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生育率不高,是不願生還是生不起?

2021-01-18 譚松說說

中國人口生育率逐年下滑,尤其是以東北為最。

據數據統計,2019年東北三省的總和生育率估計僅有0.7%,成為全球最低水平。

其中黑龍江出生率全國最低,僅有5.73‰,遼寧和吉林出生率分別為6.45‰和6.05‰。

一個國家的生育率要高於2.1才是正常水平,才能保證人口的正常遞增。日本2019年的生育率只有1.36,人口數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人口老齡化現象異常嚴重,老齡化率達到28.4%。

生育率低,不僅反應在人口增幅小,更反應在的是經濟的衰退。

問題來了,發展更快、資源豐富的東北三省,為什麼人口出生率如此之低呢?

第一,東北城市化程度高

東北地區1950年的人口就達到了4000萬,再加上優質的土地、森林、礦產等豐富的資源,為東北發展奠定基礎。

後來俄羅斯在東北修建起了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建立起了大量的工業基地,帶動東北成為中國較早發展工業的地區之一,早早進入了工業化社會。

當時中國還處於積貧積弱的時代,但是東北已有四成人生活在工業化城市裡。到了上世紀80年代,遼寧省有一半人實現城鎮化,而當時全國也僅有24%的城鎮化率。

1976年時,GDP各省排名中,遼寧全國第2,黑龍江前十,吉林第16。

提早告別農業社會,讓當地人清晰的認識到並非人越多越好,人民群眾普遍接受高等教育,追求小兩口的幸福生活。

在國家沒有計劃生育政策的時候,東北其實已經開始有這個自覺行動了。

上世紀90年代,由於改革開放的浪潮,讓東北一些國企遭遇強大的競爭,許多企業不得不裁員,東北三省有將近253萬企業員工下崗。

沒有正式工作,家庭生活拮据,更不用說生更多的孩子了,他們認為,人口可能會淪為其它人的紅利和時代浪潮的犧牲品。

90年代後期東北出生率再次遭遇低谷。

第二,計劃生育政策影響

作為中國的東北三省,必然受到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

但是周邊省市如河北、河南等都有兩個孩子,而東北基本上是獨生子女。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東北城鎮化較高,更容易將計劃生育政策推行到底。他們大多數是雙職工,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將受到相應的懲罰,工作被開除,自己的收入都沒有了,哪還有能力養大孩子呢?

其次東北進入了城鎮化社會,不像農村一樣一定需要男孩來給自己養老,他們有健全的養老制度,自己養老已經不是問題。而且宗族意識並不強,並沒有一定要有兒子來傳宗接代的想法。

而我們知道,一般的農村為什麼一定要想方設法生孩子,更多的原因在於前面生了女孩,想再生個男孩給家族延續香火。

第三,大量年輕人口外流

人口外流是東北三省當著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東北有能力的人紛紛前往沿海發達城市,處於育齡時期的青壯年人口大量外流。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稱,從2013年開始,東北地區常住人口持續7年淨流出,人口淨流出從2013年的0.79萬增加到2019年33.17萬,合計流出164萬人。

而黑龍江省更慘,幾乎所有城市人口都在淨流出。

大量人口的外流,導致人口基數下降,而外流人口中經濟狀況不穩定,也會降低生育意願。

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平均出生率為10.48‰,而東北三省中黑龍江僅有一半,為5.73‰。

人口增長率方面,黑龍江2014年開始下滑,當年為-0.05%。

吉林人口增長率從2016開始下滑,當年為-0.73%;遼寧的人口增長率從2015下滑,當年為-0.2%。自此之後,東北三省的人口增長率全面下滑,沒有絲毫抬頭的意思。

這麼算下來,東北生育率達到世界最低,確實不為奇。

第四,人口衰退是經濟的反應

東北三省在全國來說都是較早實現工業化的地區,但是他們的產業大多是重工業,比如鋼鐵、煤炭、製造等產業。

前期發展得相當不錯,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是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越來越嚴格,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大量重工業得不到國家支持,而5G通訊、智能製造、航空航天、網絡信息等高興產業又不青睞東北地區,致使東北成為時代的落伍者,經濟發展滯後,後勁乏力。

據統計,1970年東北三省GDP佔全國的比重高達15%,然而2019年的佔比不足5%。

再看2020年三季度GDP,東北三省總量為3.5萬億元,甚至不如河南的3.98萬億元,僅有廣東7.8萬億元的一半。

經濟的衰退,直接影響到了老百姓的生計,比如就業崗位少,崗位工資低,社會福利差,社會保障不到位等,越是這樣,越容易給百姓增加經濟負擔,負擔重的情況下生育願望自然不高。

