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大遷徙
作者:曹方
2019年5月中旬,應坦尚尼亞政府邀請,我率領中國企業家代表團訪坦。在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我有幸見證了驚心動魄的百萬動物大遷徙奇觀。這是自然界對「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法則的完美詮釋。親眼目睹這一生存法則下動物的「長徵」,讓人更加敬畏大自然,更加敬畏地球上的生命。有感於此,遂作此詩以志紀念。
塞倫蓋蒂熱浪起,水竭草枯生殺氣。
那堪口乾腹中飢,動物三軍始遷徙。
斑馬蕭蕭喧沼澤,角馬嘈嘈踏荊棘。
瞪羚長驅叢林間,大軍北指白雲低。
八千裡路雲和月,百萬雄兵長徵急。
強敵環視危機伏,獅豹豺狼伺狙擊。
河馬巡弋馬拉河,血盆巨口吞八極。
鱷魚獠牙窮猙獰,隱匿河道窺殺機。
排山倒海競橫渡,雷霆萬鈞勢難抵。
血流成河破天險,天國之渡鬼神泣。
千難萬險不足懼,九死一生何所惜。
馬賽馬拉凌浩氣,波瀾壯闊繹傳奇。
待到南方草綠時,攜兒帶女還故裡。
注釋:
1.動物大遷徙:每年5月伊始,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進入旱季,青草逐漸枯竭。為了追逐青草和水源,大草原上數百萬食草動物,從坦尚尼亞境內的塞倫蓋蒂一路北上,遷往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長途跋涉3000多公裡,星夜兼程。大遷徙的獸群組織嚴密,分為前中後「三軍」:打頭陣的是20多萬匹野斑馬,緊跟其後的是130萬頭角馬,殿後的是50萬隻瞪羚。大遷徙路上危機四伏,需突破兩道險關:成群結隊的非洲獅、獵豹、豺狗等兇猛食肉動物的狙擊,蟄伏在馬拉河的一群群尼羅鱷的獵殺。千辛萬苦到達馬賽馬拉大草原後,遷徙之途並未結束。10月,塞倫蓋蒂重新進入雨季,大草原在雨水的滋潤下開始返青。同時,面積只有塞倫蓋蒂約十分之一的馬賽馬拉並不足以維持數百萬頭外來動物的生活,向南回家去,成為永恆的主題。飢餓、乾渴、體力不支、被天敵獵食……只有30%的幸運者能回到出發地,而跟它們一起回來的,還有40萬頭旅途中創造出來的新生命。
2.八極:八方極遠之地。
3.天國之渡:指數百萬野生動物橫渡鱷魚出沒的馬拉河,渡過的到「天國」,失敗的則到「天堂」。這是動物大遷徙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幕。
東非動物大遷徙地圖
斑馬在遷徙途中
角馬在遷徙途中
瞪羚在遷徙途中
狙擊大遷徙動物的獅豹
鱷魚正在獵殺角馬
河馬的血盆大口
天國之渡