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義大利民眾以「自由」為口號抗議政府戴口罩的號召幾天後,義大利新增1492例新冠肺炎,成為中國之外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
(圖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截至當地時間3月7日18時,義大利倫巴第大區確診4189例新冠肺炎病例,為義大利疫情最為嚴重的大區。大區包括米蘭、布雷西亞、貝加莫、科莫等城市,是義大利重要的經濟大區。3月7日義大利累計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總人數為5883例。
圖片為最新數據
(圖源:微博)
眼看疫情極速蔓延,當地時間8日凌晨,義大利政府制定了緊急法令,擴大封鎖範圍。封鎖期間,除執行任務的軍警、醫護人員和緊急救援人員,禁止所有人員出入倫巴第大區及分布在威尼託、艾米利亞-羅馬涅、皮埃蒙特和馬爾凱大區的14個省,其中包括倫巴第大區首府米蘭及著名旅遊城市威尼斯,這意味著義大利全國四分之一的人口流動被叫停,以全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圖源:微博)
封鎖區域所有學校停課,所有娛樂場所、博物館、體育館、遊泳池將被關閉。除專業賽事外,所有體育活動均被暫停,包括意甲在內的專業賽事。酒吧和餐館必須確保顧客之間至少保持一米的距離,否則將被關閉。
違反法令者,可被處以罰款或三個月監禁。意政府強調,警方對違法者可採取強制措施,如有必要,將出動軍隊。
(圖源:Sputnik / Alessandro Rota)
雖然政府軟硬兼施,但是得知封城的消息,義大利北方的民眾滿是恐慌,認為留下就是絕境,紛紛選擇在徹底封城前外逃。火車站則擠滿了戴著口罩和手套打算出逃的乘客。
大家都明白一旦封城後,人們都不會老實待在家中隔離,大多數人外出又不願意佩戴口罩,屆時封閉區域可能是病毒的海洋。
由於米蘭中心車站和加裡波底門站都有夜班車,超過500人想要登上開往義大利南部的最後一班列車,希望在封鎖令生效前離開倫巴第大區。
(圖源:EPA)
就在同一天,義大利皮埃蒙特大區主席阿爾貝託•西裡奧(Alberto Cirio)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是義大利24小時內第二位感染新冠病毒的地區主席。更令人意外的是,同樣在8日義大利陸軍參謀長薩爾瓦多萊·法利納發表聲明稱,他本人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目前正在自己的居所內隔離。
雖然義大利政府一再強調大疫當前,民眾們也需要有所擔當,務必配合政府。但由於義大利多位官員都被確診新冠肺炎,而整個西方社會都是強調獨立個體意志的文化圈,在此時民眾還是轉不了急彎,恐懼和焦慮在群眾間急速發酵,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急速降低。
(圖源:metro)
位於義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波吉奧利監獄、北部的摩德納監獄、中部的弗羅辛尼監獄和西北部的亞歷山大監獄的囚犯們由於對該國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新規定表示不滿,發生暴動事件,導致1名囚犯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目前已確定有兩位獄警受傷,涉嫌趁機逃獄的囚犯都被轉獄。
這一天義大利陷入疫情下的混亂,新增133例死亡病例,死亡病例數單日增幅高達57%,死亡率目前已突破4.96%,為全球最高。其中大部分死亡病例就出現在封鎖的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大區。
由於義大利是歐洲疫情最危急的區域,整個歐洲都被拉入恐慌氛圍。
(圖源:法國世界報)
除了義大利之外,短短兩天內,法國確診病例接近翻倍,成為歐洲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僅次於義大利。截至當地時間3月8日15點,法國已通報112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死亡病例增至19例。為遏制疫情擴散,法國將叫停1000人以上的大型活動,部分中小學開始停課。
不過法國本土13個行政大區和3個海外省均受到疫情波及,疫情最為嚴重的是瓦茲省和上萊茵省。
不過法國的防疫還是停留在第二階段,即抑制疫情在本土的蔓延,但法國總理菲利普表示,防禦等級從二級上升到三級看來是必定會發生的。
(圖源:AP Photo / Francois Mori)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8日15時,德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升至902例,較前一日增加107例,是歐洲確診病例數第三多的國家。而根據多家機構基於德國各州數據的實時統計,該國病例也已過千。
就在昨天,英國的發現病例也迎來了單日最大增幅。而最令英國人民擔心的是,英國的醫療體制並沒有準備好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
雖然英國現在還是實行免費給疑似患者進行新冠病毒的測試,但是英國存在著管測難管治的局面,由於近年來政府一直在削弱醫療方面的投入,英國的床位急缺,自1980年代末以來,英國削減了約160,000張病床。一項2011年的研究表明,英國的人均重症監護病床數量是美國的七分之一。而通常英國的重症監護病床的佔用率就超過90%,如果按照每張ICU病床來計算,疫情期間對床位有需求的患者大約是平時的十倍。可想而知特殊時期想要擠出大量床位給重症患者會有多難。
(圖源:路透社)
但即便如此英國現在的人均病床位仍居於歐洲第二,可想而知疫情當下整個歐洲都是手忙腳亂。
不僅床位奇缺,英國的專業醫護人員和呼吸機、透析機等設備也是奇缺。雖然在豬流感時期各家醫院都有增加設備的打算,但最終都因為價格高昂而放棄了。
目前預計英國全境將有30%以上的人口感染新冠肺炎;根據某些預測,這個數字或將達到60%。屆時英國還能不能扛得住,醫療界很多人士都不抱積極態度。
疫情期間不僅歐洲各國國內恐慌開始蔓延,國與國之間的矛盾也被激化。
(圖源:人民日報)
當地時間8日,瑞士率先告狀表示,德國海關近日在德瑞邊境扣留了一輛屬於瑞士公司的貨車,上面有24萬個本來要運往瑞士的口罩。
由於德國已經成為歐洲的疫情第三大災區,3月4日,由德國聯邦衛生部和內政部組成的跨部門危機應對小組舉行第三次會議,當天德國聯邦經濟部便發布法令,禁止向外國出口口罩、手套等醫用防護用品,僅在國際援助行動等個別情況下允許例外。
(圖源:新蘇黎世報)
而瑞士國內幾乎不生產任何醫用物資,國內醫用防護物資正在減少,由於供應不足,瑞士前線的醫生長達8小時不能更換口罩。由於瑞士一直從德國進口醫護用品,所以這一次瑞士依舊早早下了訂單,由於資源緊俏,德國一家公司也是從境外採購再轉賣其中一部分給瑞士。沒想到德國政策有變,就導致了貨物被德國海關截胡。
此案的影響已經上升到外交層面:瑞士政府緊急召見德國大使,向德方表達了抗議。按照瑞士方面的說法,德國海關已經不止一次扣留瑞士的醫療物資。
瑞士口罩等資源告急
(圖源:新蘇黎世報)
目前兩國仍舊沒有商量出結果,不過兩國網友已經吵得不可開交。
其實我們國內的網友也很關心中國是否有餘力再幫助他國。
對此在3月5日舉行的商務部網上例行記者會上,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就表示:
我們願意在克服自身困難的同時,在口罩等醫療防護物資方面給予有關國家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各國抗擊疫情。
疫情發生以來,商務部作為對外貿易歸口管理部門,從未發布過有關口罩及其生產原材料出口的禁令,企業可以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相關貿易。
疫情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慌亂不安的人心。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況下只有互相幫助,才能熬過最為艱難的黑暗,迎來希望的光明。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