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是一個統稱,從一開始的「另類」到如今走上t臺,這幾年發展不可謂不快。不同朝代服飾的都可以歸類為漢服。那麼,有哪些是真正的「漢代」元素呢?
我自己漢服的啟蒙來自於《大漢天子》。這是少年時期看的電視劇,當時覺得劇情好看,服裝和演員都好看。後來知道這部劇不能算正史劇,只是戲說,但也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尤其是劇裡的服飾。查了資料後發現劇裡的服飾是漢代基本服飾加入了一些其他元素。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在秦漢進行完善,形成一套冠服體系,並在史書中記錄於輿服志。
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論語》中有一句「吾其被髮左衽矣」,左衽是少數民族的習俗,中原服飾為右衽。
漢代服裝基本形制: 上衣下裳、深衣、袍、襦裙、襦袴。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隆重正式的禮服,深衣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冕冠:
天子服飾不得不提的就是冕。冠是冕和弁的總稱。冕,黑色,最尊貴的禮冠。天子諸侯在祭祀時都戴冕,後來就出現了「冠冕堂皇」這個成語。黑色為尊貴顏色,貴族帶冕。冠冕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稱。冕上面是一幅橫著的長方形的版,前沿掛著一串串的小圓玉,叫做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以下各不同。冕是漢服禮服中的搭配。 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
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裡,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採色為組纓。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後漢書·輿服志》
劇中劉徹所戴冕的旒數似乎多了點。
深衣:
深衣是上下衣相連一體的服裝。從戰國到東漢,深衣一直佔據了主流。且漢代男女皆著深衣。
深衣分為直裾和曲裾,區別主要是曲裾會繞到背後交叉。曲裾是西漢初期的服裝,之後變得更為簡潔。曲裾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可三繞。衣袖有寬窄兩式,通常用交領。不管穿幾層衣服,每層領子都要露在外面,最多的可達三層,從內向外依次是襦裙、中衣、常服或禮服,時稱「三重衣」。
念奴嬌、長公主、衛子夫服飾常為寬袖。可以看見裡面各層衣服的領子。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那時的褲皆無褲襠,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所以直裾衣服之內需穿曲裾深衣,後來隨著內衣的改進,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曲裾深衣。
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禮記·深衣》
貴族服飾上有鮮豔華麗的刺繡,平民常服則多用淡色。以下兩圖正好對比。
現代人穿漢服,不再拘泥於顏色、花紋,形制基本符合便可以自由發揮。街上穿漢服也不顯得奇怪,倒是另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