爭議,這究竟是漢服還是「清裝」?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最近又有一款漢服受到了大家的爭議,同樣是鬼新娘主題的「清漢女裝」。不得不說,這種服裝雖然已經明確被大眾同袍們所抵制,可是利益接踵而來,不少的商家還是禁不住誘惑啊。但是有句話也說得好,有需求才有市場,如果大家不覺得它好看的話,也不會有這麼多的商家往裡面砸錢了,可見清漢女裝還在審美上還是被大家所認可的。
  • 遊戲服飾邂逅漢服元素
    國風遊戲能有如此大規模的受眾,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漢服文化普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很多國風遊戲服飾借鑑了漢服元素    在時下大熱的國風網遊中,大部分為MMORPG遊戲,玩家可以隨心所欲地裝扮自己的角色,與其他玩家互動。既然裝扮角色,那自然少不了穿著遊戲服飾。
  • 中國年輕人掀起「漢服熱」,但漢服能流行起來嗎?其實很難
    他們呼籲漢服復興並期望以之為載體重現我華夏文明、禮儀之邦的風範,漢服熱因此興起。漢服,漢代的服飾?不盡然,漢服是指「漢民族傳統服飾」,即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 有一種驚豔叫王一博穿漢服,帥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個小姐姐小哥哥穿著漢服出行和拍生活相關的視頻。漢服,也稱「華夏衣冠」,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也是禮儀之邦中華錦繡之體現。在《尚書正義》裡說:「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漢服作為我國的傳統服飾,她的風採與靈性,無論是在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等各層面上都與華夏文明相得益彰,互為表裡。而且漢服之美,美在配色,美在形制,美在其背後的漢文化禮儀,更美在那種儀式感。
  • 衣冠盛世 第八屆西塘漢服文化周盛大開幕
    「衣」然自得各類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從10月31日開始到11月3日,第八屆西塘漢服文化周將持續開展國學好好玩、中國風市集、漢服趣體驗、漢服趣打卡、漢服櫥窗、古鎮快閃秀、漢禮婚博會、四賢祠漢服夜市等傳統文化活動,各地漢服愛好者與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
  • 漢服,持續了3000多年的流行風
    文 | 沐七琪國慶期間,「漢服展停擺事件」被鬧上了熱搜,由於秀場的結束時間與閉館時間發生衝突,主辦方便決定臨時取消這次漢服秀。一手提著花籃,一手輕抹眼淚,身著丹衣,頭戴鳳冠;在她們的身後,還有著無數漢服同袍和愛好者們,那麼到底漢服從「小眾」到「出圈」,是如何突然爆火且擁有眾多粉絲的呢。漢服為何突然火起來了?
  • 改良漢服:它會是漢服的創新發展的一個體現嗎?你怎麼看?
    我看了共青團中央在b站上的直播,看到了有改良漢服的展現。我也記得中國華服日倡議書中有這麼一點:要在華服作品和產品中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代文化相融相通。那漢服的發展道路該如何走得更遠?怎麼樣才算是創新發展?再說說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新型」服飾——改良漢服。為何叫改良漢服?它與漢服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的呢?既然叫改良,那它到底能否算是漢服的創新發展呢?
  • 傳統漢服與現代漢服,究竟哪一種才是「真」漢服?
    從漢服再次出現直到今日,有漢服的地方就總會存在些許爭議,有人認為,傳統漢服才是真正的漢服,只因為傳統漢服植根於最原始的社會當中,它所吸收物質文化與時代素養才是中國最真正意義上的服裝底蘊,但也有人說,傳統漢服已經失去了自身魅力,在現代社會反而顯地格格不入,在當今社會,只有現代漢服才能夠被譽為是真正的漢服
  • 中國湯裡:驚豔「古風美」掀起「漢服熱」
    期間還舉辦了漢服節文化藝術講座、漢服產業高峰論壇、國風書院沉浸體驗香茶樂、漢服節打卡集郵等活動。夜色逐漸朦朧,在開場鼓舞蒼勁有力的節奏聲中,桃源國風漢服大秀在湯裡精彩上演。原江西省副省長熊盛文、原江西財經大學MBA學院院長周玫、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資源處處長聶衛華、銅鼓縣縣委書記江偉斌、銅鼓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胡玲等領導嘉賓出席。
  • [漢 · 服]最完整的漢服介紹大全,沒有之二!了解下華夏漢服風採吧!
    漢服是一件衣服?一件民族服裝?一個文化符號?……問題一:為什麼我們經常在路上會看到穿漢服的人?他們在演戲嗎?答曰:不是!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因一些原因,在歷史中曾消失過,但有部分元素被保留下來。
  • 漢服的正確形制有哪些?帶你走進漢服的世界!
    現如今,漢服文化發展的是越來越好了。但是呢,大家在感嘆漢服的美麗的同時,是不是偶爾也會覺得對漢服的形制和種類感到有些不熟悉呢?如果不了解漢服的形制區別,在穿著漢服的時候可是可能會鬧笑話的呀! 那麼,正確的漢服形制有哪些呢?
  • 漢服【款式圖&結構紙樣】合集!(附漢服通用詞彙百科)
    服飾和文化,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秦漢的氣象、魏晉的風流、隋唐的大氣、宋明的格律等,無不透漏著中華文明的精神信仰和哲學理念,漢服,作為漢文化的結晶,也與這些優秀的文明一起,早已和華夏兒女血脈相連。很多朋友說,初始漢服時,已倍感親切。耳濡目染的歷史和文化,引導我們找回了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漢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還包括漢文化原有的生活格調和氣質。
  • 【漢服文化周】西塘辦第二屆漢服文化周,歷史人物共慶嘉年華
    漢有張騫通西域,唐有玄奘取真經。唐方陣中,玄奘法師一身樸素僧衣,頭戴箬笠,手持禪杖,信步閒庭。主辦單位為尊重歷史人物,特邀請了古藥禪寺的常定法師來擔任玄奘的扮演者。(文/舊漁 莞之 攝/彎彎 月熊 霜林 夢亦天 等)媒體新聞報導【人民網】第二屆漢服文化周西塘舉行 方文山領銜話漢服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4/1103/c22219-25965486.html【騰訊網】方文山領銜漢服文化 西塘古鎮湧「漢」潮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