從另一個數據也可以看出人口問題,那就是離婚率。全國離婚率中東北三省居前三,吉林的離婚率更高達71.5%,全國之最。

超高的離婚率,進一步降低了人們生育的願望。

東北地區要提高人口生育率,避免過早進入老年社會,振興產業是根本,只有把產業發展起來了,人們的工作穩定了,生活水平高了,自然有條件提高生育率,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相關焦點

  • 經濟差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大公報》報導,根據「世界人口綜述」生育率排名報告,200個國家和地區當中,臺灣敬陪末座,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日前在出席一家幼兒園落成啟用典禮時說,臺灣每年新生兒已經不到20萬人,當局應積極推動補助,不能因為經濟因素想生卻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持續偏低,並出現「生(出生率)不如死(死亡率)」的警訊。有人口學家預估,再過30年左右,臺灣人口數將跌破2000萬人以下,過去大家所熟知的「臺灣有2300萬人」說法勢必走入歷史。
  • 近年來我國新生兒銳減5900萬,究竟是年輕人自私還是生不起?
    有對夫妻生完娃,出院的時候特別開心,結果竟然把孩子忘在了醫院。孩子的爸爸解釋說:「習慣了二人世界,現在還不太適應多了個孩子。」真是夠搞笑,特別惹人羨慕啊!不過,也有網友感慨:「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妻,都覺得孩子有點多餘了!」新生兒生育率下降,國人都該著急了!
  • 國際觀察丨韓國總和生育率世界倒數第一,究竟為何?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公布的《2020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一,數值為1.1,不到世界平均水平2.4的一半。總和生育率,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平均的生育子女數。如果韓國這一趨勢不變,人口減少、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不可避免。
  • 生育率持續低迷,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二胎都養不起
    從1995年開始,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到2000年之後,跌到了千分之十三以下,原因大家也知道,和我國的計劃生育有關,到了2015年,我國生育率跌至低谷,國家不得已開放了二胎,到了2016年迎來了觸底反彈,可隨後生育率再次下降,到了2018年再創新底,跌到了千分之11以下。
  • 東北人標籤「一家一孩」?不生二胎原因,東北爺們實力疼媳婦
    從2016年開始實施二胎政策以來,效果最明顯的地區就是山東省,2017年的二胎出生率竟然佔了整個新生兒出生率的二分之一。但是效果最不明顯的地區就是「東北地區」,普遍的現象還是「一家一孩」,似乎二胎政策不尊重了。東北人的標籤「一家一孩」?
  • 東北人越來越少了
    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人才流失加重,三駕馬車齊頭並進地把東北拉進東亞人口增長的低洼地帶,甚至比日韓陷得還要再深一點。說不讓生就不生即使全面二孩的政策放開了限制,東北人也沒有特別高漲的熱情應和。
  • "不生""不婚"盛行 低生育率衝擊臺灣社會
    而據臺「經建會」7月底公布的統計數據,自2000年來,臺灣的生育率便不斷下滑,從當年的每位婦女生1.68個降到去年的1.1個。「經建會」推測,受出生率下降的影響,臺灣的人口年齡結構形態將發生重大變化,20年後便會進入「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艱困時代;10年後,小學生及中學生都將較目前減少1/3;大學生則將減少1/5以上,屆時,不僅學校招不到足夠的學生,原有校舍空間閒置,甚至偏遠地區學校要合併或廢除;基層技術人力也將嚴重不足。  臺灣人口出生率之所以下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因素。
  • 生育率很重要,但我還是不想生孩子
    這條警戒線,一是指1.5%的總和生育率。就算算上誤差等因素,我們的生育率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41%)、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60%)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90%)。生育率低的,則更多是歐美發達國家:
  • 上海為什麼全國生育率最低,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韓國總和生育0.98%,成為世界倒數第一,什麼是總和生育率啊!只是該國家地區的婦女從15到45歲,孕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的數量,如果總和生育率小於2.1新生人口是不足以彌補生育婦女和伴侶數量的,最低也得保持不能少於1.5。於是發達國家用各種招式鼓勵多生。
  • 二胎政策放開以來,中國生育率還是斷崖式下降,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線大城市的生育斷崖式下降,也就是發達地區而言。在廣大四五線城市及農村生二胎、三胎的大有人在,甚至四胎都有。有地區差異,為什麼呢?欠發達地區觀念要落後些,傳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有些人生三胎、四胎就是為了生兒子。還有越落後的地區養育成本越低 ,房價低,醫療費用低,生活成本低。有些人的想法是:自己沒有什麼本事擺脫貧困,多生幾個,總有一個有出息。
  • 生育率全球墊底,臺灣年輕人已經生不動了
    沒有房子就意味著沒有一個安穩的家,生活落不了根,無法給小孩帶來一個幸福安穩的成長環境,又怎麼敢生呢?     (ID:zhengjieclub)喊口號易,生孩子難。「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憑這11個字,拿到了100萬新臺幣(約22萬人民幣),是名副其實的一字萬金。
  • 《親愛的自己》芝芝說出當代年輕人現狀:不是不想生,是我生不起
    因為芝芝第一胎是個女孩,導致婆婆不滿意,成天躥騰兒媳婦再生一個,還一定要生男孩,感覺就配合一下她滿足一下她的幻想,但實際上,無論是芝芝還是徐洋,其實都已經沒有想再要一個孩子的打算了。,而是她和徐洋已經生不起了,一個孩子已經讓他們的生活成本大增,再要一個孩子根本顧不過來了。
  • 「女人越來越獨立,男人越來越媽寶」老人談年輕人不生娃一針見血
    執筆:檸兒【原創內容,歡迎個人收藏轉發】前段時間,我們總的生育率跌破警戒線的話題在網上炒得火熱。我們的生育率,從2017年-2019年,原本就出現三連降,今年預期了年底「嬰兒潮」也沒有來,所以生育率堪憂。
  • 東北三省人口銳減,地廣人稀,為什麼不率先全面放開計劃生育呢?
    東北三省人口銳減,地廣人稀,為什麼不率先全面放開計劃生育?首先,計劃生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不是哪個地方想放開就能放得開。作為一項大的政策調整,需要有關方面遵循必要的程序進行充分的論證和經過必要的程序通過才可以。
  • 全面二孩五年|如何應對低生育率和老齡化難題?
    目前高收入國家總和生育率平均已經降到1.7左右,中高收入國家已經降到1.8左右。其他各類國家,包括中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下降。這是因為,生育率下降是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代表的現代化進程所推動的,是未來很長時期的客觀趨勢。
  • K533 臺灣生育率慘,韓國更慘,主因是女性地位問題
    縱觀世界上能力挽狂瀾挽救生育率的,都是一些極為尊重女性的國家和地區,韓國按理看來,肯定比臺灣慘,因為韓國女人的地位,感覺真的不高。有些人可能認為日本的婦女地位最低,怎麼會反而生育率在臺日韓之間最高呢?日本婦女地位低,估計是大家看多了戲劇和小說,幻想出來的,你到了日本隨便對女人動手動腳試試看。不過,行文到此,讀者一定會反駁,說中國的女性地位最高的是上海,然後重慶、福州、北京、武漢、東北幾個城市等等等,現在中國是女性地位越高的地方,生育率越低,如何解釋?
  • 全球生育率暴跌,23國人口驟減50%,女人為啥都不願意生孩子?
    正常的女性生育率是每個婦女能夠保持生育2.1個孩子的平均水平。若能夠保持這個水平,世界人口將保持穩定增長。但現實並非如此,目前世界人口的數量已經比上世紀60年代降低了一半,發達國家女性平均生育1.7個孩子,落後國家平均生育4個孩子,越窮的地區生育的孩子越多。
  • 二孩政策放開,生育率卻逐年下降,取消超生處罰,你準備生幾個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生育率問題開始受到重視。雖然國家早就放開了「二孩政策」,不過群眾卻並不想生。有些省份為了鼓勵生育,不僅多放假,還給家庭補貼錢,即便如此年輕一代人還是不想「生小孩」。而大部分家庭不想生的原因,基本都和金錢掛鈎。
  • 東北探索「全面放開生育」,釋放了什麼信號?
    2月18日晚,國家衛健委在對全國人大代表的答覆中稱:東北地區可探索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這已不是首次釋放積極信號。2021年1月,全國人大就曾要求各地清理各地不合時宜的計生法規,停止執行過嚴處罰處分。去年底,民政部部長李紀恆在撰寫的文章中指出,目前受多方影響,中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 日本色情業十分發達,但為什麼生育率極低?
    可以說,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已經不需要宣傳晚婚晚育,很多年輕人已經自覺得將自己的結婚年齡默默推遲到30歲。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開始發現,相比於全球人口過多的憂思,更迫切的問題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人口日益呈現萎縮的趨勢。除了結婚率,生育率是用于衡量人口穩定的重要指標,總和生育率是去除了地區、結構因素,專指15到44歲的育齡婦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